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摄摄】 换个地方去生活(又见胶东半岛之下篇)

双子(随心随语)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585chqa?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换个地方去生活(又见胶东半岛之上篇)</a> 青岛崂山游客服务中心,我初次来的那年还没有它,据说始建于十年前,是当时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游客中心。<div>“整个客服中心主体建筑与中央广场按太极形状规划设计,寓意道法自然、博大精远。”嗯,出崂山道士的地方,必须弘扬道家文化。<br></div> <p class="ql-block">“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崂山有9个景区,13年前导游带着走的是仰口景区,13年后还是仰口。看着头顶张牙舞爪的烈日,以及身旁不远处瓦蓝的天碧绿的海,四人小分队短暂合议后决定只看海不登山,生活就要悠着来。</p> 仰口也是崂山区三大民宿集聚区之一,沿海民宿的密集程度直逼云南洱海。(此图取自网络,我的库存里没有那么好的角度) 在仰口景区入口处,团长说,先把集体照拍了,再自由行动。 <p class="ql-block">“崂山东南两面临海,山区的山体延伸入海,构成了沿海的陡壁、岬角、岛礁、海湾和潮滩。”不过,这里的砂质粗粝,不适合接触,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坐在路旁的长条凳上,吹吹海风,玩玩自拍,当然,还得互拍。</p> <p class="ql-block">总是坐着也单调,吃货本性令我刷起了大众点评和百度地图,想看看我们附近有没有咖啡厅、书吧或者饮品店,结果最近的也要半小时车程,后来碰到团友,说是路对面有好几家小卖部,有冷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卖部有文创雪糕,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原以为冰柜里就是几根棒冰几瓶汽水的存量,待看到图案分别为火炬和崂山景区的文创雪糕,十元一根的价格时,想到我们当地网红——沈荡酿造的酱油雪糕(18元一支)、故宫国博文物雪糕(15元一支),那必须人手一根。不过,不得不吐槽“口感不及卖相”,过于甜腻,也不丝滑。这样看来,还是我们的酱油雪糕性价比高。</p> <p class="ql-block">等大部队下山,看了团友们拍的自然景观照片,和我11年来时别无二致,也就不觉遗憾了。</p><p class="ql-block">返程,回到青岛市区,开始我们的夜生活。</p><p class="ql-block">(两个都来过青岛的70后表示,留个影吧,表明我们爱青岛😝)</p> <h3>船歌餐厅,就在中联自由港湾广场上,看到店招广告上有同伴心心念念的鲅鱼水饺,决定就地解决我们的午餐。事实证明,很明智的一个决定——非常物美价廉的一顿晚饭。四个小伙伴一致认同,吃得很爽很开心。胶东半岛的传统名点——传说中的鲅鱼水饺,鲜嫩Q弹,肉质细腻,表皮顺滑,果然一流。肉沫海参捞饭很入味,蓉儿说到了青岛后终于吃到喜欢的饭了。白菜蜇皮非常爽口,几乎被我一个人吃了。</h3> 18日自选行程——台东步行街 据说台东步行街形成于1900年,是青岛最早的华人集市贸易地、青啤文化、青岛民俗文化的发源地、是青岛商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青岛唯一120多年来从未间断的商业街区。 作为青岛最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被称为青岛的“王府井”。 <h3>台东步行街最具人气的自然是小吃街。</h3> <h3>这种氛围令我闪回在长沙市中心的黄兴路步行街徜徉的场景,似乎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聚集在此了。<br></h3> 看着青岛饮料界的老大,继续路过 看到都喜欢的锅盔系列,有些后悔吃了晚饭过来了 别看店面迷你,却也是有故事的。松和路一号,是台湾著名的香肠品牌,品牌名其实是创始人毕业学校——台湾高雄国立餐旅大学的校址。在了解这个故事前,我甚至没听说过这家大学。 郜先生炒酸奶——据说也是网红店,在青岛炒酸奶排名第一,此刻,我们后悔度+2 如果说本次青岛之行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没能品尝到这款——抹茶瀑布冰淇淋了。它的造型是惊艳到我了,同行的伙伴们说等逛完了回过头再来吃,然而,一圈圈兜出去后,就没能兜回来。 夏天属性的美食品种真是五花八门,绵绵冰的造型都那么卡哇伊,每一家的二维码都可以被刷到宕机。 据说这家的铁板鸡架不仅是胶东半岛的网红,还是辽东半岛的网红。 年轻人总是美食的主力军 <p class="ql-block">“茶色满季“,源自烟台已遍布全国的茶饮品牌。蓉儿她们走累了,饮一杯,再满血复活。</p> 恣儿,是青岛方言,意为“开心、舒服”。恣儿街也是“全国首条在室外安装空调的小吃街”,真不是一般的豪横。 从小吃街转到美食街,大排档多起来了 在路边摊享用海鲜大锅的小哥看到我拍照,很配合的比耶 逛着逛着,不知不觉夜就深了,我们撤了,可台东的灯火还亮着,路边摊还热闹着,烟火味儿也未散去,车流、人流依然穿梭着。 19日规定行程之广兴里、太兴里 在行程简介里,广兴里被标注为“网红打卡地”,所以没有给足我们驻足的时间,碎片式的行走加事后搜索,才知道“广兴里”是大鲍岛街区上非常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在占地规模、天井面积、人口数量、年代久远等各方面都堪称“岛城之最”,而大鲍岛街区是青岛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 <p class="ql-block">青岛有13条历史文化街区,17日走了馆陶路、奥帆中心,19日又走了四方路(广兴里)、中山路(太兴里),13年前走过信号山,超过三分之一了,虽然是蜻蜓点水般地泛读,至少也是见识了。</p> <p class="ql-block">“广兴里位于青岛市市北区海泊路63号,整体呈长方形布局,砖木结构,地上二层,局部有地下室,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1901年,广东会馆的创建者古成章出资聘请德国建筑设计师,首先在此营造建筑。1912年,三江会馆的创建者周宝山从其手中购得并扩建成沿街围合的大型里院。1933年重修后曾改称积庆里,渐成青岛三大市场之一。”</p> “太兴里位于青岛市南区潍县路19号,是青岛最大的里院综合体。始建于1906-1908年间。现存的风貌建筑中,是价值要素最多、保护最完整、元素最齐全的里院群落。在很多老青岛人的印象中,中山路被称作‘大马路’,而近邻中山路的潍县路是仅次于它的繁华商业街,被叫做“二马路”。”<div>图四中的双子塔结构的天主教堂,就是青岛建于1932年的圣弥厄尔大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风格而设计。是青岛市区内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我国唯一一座祝圣的哥特式大教堂。(话说青岛双塔结构的建筑还真不少)</div><div>图六是青岛著名的本帮菜连锁餐饮餐厅——波螺油子,主打复古怀旧。“波螺油子”原本是老青岛人熟悉而亲切的一个“地名”,是一条建于1924年扭曲形状的百年老路。</div> 民国酒店(海鲜饺子楼),青岛市南区中山路31号,因为风格古朴,路过时抢了一个镜头,事后发现它位列大众点评2019青岛必吃榜、位列团购海鲜第一名,可惜,错过。 市南区中山路壹号,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1910年德国在青岛修建的第一个俱乐部。也是德国在青岛留下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div>“这座建筑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采用德国青年派风格,展现了德国郊区那些非常舒适的富家住宅的风格。建筑本身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曾作为德国上层人士的社交场所,后成为中国收回青岛后的国际俱乐部,成员范围逐渐扩大。1949年后,俱乐部停办,建筑先后作为中苏友好协会和青岛市科技协会办公楼,目前已改为国际会所和YUMMY国际餐厅。”</div> 19日规定行程之栈桥<div>(奇怪的是遇到13年前走过的点,这天气就不给力了,之前五四广场是这样,现在到了栈桥又是这样)</div> 但既然来了,‌总得走一走国内最长的海上栈桥。‌桥的尽头是海,还有回澜阁。 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青岛市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城市地标之一。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钢混结构。回澜阁是琉璃瓦覆顶的两层八角亭,始建于1931年。<br>栈桥初建时为海军码头,德国侵占青岛后改为货运码头,1977年12月,栈桥及回澜阁被公布为第一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青岛栈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2021年10月,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br>栈桥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桥南是半圆形防波堤,桥北是公园。作为传统景点,栈桥也是人满为患,我们跟着人流前进,在人群的缝隙中伸出镜头去盲选背景。上午属于退潮时分,岩礁和沙滩都在水面上,随着天光渐渐打开,走下栈桥去海滩上漫步、捡贝壳的人多了起来。 栈桥两边是鳞次栉比的欧式建筑和现代建筑,游人置身于此,倚桥可赏海景看海鸥,远眺则将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或者乘船环岛,码头上有许多海鲜餐厅和特色小吃摊,馋了,可随时上岸慰劳舌尖。 栈桥码头也是青岛最古老的码头之一。 栈桥,连接着青岛这座城市的历史肌理和文化脉络。陪伴并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百年沧桑和新时代的波澜壮阔。<br> <h1>19日自选行程——良友书坊</h1><div><br></div>安徽路,是青岛一条著名的文艺老街,曾经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后来在城市规划调整时不知何种原因被退。我们在等待大巴来接我们去威海的时段里,就近走了一下,也有了意外收获。<div>在青岛到见欧派老建筑早已司空见惯,最终令人记忆犹新的总是建筑里面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比如,安徽路上这幢楮红色哥特式建筑——塔楼1901。<br></div> 该建筑始建于1901年,属于德国古典哥特式钢木结构双塔楼建筑,是青岛唯一对外开放的百年木制塔楼,是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也是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div>建筑西侧为青岛邮电博物馆,据说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碎片时间不足以了解,想想还是回家后去搜宣传视频吧)</div> <p class="ql-block">建筑中区就是“良友书坊”,门内侧墙上挂牌“2023年度山东最美书店”。喜欢打卡各地最美书店的我,一边狐疑它和上海“良友画报”的关系,一边走上前去。</p> 室内装饰风格一看便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老画报《良友》的文化趣味和氛围。据查,良友书坊创办于2006年,置身青岛,却挥舞着海派“良友”的重生之旗;为致敬,为传承,也为再现多元时代的文化梦想与荣光。<br> (专柜上陈列的地方文化书籍) 书坊内空间主要分为展区、商区、咖啡区。<br> 老式木质书报架和良友画报 良友画报几经停刊复刊,也是命运多舛,惟愿岁月可期,良友常相依。 门外车水马龙,门内静谧如斯,有手机铃音响起,主人即刻按键闭音出屋去听,不会破坏这里的秩序。在这样的出行旺季这样的旅游城市这样的文化场所,多的是过客,但,也会有人,一本书、一杯咖啡,落座于此,独守一个下午,这就是书和阅读者之间的默契吧。 当天的午餐在“粥全粥到”热河路店。“粥全粥到”是青岛老字号餐饮品牌,位列青岛鲁菜打卡人气榜第一。 <p class="ql-block">进店遇到店长开会,这样的阵仗平时只在美容美发连锁店才会遇上。</p> 清新爽口的大拉皮,酱料十分入味。 椒焗大排,外酥里嫩。 菠菜拌毛蛤蜊,新式的搭档,爽脆可口。 绿叶菜不管凉拌的还是热淋的,都脆嫩有韧劲。 开阳炒黄瓜干,这道菜我好喜欢,属于夏天的清口美味。 蛤蜊汤的料很足。 之前团餐顿顿都会出现的番茄炒蛋的两大原材料,终于以另一种形式在胡辣汤里出现了 遗憾的是,没能吃到他家的四大金刚,没能喝到他家的粥,但在青岛的几顿团餐里,这一顿终于贴合了大家的脾胃。 <h1>威海</h1> 19日规定行程之那香海钻石海滩<div><br></div><div>那香海·钻石沙滩,是中国大陆最美八大海岸之一。这里的沙滩浴场,全长约2500米,是威海首个沙滩无边界泳池,可享受海天一线的极致美景。<br></div> 一开始映入我眼帘的是一艘水上摩托艇,绿色揽绳上一串红白相间的浮球,将我们的视线从海滩深处拉伸至我们脚边。海水清澈透亮,翻卷出如玻璃般质感。 沙滩上搁浅着一排皮划艇,应该是训练专用的。 趁着遮阳棚的销路还不热的时候,我们蹭一波免费的时段。实在是棚外的日头太毒辣,即便躺着也得全副武装。 抵不过海滩风情的诱惑,还是赤脚走到了细腻如绸的钻石沙滩上,又惧怕紫外线的疯狂扫射,镜头匆匆举起、快门急急按下,已经不顾角度不顾构图只求记录了。 来都来了有“小马尔代夫”之称的那香海,总得与浪花打个照面吧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镜头后,在别人的镜头里 尼莫在我的镜头里越走越远,但又是恰到好处的那一个点 我借橡皮艇做了前景,拍下尼莫认真记录的样子 营长走进了我的镜头,带着他的两道影子 LILY从明媚中走来,海风吹乱了她的发 幽兰涉水而过,一刹那的生动无与伦比 那香海的名字有禅意,站在那香海的海滩上,似乎开悟只在转瞬之间。<div>爱的天梯是一种点缀,也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div> 19日晚餐的点——海滨小院,是联络员通过网搜确定的。商家招牌广告做的太鲜明——威海海肠捞饭开创者、威海必吃的海鲜餐厅,我们就是这样被吸引进去的,但直到离开也没能见到海肠捞饭的身影。 店内装饰风格又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小清新风,像海轮,我们这个团自诩“老年团”,相对于打卡拍照,抚慰肠胃依然是首要需求。 包厢内的电源插座少得可怜,唯一可用的又远离餐桌,当手机远离主人去进食的时候,主人就只能单纯的吃了,但我记得黄瓜拌小虾干和五彩大拉皮,还有这个手撕馒头,发得够大,松软细腻(此时),入口微甜,几乎每一位都第二次把手伸向了承载它的笼架,都想再撕下那么一块,却又都很友好地保留着分寸感。<div><br></div> <p class="ql-block">19日下榻的是威海环翠区的九龙晟大酒店,旁边就是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在炎炎夏日,能省去奔波之累,也算一小小福利。</p><p class="ql-block">酒店内外环境不亚于中联自由港,客房功能及陈设类似于酒店式公寓,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我们虽没有使用,但看着也觉舒坦。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客房空调室外机也包在了室内,日间并无异样,夜间万籁俱寂后空调运转的声音就格外清晰,LIL她们房间的窗外就是商场中央空调的设备平台,如果不换房就意味着要跟着商场作息时间来适应耳廓的轰鸣声😅😅</p> <p class="ql-block">晚上小伙伴们一起悠哉悠哉逛商场。LILY说去长沙要喝“茶颜悦色”,去河南就点“蜜雪冰城”,来了山东,就得整一杯“阿水大杯茶”——小红书上号称是在外地喝不到的白月光。</p><p class="ql-block">除了奶茶外,我们在商场的第二次消费就是在“家家悦智慧微超”买了些水果,我们的“生活小百科”LILY说这里的水果新鲜品种丰富价格也亲民。</p> <p class="ql-block">九龙晟的自助早餐相当丰富,可惜我的胃很脆弱,只能视而不见了。</p> 说起20日清晨的际遇,有个细节得交代一下。一早乘电梯去六楼的自助餐厅用早餐,进电梯时,里面有一群年长的亚裔面孔。看见我们,他们微笑着招呼“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一听这句,我立即意识到眼前是一群日本游人,我也礼貌回应“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话说这也是我能说的为数不多的几句日语之一),没成想他们听我回应后又叽哩哇啦说了一串话,我傻眼了,只能按照套路——不懂时就微笑。好在餐厅很快到了,我一边说着“さようなら”(再见),一边微笑着和同伴离开。 <p class="ql-block">20日规定行程之刘公岛</p> <p class="ql-block">中日甲午海战纪念地——刘公岛是北洋海军成军地,甲午战争古战场,也是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之一,人文景观丰富独特;还是全国第一个海上森林公园;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岛上有刘公岛博览园,展示了刘公岛的三大主题文化。</p> <p class="ql-block">据说夏天,只有在刘公岛,依然能见到海鸥的集群。所以,每艘游船上,在舱外观赏海鸥逗引海鸥的游人的总数不亚于在舱内休憩的。</p> <p class="ql-block">虽然是阴沉沉的天,也不妨碍游人的心情,这里的海鸥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近距离接触。</p><p class="ql-block">黑色的翅膀,白色的腹体,红色的小嘴、矫健的身姿,百度后知道了这一款是“红嘴鸥”。</p><p class="ql-block">喂鸥,自然是刘公岛的人与自然互动产品。食物既有专用的饲料,也有普通的面包和小烤肠撕成的条块。游人的手一抬,海鸥们便心领神会,呼朋唤友一起来分享美食。此时各种“咔擦”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就像一篇电子文档里总有一两个乱码,一锅粥里会混进几颗不明杂质一样,喂食的人群里也有那么几个异类——一群五六十岁的姐姐们竟然把烤肠用舌头和牙齿再加工后喷出来给海鸥,海鸥们惊惧,纷纷躲避。</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上的甲午战争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我国近代海防设施中保存最完整、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文物遗址群。</p> <p class="ql-block">这个点也是与十三年前的足迹重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心情就和这天气一样的阴郁,“落后就要挨打”的古训,北洋水师悲壮覆灭的历史故实,是中学时代历史课上老师最沉重的话题,更是频频出现在近年来各种纪录片视频里。</p> <p class="ql-block">进门即见一副木刻楹联“万里天风永靖鲸鲵波浪 三山海日照来龙虎云雷”,这联出自李鸿章之手,题于北洋水师建成时,表达了彼时李鸿章对北洋水师的期望和愿景。</p> <p class="ql-block">据说是当地学院的一位老师在此担任义务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两位残障人士是人群中很显眼的存在,年轻的时尚,年长的坦然,选择出行,选择和历史对话。我拍了他们的照片发给因为心肺功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不愿远行的父亲,劝他别给自己找借口。</p> <p class="ql-block">当年号称亚洲第一巨舰的定远舰模型。</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有大量的超写实人物塑像场景,比如下图--马关春帆楼谈判)马关条约签署的模拟现场</p> <p class="ql-block">下图——北洋水师军械局的兵士整理清点配件的模拟现场</p> <p class="ql-block">刘公岛上,还有不沉战舰—定远舰1:1的复刻版,欣赏当年徳国先进的造船水平同时,更震撼于甲午战争的惨烈。船舱内除了还原场景之外,更多的是历史展陈,有大量珍贵的照片。(我明明记得重点拍了一些生活舱的场景,以及定远舰的外观全景、局部事后却不见了这些照片)不然,可以很清晰地分辨出西式军官餐厅、中式厨房、军医院以及军官生活区,体验当年海军官兵居住、工作的场景,感受到一个多世纪前北洋海军官兵的真实生活。</p> <p class="ql-block">馆内最经典的警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出口处的墙上,巨大的白色字体“历史在这里沉思”</p> <p class="ql-block">大厅中央一口青铜巨钟“牢记历史警钟长鸣强我海防兴我海权”,这不仅警示过去和现在,更是警示未来。</p> 走出甲午战争博物馆,也走出那段沉重的历史。<div>天色有些透亮,海鸥在我们的眼前更加真切了起来。</div> 海鸥和大海的相处,就是生灵与自然的相处,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 有风浪 有呼啸 有穿越 有搏击 更多的是平静 无痕 希望我们的海军舰艇始终作为一种象征停泊在军港里,没有出征挥戈的那一日。 而换一个地方来生活的我们,只需要安安静静地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刷个视频,发个抖音,再看看朋友圈。 而我们,也不会错过任何一地的咖啡馆。 不是一定要喝上一杯咖啡才好,有时候,只需坐在弥漫着咖啡香的屋子里,深呼吸,再发个呆,就好。 舰艇上的桅杆,是晴雨表和风向标,象征领导力、先觉力、观察力和预警力。当年,甲午海战中,它们是最悲壮的存在,而今,它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也是和平年代的护身符。 留下同伴们的身影,告诉刘公岛,我们来过。 20日规定行程之火炬八街<div><br></div> 火炬八街,以唯美海景和独特小房子成为热门打卡地。 街道两旁咖啡馆、小吃店众多,沿途涂鸦和汽车增添生活气息。 手捧“威海”,面朝大海,感受从容自在和安闲美好。 <p class="ql-block">20日的晚餐,是在距离九龙城购物广场一公里之内的百尚轩。</p><p class="ql-block"><br></p> 别人都是冲着烤鸭去的,我不知道这尘世中有没有和我一类的人,吃烤鸭,我好像更喜欢的是把配料蘸酱裹在面皮里吃,除非遇到的那切成薄片的鸭肉不冒油花。<div>这家吸引我的,是装在石锅中的红烧肉,看着靓,吃着香。</div> 他家的桃汁是那种微微的甜,又带着浅浅的桃香。 盐焗扇贝,相较于口感,我跟喜欢他的卖相。 又见海肠捞饭。初见海肠,以为也是动物内脏,小心翼翼尝了一口,完全不同的气场,再一查,实际是海鲜的一种,遂放心食用,甚至也喜欢上了。 这一道是一品娃娃菜,还是海鲜羹,我已经不记得了,只是因为喜欢这个釉色的汤盅,就拍了照片。 海肠捞饭、鲅鱼饺子、大郎烧饼都是山东的特色美食。作为一个资深吃货,自然不会错过。百世轩的大郎烧饼香甜酥脆,饼面皮圆圆的鼓起,看着十分可爱诱人。 (鲅鱼饺子) <p class="ql-block">21日之规定行程“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p>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大马路56号,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级葡萄酒专业博物馆,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10月,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入选100个“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地”名单。 博物馆整体以时间线为主脉络,分为实业兴邦(1892-1949)、鎏金岁月(1949-1978)、海纳百川(1978-2012)、优质争雄(2012-至今)四大篇章,借助数字技术,打造了百年流霞、酒酝长卷、实业兴邦、“敢为人先”环幕影片、“平视世界”天地幕影片、“品味时光”沉浸品酒等六大板块,娓娓讲述张裕以及中国葡萄酒产业从0到1、从1到100的生动故事。 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随处可见“4.0黑科技”。序厅的“百年流霞”艺术装置,依托展厅柱体,呈螺旋状延展上升,如云间的酒红色流霞,以一份动态的美,艺术化呈现张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这一款多维度柔性屏于我而言亦是初见,非常的独特,非常的“张裕”。 从空中到墙面到地面,微景观展陈无处不在,信息点密集到根本无法现场消化,只能影之摄之,留待之后细嚼慢咽。 酒文化展厅则带你穿越张裕的历史长河,从1892年张弼士先生在烟台投资创办张裕葡萄酒公司开始,一直到今天的辉煌。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以实业救国的决心开创了中国葡萄酒的现代化酿造时代,也是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张弼士创办的实业名录 张裕命名的酿酒葡萄品种 我们一路走,一路读张裕历史。1894年张裕百年酒窖,1899中国第一瓶葡萄酒;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72张裕试验室…… 大大的“裕”字寓意昌裕兴隆 政要名流与张裕的故事 帝师翁同龢为“张裕酿酒公司”题写厂名 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李鸿章亲批执照 张裕第一任总经理张成卿 周恩来将张裕白兰带到日内瓦与国际友人共享 张裕三建地下大酒窖 张裕三请国外酿酒师 在“优质争雄”展区,呈现了张裕掌握中国葡萄酒酿造核心技术、酿出世界好酒的底蕴和自信。 展厅内还设有沉浸剧场、调配试验室和品酒空间,让你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代,亲身体验装酒的乐趣,甚至尝试调配出属于自己的酒。 <div>在“品味时光”沉浸品酒空间,20米弧幕与墙、地、桌相互交融,光影如织。我们团队的帅哥靓妹流连驻足,乐而忘返。<br></div> 我的镜头转向了团队的小伙伴们,这一幅竟是有了油画的感觉 嘿,要不要来一瓶 瞅啥呢? 步伐虽不一致,手还是拉得很牢滴 在三面墙幕+地幕的沉浸式大型影像厅,并肩感受张裕百年历史。 展厅和美妞,谁更酷? 高的够不着,这一排里挑一瓶应该可以 走累了,歇一会儿 在新中国首个干红试验室——张裕解百纳干红中心试验室,一起当一回品酒师 顽皮一把,拍个杯中人 一直以来,喜欢干白,不喜欢干红 这么漂亮的旋转红梯,必须得和LILY、蓉儿SHOW一个 90后怎么拍都好看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百年地下大酒窖采用中西合璧的办法,顶部用中国传统烧制的大青砖发碹,墙壁用大青石砌成,用舶来品—洋灰扎墙缝,抹墙面,使窖体异常坚固,窖体内外还设计了巧妙的隐蔽排水系统,确保不渗不漏。“<div><br></div> 沿着39级螺旋石梯拾级而下,别是一番天地,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8个纵横交错的幽深拱洞,深藏着数百只橡木桶。这座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迹”的地下大酒窖,最引人关注的是3只巨大的“亚洲桶王”,每桶可容纳15000公升葡萄酒,据说一个人从18岁开始每天喝一瓶(500ml)酒,要到105岁时才能把这一整桶酒喝完。 地下大酒窖中的橡木桶早期来自欧美,从法国拿达利、戴普托斯、哈杜公司引进了容量为五吨的立式和卧式两种橡木桶,共60只,价值710万元。其中还有上世纪50年代从从匈牙利引进的39个三吨左右容量的橡木桶。 张裕百年地下酒窖始建于1894年,历时11年,经过三次改造而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边酒窖,也是亚洲第一大酒窖。 这由葡萄酒灌注的时空长廊,简直太出片了。 21日之规定行程“烟台山” 烟台山,面积45公顷,三面环海、海域辽阔,植被繁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烟台山有着600多年的沧桑历史,独具山、海、城、港连为一体的特色景观。 烟台山灯塔:1905年,英国人在已有80多年历史的烽火台原址上建造了一座灯塔,设专人管理瞭望。1986年,烟台海事监督局在原灯塔西侧新建一座城堡式灯塔,该塔由清华大学设计,集导航、旅游、海上交通指挥于一体。 抗日烈士纪念碑,在灯塔西侧,碑体顶部饰有一颗五角星,碑身上刻着1945年8月在解放烟台战役中为国捐躯的89位革命烈士的名字。 当年的英国领事馆附属建筑,现在是烟台方志史料陈列馆,可惜当日闭馆,颇为遗憾。 离开烟台山,五日的行程就这么华丽丽地结束了。我们在返程时经历了航班从准点到延误三小时到延误一个半小时再到恢复准时的波折,大家的心情如过山车般,我在机场买了现磨咖啡,游闲地赚着手机阅读福利,不管是准时还是延迟,离家的距离,总归是越来越近了。 胶东半岛,我们又要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