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古代音乐文化 》讲座 苗笛

黑 ++白

<p class="ql-block">苗笛,与乌兰托嘎同学,黑龙江音乐博物馆馆长(夫人是黑龙江社科院前院长),哈尔滨音乐学院顾问!</p> <p class="ql-block">冰城“音乐世家”走出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苗笛1954年出生在哈尔滨,他的父亲苗实是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第一批考入由延安艺术家在哈尔滨创办的音乐学校——哈尔滨大学戏剧音乐系的学生,此后一生在哈尔滨从事大学音乐教育。受父亲的影响,苗笛从小喜爱音乐,成长于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不满十岁便已参加哈尔滨少年宫民族乐队的演出,十八岁便考入省歌舞团任二胡演奏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苗笛正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攻读音乐专业,放假期间协助父亲为撰写《哈尔滨音乐志》搜集资料。黑龙江流域悠久、多元而独具特色的音乐历史,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苗笛对多种乐器行当兴趣浓厚,多年来,他一边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一边研究乐器的基本结构、发音原理、加工工艺等,并勤奋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多年的勤奋学习与执着追求使得他在二胡演奏、钢琴调律、艺术摄影、乐器研制等方面造诣颇深。1994年,作为文化使者,苗笛对德国的波恩、汉堡以及奥地利的维也纳进行考察。1999年世界著名钢琴家彼埃尔教授来哈演出时,对苗笛的调律技艺给予了高度评价,激动地当场对观众说:“哈尔滨不愧是音乐之城,这次的调律是我在中国演出之行十几个城市中最满意的。”2014年,苗笛将他挖掘并仿制的哈尔滨百年前民间乐器——六胡琴,在天津大剧院由天津民族乐团伴奏,在中国著名指挥家汤沐海的指挥下成功的进行了演奏,使这一消失了近百年的北方民族弓弦乐器重现舞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创办中国首家音乐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1994年,苗笛赴德国、奥地利进行文化考察,他亲眼见到了音乐的历史可以在博物馆中得到真实的再现,他心里受到强烈的震撼,那一刻,为家乡建一座音乐博物馆的想法油然而生。回国后,为家乡创建音乐博物馆已成为了他人生不可动摇的信念。苗笛说,具有丰厚音乐历史文化底蕴的哈尔滨,应该有一座自己的音乐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苗笛说,“作为一个文化人,要为国家、为家乡尽自己的责任,做出奉献”,为了追溯家乡音乐的历史、寻找相关史料和乐器,他始终在不停地忙碌着。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黑龙江音乐博物馆建成,这也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的、以音乐文化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苗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自费收藏、保护、展示和传承了黑土地的音乐文化。多年来,他不顾路途遥远,不分严寒酷暑,到处搜寻具有文化价值的音乐文物,使得萨满神鼓、口弦琴、四胡琴、独弦胡琴、清代战鼓等2000余件艺术品展现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苗笛在横道河子考察</p><p class="ql-block">  希望“音乐之城”真正崛起</p><p class="ql-block">  1961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开始举办;1996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晋升为国家级;2010年6月,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音乐之城”荣誉称号。家乡辉煌的音乐史令苗笛骄傲,但哈尔滨与许多世界音乐名城比较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怎样让哈尔滨成为音乐气氛浓厚、音乐人才聚集的城市也引起了苗笛的思考。“真正的艺术家要面向生活,深入社区和学校,主动的、义务的服务于广大市民,培养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政府要努力为音乐“痴迷者”免费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因为这部分人是音乐会的热心观众,也是音乐之城的“植被”和基础。</p><p class="ql-block">  苗笛认为,构建一个专家与音乐爱好者持续互动的城市文化氛围是相当必要的。作为孩子家长,要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接触东西方主流、高雅的严肃音乐。这对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对高尚品格与独立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苗笛还认为“艺术源于人民,就要还于人民”,在他心中,造就良好的城市音乐氛围并不是最终目的,音乐不是小众艺术,引导更多的普通市民学习、感受与热爱音乐,形成音乐文化的海洋,才能使“音乐之城”名副其实,促使全社会的“文化生态”走向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