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01事故调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事故调查是指:事故发生后的认真检查,确定起因,明确责任,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这一过程即为“事故调查”(Accident Investigation)。</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02事故调查的基本流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事故调查主要分为五大流程阶段,其中包括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审查阶段、处理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准备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准备阶段从接报事故开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的规定(493号令),将事故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们的对应报告级别分别为市级、省级、国家级(重大、特别重大),其中规定:“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着就是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进行进一步的指示与安排,然后根据事故的相应严重情况组建调查组,在调查组内进行制定方案,并展开调查组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调查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展开会议以后,进行现场的勘测,对现场的事故残骸进行资料的收集,方便于提取物证,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但光有物证也不够,必须还要人的证词证言,在次期间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录像作为取证的方式。回到办公室后进行此次事故损失的计算与技术坚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分析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收集到的物证、人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性质是如何的,其中重要的是对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相关人员的责任认定,并对此次事故提出防范措施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最后通报此类事故的认定情况与责任分析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审查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审查阶段需要各路专家对此次事故进行初步的讨论,然后形成一份初步的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拟定后,需要对报告内的详细内容进行审查核对,无误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以便留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处理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处理阶段是事故调查基本流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该阶段会对事故调查报告进行最后一次的批复,等待批复完毕后会对报告中涉及的责任分析等相关内容进行落实处理,最后会公布此次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结果。后面就是对相关方面的人员与企业进行长时间的监督与审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03事故调查的12345个特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一项基本任务):调查取证、分析原因。事故调查的唯一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二个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调查报告中都需要遵循的法律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三个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分别都要进行不同的处理措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四个重要原则):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需要根据已有的科学理论对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实事求是,保证效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五个阶段):准备——调查——分析——审查——处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条 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严格追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正确适用事故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规定,制定本规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条 应急管理部门和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以下简称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等有关责任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适用本规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事故发生单位是指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规定所称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等人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上一年年收入,属于国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指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所确定的上一年年收入总额;属于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指经财务、税务部门核定的上一年年收入总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生产经营单位提供虚假资料或者由于财务、税务部门无法核定等原因致使有关人员的上一年年收入难以确定的,按照下列办法确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主要负责人的上一年年收入,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5倍以上10倍以下计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上一年年收入,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1倍以上5倍以下计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五条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应急管理部门、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六条 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下列规定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应急管理部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省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对发生较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对发生一般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可以指定下一级应急管理部门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七条 对煤矿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下列规定执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煤矿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对发生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的煤矿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省级局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级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可以指定下一级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八条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的应急管理部门或者矿山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本规定第六条或者第七条规定的权限实施行政处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九条 应急管理部门和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规定的程序执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十条 应急管理部门和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在作出行政处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一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的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瞒报、谎报、迟报事故,或者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至10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60%的罚款;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伪造、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隐匿资金、财产、销毁有关证据、资料,或者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或者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至10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二条 事故发生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至10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三条 事故发生单位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行为之一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1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25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事故发生单位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300万元以上35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350万元以上4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400万元以上45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4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一般事故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造成3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3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造成1人死亡,或者3人以上6人以下重伤,或者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50万元以上7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造成2人死亡,或者6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7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五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较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2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00万元以上12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造成5人以上7人以下死亡,或者2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或者2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2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造成7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3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造成10人以上13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6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200万元以上4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造成13人以上15人以下死亡,或者60人以上70人以下重伤,或者6000万元以上7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400万元以上6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造成15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7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7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6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七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造成30人以上40人以下死亡,或者100人以上120人以下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1.5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000万元以上12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造成4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者120人以上150人以下重伤,或者1.5亿元以上2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200万元以上15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造成50人以上死亡,或者150人以上重伤,或者2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八条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情形,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罚款数额的2倍以上5倍以下对事故发生单位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行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许可,擅自从事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以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度危险的生产作业活动,或者未依法取得有关证照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拒绝、阻碍行政执法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其他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情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九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十条 事故发生单位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20%至3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至4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5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50%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十一条 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照下列规定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十二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本规定,存在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以及谎报、瞒报事故等两种以上应当处以罚款的行为的,应急管理部门或者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分别裁量,合并作出处罚决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十三条 在事故调查中发现需要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其他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处以罚款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年7月12日公布,2011年9月1日第一次修正、2015年4月2日第二次修正的《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同时废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事故调查组进驻生产经营单位后,会对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问询时,通常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内容展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 事故经过与细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询问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事故经过的详细描述,以及是否有目击者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 操作规程与执行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了解事故发生时,相关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疏忽大意等行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 设备与设施状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询问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记录,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损坏或老化等问题,以及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 人员资质与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了解参与相关作业的人员的资质、培训情况以及工作安排,询问是否有足够的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 安全管理制度与执行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等,以及这些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 隐患排查与整改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询问企业对潜在安全隐患的排查频率、方法和整改措施,以及近期内是否有重大隐患未得到及时整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7. 应急预案与演练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了解企业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员工是否熟悉应急预案,以及企业是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8. 相关方责任与合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询问与事故相关的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责任划分,以及各方在事故发生前后的沟通和合作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9. 法律法规与标准执行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了解企业是否遵守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0. 事故影响与后续措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询问事故对企业生产经营、员工健康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企业计划采取的后续整改和防范措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事故调查组常用的问询内容清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任职时间、分管工作、工作岗位、本工种工龄、职责、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事故责任单位的组织结构,主要管理人员分工情况,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被询问人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事故发生前存在的异常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异常的状态是从什么地方发生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异常的状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7、异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8、事故为什么会发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9、事故发生的先后顺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0、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1、事故发生时在何地,组织应急救援情况及事故报告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2、有关安全专项措施方案的编制、论证、审核、落实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3、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及监督执行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4、作业人员培训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5、安全措施经费落实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6、事故责任单位的相关证照、有关人员执业资格和岗位证书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7、合同及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签订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是否到事故现场检查,是否发现安全隐患,隐患整改落实情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