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历史的星空中,闪烁着一些特别亮的星星,那是文曲星。《儒林外史》中就提到过,状元就是文曲星下凡。但每次下凡的也只能是一位,这是常识。 </p><p class="ql-block">可是,点击百度查询,有一次古代科考竟出现了两个状元——搜索“宋宁宗嘉定十六年状元”,就是这样。两位状元分别出现在无锡和丽水(后称莲都),如果到两地旅游,会看到状元故居地都有各自的溢美与敬仰,还都有塑像呢!这是怎么一回事?</p><p class="ql-block">无锡说法很简单:“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状元。”</p><p class="ql-block">而丽水比较复杂,说:“蔡仲龙,字子奇,丽水曳岭脚村人。宋宁宗嘉定十六年科举及第,高中榜眼。时逢状元蒋重珍病故,宋宁宗下诏,颁发《赐升状元蔡仲龙敕》,擢升榜眼蔡仲龙为状元。”</p><p class="ql-block">而无锡方面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不屑辩解,理直气壮地坚持他们的荣耀。那么历史上究竟谁是状元?花落谁家?</p><p class="ql-block">对于两位“状元”,作者满怀崇敬,从各自的事迹来看,都是一等的人品,一等的学问,都是国之栋梁,而皇帝钦点的只能是一位。能中榜的进士们都具上乘的学问,状元的出列,完全是他自己的造化。</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抬头去看天空,去寻找这一颗最亮的文曲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书如瀚海,</p><p class="ql-block"> 事物难辨伪。</p><p class="ql-block"> 看官须耐心,</p><p class="ql-block"> 最后见真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丽水状元之说真伪考</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0年后,在丽水本地志书或是学者出的书中均以“宣平人蒋仲龙为状元”作为定论。同时,网络上各种媒体也大力宣传引以为豪,只要点击百度打入关键词,就有这样的宣传内容。“蒋仲龙为状元”一说在当下情景下,无论于当地学者精英,还是普通民众,俨然已成为一个共同的事实认知。</p><p class="ql-block">这种状况引起我的担忧,若在对历史文献考据不足,未作严谨查证的情景下,就以讹传讹,以“肯定”作为定论,这是不合适的。因此,我重新对历史各种文献史料作了查证核实。</p> <p class="ql-block"><b>“状元之说”的历史背景</b></p> <p class="ql-block">曳岭,位于丽水城西北方向34公里处,古属丽水县,明景泰三年析丽水应和乡、宣慈乡及懿德乡之半置宣平县,曳岭属宣平县。1958年撤宣平县,曳岭脚村划归丽水县。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三载:“曳岭相传有仙曳履过此,故名。”曳岭脚村因在曳岭山麓而得名。2021年该村有蔡、吴、祝等多个姓氏,人口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蔡姓有五百多人,是县境内最大的蔡姓村。</p><p class="ql-block">曳岭脚村蔡氏,源于蔡侯叔度。蔡侯为周初“三监”之一,周武王之弟,封于蔡,以国为姓。五代吴越时,蔡抱自闽迁居处州城通惠门。蔡抱生二子,长子蔡咸熙、次子蔡咸谑,兄弟二人因东西岩名胜,再迁曳岭脚村,在此繁衍生息,成为丽水一大望族。因曳岭脚蔡氏有两房子孙,所以蔡咸熙一房为“上蔡”,蔡咸谑一房为“下蔡”。</p><p class="ql-block">部分古籍史料提及的“丽水状元之说”:</p><p class="ql-block">“蔡仲龙,生卒年不详,字子奇,丽水曳岭脚村人,为上蔡氏蔡咸熙之六世孙。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蔡仲龙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高中榜眼(殿试第二)。时逢状元蒋重珍病故(或因母病故,回乡丁忧),宋宁宗赵扩下诏,颁发《赐升状元蔡仲龙敕》,擢升榜眼蔡仲龙为状元。”</p> <p class="ql-block"><b>“蔡仲龙为状元”在文献古籍中的查证</b></p> <p class="ql-block">一、提及蔡仲龙为状元的有关史料</p><p class="ql-block">(一)民国十六年(1927)《蔡氏宗谱》本</p><p class="ql-block">1990年,在修志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民国《宣平县志》中关于“状元蔡仲龙”的说法,因此派我去曳岭脚村寻找《蔡氏宗谱》,以进行核实。我从曳岭脚村将完整的全本《族谱》借来,方志办各位编辑阅完后,与曳岭脚村族人协商后交与博物馆保存。而后《蔡氏宗谱》在博物馆却未能得到良好保存,现已残缺。这样我写的《丽水状元传说考略》中关于《蔡氏宗谱》的内容就成了孤证,这是很遗憾的事。并且,当年看过《蔡氏宗谱》的主编及其他几位编辑现都已作古。虽然他们的意见已无法表达,但《丽水市志》及《丽水地区志》均不见记录“蔡升状元”之事,可证他们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我所见《蔡氏宗谱》的基本情况:《蔡氏宗谱》从宋乾道三年(1167)始修,至民国十六年(1927)共修谱15次。现能见到的本子为民国十六年(1927)本。提及蔡仲龙擢升状元的事初见第四次修谱即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的“序”中,前三次修谱序中均无提及,其中包括第二次修谱的宋嘉定十七年(1224,即蔡仲龙时代)也未提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析:我在《丽水状元传说考略》一文中提出:《蔡氏宗谱》的“二修”(蔡中进士翌年)及后来的“三修”(元代),主修们应该都已了解蔡的事迹,但没有提及蔡“升”状元,若是有亦会记于谱。一直到明洪武时期第四次修谱才“想起”蔡升状元的事来,这期间时间跨度有一百七十多年(1224—1398)。在此存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民国丙寅年(1926)《宣平县志》本</p><p class="ql-block">在百度查《宣平县志》,先后编纂或增补9次,有9个版本,现国内可见到的有清乾隆、光绪及民国本。而我现能查找的范围,只能看到民国本,这也是1990年我们市志办编辑部所看到的相同本子。</p><p class="ql-block">1、卷十“选举志”:“蔡仲龙,嘉定癸未状元,居曳岭,见传。”</p><p class="ql-block">2、卷十一“人物志”:“蔡仲龙,字子奇,嘉定癸未登蒋重珍第二,蒋重珍故,升仲龙为状元。”又小字:“恩赐状元诗:联魁金玉龙头选,诏下今朝遇已知。上国风光初晓日,御阶恩渥暮春时。内廷考最称文异,胪唱宣名奖意奇。故里仙才若相问,一年攀折两重枝。”“仲龙谢恩诗:圣朝兴运自天开,又值临轩策草来。廷对自愧无宿构,胪传何意冠群魁。幸瞻北阙承殊宠,记负南山泳有台。稽首君恩难报称,誓殚忠赤赞规恢。”</p><p class="ql-block">3、卷十三“艺文志”《赐升状元蔡仲龙敕》:“今殿试榜开,而状元蒋重珍已故,尔蔡仲龙者掇名第二……升尔为状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析:民国《宣平县志》本的说法:蔡仲龙状元来历,是殿试第二,状元蒋重珍故,升尔为状元。我对《宣平县志》的首先疑问,在于没有说明其引用的出处(包括皇帝与状元的两首诗)。蔡的状元是在南宋末,来源当然是在以后元、明、清各种文献古籍,但他是引自哪本书没有说。这就造下了一个悬疑:这一说法出处?</p><p class="ql-block">《宣平县志》文字提法及用语上与《蔡氏宗谱》基本雷同,高度吻合,可以得到一个解:他们的引用出处或就是《蔡氏宗谱》。这也是1990年丽水市志编辑部的共同看法,因为他们都是对照过这两个本子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民国《宣平县志》的说法或是以年代更早一些的《宣平县志》为参照的,但《宣》《蔡》两书说法及语句的高度一致,这是可见的事实,我个人还是偏于当年我们编辑部的共同看法。</p><p class="ql-block">对于“蔡升状元”这样一个全国性事件,都应有一个如《宋史》这样的官方正史互为佐证,国史与地方志、宗谱三者的一致性,这样才可认定事实,而《宋史》或稍后的《文献通考》里均找不到一丝的事实依据,我将在后文中再作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清光绪《处州府志》复印本</p><p class="ql-block">1、卷六“坊表”:“处州府丽水县:状元为蔡仲龙。”</p><p class="ql-block">2、卷十六“进士”:嘉定癸未科蒋重珍榜“林琯、李鸿、季易、蔡仲龙(复印本有一行小字已模糊)、陈瑄、章敏子(丽志作张)、叶德新(俱丽水人)、章从孙、刘应申(俱青田人)、黄邦彦(缙云人)。”</p><p class="ql-block">3、卷十八:“蔡仲龙,字子奇,丽水人,嘉定十六年(1223)及第第二人,持心平恕议论近厚,郡守欲迁州社,仲龙曰:‘苟无大故,不必变置守。’服其识。官至大理少卿,出知信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析:很明显地看到,同一本子的光绪《处州府志》,在卷六条(第一名)、卷十六(第四名)、卷十八条(第二名)的提法共有三种,都是不一致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或是从不同朝代的古籍中摘来,没有作严谨的分析,就原文照搬了。这是一种假设,也只能暂作这样推理。</p> <p class="ql-block">二、未提及蔡仲龙为状元的有关史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元:脱脱《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卷四百一十一)“蒋重珍传”:</p><p class="ql-block">“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第一,签判建康军,丁母忧,改昭庆军,寻以公事与部使者异议,请祠,易签判奉国军。绍定二年(1229)召入对。……端平初(1234)入对,上五事,……诏守刑部侍郎致仕,赠朝请大夫,谥忠文。”</p><p class="ql-block">2、元:《文献通考・选举》:“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五百五十人,省元王胄,状元</p><p class="ql-block">蒋重珍。“</p><p class="ql-block">3、清:雍正《浙江通志・选举》(卷一百二十七):宋嘉定十六年癸未,蒋重珍榜。本榜浙江籍进士131人,按县名排列,蔡仲龙殿后,标明“宣平人”。</p><p class="ql-block">4、北大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1998年版):未见皇帝赵扩《恩赐状元诗》,仅有一首《浣溪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析:元代所编写的《宋史》与《文献通考》,是最接近于宋末事件产生的时间的,因此具可靠性。它明晰表明了当年科考及状元情况,蒋重珍榜,提到的是蒋,没有见提及“蔡升状元”之事。《宋史》有蒋重珍的传记,《文献通考》提到五百五十人进士,蔡仲龙只是其中一人,没有提及其姓名。</p><p class="ql-block">清雍正《浙江通志》提供的是一张表格,当年浙江籍进士131人,其中丽水6人,青田2人,缙云1人,宣平1人。宣平人即为蔡仲龙,在表中他是“殿后”(最后一人)了。雍正《浙江通志》的主修也一定是查过历代古籍的,他的认为,蔡在131人进士中没有什么特别,更不用提是“榜眼升状元”了。</p><p class="ql-block">对于诗词的考证,因本人只能找到一本当代出的《全宋诗》,查该朝皇帝赵扩不擅写诗,只有一首写妃子的诗。因证据不足,存此参考。</p> <p class="ql-block">三、将“蔡为状元”提及与未提及的现有史料按时间排序</p><p class="ql-block">宋:嘉定十七年(即蔡仲龙登科次年)《蔡氏宗谱》第二次修谱(未提及)</p><p class="ql-block">元:《宋史》(未提及)</p><p class="ql-block">元:《文献通考》(未提及)</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三十一年《蔡氏宗谱》第四次修谱(提及)</p><p class="ql-block">清:雍正《浙江通志》(未提及)</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处州府志》(两说:一处提及,两处未提及)</p><p class="ql-block">民国:丙寅《宣平县志》(提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分析:在现有的史料中可以看到,距离事件较近的早期著作都没有提及“蔡升状元”,最早提及是明代的《蔡氏宗谱》。至雍正《浙江通志》编志书时,作为省志是会作谨慎考证的,他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未提及”。后来的民国《宣平县志》,看到与《蔡氏宗谱》的说法是雷同的。而光绪《处州府志》的两说表现出模糊性,是志书之失误,给后人带来很多疑惑。</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文献古籍并不是每一本都传了下来,很多都已散佚;而且受个人寻找的范围所限,只能找到相关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能依据部分能找到的史料来求证,所以得出的判断及结论不一定就能反映真相。但是,它们还是能从史海中浮现,以一个逻辑走向方式帮助我们去寻找历史的本来。</p> <p class="ql-block"><b>“蒋重珍为状元”在《宋史》中的查证</b></p> <p class="ql-block">蒋重珍为嘉定十六年状元,有《宋史》专为其立传以证明,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需要的讨论,是《宣平县志》所提“蒋重珍故,升蔡仲龙为状元”,或者现在的一些著述中理解的“其母故丁忧,而升蔡为状元”是否确凿。蔡要替补蒋的条件,一是蒋“出事”,二是蔡一定是榜眼,那么就从《宋史》“蒋重珍传”中来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那么是否“病故”及“母故丁忧”两种缘由换人了呢?先看“病故”一说。在阅读“蒋重珍传”后,发现蒋成为状元后,直至去世前,都在为朝廷所任用。他的身体不很好,但他一直在为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朝廷竭力尽忠。“蒋重珍传”全文较长,他一生的“做官线路图”及主要事迹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签判建康军,丁母忧,改昭庆军,寻以公事与部使者异议,请祠,易签判奉国军。绍定二年,召入对,……迁秘书省正字,屡乞祠,以伯父丧予告,迁校书郎,辞,不可。明年,待命霅川,移文阁门,请对,当路惮之,添差通判镇江府,辞。……上读之感动,授宝章阁,主管云台观,则告吏部,不受贴职禄,不愿贴职恩。……它日星变求言,复申前说。又虑柄臣或果去位,君心易纵,大权旁落,则进《为君难》六箴。召为秘书郎兼庄文府教授。端平初入对,上五事,……乞召真德秀、魏了翁用之,……兼崇政殿说书,戒家事勿以白,务积精诚以寤上意。每草奏,斋心盛服,有密启则手书削稿,帝称其平实。迁著作佐郎。……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如汉用充国,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丞相主出师关、洛,重珍力争。……不听,遂自劾以密勿清光,乃不能遏兵端,乞免说书职。迁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言:“更化以来,旧敝未去者五:徇私、调停、覆护、姑息、依违是也。今又益之以轻易。”迁起居郎,以疾求去。以集英殿修撰知安吉州,权刑部侍郎,三辞不许,自劾其不能取信朝廷之罪,乞镌斥置闲散,促觐愈力而疾不可起。诏守刑部侍郎致仕,赠朝请大夫,谥忠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蒋重珍传”文中看出:蒋中状元之后,在他一生中任各种官职(文中划线处)有十几种之多,他一直在做官,直至去世前还有新官职,远远不是所说的蒋中了状元后即“故”了。因此,民国《宣平县志》卷十三“艺文志”的所谓《赐升状元蔡仲龙敕》,也就不知从何谈起,“蒋病故”基本可否定。</p><p class="ql-block">再看“丁母忧,改昭庆军”句。母亲在他任“建康军”的时候去世,他回乡丁忧(守孝)三年。后即又换了个地方做官,“改昭庆军”,没有说期间把他的状元拿下给别人了。光绪《处州府志》及民国《宣平县志》是肯定“蔡升状元”的,在他们的本子里只提“蒋故”,而无“蒋丁母忧而状元换蔡”,这一说法或是现代文人的牵强附会而已。“丁忧”在古代职官中是很普遍的事,因此官位的撤换也是很普遍的,但是决没有道理因此而拿下职官经科举考试所评的“职称”。把“丁母忧”这一句理解成“丁母忧失去状元”,两者是无法划等号的。即使因此失去状元,那一定也有皇帝的下旨颁布,并在“蒋重珍传”中会得到一个重要的记录,这一点在文中也没看到。所以“丁母忧失去状元”这一结果也可否定了。</p><p class="ql-block">蔡仲龙要登上状元之位,还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证明他是殿试榜眼(第二名),但这也找不到确切的佐证,仅见于《蔡氏宗谱》与《宣平县志》。而这两个本子的弱点如前所说,最要紧的是缺乏朝廷正史的史料支撑,而在元《文献通考》、雍正《浙江通志》中均无此说,所以《蔡》《宣》两个本子有点“自说自话”的味道了。有没有第二名,在看到更多的证据之前,也只能暂作存疑。</p><p class="ql-block">《宋史》“蒋重珍传”是朝廷对蒋一生的总结。他去世后,皇帝赠“朝请大夫”,并赠谥号“忠文”,这种待遇也可佐证他的状元地位及对他勤勉一生的高度认可。</p><p class="ql-block">《丽水教育志》主编庄祖定先生在《修辞立其诚,修志存其实》文中说:“即使状元‘蒋重珍故’,一个状元死了,让另外一个‘升’上去,这也是历史上闻所未闻的事。”“母故丁忧”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从上述分析中再看关于与皇帝互诗,也只可看作一个民间传说了,或诗文最早也是由文人墨客所杜撰出来也未不可。此“恩赐状元诗”并“谢恩诗”现只见于《宣平县志》,《全宋诗》中未见皇帝赵扩《恩赐状元诗》。从《宋史》“蒋重珍传”看,蒋一生均是状元无疑,那么“恩赐状元诗”有的话也应该赐给蒋了。</p> <p class="ql-block"><b>结语</b></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关于“蔡仲龙升为状元”这一说并不十分可靠。它只有民国丙寅年《宣平县志》本(或者有它更早的本子)作为依据,所以只有一个孤证。而在国史及省志历代修纂中均无提及。所能见到的光绪年间府志说法混乱,无法作为证据。当然还有《蔡氏宗谱》,作为家族史它往往都有夸大事件的嫌疑。而我们作为历史考证者,对于各地的宗谱一定要持谨慎的态度,绝不可原样照搬采纳,对其说法作一个旁证是可以的,却不能够以此作为主要依据。 </p><p class="ql-block">再看原状元蒋重珍,《宋史》将他立传表彰,从传中来看他的终身状元是没有疑问的。作为辅证,元《无锡县志》记录更为详尽,还收录有蒋后期所创作的《一梅堂记》和《万亭竹记》。</p><p class="ql-block">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以假充真”的情况呢?在没有出现新的史料说明这个问题之前,也不能随意猜测。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是有一些地方上的文人“希望”蔡仲龙是状元,他就把这一“希望”记录下来:状元“病故”或“丁母忧”,蔡是榜眼升为状元。这样一代代传下去,耀祖光宗,激励着本地的(或本村)读书人科考致仕。</p><p class="ql-block">文章至此已将“状元”的真伪交待清楚,也即行结束,它只是此时期考证的结论,或将来会出现新的证据,那将倚重后人再来纠正了。</p><p class="ql-block">庄祖定先生在他原文里还有一段话,当时抄录在我的调查报告里。虽然不能证明他的说法即为事件缘由,但也可拿来作为一个探究真相的参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丽水状元传说的一种解释:“拜状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丽水状元传说”是怎样形成的呢?查《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万有文库》)有一段文字,给考证者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线索。文中谈到,在宋代,进士中有一种定例,叫“新进士期集”,就是新中进士的聚会。宋熙宁六年(1073)以前,新进士们都是自费率钱而期集。后,就由朝中拨款资助。参加期集新进士多或至百余人,聚会地称“团司”,一般置于礼部贡院。期集程序:“后旬日朝谢。又数日,拜黄甲,叙同年于礼部贡院,其仪三名。设褥于堂上,东西相向,同年四十已上立于东廊,四十已下立于西廊,皆再拜。拜已,择榜中年长者一人,状元拜之。复择最少者一人拜状元。……”然后是赴国子监拜先圣孔子、大宴会、立题名石刻,乃罢。此科期集中进土互拜、状元拜年长者、年少者拜状元都统称之为“拜状元”。</p><p class="ql-block">其间,进士们大凡是要做做诗,表示中举后的心情的,这类诗无外乎为“谢恩诗”一类。所以蔡仲龙写了“谢恩诗”并不罕见,在浙江其他姓氏族谱进士做的诗中均有发现,可见做进士的也都可以写“谢恩诗”的,并不只是限于状元。皇帝的“恩赐状元诗”是早做好的,在“后旬日朝谢”时宣下。至于有“一年攀折两重枝”之类句,或是后来文人杜撰篡改未必。</p><p class="ql-block">蔡仲龙生卒年不详,他只是五百多个进士中的一位,并无特别的地方。他被推上“状元”的宝座,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完全为蔡氏家族的制造,另一是蔡仲龙有过一种类似状元的特殊荣耀而被后人误解成状元了。两种可能都不能排斥。如为蔡氏家族的制造,有一疑点,即蔡氏家族在有宋一代期间,在二百多年历史中出过14个进士,何如要选择蔡仲龙而拔高呢?如果蔡仲龙获得过一种类似状元的殊荣,那么蔡氏们再将他拔高(或是误解为真状元而记叙下来),就比较合乎逻辑了。</p><p class="ql-block">所以从上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记载的新进士期集俚俗来看,很可能就是蔡仲龙获得殊荣的一种途径。或是他作为年长者,坐到首席位置上,受状元拜之(也称为“拜状元”)。这一经历为家乡父老所炫耀,经过数代嬗变,渐渐剥离了事实,根据人们的主观愿望被改造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传说。上述考证说明,“丽水状元”为民间传说,而这一传说很可能是由宋时流传的新进士期集俚俗而产生的。</p> <p class="ql-block">状元蒋重珍及故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