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者文必工 艺痴者技必良 ——九月读书报告 (闫广慧)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细雪》:幸子想起去年在大阪火车站上送别时,大姐一面叹气,一面悄悄地凑在她耳边讲的那句话:“我现在的心情是只要有人愿意娶雪子妹妹,无论是谁都欢迎。即使结了婚而离异,也宁可让她结一次婚。”这时大门的门铃响了,雪子似乎要进会客室来。幸子把烘红了的脸俯向炎炎的火苗,偷偷地拭去眼眶里的泪水。(日本 谷崎润一郎 竺家荣译 小说 九州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谈起日本的唯美文学,谷崎润一郎是绕不过去的一位作家。而《细雪》又是最能体现那种古典雅致美,最接近美本质的一部不朽的作品。法国大作家萨特就曾经说过,《细雪》是“现代日本文学的最高杰作”。可见它的影响力是世界范围内,并为世界文坛顶流所认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谷崎是一个一生都在追求践行完美主义的作家。他在写《细雪》之前和之后的小说,就是把美写到极致于病态的程度,比如《钥匙》、《疯癫老人的日记》、《痴人之爱》以及《春情抄》都是极大尺度的突破。而真正让他登上文学巅峰的是没有那些乱伦、SM、恋足癖、虐恋等病态畸形的,非常“规矩”,独一档的存在的《细雪》。而之所以影响他“性情大变”的直接原因是他翻译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后激发的灵感和顿悟。谷崎用八年的时间把日本古语名著《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日语,随后又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完成了《源氏物语》的仿作《细雪》的创作。这部经过精心打磨而成的大部头(五十五万多字)定义了什么才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同时也给其流派树立了一个天花板。从此再无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能达到此高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细雪》文字华丽富有韵律,在叙事的风格像是一首咏叹调,情绪平缓,娓娓道来。书中没有大的矛盾冲突,情节也没有大的起伏跌宕。小说描述了太平洋战争前夕大阪富商莳冈家的四姐妹鹤子、幸子、雪子、妙子分家以后各自的人生故事。塑造了日常生活中四位风格迥异的女性:蕴含着凄美与悲凉大女儿——鹤子、健全完善的二女儿——幸子、凝聚着全部传统美的三女儿——雪子、独立自立的四女儿——妙子。在这四姐妹中,雪子和妙子代表了日本的传统女性和前卫新潮女性。应该说,谷崎是更欣赏雪子一点的,对妙子是持有批评态度的。当然书中的二姐幸子也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性。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多优良的品质。这本书也被称作日本的“风俗小说,全面展现了日本二战时期的社会、政治以及那时的风土人情。谷崎坚决反对侵华战争,而且战后也做过中日文化交流协会顾问,对中国文化极其推崇。就凭这一点,他也让笔者为之高看一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有关《细雪》可以解读和值得研究的太多了。笔者不做更多的解读,建议去读原著,想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美国悲剧》(上 下):他现在再一次提出说,克莱德早年贫困,这造成了,至少是助长了他心灵上和道德上的怯懦。加上后来有了一些新的往上爬的机会,是他过去从没有能抓住的,这才影响了他这“也许是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太色情、太不切实际而富于空想的心灵”。(美国 德莱塞 潘庆龄译 小说 湖南文艺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学被称为美国小说的黄金时代,也是美国文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在这短短的二十年里文坛上大匠如群,佳作叠出。先后涌现了七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小说家刘易斯、赛珍珠、福克纳、海明威、期坦贝克,剧作家奥尼尔和诗人T.S.艾略特),展现出了几乎是在世界文坛碾压式地统治力。而相对来说,德莱塞的存在感相对较弱了一些,以致被后辈索尔.贝娄(1976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双料得主)称他为“文笔最拙劣的大作家”。客观的讲,并不是他有多弱,而是拿他与做比较的福克纳、海明威甚至是亨利.詹姆斯实在是太强悍了,所谓这就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的道理。而另一个非常重要限制他才华施展的原因是他早年做新闻记者养成的写作习惯,以及那种写实的自然主义风格所致。此类风格的作家缺乏语感,不善炫技,只是尽量真实还原生活,用最朴实的言语把一个故事清晰明白讲述出来。因此,流失了一部分喜欢猎奇和追求语言形式创新要求的读者。但不可否认的一点,他依然处于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小说家的地位。小说的功能其一,就是真实书写时代的特性,要了解彼时美国的社会现实状况,德莱塞的小说不能不读。1944年,在德莱塞去世的前一年,他被美国文学艺术学会授予荣誉奖,这也算是还了这位作家一个公道。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美国悲剧》是德莱塞众多小说中,被公认为最杰出的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也是于美国青年产生共情最多的一部大部头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个生于底层的青年克莱德.格里菲斯为了脱离本位阶级进入上层阶级最终失败并丢掉性命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穷小子见识了上层社会的繁华,为了富家小姐抛弃、杀害了已经怀孕的女友,看似非常说教,却点名了社会阶级残酷的本质,以及出身限制发展空间的现实。现在,我们再读这部百年前的文学经典,还会觉得它不过时,所谓的”美国梦“最终化为”美国悲剧“的泡影,也绝不是国家地域,以及文化是时代的悲剧。这个必然的结果也发生在我们身边和受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当下。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美国悲剧》在叙事上很有特色,它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小说。我们会发现全书就围绕着克莱德.格里菲斯这么一个人书写。很难想象书中里边角色人物的工具性如此之强,以致一旦这个人物被榨干没有利用价值后就会被一脚踢开,从此在书中气化,不留一点痕迹。这种为突出个体舍弃众体的冒险写法是否妥当。这也是一个值得去思考探讨的课题,这不仅是《美国悲剧》,也是类似小说都存在的争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美国悲剧》是本百万字的大部头,但如果篇幅缩减成30万字笔者并不觉得影响整体的读感。也就是说,书中“水”的地方还是很多的。然后就是笔者读的湖南文艺出版社这版,书的字体太小,排版且密,非常影响阅读。建议出版方不要一味最求商业利益,忽视读者的需求。书的功能是阅读不是藏,希望出版社不要本末倒置。</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3,《活着为了讲述》:怀旧总会无视苦难,放大幸福,谁也免不了受它的侵袭。(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李静译 自传 南海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重读《活着为了讲述》完全是一种新鲜的陌生感,仿佛和去年读的那本书没有任何的相似。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笔者认为是与上次阅读的侧重点不同。第一次阅读猎奇的心理比较重,想看到更多的自爆猛料。而这一次笔者想了解一个接近凡人的马尔克斯。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加西亚.马尔克斯不仅是哥伦比亚的“国宝”,更是一个“神”的存在。如果没有马尔克斯没有《百年孤独》,哥伦比亚给人的大概印象就是“枪支”泛滥和“毒枭”横行的混乱国家了。凭马尔克斯一己之力他扭转了人们对一个国家的固有偏见,同时也增加了作家的神秘感。也正是这个原因,图书市场就开始充斥各种解密马尔克斯的各种书籍。也正因为此,逼迫马尔克斯不得不把写自传的日程提前了十几年以正视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活着为了讲述》是一本个人的断代史,书中讲述的是作者出生到青年时期的一段个人过往经历。书中采用穿插叙述的叙事方式创作。其中自由度拉满,让人感觉不像是一本非虚构作品,更像一本小说。应当说,笔者还是更喜欢读有关作者个人家族史的那部分,相对书的后半部有关哥伦比亚社会与政治的那部分更觉有意思些(仍未免俗)。另外有关作者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的部分也有兴趣,其中透漏了许多以前未看到的信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活着为了讲述》是本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出来的太早,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本书在马尔克斯的创作序列里应当排在第一档。入手的新读者也不妨选择从这本书看起。</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4,《都尔的本堂神甫 . 比哀兰德》:理性叫他不能一味委曲求全,听凭女主人无礼,他的脾气却要他息事宁人,避免吵架。 哎,这不说得也是我吗?我妈个性那么火爆,咋生出我这么个软柿子来呢?!( 法国 巴尔扎克 傅雷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书中收录了巴尔扎克的两个小中篇,《都尔的本堂神甫》和《比埃兰德》。这两篇没有什么特别直接的联系,可能相似相同的是,这两篇写得都是外省的故事,以及悲剧的内核。它们是中规中距的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优缺点与作者其它作品相类,极端的二极管人物描写,好人善良得过头,坏人一无是处。利益相争下,好人必被坏人迫害。唯有比哀兰德篇末最后一句话让人感叹古今:要没有上帝的话,法律倒是为非作歹的人极好的保障……不知我们的上帝在哪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比哀兰德》的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一时期的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小杜丽》。贫穷的女孩子总是惹人怜爱而遭恶人痛恨。比哀兰德的死也许是她运气实在不太好,落到了两个老怪物的表亲手里,但同时这种事又有普遍性,万恶之源其实就是太穷。而总归就地亲情在任何的时代和社会中都是薄得像一张纸。巴尔扎克这种批判现实的作家就是温情脉脉地把这层纸揭开露出残忍地本质。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老实人总是受欺负”。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是这样设计的,而生活中也的确如此。所以我们说,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大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巴尔扎克的小说可以分作几类,其中一类就是让人读过意难平,感到憋屈的一类。《都尔的本堂神甫》里边的皮洛多副主教是个立了率真老实人人设的好人。而其实他还是很有心计的。他用假真诚骗得了上司的信任和真友谊,以致在老主教去世的时候,把他惦记很久的家具书籍都遗赠给了他。只是最后还有一个比他更虚伪,或者是恶毒的同事脱罗倍也怀着同样的心思在背后算计着他,结果更直接和更手段粗暴的那个夺走了他的房间、家具以及教区主教的职位。巴尔扎克写这样一个故事,并没有局限写一起私人恩怨的纠纷和人性使然。他把这个事件归咎于社会,归咎于时代,揭露了教会和司法的黑暗。这也就是巴尔扎克和大仲马之间的本质区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5,《一个女士的画像》:她错了,可她坚信她的错误;她被欺骗了,可她却令人悲哀地始终如一。她为吉尔伯特・奥斯蒙徳编织了一套美好的理论,她爱的并不是他的“所有”,而是他的“没有”所装扮出来的美德;这正是她的性格。(美国 亨利.詹姆斯 项星耀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以女性或者说女权主义为题材的经典小说实在不在少数,我们只要稍作回想就能举出不下十部这样题材的作品。恕笔者孤陋寡闻,对一个一百年前的那么重要的作家一部经典小说,笔者只是听闻,而未试图了解,而引起阅读《一个女士的画像》兴趣的原因也不复杂,就是手头恰好有,拿来就读了。读过这部七百多页的大长篇,感触是有,但是不多。《一个女士的画像》在同题材的小说中质量不差,但绝非一流。原因是题材的陈旧和人物的时代局限性,造成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结果就是像看到一个女孩,长相标准,但缺乏个性,因此不能因此内心的激湃。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概括来说,《一个女士的画像》讲的就是一个作女试错的故事。美国女孩伊莎贝尔被从天而降的姨妈多歇夫人带到了英国,并收到富翁姨父的巨额遗赠,从此变成了一个富有的待嫁少女。伊莎贝尔期间同时于几个条件优渥的男士发生了感情纠葛,但她都选择拒绝,原因就是她一直推崇的自由,不愿被爱情和婚姻羁绊。然后最后她陷入了女友梅尔夫人给他设计的圈套,选择嫁给了一个没有资产和才华的画家奥斯蒙德。结婚不久她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只爱他的财产,而且是个极度自私冷酷和有极强控制欲的小人。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所谓的好友梅尔夫人是丈夫的前情妇,她的养女帕茜也是他们两个的私生女。和伊莎贝尔的表面强势相比,帕西是真的性格懦弱。这个女孩的极端性格真的是人喜欢不起来,更无法引起同情。小说的结尾是开放的,但可以推测,她会离开本性暴露的丈夫,至于未来走那条路,作者没有明确指出,笔者也觉得不明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最后,吐槽一下这本书的对话语言给人造成的心里不适。这本书在写人物对话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男女人物的两两对话很像是抬扛和斗嘴。这种互怼的场景比比皆是,也是笔者既反感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矛盾冲突的设置可以有千万种,而这种外化的抬扛恐怕时最拙劣的一种。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对其无感的最主要原因所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6,《情人》:结婚不是浪漫的幻想,是现实的生活。每天重复着繁琐的生活,丈夫也好,妻子也好,便会麻木起来,夫妻便会成为纯粹的同居者 也许太美丽的樱花会使人累的。( 日本 渡边淳一 祝子平译 小说 青岛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渡边淳一是位非常有执着精神的作家。他的一生只为一个主题“婚外情” 写作,以致不小心把自己写成了“地下情”专业作家。“专业“这个词分量很重,能背负起就是一种本事。虽然他的那些小说不一定都能称之为好,但最次的也能算不差。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世上有两种作家,一种以自己为蓝本,把生活经历阅历写进小说的作家;另一种就是凭空想象,坐在书斋里编故事的作家。渡边属于后一种。尽管渡边的小说主题毁三观,但本人却是极为正派,非常传统的一个人。在他的履历中很难找到男女绯闻的黑料。他初恋女友是他高中时期的同学,相恋两年后,女孩沉湖自尽。事后,渡边淳一得知她同时和好几6个男生在交往。这段感情对他打击很大,之后交友非常谨慎,在渡边淳一还是一位医生的时候,与妻子结婚,并家庭非常稳定,并没有发生他小说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婚外男女的感情纠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渡边淳一在成为作家之前做过十年的外科医生(发现弃医从文的作家很多,比如鲁迅、郭沫若、余华、契诃夫、布尔加科夫、毛姆等等举不胜数),三十六岁的那年,因为对医疗事业的失望,才转行成了写书匠。他广为人知的小说是《失乐园》,写了一对婚外出轨的男女最后殉情的故事。《情人》没有《失乐园》写得那么惨,最后结局是从乱情中解套。当然,这也是一个悲剧结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情人》相比《失乐园》、《红城堡》那样的大尺度,文字上收敛德尔很多,显得非常”素雅“。这也是他小说序列中有别于大众的另种风格。没有婚史的公司女职员片桐修子甘愿给事业有成的已婚中年男子远野做了五年地下情人,但在原野决定解除以前的婚约要给她一个名分的时候,出人意料地遭到了修子的拒绝,甚至提出了分手。因为,修子清醒地认识到妻子和情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做为情人,远野是很会制造惊喜,懂得女人心的男人,每个月见上几面,对他身上的一些坏毛病也能宽容对待。反之如果结了婚,每天黏在一起,他也还会忘记家庭,忘记妻子,温柔和爱情也会随着日子的消逝被风化变得不纯洁。也介于此,她被这份感情存有戒心,不远偏离初衷,当远野试图用金钱绑定他们的关系时,也未能被打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修子是有独立精神意识的日本女性,也是极利己主义者。把她放在当下审视,未必不是许多”小三“们所追求的感情状态。借用我们古人的话,就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7,《帝国瀑布》:中年的怪事之一是,你发现自己没有做而做出的奇怪的决定,比如让朋友渐渐疏远。( 美国 理查德·拉索 马爱新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读《帝国瀑布》之前,笔者并没听说过理查德·拉索 这样一个美国作家。而《帝国瀑布》在网上豆瓣标注的阅读人数只有区区八十人,可见它是一本比较偏冷门的小说,而同时它的豆瓣评分竟然达到惊人的9分,可见它是一本质量上乘的作品,读过的读者是非常认可。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拿到此书首先抢眼的是印在封面的推介语,上边写着:普利策奖得主、亚马逊网站最佳小说、《时代》杂志力荐十大英文精品之首。不得不说这些为营销而营销的文字十分令人生厌,这也是目前图书出版业的恶习。而像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的大出版社也开始缺乏品牌自信,实在人人觉得悲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话说回本小说。《帝国瀑布》是一本没有阅读难度的通俗小说,故事很流畅,文字表达清晰。小说写了美国缅因州一个小镇上蓝领阶层的生活。四十多岁的迈尔斯·罗比是个碌碌无为的倒霉蛋。他是小镇富婆法兰辛·怀亭的“帝国烤肉店”经理,从精神上受到这个女人的控制。而他的家庭生活也极糟。老婆先出轨后嫁给店中常客,妻子詹宁婚内出轨与店中顾客他分居,不久和她的私通者结婚;女儿性格叛逆,经常在学校惹事,父亲游手好闲,没有家庭观念;母亲和小镇富翁有地下情,而他更是受着老板前进常年的感情骚扰等等。《帝国瀑布》就是通过不成功的小人物的不悲催经历,来慰藉我们这些不顺心的普通读者。作家的用意是好心的,读者领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8,《聚会》:如果你在十九岁的时候用五个手指就可以数完自己深爱的人的话,等到四十岁的时候再看,会发现还是连十个手指都用不到。我们爱过的人既然如此屈指可数,当然个个都是刻骨铭心。( 爱尔兰 安.恩莱特 夏欣茁译 小说 北京燕山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本文艺气息特足的小说,喜欢的人觉得味儿对,不喜欢的认为就是矫情。笔者偏好于前者,喜欢这种专注遣词造句的文字,喜欢卖情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本小说情节很简单,或者说没有故事,全书可以用两个词概括“遗忘”与“怀念”。小说从女主人公薇罗妮卡的哥哥黎安沉海自杀讲起,到十几个兄丢姐妹从世界各地回到老屋为黎安举行葬礼后有各自分开结束。书中有三分之二部分是通过薇罗妮卡的回忆和讲述往日12个兄弟姐妹以及母亲外祖母、外祖父以及外祖母的情人兰姆.纽津情感纠葛展开的。书中另一部分则是讲的现实当下,他们姐妹兄弟见面相互嫌弃, 离开分别又彼此挂念。还有她那个得了老年健忘症的母亲,也是他们唯一维系他们关系之间的纽带,一旦这位老母亲也死了,那么他们注定老死不相往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书中写了海格迪大家族的恩怨情仇,社会大背景比较模糊,而这种写小情怀的作品很容易就打动了”布克奖“的评委,2007年凭此小说成为布克奖得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9,《燃烧的心》: 十五岁的女孩必须离开家,走进生活。她明白。她看得见它们,她等待着它们。它们藏在她的心坎里。它们从她的目光中走出来。它们是她的造物。她没有知识,没有记忆。她的身体像黑夜一样固实。她的眼睛、胸脯、肩膀,她的黑色瀑布般的长发。她照着兰波的话在外面漂着。她走向注视她的人,走向呼唤她的人。她的腹中感到强烈的饥饿,对生活的饥饿,对捕获与被捕获的饥饿,对出生和创造新生命的饥饿。她听见夜色中破吉他嘎吱嘎吱地奏着《墨角兰》和《马拉加姑娘》,重复着她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她就是她。她属于古老的游牧部落,海洋部落,沙漠部落,岩穴部落,山谷部落,森林部落,河流部落。 她在黑夜中漂着,她是自由的。她走了。 ( 法国 勒克莱齐奥 许方 / 陈寒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相比《飙车》,《燃烧的心》质量上真是要好很多。看过勒克莱齐奥德第二本小说,感觉这位诺奖得主的实力并不是特别的强,属于优秀,但还不到超一流的水平。笔者感觉他的小说缺乏高水准的稳定性,一本集子里,可以有很好的作品,但也不乏平庸到让人犯困的小说。类似这样的作家往往不可能达到他那样的荣誉高度,分析原因,大概原因之一是他运气实在好,遇到那届的诺奖候选作家都不强,因此不小心彩蛋砸头,另一个原因就是欧洲当代文学新锐作家乏善可陈,时逢需要退出一个盟主,他便被动地成为了那个天选之子,而因为他和中国那段渊源(勒·克莱齐奥曾多次访问中国,与中国文化界保持着长期的交流,并任南京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名誉教授),在2008年获得诺奖后被加成推荐,但作家靠实力说话,亲情牌在作品面前也不得不认输。人民文学出版社当年出的那套作品系列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此后,勒克莱齐奥一波大热后即沉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燃烧的心》收入勒克莱齐奥的七篇短小说。其中《燃烧的心》和《三个冒险家》质量最上乘。。《燃烧的心》写了两对姐妹的不同人生轨迹。这篇小说读过给人一种无力感。命运似乎从来就是玩弄人的魔鬼,它可以任意拿捏和玩弄一个人,而它就在人们忍受不住的痛苦中获得快乐。相对妹妹的不幸,姐姐貌似很幸福了。但仔细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妹妹的不幸是外化的,可以肉眼可见的凄惨,而姐姐则是内心的悲苦,她的不幸是理性的不屈服。这种无能反抗后的不甘只能让人更绝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个冒险家》是由三个小故事拼接成的一篇短篇。小说的主题是“家”和“出走”。小说中的三个小女孩都是向往外边的世界,而选择离开舒适迎接未知的未来。不管她们最后是否得到了她们想要的东西,当她们想在回归到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她已然无家可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总结勒克莱齐奥的小说风格,可以归纳几点。小说人物为 女性,文字风格篇抒情,语言朴实细腻,情感饱满,忧郁伤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0,《24重人格》:宛如一群陌生的旅客,他们提着行囊来到我经营的这家“伤心旅店”,住进我心灵中那一间早已经客满的房间。有的只逗留几天,然后就悄然离去,不知所终。有些一住进来就赖着不走,变成了永远的房客。这些人都是我的分身。(美国 卡梅伦.韦斯特 李小平译 纪实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4重人格》是本可以把人看到抑郁绝望的书。书中充满的那种扎挣痛苦的情绪是读者也无力摆脱,读完就像自己也得了一场大病,心力交瘁。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卡梅伦·韦斯特30多岁,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拥有幸福的婚姻和可爱的孩子。一天有个陌生的“声音”突然从他的口中发出,他称叫戴维,是受到祖母性侵的男孩。这是卡梅伦生命中第一个分身。然后另一个分身克莱出现,他介绍自己是小时候的韦斯特,在他的记忆里,一样受到母亲性侵的心理创伤。原来这些分身都是埋藏在成年后的韦斯特内心深处的人格。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被他强行抹去的不好记忆像肿瘤慢慢病变,最后分裂成了无数个病态的人格,不被控制地频频借助韦斯特的躯体出现。他的24个分身中把他的内心当做了寄宿旅馆,他们提着行囊来到这家“伤心旅店”,住进心灵中那一间早已经客满的房间。有的只逗留几天,然后就悄然离去,不知所终。有些一住进来就赖着不走,变成了永远的房客。这些人不仅侵占了韦斯特的身体,还干扰到他的家庭,最终把一个正常的家庭搞得岌岌可危。书的结尾韦斯特并没有痊愈,他只是和那些分身们达成和解,尽量不去打扰他的家人,努力恢复往日宁静的正常生活。然而,那些分身却永远住在了他的身体里,将于韦斯特白首偕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韦斯特将他自己的人格分裂的令人心碎的经历,以及他治疗满是创伤的心灵的过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他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尽力维持他与妻子和儿子的关系,同时又要兼顾那些行为乖张,动不动就自残的分身们的感受。笔者庆幸有个完整的人格,不受心理疾病的折磨。这本书读过希望马上忘掉,否则真怕自己会疯掉。最后捎带提一句;这位非作家的病患文笔很在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星推荐:《细雪》 《活着为了讲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值得一读:《美国悲剧》 《都尔的本堂神甫》 《帝国瀑布》 《聚会》 《燃烧的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打发时间: 《一个女士的画像》 《情人》 《24重人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推荐: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