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浅蓝的美篇

深紫浅蓝

问道课堂兴涟漪 悟学研思闪灵光——记“国培计划(2024)”一对一精准帮扶通榆县教师培训(初中语文9.27) <p class="ql-block">  秋启新程,漫溯语文深处;语润文心,放歌教育星空。时值金秋,阳光以一种幸福的方式,在课堂,在校园,摇曳蔚蓝。“国培计划(2024)”——“一对一”精准帮扶县(通榆县)教师培训,第一阶段第二次集中培训于9月27日在通榆县第九中学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通榆语文团队学员与专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借国培之风,语文专家宋胜杰老师、迟皓文老师、孙平娜老师一行莅临通榆县第九中学校进行授课、讲座,通榆县进修学校王丽主任对三位专家老师表示诚挚热烈地欢迎,并组织通榆语文团队学员集中听课教研。</p> <p class="ql-block">  由通榆四中教导主任、国培专家团队成员孙鑫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三位专家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通榆九中蔺树学校长和任宇辉副校长与宋胜杰主任合影</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迟皓文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上册散文诗《金色花》。迟老师来自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初中部语文教研员。迟老师细致入微的朗读指导,春风化雨的课堂情境创设,斟词酌句的文本剖析,像守候一朵金色花的盛开,绽放出向阳生暖的课堂,裹挟着浓浓爱意……鼓励肯定的语言,点拨到位的话语,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一颗诗意萌发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迟老师在农村做了19年一线教师,在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做了8年语文教研员,共主持了两项省级课题,是中考试题库中心组成员。桃李满天下的她始终坚持做朴素的语文教研,坚持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节课正是她教学理念的最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 宋胜杰主任专注地听课</p> <p class="ql-block"> 教研员王丽主任认真听课记录 </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孙平娜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上册散文诗《荷叶•母亲》,孙老师来自长春市第一O八学校,身为学校教务主任的她,还同时担任语文兼职教研员。 孙老师细致全面的铺陈渲染,入情入理的手法分析,动情润心的情感引导,像遇见一朵红莲的盛开,绽放出感性与理性碰撞的课堂,散发着幽幽清香……</p><p class="ql-block"> 品词析句,引生入境,课堂的最后,同学们或低头沉思,或泪眼婆娑,或泣不成声,让我们见到了一位优秀语文人的情感引领力!此刻,大家已然忘了她“吉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语文十佳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记功人员、中考人才命题库成员、吉林省名师工作坊成员”等众多头衔,只记得这堂课,有个人,带领我们走进了冰心的红莲世界,让我们化身为荷叶、荷花,感受到了母子“莲”心守护深情。</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休息,培训进入到专家讲座环节,首先由孙平娜老师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她将美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并大力培养学生朗诵技能,精心精致、润口润心;打乱课文的教学顺序,只为给学生最适切的教学引领;考试后总结整理学生丢分失分原因并作细致指导,让学生明确答题技巧与规律,有效提升……孙老师说,她始终坚持做有温度的教育,感化学生,这和九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副主任,语文教研室主任宋胜杰为我们做以《散文学习价值与方法》为题的专业引领。宋主任身兼多职:中国教育学会 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聘教材培训专家。主持编写有《行走课堂》系列教师培训丛书《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改了什么?课怎么上?》等。在《北方文学》《吉林日报》等报刊发表大量小说、散文和诗歌。</p><p class="ql-block"> 宋主任的讲座,如诗般的话言缓缓流淌、娓娓道来,让我们懂得散文的写法、学法、教法。他从叶圣陶的散文主张开始讲起,让与会老师们从根本上意识到散文教学的意义与价值。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教散文?宋主任告诉我们“只教新鲜事儿”,“老师先读先写再教”如此别致又高效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为老师们开启了散文教学的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  宋主任以自己的随笔散文《索伦河谷的云》为例,亲切的为我们讲述了散文背后的故事,逐词逐句地展现此作的创作过程。细腻的情思,灵动的文字,心思浮动,文笔起伏,让人赞慕!散文是分享个人的生命体验,在宋主任的文字中我们终于领略到了。</p><p class="ql-block"> 在提到散文阅读时,他说阅读的过程是建立标准的过程,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发展作家独特写作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教者和学生我们都会各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宋主任指出:文学经历是获得文学体验的最短路径,要倡导孩子们写别人未知的、超出想象的、新鲜的东西,这样的散文才有意思。宋主任也提示大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累素材,形成专题,更好的服务教学。那么散文能教给学生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宋主任给予明确的回答:好的散文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典范也是文学学习的典范;文字就是思想;能够培养写作能力;从鉴赏中获得审美,寻找到文化自信。同时宋主任也指出了教学中优秀散文的标准即具有教育价值。</p><p class="ql-block"> 最后宋主任从考试评价的角度讲授了散文的学习方向:用字的经验,行文的经验,文学的经验等。他提示大家,散文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笔头子,还要有口头子,真正让散文提高学生的表达,提高对情理的感受,让散文的文字精髓渗入每个人的骨髓,通过对散文的教与学,让师生共育言语之花,精神之花,予人教化!</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涟漪,石本无火,互击而闪灵光”。课堂是教师课前预设到灵动生成的场所;课堂是师生碰撞思想火花的生命场所;课堂是教师终身行走和终身修行的场所。语文课就是用爱,用温度来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丰盈学生的灵魂,同时引起深深的自省与生命自觉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循道而行,方能功成事遂;潜心向学,方能问道将来。上课,听课,研讨,思考,改进……课堂是老师职业生涯的主阵地,希望每一位老师,在课堂的生命场中和学生们一起欢笑,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一起成长,都能在自己的阵地里获得教学的真谛,企及理想的境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感谢国培,感恩遇见,同时也特别感谢通榆九中蔺树学校长、任宇辉副校长、赵岩主任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的热情陪同,周到细致的安排让全体学员倍感温暖。</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李林竹 陈丹 钟华</p><p class="ql-block">照相:李林竹 康梦竺 赵岩</p><p class="ql-block">审核:王丽</p>

散文

老师

课堂

语文

教学

主任

学生

教师

通榆县

通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