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劝学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教育的征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偏离轨道的学生,他们就像迷失方向的小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徘徊不前。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深感责任之重,也从未放弃引导他们重回正轨的努力。以下是我与几位厌学学生的故事,以及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感悟与坚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女孩甲:短暂回归后的迷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女孩甲在社会上磨练了两周后,或许是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她妈妈联系我,希望她能重新回到学校。我满心欢喜地去学校大门口把她接进教室。起初,她安稳地在教室里坐了一周,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然而,一周后,她以教室里没有熟人为由请假回了家,之后便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回到学校,但我知道,她在学校里需要朋友,需要一种归属感。我在反思,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友好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情谊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男孩乙:在校园里徘徊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男孩乙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他每天在校园里找活干,却直言不想学习。我尝试了各种方法,好说歹说,他终于愿意抽时间回班里抄抄作业。我每天除了工作时间,都会找他谈心,谈他的优点,谈理想,希望能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憧憬。然而,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把他喊回教室。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他胳膊上的纹身贴,他的态度很过激,认为我不应该总喊他回教室,还表示纹身贴去除不了。无奈之下,我只好请他妈妈来帮忙教育。看着他妈妈焦急又无奈的眼神,我深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还要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对于像男孩乙这样有个性的学生,我们或许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让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展现自己的个性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男孩丙丁组合:反复无常的挣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男孩丙丁组合经过三周的规劝,终于能在上课时坐到教室了。然而,他们的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一个中午,他们不进教室,偷偷跑到实验楼三楼藏了起来,我花费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他俩。在俩男孩父母的协助下,他们表了态,表示会及时进班学习,不再逃学。但在上早操跑步时,他们又忍不住偷偷下队躲了起来。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挫败和困惑,但我也明白,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关注。对于这样反复无常的学生,我们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内心的需求。他们为什么会选择逃避?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们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问题。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些厌学的学生,他们就像一颗颗蒙尘的珍珠,需要我们用耐心和爱心去擦拭,让他们重新绽放光芒。我希望他们能像其他学生一样正常上学,不再让父母老师担心、伤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学习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与家长、同事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在校园里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教育的意义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