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风景,寻找意义——有色有味做中职技校教师

所念皆星河(不闲聊)

前几天,参加一场婚宴。席上有人问起我的工作,便开玩笑说:“你们有调皮捣蛋管不住的孩子们,送给我来管!” 对方立马认真地问:“真的吗?这段时间快愁死我了,我们家那孩子今年初三,成绩不好,还气人……” 接着是一大堆抱怨。看到对方这么认真,我马上收敛玩笑的心态,郑重地说:“我是职业学校的老师,孩子成绩稍微差些,不要紧,只要动手能力还行,可以来我们学校。” 她立马离开座位,过来跟我握手:“真的吗?要是能上你们学校,您真的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了。” 那一刻,我觉得,我们职业学校真的很伟大、我们职业学校的老师真的很厉害! 我从1999年开始从事职业教育,在好多人都不知道职高、职专而失学做童工的时候,已经有许多孩子在我们学校学了技能走上社会或者圆了大学梦,尤其是我们家亲戚、朋友、邻居的孩子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普通高中毕竟招生人数有限,私立高中收费又太高,那些成绩差、家里穷的孩子,初中毕业后才十四五岁,总得有个去处。 席上有几个同学,因为我的缘故,非常了解职业技工类学校。“要是没有你们这类学校,这些孩子要是早早走上社会,万一接触到坏人,国家不知道得增加多少个少管所。” 这话实在。我常常把这类中职技工类学校比喻为“兜底教育”,这是初中毕业后成绩差、家庭经济不好的孩子的“避难所”,免费的教育、轻松的学业、动手的课程和无数青少年在一起的校园生活,总好过在家里吃喝玩乐,也好过早早走上社会让家人担心。 懵懂少年少女的逆反、任性、横冲直撞,也就是从初中到高中这段时间会这样,这段时间过去后,他们慢慢就会恢复理性、懂得为自己谋划未来了。 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老师的意义所在,在学生最需要我们的时候,陪他们一段时间。也许他们此时此刻意识不到老师陪伴的重要性,有时也不想让我们陪伴、引导、教育和管理,但是,不要紧,过几年,他们就会明白过来。不要计较这些孩子懂不懂得感恩、来不来看望母校的老师,我们只要听一听他们聚会时说的话,就明白自己现在努力的意义所在。“我那是不听话,没有好好学习。”、“学生时代不懂事,老是惹老师和家长生气。”许多后悔的话,不用当着咱们老师的面说,只要传到我们的耳朵,你就会觉得,当年为这个孩子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实际上,我们职业、技工类学校教师工作的意义和职业幸福,更多地体现在陪伴学生的点点滴滴之中。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离家太远,学校偏僻,没有什么可娱乐的地方。周末闲的无聊,就是有几个不回家的学生陪我打球。春天的早晨有时想懒床,但隔着窗户看到几个高三学生扶着栏杆在读书,自己就充满了干劲,赶紧起来读书学习和锻炼身体。有一段时间,心情沮丧、内心迷茫,课余时间就和学生呆在一起,回答他们各种奇怪的问题,来填充惆怅的岁月。 那些年,与其说我在陪着一届届学生度过漫长的岁月,不如说一届届学生用他们最美好的青春,陪伴了我。 人是情感和社交的动物,如果陪伴我们的不是青春活力四射的青少年,换成小学生、换成老年人,又会怎样呢?换成小动物、植物、没有生命活力的各种产品,又会有这么有趣的事和丰富多彩的经历吗? 中职和技校的孩子,自立性比较强,也能够独立开展很多活动,他们的话语和行为,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2003年非典时期,春季入校的学生衣服带得比较少,那个特别勤快的卫生委员 一直在忙碌,我说歇会吧,他说不能歇,穿得少,干活就不冷了。我拉着他,跑到男同事那里借了件衣服要他穿上,他还嘴硬说:“老师,没事,我穿了两件T恤。” 工作了二十五年,回忆起来也全是自己的学生。有一年国庆左右,我带学生实习回来,在火车上,接到毕业生的电话,祝我生日快乐。跟我一起回来的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路上吃的卤蛋、面包和巧克力,祝我生日快乐。也就是这几个学生加上火车上给我过生日的孩子,在后来的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忘记过我的生日。今年夏天,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您喜欢吃蒜苔,春天的时候,总想着把自己家种的蒜苔送给您去。”听得我双眼朦胧。总有人把你放在心上,但我最初没有想到,还有学生一直这样牵挂我。每年都有学生请吃饭,好多人都还记得我皮肤过敏的事,自动不点带辣椒的菜。 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情感的交融,尤其是中职、技校的学生,这种年龄最合适情感教育。 做中职教师的幸福来源有两个,一是正在陪伴学生的此时此刻。新生入校,军训考验必不可少,班主任基本上都会如学生一样晒得黢黑,会操时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老师心跳的频率跟学生的步伐一致。陪着学生进行了几个月的技能训练,快乐来自于获奖的那一刻,痛苦来自于他们失败的那一刻。尤其是比赛失败时,一方面自己明明很痛苦,还心疼参赛的学生,想法设法安慰他们、鼓励他们。现在想来,这种情感经历,是痛苦也是幸福的,因为学生喜怒哀乐的生活,我们深深参与其中。 每一届学生,我都会在初夏之夜带他们在操场玩上几个小时,越是放松的环境,越有利于情感沟通,“真心话”大冒险总是必玩的节目,在游戏中,我把自己的爱情观分享给他们,也把自己真正的期望告诉他们。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未完成梦想的期待。真不可想像,没有一届届学生的陪伴,我们那么多的快乐和美好的记忆从何而来。 只有当老师了,你才有机会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来疼爱,而且毫无心理负担。你对他们既有所期待,期待他们幸福,又不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希望他们常来看看。 做中职教师第二个幸福来源,就是毕业生反馈的消息。也许是他们亲口告诉你,也许就是一通电话,或者某个通话转告,或者你从大众媒体上看到学生的好消息,都会高兴。前段时间,菏泽会计高端人才面试名单通过,有两个学生上榜,我赶紧高兴地晒朋友圈。尽管有许多学生在校时微信朋友圈爱屏蔽自己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朋友圈知道某位毕业生出去旅游了、恋爱了、结婚了、生子了,专业组分享这些小快乐时,我有时想我们啥时候变得爱八卦了。嘿嘿,自己关心的人在人生大事上有了变化,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更不要提那些频繁和老师互动的毕业生、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孩子的信息了。 “好为人师”是每一个老师的通病,其实,等学生毕业之后,我们都忙着陪眼前的学生,那还有太多时间分给已经毕业学生,他们难得跟我们聊会天,我们也会把学生当作朋友来相处了。 <p class="ql-block">如果把学生比喻做花朵,十五六岁的孩子,就是那些快要盛放的花朵,马上就能看到他们最绚烂的时刻。中职技校的学生,恰恰不是那些在生长在花园里最娇贵的牡丹、芍药,而是各种各样树的花、藤的花、草的花,生长地点也可能是路边、沟旁、地头、墙角,这些花很不听话,但也很顽强和倔强。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更要有宽容之心和欣赏之意。是啊,哪一位老师能真的计较她们没有牡丹雍容华贵吗?真的计较他们的种子怎么乱飞舞,竟然长在各种奇葩的地方?没办法,我们必须接纳他们的现状,让我们忽略这些不完美,好好欣赏这些花的色、嗅嗅这些花的味,不一定是花香,还有可能是臭呢。</p><p class="ql-block">嗯,即使这样,他们也是有色有味的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