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3年的国产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片子,令我们五零后印象颇深。当然,小时候看电影津津乐道的都是那些故事情节,台词对白,对其它则不甚了了,更没有要身临其境去故事发生地看看的想法。不想今年七月碰上个计划外的机会,于是随团来到了国土的最西端——新疆喀什地区,行走在帕米尔高原,穿梭于喀什古城和塔什库尔干的群山雪域之间,当真做了一次冰山上的来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喀什地区地图</span></p> <p class="ql-block"><b>(</b>一<b>) 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什是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它与北京之间的飞行距离有3700多公里,相当于在北京与广州之间飞一个来回。这里与北京的时差大约三个小时,每天晚上十点太阳还挂在天上,早上七八点钟基本就是凌晨。喀什地区的总面积是16.2万平方公里,与河南省的面积相当,占新疆全域的10%。整个地区的人口约450万,超过乌鲁木齐在新疆各地区中名列榜首,其中维吾尔族占比86%。</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喀什街头的“广而告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新疆旅游,经常听到“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这句口头禅,起初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无非是一种旅游宣传。后来听得多了,而且多是喀什地区以外的人在说,就想着探个究竟。道理大致是这样的:新疆是维吾尔族的自治区,而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才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但这一带地广人稀,少有民众大量聚集而形成的城市,因而喀什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就成了展示维吾尔风情的最佳舞台。例如这里的宗教场所、商业集市、国际大巴扎、城市建筑特色、民俗活动、手工艺制造及餐饮文化等等,都更能集中体现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昆仑塔俯瞰喀什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喀什市其实是个县级市,是喀什地区党政机关所在地。整个市区地势比较平坦,海拔在1300米左右。进入市区,古城立刻就出现在眼前。它矗立在城区的一个大土丘上,规模相当大,被一条大街划分成东西两个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喀什古城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喀什古城是很有特色的建筑群,墙体主要由本地的生土粘合后筑成,土黄色的城墙看上去古韵十足,很有气势。虽然古城周围已经被诸多现代建筑及城市设施包围,但它仍是人们的视觉焦点。</span></p> <h5>清晨,喀什古城东门外</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住处到古城东门走路只需五分钟。我还是按照在北京的时间起床,此时宾馆的早餐还没开始,可以先进古城溜达一圈。由于时差问题,八九点钟城里的商铺还没有开门,街上能看到的多是清洁工和晨练的人,游客寥寥无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喀什古城开城仪式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点以后,古城的人流骤增。东门这里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六点都有一个二十分钟左右的开城仪式,有专门的“礼仪官”宣布开城,然后是奏乐,维吾尔歌舞表演以及与游客的互动。游客需要早点到现场卡位才能有较好的位置。如果晚到,基本只能汗流浃背地挤在人群中,还没拍照自己就被挤成照片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城街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没有花整块的时间去逛古城,基本都是早上或下午外出回来才进去走走。总的印象就两个字——热闹。在这里可以看见仍在用柴灶做缸子肉的老人,连说带唱卖着羊肉串的小伙子,以妙曼舞姿招揽生意的维族姑娘,租来衣服拍打卡照的游客……有人说喀什古城的商业化氛围太浓,但可能是因为被更浓厚的异域风情吸引,我没感到过多的反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城街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城是十几年前修缮改造的,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原本的布局和风格。城内比较宽阔的街道,有不少街边建筑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色彩鲜明,但仍具有穆斯林的风情。街边店面林立,游客熙熙攘攘川流不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城街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你走进那些窄窄的巷子,商业化氛围一下就消失了,房屋建筑风格依旧比较传统,更多本地的维族人生活在这种闹中取静的环境里,看上去挺享受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董一条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城西区打造了几个网红打卡地,其中有个古董一条街挺有味道。代表当地传统手工艺的土陶器,箱子,地毯,算盘等都被挂在了街边房屋外墙上,妥妥地成了建筑装饰。原本放置在店铺的传统元素,居然当街向你扑面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古城的网红打卡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个“资深”的网红打卡点,记得叫“转角-遇到爱”,游客到这里拍打卡照已经要排长队了。打卡的队伍挺有秩序,因为在等待时刷手机可以让大家保持足够的耐心。对面的小巷子也不甘示弱,用五颜六色的传统挂毯装饰出另一个打卡点,游客们在“转角”打完卡自然接踵而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维吾尔族天生能歌善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城内外,维吾尔族的歌舞节目永远是少不了的。他们可以说跳就跳起来,不需特别的场合,自然得就像吃饭喝水。有时不经意走到古城的一个拐角,就能看见他们在伴奏中手舞足蹈自娱自乐。这种氛围极具感染力,常常让一些观众自然而然地进入他们的圈子,成为群舞中的一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喀什古城美食街上的美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行在外,品尝当地美食基本属于常规项目。喀什古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食品一条街。游客的饭点一般是六七点钟,当地人的饭点大概在八点以后。所以,这条街饭点时段特别长,高潮的时候水泄不通,难得找到坐的地方,年轻人在这条街上都是”逛吃逛吃”的。最有名的几样美食,应该是手抓饭,大盘鸡,烤馕,烤包子,烤羊肉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牛羊大巴扎上的摊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而古城内的食品一条街,还是要照顾到天南海北的各种口味,因此有些其他地方风味的店铺,如川菜东北菜等。如果要了解当地最地道的美食及饮食习惯,最好去看一下离古城不远的牛羊大巴扎,即交易牛羊等农牧产品的地方。这个大巴扎是南疆最大的牛羊交易集市,每周日开一次。在那里做交易的人,十点左右都会过去吃早饭谈生意。集市上也附带着不少针对游客的摊位,以烤牛羊肉为主,兼烤鱼肉鸡肉,还有些传统手工艺品。现场烟熏火燎,吆喝声此起披伏,肉食做得比较粗犷,透着一股热情和豪爽。这里可以感受到更纯粹的维吾尔烟火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牛羊大巴扎里的羊肉串广告效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卖烤羊肉串的摊位特别吸人眼球,两个维族小伙把刚宰杀好的羊挂在架子上,剔下羊肉切成大块,串在两三米长的红柳条上。穿好后高高举起,展示自家羊肉新鲜美味份量足。随着游客的围观聚集,摊位上几位老人烤的羊肉串立刻变得供不应求。我扫码十元买了一串,味道没得说,就是肉块有点大,一串下去,中午饭基本可以不吃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手抓饭调制现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做交易的当地人主要是吃手抓饭,这似乎才是他们的最爱。看图中这位厨师调制手抓饭的大铁锅,就知道食客们的食量小不了。同样的铁锅在现场还有七八口,显示出他们那种粗线条,大食量,不追求精细繁复的饮食方式。当然,现今手抓饭可不是真用手抓,那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就说点很久以前的故事吧。</span></p> <p class="ql-block"><b>(二) 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后,喀什乃至整个新疆就开始进入了中国的版图。但在随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同的民族与文明也同时在这里冲突,博弈,角逐,然后妥协达成某种平衡。中国国力较强的汉唐时期,分别在西域设置过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而国力较弱的时期则鞭长莫及,自顾不暇,这片地区也曾经先后被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控制过。在这段历史长河中,经过民族的迁徙与融合,宗教的重新洗牌,国土的划分,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喀什古城墙上的耿恭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上在城墙上踱步拍照,看到了一座祠堂名为耿恭祠,祠前的巨型雕像颇有汉将的豪迈之气。这是晚清左宗棠的部将收复新疆时,为纪念汉朝将领耿恭修建的,大概是为了彰显保卫领土主权的决心。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耿恭这个人,就在网上查了一下,确有其人,对抗匈奴时有不少英勇事迹。但他保卫的却是在北疆的另一座城池,与喀什并无关联。虽然清朝将领搞错了地方,但后人还是把这个建筑群将错就错地放在了这里。</p> <h5>西域三十六国图</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将领搞错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在汉朝,现在的新疆至中亚地区先后存在过几十个小邦国,我们听说过的如楼兰、龟兹、于阗、高昌等等,被汉朝统称为西域三十六国。喀什所在的地方叫疏勒国(喀什地区现在还有疏勒县),而耿恭与匈奴作战的地方是北疆地区的疏勒城,所以搞误会了。历史上这些小邦国的具体位置,现在只能知道个大概其,而各个国家里的原住民是什么民族,因缺乏史料也还没都弄清楚。只知道当时喀什这片地方,住的并非维吾尔族先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喀什古城局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喀什古城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依据还是张骞通西域后对疏勒国描述的记载,那时的疏勒国已经相当繁荣。但这种记载只能确定疏勒古国在这一带,无法确定其都城的具体位置。可以明确的是,两千多年来,这一带总是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存在,因为它紧邻帕米尔高原,是丝绸之路通向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的交汇点,也是各国商旅的重要驿站和交易中心。而目前这座古城,是1762年乾隆时期建起来的,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的喀什古城的延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维吾尔族的男女老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吾尔族的祖先生活在蒙古高原与贝加尔湖之间,有学者认为他们与匈奴有血缘关系。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他们有过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等诸多名称,正式被称为维吾尔是1935年的事情。公元六世纪中国南北朝时期,他们是突厥汗国的部属,公元744年他们在唐朝的支持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建立了漠北回纥汗国并成为唐朝的属国,几十年后改称为回鹘。但回鹘汗国在晚唐时期被自称李陵后裔的黠嘎斯汗国所灭,余部大都西迁至天山以南,即今日的喀什、和田等地。现在的维吾尔族,是回鹘、突厥、这里的原住民及其它迁移至此的民族融合后形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艾提尕尔清真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而这片土地是几大文明交汇之处,必然要经历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此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不同文明的扩张与冲突使这里狼烟四起,战乱频仍。那些传统的西域绿州古邦在战争中消失,曾在这里兴盛一时的佛教也被伊斯兰教所取代。历史上,佛教是在西域诸国广泛传播后,才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而现在新疆全域留下的佛教遗迹,仅有少量的石窟造像和壁画,佛国鼎盛时期的情景,只能到敦煌壁画中去找了。在伊斯兰的弯月更换了佛国的莲花宝座之后,喀什古城竟没留下一点佛教的痕迹。而与古城相邻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却十分耀眼,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span></p> <h5>艾提尕尔清真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饰</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建于1442年,中国的明朝期间。那时这片土地是喀什噶尔汗国的统治中心(喀什噶尔的简称即喀什),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去世后葬于此地。后来其后裔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这就是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前身。这座清真寺并不仅仅以规模出名,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培养了许多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学者,甚至还包括了一些有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因此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力。此后这座清真寺经过多次扩建后改称“艾提尕尔清真寺”,现存的格局和风貌,与1873年扩建后基本相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艾提尕尔清真寺内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外观装饰精美,做工讲究的大清真寺,其内部空间却比较简约质朴。做礼拜的地方不过是绿柱白墙,地面无规则地铺了些地毯,显得低调而清新。伊斯兰教里的真主安拉是独一无二的,但却又无形无像。教徒们只要向麦加方向朝拜就可以,没有佛教寺庙里那么多佛陀菩萨罗汉,门口有山门还要配上四大天王,也没有祭坛佛龛和需要烧香进贡的地方。它的内部空间,也就不需要有过多的讲究和太奢华的排场。这个国内最大的清真寺,占地也不过一万多平米,还不到北京雍和宫的四分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艾提尕尔清真寺的门窗和挂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艾提尕尔清真寺内的装饰,大多在门窗和挂毯、地毯上,多是比较简洁,象征植物,花卉的几何图案。虽然世界各地的清真寺的用材和建筑形制不尽相同,但采用这种类型的图案却是一脉相承的。这些象征性图案不仅在伊斯兰寺庙内随处可见,在喀什古城的商铺民居,手工作坊等场所也被广泛地使用,形成了浓郁的伊斯兰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台民居入口</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仰拍高台民居入口标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台居民位于喀什古城东南端地势最高的一条长达数百米的黄土高崖上,离喀什古城东门不远,走走就到了。高崖两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已有维吾尔族的先民在此安家。公元九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时,王宫就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这块高地长约800多米,600年前成为维吾尔族人的聚集区。近年来政府投资对此地进行改造,原来的600多户居民已有部分迁出。目前整体改造接近尾声,开始作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向世人开放。高台民居入口新建的标志性建筑有点像个伊斯兰风格的牌坊,天气好时拍日出日落是个不错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台民居的街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留恋故土。当家族人口逐渐增多时,就会顺山势扩建加高一两层。他们一般不考虑房屋的对称性,而是尽量利用地形和空间,使得建筑群整体看上去很有错落感。此后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又发展出了“过街楼”,即房屋从二楼跨街过巷搭到对面,甚至还有占街面一半的“半街楼”。这些看上去有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在楼下形成了蜿蜒曲折却四通八达、高低错落又乱中有序的高台民居小巷。在这片经过几百年历史沉淀形成的建筑群中,很多民居都是世代相传,巷道院落里蕴藏着这个民族的生活底色和文化内涵。例如挂在楼上的车轮,过去就是用来显示家庭身份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高台民居民宅内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房屋传统上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据说杨木只是去掉枝干不做其他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而沿街外墙用土坯砌成,抹上麦草泥,数十年甚至百年依旧如故。这里的土质比较特殊,有一种叫“色格孜”的土层,质地细腻,粘性很强,是制作土陶器的上等材料。所以,最初聚集在这里的维吾尔人多是土陶艺人,他们在这里就地取材开设土陶作坊,制作陶盆陶碗陶水壶,甚至洗衣盆、水桶等等,据说有上百种产品。目前小巷里有供游人制作陶器,观摩土陶工艺的院落工坊,只是里面人多到难以落脚,我一进门就出来了。</p>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色彩鲜明的木门</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的黄土墙上没有雕饰,只有门窗及其周边有些简单精致的图案,因此黄土墙成了一个简单干净的背景墙。不同颜色的门窗嵌在土黄色的背景里,在阳光下给人一种张扬、跳跃和鲜明的快感。个人感觉,高台民居几百年来形成的建筑风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然条件和特殊环境决定的,而在装饰风格上则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较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高台民居打卡的年轻人</span></p> <h5>高台民居改造最后的收尾部分</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改造工程临近收尾,原来此地的600多户居民有些已经迁出,有些开始准备迁出,他们有期待也有无奈。原本这座高崖居高临下,是喀什古城的制高点,现在则要仰视崖边的摩天轮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时代的发展总是以牺牲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为代价的。当这里的居民逐渐离开原汁原味旧光景,还有多少传统元素能沉淀在高台民居里,实在难以预言。而作为外来者,大都就是到此一游,拍拍打卡照罢了,有多少人真的会在这座“活的博物馆”里,了解维吾尔族的前世今生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什,一块充满异域风情的热土——热浪滚滚的夏日,热气腾腾的羊肉串,热情似火的维吾尔人,热闹欢快的古城巷道,······这是座能长久留在我记忆中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b>(三)帕米尔高原上的慕士塔格峰</b></p><p class="ql-block"><b><br></b></p><p class="ql-block">离开喀什这个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就开始进入帕米尔高原东部腹地了。据说帕米尔高原就是【山海经】里记载的在昆仑山西北方的不周山:“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不周山是被共工用头撞裂的,所以“不合”,名字也就叫“不周”。但进入帕米尔高原,完全看不出这个裂口在什么地方,神话不能当真,还是要借助地形图,才能了解帕米尔高原的全貌。</p> <h5>帕米尔高原地形图</h5><div><br></div><div>从地形上看,帕米尔高原是几条大山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乃至喜马拉雅和境外的兴都库什山脉的结合部,是一个巨大的“山结”,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它显然是地球陆地板块运动挤压出来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度仅次于青藏高原,所以是有资格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在中巴边境上的乔戈里峰,是帕米尔高原上的最高峰(海拔8611米),也是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第二高峰。帕米尔不仅仅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还拥有丰富的冰川和湖泊资源,很多人把它看做是青藏高原向西北方向的延伸。</div><div><br></div><div>汉唐时期的中国,此地被称为葱岭,相传是因为山岭上长满野葱或因为山脉呈现葱绿色。其后伊斯兰文明进入此地,发现葱岭的顶端缓而平坦,就命名为帕米尔(波斯语里的平顶屋)。在清朝康乾盛世,整个帕米尔高原都在清王朝的版图内,而到了晚晴,帕米尔高原大部被沙俄和英国(当时控制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瓜分,只有东端留在中国境内。当然,沙俄和英国最终也没能拥有这片土地,现今的帕米尔高原,约70%属于塔吉克斯坦,其余部分属于中国(2.85万平方公里)和阿富汗。而国内在帕米尔高原上定居生活的人,主要来自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斯坦为同一民族)。</div> <h5>帕米尔高原中的314国道</h5><div><br></div><div>从喀什古城到达目的地塔县,接近300公里,车程需要5-6个小时。我们沿314国道一路西行,在雪域高原中起伏穿梭,逐渐从海拔1300米的喀什爬升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盆地。事实上,帕米尔高原也并非平坦之地,但它东端的山脉之间的谷地相对宽阔平缓,因而有不少牧场、湿地,宜农宜牧,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沿途路过克州(全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那里是帕米尔高原的慕士塔格峰所在之地,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就是高山湖泊。</div> <h5>白沙湖景观</h5><div><br></div><div><br></div> <h5>白沙湖周边的白沙</h5><div><br></div><div>地貌独特的白沙湖,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湖,湖水源于雪山融雪和地下水。湖水西侧因常年风吹造成白沙堆积,形成了细密白沙与碧蓝湖水的天然组合。高原的天气总是变化莫测,不同的天光云影造就了白沙湖多样的景观——或浓妆,或淡抹,成为帕米尔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div> <h5>在白沙湖畔遥望慕士塔格峰</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沙湖周边的地貌也是多样化的,近处漫漫白沙,远方巍巍雪山,附近还有绿洲和盘旋在湖边的314公路。远方这座雪山就是著名的慕士塔格峰,被称为帕米尔高原的冰山之父。高原上的云总是那么飘忽不定,湖光山色也随之变幻无常,而我最喜欢阳光从云层缝隙中投射出来,映在湖面上的那抹亮色。</p> <h5>白沙湖岸边的柯尔克孜人</h5><div><br></div><div>白沙湖畔的游客不少,好在地面比较宽阔,很快可以分散开。白沙湖和慕士塔格峰虽然临近塔县,但都属于克州阿克陶县的地界,在这里招揽游客的也多是头顶小白帽的柯尔克孜族人。在湖边骑马要略贵一点,但选择骑马的人还是多一些,毕竟骑在马上连人都会精神很多。租骑牦牛的则生意略显清淡,牦牛慵懒地趴在水边,牵牛的汉子却已经昏昏欲睡了。<br></div> <h5>喀拉库勒湖</h5><div><br></div><div>慕士塔格峰周边,有两个著名的高山湖泊,相距十几公里,一黑一白。白的当然就是白沙湖,黑的叫喀拉库勒湖。所谓黑,是因为这个湖比较深,颜色也相应深邃幽暗。我们到达湖边的时候,赶上一个阳光灿烂的晴日,湖面倒映着群山,水天一色。远方的慕士塔格峰被刺眼的白云遮挡,山上的雪与白云卷在一起,好像在比谁更白更亮。<br></div> <h5>喀拉库勒湖畔</h5><div><br></div><div>喀拉库勒湖总面积有10平方公里,水域宽阔。因此除了可以遥望慕士塔格峰,还可以远眺连绵不绝的雪山群像,其中包括与慕士塔格峰并称为东帕米尔三峰的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我没有太多兴趣去辨别这几座山峰,它们在不同的角度看长得完全不一样。倒是湖畔南面一片绿色的草地让我眼睛一亮:雪山下的傍水绿洲,牧民骑着马缓缓走过,好一幅雪域高原的天然图画。</div> <h5>喀拉库勒湖畔</h5><div><br></div><div>喀拉库勒湖的水面清澈可人,连近处灰褐色的荒山都被映照得有了活力。网上说在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的时候,喀拉库勒湖水就会变成黑色,成为真正的黑湖,这大概率与光线的作用与湖水中的矿物质含量等因素有关。我并不想看这种极端的景象,稍有点遗憾的是因为赶路,无法等到夕阳西下的好光景。</div> <h5>喀拉库勒湖畔的骆驼、马和牧民</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白沙湖类似,这里的湖畔也有不少做游客生意的牧民。但牦牛很少见到,骆驼和马是主要角色,骑马的生意好于骑骆驼。牧民们很喜欢骑马入湖秀一下技术,以引起游人的关注,却把湖面的倒影搅得支离破碎。一旦交易谈成,就让游客骑马在岸上水里跑一圈,然后用游客手机为其拍纪念照。他们似乎熟悉各种品牌的手机,从机位和角度的选择到被摄者姿态的拿捏,也都挺有一套。从如何拍打卡照这点上看,他们已经很专业了,这也算是现代版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吧。</p> <h5>慕士塔格峰</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领略了慕士塔格峰旁一黑一白两个高山湖,到了近距离接触帕米尔高原“主角”的时候了。在高原,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心中的圣山神山,这与山峰是否最高并无关系。在帕米尔高原上,海拔八千多米的最高峰乔戈里峰,并不像慕士塔格峰与公格尔峰令人们那么仰慕。走进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终于从“正面”看到了慕士塔格峰的真容,它体型硕大浑圆,海拔有7546米。看过去就像一个巨大的蒙古包,或是一位体态特别丰满的贵妃。初次见面,脑海里一时与山峰的“峰”有点联系不起来。</p> <h5>慕士塔格峰冰川</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西坡坡势平缓但多裂缝,北坡和东坡却十分险峻。胖胖的山体常年积雪,雪线(终年积雪位置的下限)海拔约5200米。慕士塔格峰有现代冰川128条,冰川总面积377.21平方公里,其中冰川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有8条。最大的栖力冰川和克麻土勒冰川将山体横切为两半,冰川末端到达海拔4300米,山顶冰层厚100—200米。因此说它是帕米尔高原的冰川之父,绝非浪得虚名。这样的地方,是不能用“风景”这样的字眼描述或形容的,这是真真切切的大自然奇观。</p> <h5>慕士塔格峰山脚下</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值七月盛夏,山脚下的土地虽然也有绿植冒出,但整体看上去还是一片荒芜的大地。慕士塔格在维语里就是冰山的意思,由此想到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实在应该把这个“上”字去掉。到过这座冰山上面的人,基本都是专业登山队员。据说由于这座胖胖的山体坡度相对较缓,以前专业登山队在攀登极高海拔的山峰之前,都会来这里初试锋芒以适应环境。因此我这个半大老头子,还是老老实实做一个冰山下的来客吧。</p> <p class="ql-block"><b>(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往返于喀什和塔县的路途上,观赏了雪山和高原湖泊,深切体验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继续西行就到了塔县。在正版地图上,是找不到塔县这个名字的,它的全名叫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在塔吉克语中是“石头城”的意思,直接音译成塔什库尔干后名字太长,就简化为塔县了。这里是塔吉克人的聚集地,也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发生地和影片取景地。</p> <h5>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县交三国</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县是个极有特色的地方,作为中国的西部边境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尔部分)三国交界,在中国的县城中独此一家。塔县的边境线888.5公里,约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4%。塔吉克族是一个跨国民族,在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均有近千万人,阿富汗的塔吉克人还更多一点。在中国的塔吉克人大约有5万多,其中80%在塔县。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其远祖可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前后,来自欧亚草原的一些使用波斯语的部落。虽然他们在历史上先后被突厥化、伊斯兰化,但至今仍在使用波斯语。</p> <h5>塔合曼湿地</h5><div><br></div><div>慕士塔格峰周边最著名的湿地是塔合曼湿地,到了这里,就进入塔县的地界了。作为塔什库尔干最大的湿地,它的形成得益于其四周群山的环绕和冰川雪水的汇集,使之拥有了草甸、河曲、花海、雪山等各种景观。而且这里毗邻314国道,国道坡下有观景台,视野非常开阔。抬眼望去,冰川雪水在这里扭动着身躯恣意流淌着,延伸出了令人陶醉的曲线。<br></div> <h5>塔合曼湿地</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本想在这片草丰水美,雪山环绕的湿地边等待夕阳的,高原上变幻无常的天气没给我们机会。一大片云彩随风不紧不慢地压了过来,竟然下起了一阵雨,让我们体验了一下夏日高原上的寒意。雨渐渐停了下来,云却没有散的意思,远方的阳光从山后照射出来,给湿地上的云层染上了一片红晕,似乎在告诉我们:塔合曼湿地欢迎您下次再来。</p> <h5>塔县县城中心的大广场</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塔合曼湿地进入塔县县城的时候已经很晚,居然在县城外围堵了半个小时。今年正好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70周年,当天晚上似乎是在搞什么活动。早上从宾馆出门走了几分钟看到一个巨大的广场,空旷的广场上零零星星没有几个人,晚上回来用完晚餐,广场上却变得热闹非凡。广场周边分布着一些饭馆和商店,大家酒足饭饱后都在广场上聚集。有一些很专业的歌舞表演,周边围满了人。还有一些人在聚集聊天,卖货的地摊和行走的商贩随处可见。除了本地人和游客以外,还有一些巴基斯坦人在这里做生意。县城里有一个国际客运站,一条中巴友谊路(扩建后的喀喇昆仑公路),从这里可以直接乘车进入巴基斯坦。</p> <h5>【冰山上的来客】是塔吉克人的旅游招牌</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县是一个旅游城市,县城虽然不大,人口只有4万多,管辖的地域却有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北京。如果游客要到帕米尔高原来,塔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肯定是首选地。历史上只是在唐、清两个朝代在塔县有一些遗迹和旧事,这并不能引起游客太大的兴趣。所以六十年前的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塔县的旅游招牌,广场上、主要街道上,都能看到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形象,他们成了帕米尔高原和塔吉克人的代言人。</p> <h5>在演出现场的塔吉克人</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广场的另一侧,就是塔县著名的石头城入口,我们准备进入石头城时,听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旋律响起,原来门口有塔吉克人的演出。我们索性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塔吉克人的歌舞天赋一点也不比维吾尔人逊色,而他们的服饰和相貌看上去却有所不同。网上说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民族,高鼻梁蓝眼睛白皮肤,而且不与外族通婚。白种人是可以肯定的,但我对“唯一的”存疑,中国少数民族里至少还有俄罗斯族。另外塔吉克族本身分为平原和高原两个部分,平原塔吉克人占大多数,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高原塔吉克人就是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人,别称帕米尔人,半耕半牧,属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定居在这里的高原塔吉克非常爱国,对西部边陲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p> <h5>塔县的唐代遗存石头城</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完演出走进石头城,一千多年前的城墙早已残缺不全,乱石成堆,但从周边的断壁残垣可以看出,这座残城当年还是很有规模的。这里曾出土过唐代钱币、和田文书等,因此可以确定石头城是唐代遗存。历史上记载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又大兴土木扩建城郭。光绪28年,清朝在此建立蒲犁厅(汉朝时此地为蒲犁王国,塔县曾称蒲犁县),对旧城堡进行了维修和增补。</p> <h5>在山下仰拍石头城</h5><div><br></div><div>石头城的地理环境优越,城下即一片草原湿地,周围还有数片草原。古时自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均汇集于此。西去中亚的几座主要大山:红其拉甫达扳、明铁盖达坂、瓦赫基里达板等,从这里也都有天然谷道可通达。就连当年西去取经的高僧法显、玄奘,也都曾在此驻留过。对于当年的丝绸之路而言,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战略地位的城池。<br></div> <h5>石头城下的金草滩</h5><div><br></div><div>石头城虽然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但周围的巍峨雪山和城下的湿地草滩却给它平添了生机。特别是这片绿茵茵的金草滩,在夏日的阳光下散发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这里虽然已经被开发成了湿地公园,但似乎并不影响当地牧民在这里放牧,捎带做一些游客的生意。在石头城附近还有几块湿地草滩,这都是大自然馈赠给塔吉克人的礼物。</div> <h5>石头城下的金草滩</h5><div><br></div><div>不论是从石头城上俯视金草滩,还是从金草滩上仰视石头城,都会形成一种对比,当年费尽移山心力筑造的石头城,已经在历史的烟云中褪去了光彩,而大自然的雪山和湿地却年复一年生生不息。人类几大文明在这里都有过短暂的辉煌,但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是瞬间溅起的几朵浪花而已。尽管如此,人类还是要奋斗,不如此就无法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就无法推动人类文明和历史的进步。但是,不要摆出一副征服自然的宏大雄姿,而是要采取一种心存敬畏的合作态度。</div><div><br></div><div><br></div> <h5>班迪尔蓝湖</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班迪尔蓝湖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班迪尔”在塔吉克语中意为“原来就有”,但班迪尔蓝湖却实实在在是一个人工水库,也叫下坂地水库,因其坐落在班迪尔乡而得名。原本它只是一条河,2001年修坝储水后就变成了湖。这个水库主要用于春旱补水及发电。由于湖水为冰川融水,含有特殊矿物质(大概是铜吧,没见到确切的说法),经过阳光折射后呈现出醉人的蓝色。所以现在它又兼有了旅游景点的功能。</p> <h5>班迪尔蓝湖</h5><div><br></div><div>如果没有人告诉我这是一个人工水库,我真的会认为这是一个“原来就有”的自然景观。虽然这不是一个正式景点,但它就在314国道旁,因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此打卡。它的魅力就在于这种令人沉浸其中的蓝色,随着光照的不同还会有深浅或偏色的变化。有人说它是帕米尔高原上的蓝眼睛,也有人说是镶嵌在帕米尔高原上的蓝宝石,无论怎么说,它都是人工与大自然完美合作的结果。</div> <h5>314国道的沿途景色</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说人工对自然的改造,在新疆最突出的莫过于公路了。前面多次提到的314国道,是2022年才竣工的,从乌鲁木齐到红其拉甫口岸,全长近2千公里,最高海拔4733公里,被称为“群山中的绸带”,是中国最美的国道之一。其中从喀什到塔县的路段,是这条公路的精华部分,雪山、湖泊、湿地、草甸,如果恰逢日出日落,真是风光无限,正应了“风景都在路上”这句话。只是国道上不能随时停车,邂逅的多是瞬时的惊艳,然而也正是因为相遇短暂,所以余味无穷。</p> <h5>瓦恰公路又被称为盘龙古道</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314国道以外,在昆仑山深处还有一条扶贫公路叫瓦恰公路,是连接塔县和塔县下属的瓦恰乡的公路。这里原来有一条便道,为了让山里瓦恰乡的农牧民走出高原与外界连接,政府后来沿着山脊把便道修成了公路,2019年又重新铺了柏油路面。它的正式名字叫瓦恰公路,但由于此道自古有之(传玄奘取经曾走过此地),而公路建成后形状如盘在昆仑山脊的一条长龙,所以又有了一个挺有历史感的名字——盘龙古道。</p> <h5>在盘龙古道最高处休息,爬一段坡就到了山顶</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全长36公里,最高海拔4200米,落差达1000米。在这1000米的落差中,共有639个S弯,犹如一条巨龙盘在高原。因此,它一问世就惊艳四方,很快成了国内著名的网红公路。从塔县盘上这里的山顶,S弯不算很密集,但已有人开始出现高反和晕车的症状,所以游客通常会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慢慢走上一段坡路,看看山顶上享用着青草的牛羊和肥硕机灵的土拨鼠,让身心放松一下。</p> <h5>盘龙古道下山坡段</h5> <h5>盘龙古道下山坡段</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山顶下山,就到了公路S弯最集中的地方。途中有若干观景点,可以停车拍照。显然,这里已经不仅是深山去往外界的通道,也是外来者进山打卡的地方。我并不在意那些具体的景点名字——大盘龙、小盘龙等等,只是欣然看着群山深谷之间曲曲弯弯、层层叠叠盘绕着的路线,线条上转来转去的车辆和绵延起伏的山脊,这些天然的,人工的曲线,构成了一幅幅神奇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 <h5>人在云中走</h5><div><br></div><div>行车来到山谷下方的观景台,抬头仰望高高的山脊,上方观景台上下往来的人们,如在云中。大自然中的我们,我们眼里的大自然,真的可以天人合一吗?<br></div> <h5>盘龙古道终点的网红标语</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盘龙古道,看到了那句网红标语: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这对在路途中晕车或有高反的人,真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和祝福。在结束本文的时候,我更愿意把这样的祝福送给生活在当地各民族的人们,愿他们从曲折的历史中走向坦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