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代人生命深处的歌声 </p><p class="ql-block"> 文/陈新华 </p><p class="ql-block"> 1968年11月8日,一个寒光黯淡的日子,我告别了双亲,告别了城市,来到偏远的乡村插队落户。</p><p class="ql-block"> 走的时候,热烈的场面,招展的红旗,震天的锣鼓,早已淡忘,唯独清晰地记得母亲那双红肿的眼睛,那因擦拭眼泪而洇湿了的半截衣袖,还有父亲为了不让我看到他伤心的样子故意转过身去的一幕……汽车缓缓离开人群,我向父母挥手作最后的告别,他们双双举手致意,母亲的手是那样无助,父亲的手是那样无奈:他们的儿子连同自己的生命会永远留在那片陌生的黑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六周年,秋风吹老了松花江,更将当年的少年郎吹成了白头翁。此刻,我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两首知青之歌,在哀婉悲壮的歌声中走回生命深处,重新品味那段远逝的青春况味。</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知青”是上个世纪所谓“激情燃烧的”时代名片,那么这两支《知青之歌》便是知青永远的名片。 </p><p class="ql-block"> 《南京知青之歌》,是我下乡时偷偷学会的。说“偷偷”,因为它是一个英雄传奇。</p><p class="ql-block"> 作者任毅,南京五中六六届高中毕业生,和我同年到农村插队落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未来在哪里,希望在哪里。这种失落感和思乡情积蓄到1969年5月的一个夜晚,富有音乐天才的任毅创造出了全国第一首知青之歌,一时口口相传,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p><p class="ql-block"> 8月,某国华语广播播放了这首歌曲。9月,“四人帮”的爪牙们以天才的“革命”嗅觉嗅出了阶级斗争新动向,作出了“要抓紧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要查清作者情况,要对黑歌进行批判”的批示。</p><p class="ql-block"> 1970年5月24日,经过“群众讨论”,南京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作出《关于现行反革命犯任毅的结案处理报告》,认定任毅长期收听敌台,散布反动言论,恶毒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编写反动黑歌《可爱的家乡》,流传甚广,危害极大,严重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罪大恶极。结论是:“经研究,判处任毅死刑,立即执行。请批示。”1970年6月6日,南京市革委会在《处理案件呈批表》上签字“同意”。</p><p class="ql-block"> 任毅命悬一线!</p><p class="ql-block"> 最后时刻,共和国元勋许世友将军拍案而起:“一个十八九岁的学生娃子有什么大错啊,怎么能说杀就杀呢?”改判十年徒刑,把任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任毅坐了九年大牢后,1979年终获平反。</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关好门窗,熄灭了油灯,用被头捂着嘴,偷偷地轻声哼着这首凄婉绵长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蓝蓝的天上,</p><p class="ql-block"> 白云在飞翔,</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扬子江畔,</p><p class="ql-block"> 是可爱的南京古城,</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啊,彩虹般的大桥,</p><p class="ql-block"> 横跨了长江,</p><p class="ql-block"> 雄伟的钟山脚下,</p><p class="ql-block"> 是我可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妈妈,</p><p class="ql-block"> 再见吧家乡,</p><p class="ql-block"> 金色的学生时代,</p><p class="ql-block"> 已伴随着青春史册,</p><p class="ql-block"> 一去不复返。</p><p class="ql-block"> 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p><p class="ql-block"> 曲折又漫长.</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脚印,</p><p class="ql-block"> 深浅在偏僻的异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跟着太阳出,</p><p class="ql-block"> 伴着月亮归,</p><p class="ql-block"> 沉重地修理地球,</p><p class="ql-block"> 是光荣神圣的天职,</p><p class="ql-block"> 我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啊,用我的双手 </p><p class="ql-block"> 绣红了地球, </p><p class="ql-block"> 绣红了宇宙,</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相信吧, 一定会到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你呀,</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姑娘,</p><p class="ql-block"> 揩干了你的泪水,</p><p class="ql-block"> 洗掉心中忧愁,</p><p class="ql-block"> 洗掉悲伤。</p><p class="ql-block"> 啊,心中的人儿告别去远方,</p><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家乡,</p><p class="ql-block"> 爱情的星辰,</p><p class="ql-block"> 永远放射光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寂寞的往情,</p><p class="ql-block"> 何处无知音,</p><p class="ql-block"> 昔日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而今各奔前程,</p><p class="ql-block"> 各自一方。</p><p class="ql-block"> 啊,别离的情景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啊,别离的情景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怎能不伤心,</p><p class="ql-block"> 相逢奔向那自由之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者深情地歌唱着记忆中美丽的家乡,抒发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思亲、思友以及青葱岁月的相思之情,传达没有任何奢望的返城回家之梦;记录了知青的艰辛和坚持,付出和奉献;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无助,以及对未来渺茫的憧憬;委婉哀伤地唱出了1700万知青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歌声里,有我们经历艰辛磨难的青春,有理想和现状落差巨大产生的创伤,有漂泊他乡无处安放的灵魂,有我们永远的18岁。思念,向往,惆怅,迷惘,无助,无奈,失望......各种纷乱的情绪通过哀婉凄楚的旋律表达出来。歌者心碎,闻者碎心。语言质朴、通俗、形象而又沉重。</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一边唱,一边流着苦涩的泪水,特别是青年点里只剩下几个回城无望的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时,孤独、落寞、无望、绝望像毒蛇一样缠绕着思乡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今天,终于可以在阳光下放声歌唱了,依旧老泪纵横。</p><p class="ql-block">英雄用真情、用青春、用生命谱写的歌,感染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同命运的青春,陪伴他们走过了大半生。如今,又从他们的心里走出来,纪念当年,致敬英雄,警示后人。</p><p class="ql-block"> 有网友留言:“一首歌会判死刑,多么不可思议”,在那个“四人帮”横行万马齐喑的人治年代,没什么不可思议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人们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是“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是“谁反对毛主席,谁就我就是我们的敌人。”北大才女林昭因为写了“不该写”的诗坐了八年大牢,最终被“斩立决”,任毅写了“不该写”的歌判了死刑,自然没什么“不可思议”的。 </p><p class="ql-block"> 当年认为“不可思议”的,仅有徐将军一人,在针对任毅的公判大会上,竟有上万民众高呼“枪毙任毅”,他们出于对绝对权威的无限忠诚,出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就置仅仅写了一首反映现实歌曲的知青于死地而后快。</p><p class="ql-block">今天看来,这才是最悲哀的。</p><p class="ql-block"> 尽管任毅被平反之顺天之举和林昭的“冤杀无辜”的昭雪之词姗姗来迟,却足以证明社会前进了一大步。</p><p class="ql-block"> 任毅本身就是一首用生命谱写的悲壮的知青之歌、英雄之歌!</p><p class="ql-block"> 与《南京知青之歌》不同的是,《我们这一辈》不是用吴楚软语偷偷地哼唱出来的,而是用东北话大声地吼出来的;不是九曲溪流,如泣如诉,而是惊涛拍岸,似电闪雷鸣;不是哀婉凄楚,而是苍凉悲壮。因为作者是在阳光下创作并歌唱的。</p><p class="ql-block">请听他那沧桑的歌喉:</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辈</p><p class="ql-block"> 和共和国同年岁</p><p class="ql-block"> 有父母老小</p><p class="ql-block"> 有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辈</p><p class="ql-block"> 和共和国同年岁</p><p class="ql-block"> 上山练过腿</p><p class="ql-block"> 下乡练过背</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辈</p><p class="ql-block"> 学会了忍耐</p><p class="ql-block"> 理解了后悔</p><p class="ql-block"> 酸甜苦辣酿的酒</p><p class="ql-block"> 不知喝了多少杯嘿哟</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辈</p><p class="ql-block"> 和共和国同年岁</p><p class="ql-block"> 熬尽了苦心</p><p class="ql-block"> 交足了学费</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辈</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尝到了</p><p class="ql-block"> 做人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尝到了</p><p class="ql-block"> 做人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人生无悔</p><p class="ql-block"> 这是对生命的呐喊,对命运的抗争,是悲壮的青春之歌,也是个人被时代大潮裹挟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歌。它唱出了我们这代人的酸甜苦辣,风雨人生。闻之百感交集,怆然泣下。</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辈”,特指“老三届”,风暴横扫时的六届在校初高中生。有人写诗形容说:“我们是共和国的集装箱,承载着共和国的一切天灾与人祸;我们是共和国的苦瓜,饱含着共和国所有的苦与涩;我们是共和国大剧的终身演员,扮演着共和国的全部悲剧角色。”我们这一辈呀,童年天灾,少年温格,青年下乡,中年下岗,老年抗疫,一生坎坷;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真正的尝到了做人的滋味。特殊的成长经历决定了歌曲的悲壮基调。</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自然是叙事的主体和抒情生发的本源。“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短短十个字用互文手法概括了十个春秋含辛茹苦的历程,一个“练”字承载了多少筚路蓝缕、苦战奋斗,多少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和原始的刀耕火种,多少最恶劣的生存生活条件,怎一个“练”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委婉地表达了时代大潮裹挟身不由己的无可奈何,作为政治运动,必须“紧跟”,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于是,1700万便在挥手之间奔赴“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个人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p><p class="ql-block"> 踏上“广阔天地”,我们如同西北大漠的胡杨,坚强地生存,顽强地战斗,奉献了才智、青春甚至生命,可以毫不愧疚地说,我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唯独愧对的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或者说,时代愧对了我们一一苦难中成长的共和国长子!</p><p class="ql-block"> “嘿哟”二字,仿佛千万钧大锤落于砧上,砸出千万钧情感的火花!我的泪水便如开闸的水奔泻而出。</p><p class="ql-block"> 歌词无一处有悲字,却字字句句含悲,慷慨激昂的曲调也尽含悲哀、悲凉、悲壮之情,因为,知青十年上山下乡运动本就是一支慷慨激昂、苍凉悲壮的集体之歌,并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p><p class="ql-block"> 与上一首一样,这首歌曲产生的共鸣共震同样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由于王佑贵老师是在共和国成长的大背景下抒发个人成长和命运的感受,感染力和震撼力更为强烈。同时会引发老知青更为理性的回忆和反思。</p><p class="ql-block">(资料来自视频号:我们的知青故事 黑龙江哈尔滨 男,知青歌曲《我们这一辈》,《南京知青之歌》作品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