<h1> 对1988年9月27日前后发生的事情,我在日记本上留下的文字不到两千。这些事或许只如大海一粟,微不足道。但它又多到足以塞满我的整个人生。时过经年,我们都应该记住那些人和事,让往事早日成年。</h1> <h1> 记不清谁说过“结婚是人生的最大事情,这是一个特殊的而又神秘的主题”。如今事情即将落到我头上了,我依旧如同过去的我一般还是我。</h1> <h1> 21日,回家之前先到市农业局办差,这天就算公派出差了。到市局办完事已到午饭时间。一位古姓姐姐不仅热情接待了我,还安排我去食堂吃了免费的午餐。本来寻思着去市土产公司找同学刘勋,很不巧他又出差了。连着找他两次都不在,这小子真够野的!</h1> <h1> 由于这趟回家担负有重大使命,故而很是急迫。气定神闲的外表下似乎静如处子,可内心世界却波澜起伏,暗潮汹涌。为了追回耽搁的时间,我几乎是小跑着极速赶到牛角沱车站,又不惜花3元钱一位的高价位买了康富来车票。要知道我平日里为了节约,来来回回都只坐1.15元一位的公交公司四季漏大客车。</h1> <h1> 回到北碚,在岳母家住下,静候那个特定日子到来。那些天,或者在家里买点菜、弄点饭,或者去学校找同学、找老师,油盐酱醋,天地神通,日子便打发将去了。一天听说白平回学校了便去找。同窗四年,虽然毕业才3月,但仿佛已过了好多年。叙谈中不由感慨万千:作为咱班怼劲儿第一的小老弟,自7月份被分到海南后首次归来,竟然透着尊崇规则的温顺了。受上司安排,他这次回来只为推销两吨胡椒面!意想不到的重逢给了我们不少感悟。我们更加确信,人生的航船充满了艰难险阻和不确定性。</h1> <h1> 关于9月27日这个特殊日子的记录,总是应该特别点才行。装模作样也好,神头鬼脑也罢,总之是应该特别点。这天大清早,我随女友到了他们单位。时任团总支书记兼妇女主任韩姐事先知道我们的来意,也一直在帮我们。她查看了我们携带齐备的各种证明材料后,亲自带我们到了澄江镇人民政府,开始了一系列婚姻登记前的程序化操作。主要是婚前身体检查和婚姻审查登记办证。</h1> <h1> 我们先缴纳了25元的体检费,再领取并逐一填写各种表格。随即又在韩姐和她朋友的指引下完成了各个项目。托他们的福,还没来得及充分体验婚前体检的一系列操作,结果盖好公章的体检合格报告单就递到了我们手上。还没回过神来呢,这就稀里哗啦完成了?OK,那就Pass了吧。结婚万岁!</h1> <h1> 拿着报告单到了结婚登记处一看,没人,办证人员外出了。虽然只是耽搁一下办证时间,但眼瞅着好事儿进行不下去了终归如鲠在喉。下午上班后没等多久就接通知说可以去办证了。我们心急火燎赶到镇政府婚姻登记处,交了2.05元工本费,几分钟就办好了结婚证。从此我成为女友合法的丈夫,她成了我合法的妻子。两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受法律保护的家庭组合了。在回岳母家的一路上我们都很平静,只是对望着忍不住想笑。虽然她只说心情一下子就很好了,可我平静之中总感觉红彤彤的结婚证背后还缺少了点什么。这种奇怪的感觉一直到现在。是不就是现在讲究的仪式感?</h1> <h1> 晚上吃饭时,我看着岳母,不太自然地叫出了“妈妈”。由于一切都在仓促中,我们这个婚也结得很简洁,一点都不讲究。包括新房、喜糖、婚礼婚宴等在内的大大小小诸多事情,压根儿就不管是否考虑好,或者压根儿就没去想过要操办这些。只要法律认可了就行,形式有那么重要吗?于是日子照过,苦辣酸甜,该咋咋地。</h1> <h1> 30日上午,我们先到大渡口和姐姐一家见面。傍晚再乘火车回小南海,见到了在家里等着我们的爸爸妈妈,哥哥一家、表哥一家。表哥从西藏回来探亲。他原本一直想内调,但由于单位提拔重用,入了党又提了干,事业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所以这次回来就是做好年底举家进藏的准备。</h1> <h1> 10月3日,我们离开父母去了綦江。直到这时我们才真正独立生活在一起。可不止是惭愧得很呀!除了两个新人秀恩爱,别的要啥没啥。有了成家条件却无成家实力。没有新房,没有新家,更没有大红喜字和蜡烛。放眼四周,只有8平米空空如也的招待所标准间。只有在“我们不讲究这些”“我们只办证不办酒”之类的说辞中,才能化解尴尬和窘迫。谁不想好把婚结得更好一点呢!奈何条件有限,那就因陋就简,一切只为了将来嘛。7月初我被分配到綦江县,几经周转,最终落脚县农牧渔业局。当月领半薪36.25元和高温津贴10元。8月领薪90.74元。9月领薪107.24元。与妻成婚后,父母倾囊相授200元,姐姐、哥哥各赞助100元,表哥赞助60元。发小胡泽均夫妇送来喜庆的枕巾枕套被面……这就是我们成家后的全部家当。我曾向亲人们表示大家都不富有,就不要为我们这事增添负担了,今后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他们说什么都要给,说这个心意必须要尽。</h1> <h1> 在我住的招待所房间里,我们买来糖、花生、瓜子、香烟啥的,感谢前来看望贺喜的同事们。因为刚参加工作,单位还没有分配住房,我一直临时住在单位的招待所里。也正因为是招待所,我们才没法装点装饰新房,差点结婚的氛围。好在我们都不讲究,也没更多的亲朋好友要应酬。除了这些,我另外买了两包糖。一包交给茶叶公司的师兄康友明,让他代为招呼公司那边我们经常一起玩耍的朋友们。一包送给我的股长窦永恒。她不仅是我的顶头上司,更是给我出具婚姻状况证明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二人,我觉得可以搞点特殊化。人家帮了忙送包糖感谢一下很有必要。即便就是这样的条件和环境,我们仍然感到其乐融融,幸福感爆棚。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h1> <h1> 刚步入社会就结婚,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事,我结婚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幸福生活,是为今后解决两地分居创造有利条件。在缺少社交圈的当时,同学圈是最能慰藉心灵的情感制高点。当我给同学们宣告已婚消息后,纷纷收到大家各有特色的祝贺祝福,甚是欣慰。我记得绰号“二妹”的陈羡慧还寄来20元贺喜钱。2008年国庆节,她从广东赶回北碚参加了咱班大学毕业20周年聚会。在同学们差点泪飞如雨的煽情絮叨中,我们说起诸如此类的过往点滴时,大家无不动容。</h1> <h1> 往事可贵,贵在纯真。岁月可期,期在希冀。沉溺沉湎,往事无继。惟有成长,历久弥新。2024年9月27日,我翻开发黄的日记本,已然看到发酵至今的甜蜜,蔓延天地的喜悦,成长岁月的幸福。哦,弹指间往事都成年了,可我至今还没有请陈二妹吃喜糖呢。</h1> <h1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9.27</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