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巾帼英雄董淑珍光荣在党81年无怨无悔(董玉清)

董玉清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14岁入党 解放战争随军南下</p><p class="ql-block">巾帼英雄董淑珍光荣在党81年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报道了《年过14岁入党 党龄长达81年 抗日巾帼英雄董淑珍95岁逝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文章,充分肯定了抗日巾帼英雄董淑珍是党的好女儿,为民族抗日和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荆门市离休老干部、抗日巾帼英雄董淑珍194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过14岁,与红军时代14岁入党的开国上将萧华,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不满15岁被追认为中共党员的刘胡兰烈士,都已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建党史册不同战争年代入党年纪最小的党员,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典型人物。巾帼英雄董淑珍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上唯一一位入党年龄最小,党龄长达81年的老党员。2024年9月14日,董淑珍老前辈病逝时享年95岁,光荣在党81年。老党员董淑珍弥留之际再三叮嘱在党54年的大儿子宫建国为她按时向党组织交纳党费。董淑珍不愧是党的好女儿,时刻不忘党恩。</p><p class="ql-block"> 董淑珍老前辈,1929年8月出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河北省枣强县人。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沦陷,日本占领华北,1941年,董淑珍在北平女子学校读书时,受到爱国主义进步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宣传。1943年初,13岁的董淑珍小学毕业后从北平回到故乡河北省枣强县冀南抗日根据地,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关怀下参加抗日革命工作,参与建立冀南抗日中共地下情报站,为八路军传递情报。她参加抗日地下工作不久,便向地下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入党重点培养对象。1944年4月,经中共冀南地下党组织批准,年过14岁的董淑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当年冀南抗日根据地年纪最小的女党员。比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刘胡兰烈土入党年龄还小。刘胡兰是自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以后第一个被批准入党年龄最小的党员。党的七大召开后曾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入党年龄重新作了修订,恢复到年满18岁成年人方可加入中国共产党。刘胡兰1932年出生,1945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递交入党申请书时,被批准为预备党员,1947年1月英勇就义牺牲后,当地党组织破格被批准追认她为中共党员时也是年龄不满15岁。</p><p class="ql-block"> 董淑珍老前辈是在抗日战争特殊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纪只有14岁,成为冀南抗日根据地在抗日烽火中入党年龄最小的一名抗战女党员。这是战争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党破例在革命根据地发展新党员时不受年龄限制,特殊时期所做出的特殊规定。1927年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中共党组织的特殊情况,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废除了入党年龄的限制。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凡12岁参加红军的红小鬼和儿童团员,只要在战场上作战勇敢,英勇杀敌,可以破格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受年龄限制。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结束。开国上将萧华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年红军中入党年龄最小的中共党员。</p><p class="ql-block"> 1937年,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挺进中原”,创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是当年华北敌后打击日寇的主要战斗堡垒。冀南抗日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为华北抗战和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1944年4月,董淑珍在冀南抗日根据地入党后,结识了未婚夫1938年参加八路军武工队宫桂华支队长,当年宫桂华的大哥也是中共冀南抗日根地敌工站的负责人,是董淑珍开展地下情报工作的直接领导。董淑珍在敌后抗日的艰苦岁月中逐渐成长起年,成为冀南敌后抗日最优秀地下情报工作者。1945年8月15日,是董淑珍16岁的生日,这一天也是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庆祝日,她河北枣强县老家与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董淑珍先后冀南抗日根据地枣强县第四区或第七区担任妇女干事,组织民兵和妇女积极开展支前工作,筹款筹粮支援解放大军前线作战。她还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号召“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她毅然决然离开河北故乡随解放大军南下干部团到湖北过长江。她服从党组织安排,为巩固人民新政权,留在湖北公安县参加剿匪和土改工作。当年11月,并与先前南下参加渡江战役作战的抗日战争时期加入八路军的未婚夫宫桂华,相聚湖北公安县喜结良缘。1953年,她与丈夫宫桂华服从组织安排调到荆门县委会工作。1955年,她丈夫宫桂华奉命上调湖北省委组织部工作,董淑珍上调湖北省直机关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董淑珍与丈夫宫桂华又由省委下派重返荆门县委机关工作。她一生光明磊落,忠诚党的事业,党叫干啥就干啥。一直奋斗在城乡建设最基层的岗位,为党兢兢业业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甘当普通一兵。1984年12月,她离职休养在家安度晚年,生前她时常能做到的是按时向党组织交纳党费,佩戴党员徽章,以表达对党的崇高敬意。</p><p class="ql-block"> 光荣在党81年的董淑珍一生养育了5个儿女,她不仅是党的好女儿,而且也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纪念日,董淑珍又一次向儿女们回忆起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艰苦的战斗岁月,教育儿女们听党的话不忘党恩,廉洁奉公,堂堂正正做人。她还向子女们又一次讲述了革命烈士故事,她说我与党的好女儿刘胡兰烈士入党时都不满15岁,我在河北抗日战争时期入党,刘胡兰在山西解放战争时期入党,当年我与她都是根据地的妇女干部,我虽说比刘胡兰大3岁,但她壮烈牺牲时非常勇敢,是我一生中永远学习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董淑珍是一位抗日巾帼英雄,她生前在党81年无怨无悔,令她引以为自豪的是2005年8月,她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15年8月,她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9年9月,她又一次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1年7月1日建党100周年获得在党50年荣誉纪念章。2019年5月.董淑珍家庭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光荣之家》。革命前辈董淑珍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坚持党的信念走完了95年的人生路。</p><p class="ql-block"> (董玉清)</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董玉清,生于1957年,祖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出生地湖北宜都,生长于松滋。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新闻摄影40余年,曾供职荆门日报社,职称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1998年主编出版《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出版摄影专集《中国鸟类》荣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其个人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华环境奖、地球奖、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湖北省十佳爱鸟人等荣誉称号。2014年5月16日,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大会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握手。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创始人,现任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主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