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参观的第二个展厅是中国古代瓷器展。</p><p class="ql-block"> 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瓷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创造,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史上的伟大发明。</p><p class="ql-block"> 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已能烧造原始瓷器。东汉晚期,普遍意义上的成熟瓷器被烧制成功。从唐代的“南青北白”到宋代的名窑林立,再到元明清的精巧绚烂和异彩纷呈,瓷器的发展融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以科技和艺术相结合,创新不断、精品层出、光芒四射、耀眼古今。</p><p class="ql-block"> 此次国博遴选300余件瓷器,隆重推出中国古代瓷器专题展览,通过源远流长、瓷艺匠心、瓷韵风华、瓷行天下四个部分,把中国古代瓷器的形成与发展、制瓷技术的进步、装饰风格的演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象等融为一体,系统展示中国古代瓷器在胎釉、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的演变历程,突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灿烂辉煌。</p> <p class="ql-block"> 溯始循迹: 夏、商之际出现的原始瓷是在硬质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国时期,原始瓷生产达到鼎盛,胎质更加细腻,器形更为规整,出现大量用于陪葬的仿青铜礼乐器。东汉晚期,中国瓷器手工业在经历千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后,终于烧造出普遍意义上的成熟瓷器,完成了质的飞跃。</p><p class="ql-block"> 黑釉鸡首壶:东晋(公元317—420年)。成熟的黑釉瓷始见于东汉中晚期。汉晋时期,浙江德清地区烧造的黑釉瓷质量较高,与早期的黑褐釉瓷不同,其釉色稳定,釉面匀净,使黑瓷成为一种特别的瓷器品种。</p> <p class="ql-block"> 南青北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手工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南方地区已开始普遍烧造成熟的青釉和黑釉瓷,并在浙江、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地初步形成一些制瓷中心和瓷窑体系。北方各地的瓷业生产也迅速兴起,并成功烧造出白瓷。隋唐时期政权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与贸易交流空前繁荣,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在地域上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这一时期还烧造出了釉上彩绘瓷,开启了辽宋夏金元时期名窑林立的瓷业生产格局之先河。</p><p class="ql-block"> 青釉仰覆莲花尊:北朝(公元386-581年),传河南上黎出土。莲花尊是南北朝时期青瓷中的典型器,南北方均有出土。受佛教艺术影响,此尊-器身布满塑贴和雕刻的上覆下仰的层层莲花瓣,是研究北朝瓷器及瓷器装饰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隋唐时期,南方青瓷生产承袭前代传统,涌现出以越州窑、岳州窑、寿州窑和洪州窑等为代表的六大青瓷生产中心,尤以浙江越窑产品最负盛名,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对南北方众多瓷窑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青釉鼠、牛、猴生肖俑:隋(公元581—618年),1955年湖北武昌桂子山出土。此组生肖俑采用模印、泥塑、雕刻、粘接制作而成。俑面部表情刻画精细。鼠俑尖嘴竖耳,小眼睛圆睁;牛俑大嘴方唇,端庄厚重;猴俑大耳缩腮,双眸有神。雕塑手法简洁,形态逼真。</p> <p class="ql-block"> 青黄釉塑贴八系罐:隋(公元581—618年)。此塑贴八系罐是隋代寿州窑烧造的具有代表性的青瓷品种。寿州窑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创烧于南朝,盛于隋唐。寿州窑瓷器融合我国南北方青瓷造型特点,一方面继承北方青瓷的风格。另一方面又烧造当时南方普遍流行的盘口壶、四系罐等器物。</p> <p class="ql-block"> 白釉褐彩玩具:唐(公元618—907年),1957年河南陕县湖滨区出土。这套白釉褐彩玩具为手工捏塑成型,塑造出玩童、玩童骑马及羊、狗、猴等动物。捏塑法是陶瓷制品手制成型方法之一,系直接用手将瓷土捏造出形状,适用于制作器形较小、对工艺要求不高的器物。</p> <p class="ql-block"> 鲁山窑花釉执壶:唐(公元618—907年),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鲁山窑遗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段店村,始烧于唐,终烧于元代。此窑产品的特色在于利用釉中氧化铁含量的不同烧造出不同色调的花釉瓷器。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黑釉或褐色釉地带天蓝或月白等浅色斑块装饰;另一类是浅黄或月白色釉地带蓝色不规则的斑块,器物造型以壶、罐居多。</p> <p class="ql-block"> 青釉褐绿彩花鸟图壶:唐(公元618—907年),1983年湖南望城县南岸嘴出土。器身绘褐、绿彩花鸟图,纹饰清晰,是长沙窑彩绘瓷代表作。唐代长沙窑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铜官镇,创始于中唐,终烧于五代。其烧造的彩绘瓷,丰富了唐代瓷器的装饰技术,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宋代制瓷业发展突飞猛进并达到新的高峰,名窑林立,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瓷器手工业传统和生产中心,如北方地区以定窑为中心的薄胎精细白瓷,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白地黑花瓷,以耀州窑为代表的刻、印花青釉瓷,以汝窑为代表的天青釉瓷等;南方地区则延续以越窑、龙泉窑为中心的青瓷生产传统,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传统,以及以建窑、吉州窑为代表的结晶釉黑釉瓷生产传统等。辽、金、西夏受中原制瓷工艺影响,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元代景德镇全国制瓷业中心的地位逐步彰显,工艺不断创新,青花、釉里红瓷的烧造成功,使釉下彩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卵白釉、蓝釉等高温单色釉瓷的创烧,开启了明清单色釉瓷纷繁绚烂的先声。</p><p class="ql-block"> 定窑白釉模印双鱼纹盘:北宋(公元960—1127年)。</p> <p class="ql-block"> 汝窑天青釉盘:北宋(公元960—1127年)。此器口沿镶铜扣,通体施天青色釉,釉面有细小开片纹。汝窑烧造宫廷用瓷的时间仅20年左右,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故传世品很少,被视为稀世之珍。此盘原为清宫旧藏。</p> <p class="ql-block">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北宋(公元960—1127年)。此盆为清宫旧藏。外底刻“三”字,并刻有“重华宫”及“金昭玉翠用”款记。“三”为器物烧成前所刻,是同一类器物大小的编号;“重华宫”等则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玉作匠奉乾隆皇帝谕旨所刻,对应其在清宫中陈设位置。学界也有此类器为元末明初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耀州窑青釉刻莲花纹围棋罐:北宋(公元960—1127年)。盒盖面刻莲花纹,侧面及盒体下部塑贴朵梅纹。花叶阴阳向背分明,将刻花与模印塑贴工艺相结合,别具一格。此盒造型罕见,是研究围棋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磁州窑系白地黑花缠枝花纹梅瓶:北宋(公元960—1127年)。</p> <p class="ql-block"> 官窑粉青釉海棠式垒子:南宋(公元1127—1279年)。此器呈海棠花式子口,足底为母口,造型别致。这类器物在文献中称“垒子”,既可单件使用,又可叠置成一套。</p> <p class="ql-block"> 哥窑灰青釉五方委角洗:南宋(公元1127—1279年)。</p> <p class="ql-block"> 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折沿洗:南宋(公元1127—1279年)。</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仿定窑镶铜釦模印团螭纹洗:南宋(公元1127—1279年)。</p> <p class="ql-block"> 黑釉兔毫盏:南宋(公元1127—1279年)。此盏釉中呈现的丝丝银白色条状纹,系因釉中氧化铁结晶所致,俗称“兔毫斑”。</p> <p class="ql-block"> 龙泉窑青釉弦纹瓶:南宋(公元1127—1279年)。此类瓶式盘口或宽侈口,细长颈,扁腹,矮圈足,由颈至腹装饰多周弦纹,又称“弦纹瓶”。长颈瓶是宋代最为盛行的花器样式,修长的颈有利于约束成丛的散花或容纳单支的折枝花。存世弦纹瓶以龙泉窑为多。</p> <p class="ql-block"> 吉州窑白地褐彩海水纹长颈瓶:宋(公元960—1279年)。宋元时期还流行一类粗长颈的胆瓶,此类胆瓶腹部呈扁圆状,小圈足,以龙泉窑产品最为多见,在南宋末到元代吉州窑也生产这种器形的釉下彩绘瓶,纹样或作枝蔓相绕,或绘海水滔滔。</p> <p class="ql-block"> 北方地区的辽,西夏,在中原陶瓷工艺的影响下,生产出独具民族风格的产品,如鸡冠壶、凤首瓶等,成为民族大融合的奇葩。女真人灭北宋后,金代制瓷业在北宋基础上继续发展,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定窑等著名瓷窑,均烧造风格趋于粗犷、装饰趋于简朴的瓷器。</p><p class="ql-block"> 缸瓦窑白釉剔划填黑釉缠枝牡丹纹尊:辽(公元916--1125年)。此尊腹部采用剃划填黑釉缠枝牡丹纹装饰,与白釉形成强烈色彩对比,纹饰风格粗犷豪放,独具一格,根据工艺、胎釉、纹饰等判断。此尊应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缸瓦窑烧造。</p> <p class="ql-block"> 白釉塑贴双猴划花鸡冠壶:辽(公元916—1125年)。此壶腹部边缘有两道凸起的装饰,系模仿皮革缝缀的接缝,是辽代瓷器中的典型器物。陶瓷质鸡冠壶始见于唐代、辽代,系模仿契丹人惯用的皮囊壶而烧造。由于早期产品提手部分形似鸡冠并有系绳的穿孔,故名。后来,穿孔逐渐演变成提梁。这种器形保留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体现出契丹工匠在制瓷工艺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p> <p class="ql-block"> 灵武窑酱釉开光剔划牡丹图梅瓶: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此瓶腹部开光内剔划牡丹图,留出浅褐色胎体,剔划技法娴熟,纹饰质朴豪放,与硬朗的造型、粗糙的胎质相得益彰,为西夏瓷器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 定窑酱釉剔划忍冬纹腰圆枕:金</p> <p class="ql-block"> 钧窑天蓝釉盏:金(公元1115-1234年)。</p> <p class="ql-block"> 钧窑天蓝釉紫红碗:金</p> <p class="ql-block"> 元代各窑场如磁州窑、龙泉窑、钧窑等均延续前代的生产。另外,在江西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管理官府用瓷的烧造。这一措施促使景德镇的制瓷业迅速发展,蜚声中外的卵白釉、釉里红、青花及颜色釉等被先后创烧。江西景德镇和浙江龙泉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其他烧造精品瓷器的窑场数量越来越少,大部分窑场转而生产民用粗瓷,形成精粗两极分化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青花双凤穿缠枝莲纹玉壶春瓶:元(公元1206一1368年)。此器腹部两面绘飞凤、莲花、祥云等,寓意吉祥。元代青花瓷装饰常以龙凤、鹤鹿、麒麟、鸳鸯、莲花、牡丹、海水、鱼藻以及松竹梅等为主题纹饰,并辅以回纹、云纹、蕉叶、卷草、水波纹等。</p> <p class="ql-block"> 磁州窑“古相张家造”款开光花鸟琴鹤相随故事图长方枕:元(公元1206—1368年)。枕面菱形开光内绘架鹤相随故事图。正壁开光内绘墨竹。侧壁、后壁绘牡丹。枕外底戳印“古相张家造”款。宋元时期,瓷枕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品之一。枕外底戳印张家作坊标识的很多,如“张家枕”“张家记”“张家款”等,是带有商标性质的作坊款式。</p> <p class="ql-block"> 磁州窑白地褐彩云凤纹罐:元(公元1206年—1368年)。此罐通体以白地黑褐彩装饰。肩部为缠枝花纹,腹部两面开光内绘双凤纹,这类白地黑花大罐在元大都遗址和北方墓葬中常有出土,纹饰常见有龙凤、花卉、云鹤等,也有题写诗词的。</p> <p class="ql-block"> 钧窑天蓝釉碗:元(公元1206一1368年)。元代钧窑是产量大、分布范围广的北方窑场之一,产品以常见的瓶、壶、罐类民间用瓷为主,也有少量枕、梅瓶、三足炉等。釉色多为天蓝釉,月白釉色次之,也有少量天蓝釉带紫红斑装饰的器物。</p> <p class="ql-block"> 龙泉窑青釉贴塑龙纹盘:元(公元1206—1368年)。元代龙泉窑青瓷的特点是器形较大,胎体厚重,装饰采用刻划、印、贴、镂、堆等多种技法,产品既有生活日用器,也有大量文房用具和花香器具。元代发达的水陆交通以及对外贸易的需要,直接促进了龙泉窑青瓷的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 青花云龙纹罐:元(公元1206—1368年)。此罐使用进口青料描绘典型的元代龙纹形象,青花发色浓艳鲜丽,为成熟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元代青花瓷的造型以瓶罐、壶等大件器物居多。</p> <p class="ql-block"> 登峰造极: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生产无论是在工艺技术还是艺术表现方面都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顶峰,种类纷繁,名品迭出。青花瓷是当时最主要的产品,青料和画风在不同阶段各具特色;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素三彩等绚烂斑斓的彩瓷逐渐发展、兴盛起来,颜色釉瓷的烧造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祭红釉、娇黄釉、孔雀绿釉等单色釉品种不断创烧。这些品类繁多、精美绮丽的瓷器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和生活,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青花折枝牡丹纹菱花口折沿盘:明洪武(公元1368—1398年)。洪武朝的青花瓷装饰虽具有元代繁缛遗风,但线条纤细秀丽,笔法细腻。装饰题材沿袭元代的流行风格,如荷莲水禽、竹石芭蕉、四时花卉等,辅以宝相花、覆仰莲、蕉叶等纹饰,形成洪武青花瓷装饰层次繁多、主次分明的时代特点。</p> <p class="ql-block">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此梅瓶盖钮和盖面中央饰莲瓣纹,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头纹,腹部绘竹石芭蕉图,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富于层次感,堪称永乐青花瓷中的佳品。</p> <p class="ql-block"> 甜白釉模印云龙纹高足碗: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在元代卵白釉瓷的基础上,创烧出另一种高温白瓷,因其色调甜润,故有“甜白瓷”之称。永乐甜白釉瓷不仅釉色洁白,且胎体极薄,甚至可以映见指纹,为后来彩瓷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工艺基础。</p> <p class="ql-block"> 釉里红三果纹高足碗:明宣德(公元1426—1435年)。三果纹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桃蕴含“长寿”之意,佛手之“佛”与“福”音近,石榴寓意“多子”,合之即为“三多”,寓意“多寿、多福、多子”。釉里红瓷于宣德时期摆脱了元末明初时黑红、混色的晦暗色调,呈现犹如宝石般鲜艳的红色。</p> <p class="ql-block"> 孔雀绿釉高足碗:明宣德(公元1426—1435年)。孔雀绿釉亦称“珐翠釉”“翡翠釉”“吉翠釉”等,是一种以氧化铜为着色剂、以氧化钾为主要助熔剂的中温颜色釉。因其釉色明丽葱翠、颇似孔雀羽毛上的绿色而得名。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烧造孔雀绿釉瓷,这一色釉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低温铅绿釉的继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斗彩花蝶图罐: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宣德朝的青花五彩瓷已出现明代斗彩瓷的工艺萌芽,成化时期则是斗彩瓷器的成熟完善阶段。成化斗彩瓷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润柔和,画面色彩精丽雅致,以典雅的造型和特殊的彩绘技法蜚声中外。</p> <p class="ql-block"> 白釉青花加绿彩云龙纹盘:明弘治(公元1488—1505年)。白釉绿彩瓷始烧于明代永乐时期,成化、弘治、正德朝均有烧造。弘治白釉绿彩瓷承袭成化朝的制作工艺,造型轻盈秀丽,纹饰线条柔和,以碗、盘最为多见,纹饰多为刻填云龙纹。</p><p class="ql-block"> 青花加矾红彩海水龙纹盘:明万历(公元1573—1619年)。青花与红彩相结合,是明清时期的一种新颖的瓷器装饰工艺,始见于明宣德年间。在青花的衬托下,鲜红彩愈显艳丽夺目,极富装饰效果。万历青花加矾红彩瓷见有碗,盘不等,多署有年款。</p><p class="ql-block"> 黄地素三彩双龙戏珠纹盘:明万历(公元1573—1619年)。“素三彩“系在杂彩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做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胎上用黄、绿、紫等彩描绘纹饰,再入窑经低温烧成,因不用红彩,故有“素三彩”之名。素三彩瓷上往往集刻、绘、雕和彩绘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釉面莹亮、纹样精致。</p> <p class="ql-block"> 黄地绿彩云龙纹盘: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此盘为正德黄地绿彩的代表作。正德黄地绿彩瓷品种有盘、碗、高足碗、方斗杯等,多饰刻填云龙纹。黄地绿彩瓷始创于明代永乐御窑,以后各期多有烧造,其中以正德御窑制品受到评价最高。</p> <p class="ql-block"> 五彩鱼藻图罐: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除了青花五彩瓷,纯釉上五彩瓷在嘉靖、万历时期亦大放异彩。明代纯釉上五彩瓷从弘治朝开始流行,嘉靖、万历时期臻于鼎盛。所用色彩丰富,见有红、黄、草绿、孔雀绿等,尤以艳丽的矾红彩最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 青花八仙云鹤图葫芦瓶: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此瓶饰有八仙图案,寓意“八仙祝福”葫芦瓶是明、清瓷器中较多见的造型。圆“葫芦与“福禄”音近,故葫芦瓶寓意“福禄”,具有“祝福”的含义。嘉靖御制青花瓷所用青料以西域进口回青搭配乐平产的“平等青”,色泽浓翠艳丽,纹饰描绘线条圆熟,画面布局满密繁缛。</p> <p class="ql-block"> 黄地红彩海水云龙纹罐: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黄地红彩是明代嘉靖创烧的色地彩瓷新品种,俗称“黄上红”。其制作工艺复杂,需经3次烧成。先高温烧成涩胎划花器,出窑后,施黄釉,经900°C左右烧成黄釉瓷,再在黄釉地上涂以矾红彩,露出黄色花纹,再经800°C左右焙烧而成。</p> <p class="ql-block"> 青花缠枝“寿”字纹罐:明万历(公元1573一1619年)。此罐以缠枝花托“寿”字组成“百寿图”,寓意“鸿寿连绵”,是对嘉靖瓷器“祈祷寿康”装饰风格的承袭。明代瓷器装饰艺术上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p> <p class="ql-block"> 青花五彩五谷丰登麒麟图盘:明万历(公元1573 -1619年)。青花五彩瓷突破了斗彩仅以青料勾勒纹饰轮廓的局限,使釉下钴料的蓝色与釉上诸彩相互映衬,大大丰富了彩绘瓷器的色彩表现力。青花以“回青“料着色,蓝中微泛紫,五彩以红、绿彩为主,凝翠流朱,对比鲜明,又辅以黄、紫、褐彩等,诠释出釉下青花浓丽幽艳、釉上各种色彩陆离绚烂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青花五彩人物图盘:明 万历 (公元1573—1619年)。青花五彩瓷的装饰元素以反映道教思想的仙人骑鹤、百鹿百寿、八卦八仙等较为多见,也有表现禽鸟花卉、庭院婴戏和人物故事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青花山水人物故事图净水碗: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净水碗因盛圣水而名,与碗座配套,用作佛前供器。此碗为崇祯民窑青花瓷佳作,所绘故事取自明末屠龙《昙花记》。明代后期,民窑青花开始绽放异彩,突破历来御窑装饰的既定风格,纹饰信笔挥就,颇有文人墨戏之情趣。这一装饰风格骤变的瓷器开启了清代青花和彩绘瓷艺术风格的新风。</p> <p class="ql-block"> 青花携琴访友图罐:明</p> <p class="ql-block"> 青花缠枝莲纹三足炉:明</p> <p class="ql-block"> 青花釉里红加彩海水云龙纹缸: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此缸外壁以青花釉里红加彩描绘双龙戏珠纹和祥云,山石,海水纹等,波涛翻滚,蛟龙腾跃于云海间,气势磅礴。造型饱满端庄。康熙朝制瓷工匠由于掌握了铜红的呈色技术,因此釉里红瓷烧造得相当成功,不论小品还是大器,均造型古朴,胎体坚致,釉里红纹饰发色纯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p> <p class="ql-block"> 釉里红折枝花纹苹果形水盂: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苹果形水盂为康熙御窑的创新器形之一,因形似苹果而得名,为文房用具。此水盂胎质细白,釉里红发色纯正,纹饰描绘精细,堪称康熙釉里红瓷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釉里红折枝瑞果纹玉壶春瓶: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 。雍正时期的釉里红瓷比康熙时期更显精致,被认为是釉里红瓷烧造最稳定的时期,釉里红纹饰发色最为纯正。此瓶端庄规整,纹饰祥瑞,鲜丽夺目,堪称雍正朝红瓷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 五彩“长亭饯别”图棒槌瓶:清 康熙(公元1662—1722年)。瓶外壁描绘唐僧奉诏赴西天取经离开长安时,太宗命尉迟恭等文武百官到长安与其饯别的场景。康熙民窑五彩瓷不拘泥于御窑的规矩准绳,装饰题材出现大量以戏曲、小说情节为母题的人物故事画。绘画技法深受明清文人画的影响,同时打破前代五彩勾线平涂的模式,引入了西洋绘画的“透视法”,注重深浅、明暗的变化,使其层次丰富。</p><p class="ql-block"> 素三彩花蝶图碗:清 康熙(公元1662—1722年)。康熙朝的素三彩极富盛名,图案设计方面,在保留明代风格基础上,大量创新,婴戏、龙凤、牡丹纹等纹饰往往布满器身。</p> <p class="ql-block"> 斗彩八吉祥纹盘:清 雍正(公元1723—1735年)。八吉祥,即藏传佛教八种吉祥物,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等8件组成,因寓意吉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主要纹饰。</p> <p class="ql-block"> 青花釉里红桃树图玉壶春瓶: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此瓶以青料描绘枝叶繁茂的桃树,以钴料和铜红料在成型后的胎体上描绘纹饰,然后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始烧于元代,至清代雍正时期制作技术最为成熟。</p> <p class="ql-block"> 青花缠枝花纹如意耳尊:清雍正 (1723-1735)。尊口呈蒜头形,器身因两侧对称置如意耳,故称如意耳尊。如意耳尊是雍正期的创新器形,除青花外,尚有斗彩、粉彩、背釉、仿汝釉等品种,均作工精致。</p> <p class="ql-block"> 窑变釉绶带耳尊: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该尊造型仿商周青铜尊,施以窑变釉,以红为主,垂流似霞若焰,俗称“火焰红”,堪称巧夺天工之作。窑变釉系在釉中添加不同的着色金属氧化物,烧成后釉色变幻陆离,绚丽斑斓,窑变釉瓷是雍正时期的一大创新,以清雍正、乾隆二朝产品质量最好。</p><p class="ql-block"> 郎窑红釉观音尊: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郎窑”是指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所烧造的瓷器。其中仿宣德红釉烧造的高温红釉称为“郎窑红”,艳而不躁,晶莹透彻,釉面有开片纹,器物半口部釉在熔融状态下产生垂流,映出白色胎,俗称“脱口”,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镇窑颜色釉瓷烧造水平。</p><p class="ql-block"> 豇豆红釉洗、印盒、太白尊、菊瓣瓶:清 康熙(公元1662-1722年)。康熙朝的颜色釉瓷在明代基础上有所发展,种类明显增多。由于对釉的配方和烧成气氛的有效控制,御窑厂能在同一色系的釉色中成功烧造出深浅浓淡丰富的產品,尤以郎窑红釉和豇豆红釉瓷独步一时,享誉天下。豇豆红釉柔嫩淡雅,有“桃花红”“美人醉”之喻。</p> <p class="ql-block"> 茶叶末釉杏圆贯耳壶:清 雍正(公元1723—1735年)。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釉,由于烧成工艺的差异,其色调有多种变化。茶叶末釉瓷以雍正、乾隆初制品质量好。结晶偏黄者,俗称“鳝鱼黄”:结晶偏绿者,俗称“蟹壳青”结晶细如绿茶研成细末者,俗称“茶叶末釉”。</p> <p class="ql-block"> 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觚: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该觚式花瓶是督陶官唐英于乾隆六年1741年烧制的青花瓷器佛前“五供”(一件香炉、一对烛台和一对花瓶)之一。唐英在督陶之余,烧造过多套自制青花五供,分献京城多座庙宇供奉。</p> <p class="ql-block"> 粉彩百鹿尊: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百鹿尊为乾隆朝御窑瓷器中的典型器,因“鹿”与“禄”谐音,故百鹿寓“吉祥”之意。此尊端庄硕大,绘画笔触生动细腻,属于清代宫廷陈设用瓷,在乾隆粉彩瓷中堪称上品。</p> <p class="ql-block"> 粉彩九桃图天球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天球瓶腹部浑圆,因形似天体星球而得名。此种器形始见于明永乐、宣德时期,雍正、乾隆朝较为流行,属于宫廷陈设用瓷。雍正御窑粉彩瓷上所绘桃实多为八只,乾隆朝的则多绘九只桃实,因此有“雍八乾九”之说。此瓶纹饰构图疏密有致,绘制精工,堪称乾隆粉彩瓷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豆青地开光粉彩山水图海棠式象耳尊: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此尊腹部四个海棠形开光内绘粉彩山水图,造型端庄古朴,釉彩清新秀逸,极富文人画意和气息,属于乾隆御窑瓷器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绿地粉彩开光花卉图题诗瓶:清乾隆(公元1736一1795年)。该瓶造型硕大,制作规整,彩绘精细,采用色地粉彩与开光纹饰相结合进行装饰,采用一诗一画的表现手法,融诗、书、印、画为一体,属于乾隆粉彩瓷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粉彩凤穿花纹双联瓶:清嘉庆(公元1796—1820年) 。双联瓶也称为珠联瓶,取“珠联璧合”之意。清代雍正、乾隆时多有烧造。此瓶有乾隆朝粉彩瓷遗风,施彩艳丽,画技精细。</p><p class="ql-block"> 斗彩桃蝠纹葫芦式扁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将金彩引入斗彩画面是乾隆朝斗彩瓷的显著特征,它既丰富了釉上彩的种类,又使画面呈现出更加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此瓶利用“开光”手法进行装饰,加强彩色的明暗对比,使纹饰更显突出,属于乾隆斗彩瓷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黄地粉彩番莲八吉祥纹贲巴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器形仿自藏传佛教供器藏草瓶,“贲巴”即藏语“瓶”之意,在藏传佛教中多以银贲巴插入藏草作为佛前供器,是祥瑞如意的象征。清代御窑厂烧制的瓷质贲巴瓶是清代皇帝赐西藏、青海等地宗教领袖的赏赐之物。此瓶将藏族传统的器物造型、纹饰与汉族悠久的瓷器烧造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清代多民族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绿地粉彩番莲纹藏式佛塔: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此塔属于供养塔,一般置于佛前供案上,以示观想。根据它的制作工艺、瓷质、釉色、图案等分析,应是乾隆朝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佛堂所烧造。</p><p class="ql-block"> 粉彩百花图葫芦瓶:<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百花图为创始于乾隆朝并延续至清末的装饰技法,特点是以各种色彩描绘千姿</span>百态的各种花卉,如牡丹花、菊花、荷花、牵牛花、桂花、兰花等,犹如“万花献瑞”。因花卉满布器身,看不到底种,故又称“百花不露地”。</p> <p class="ql-block"> “陶成堂”铭青花釉里红临孙过庭《书谱》笔筒: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笔筒下钤有釉里红“陶成堂”等篆书闲章,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器以青料临写孙过庭《书谱》,笔法遒劲,与原本书法风格无二,可见其书法功底之深厚。</p> <p class="ql-block"> 粉彩仕女婴戏图云耳瓶: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放风筝图是历代婴戏图中历久不衰的题材。瓶外底署矾红彩楷体“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款。“慎德堂”座落于圆明园内,道光十年(1830年)开始修建,次年落成,为道光皇帝夏季避暑、处理政务之所。</p><p class="ql-block"> 仿木纹釉夹粉彩人物图笔筒: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雍正朝是清代粉彩瓷发展巅峰时代。这一时期景德镇御窑、民窑烧造的粉彩瓷胎体轻薄透光,釉面白润如玉,艺术表现上汲取了传统绘画的技巧,构图巧妙留白,极富层次感和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 青花花卉纹卤壶: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此壶外底以矾红彩署楷体“退思堂制”四字双行款。“退思堂”是睿亲王仁寿使用的堂号,有的器物还于四字款前冠以“睿邸”二字。此壶造型别致,青花色泽淡雅,为道光朝瓷器中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 制瓷作坊</p> <p class="ql-block"> “瓷质之贵,在于瓷泥”,瓷器胎体质量的优劣,与制瓷所用的原料密切相关。选取合适的原料并将其制备成坯料是制瓷的第一步。坯料制备好后,便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塑造各种形态的坯体。瓷器成型方法主要有手制、模制和轮制等,既可单独成型,也可将不同的成型方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在一件器物上。</p> <p class="ql-block"> 在选取适合原料——瓷石、高岭土等之后,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淘洗、沉淀处理,尽可能去除较粗颗粒和杂质。再经过踩踏、揉搓等,制成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制胎泥料。</p><p class="ql-block"> 制胎配方的精进: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古代瓷器的质量也随之提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制胎原料的改良。大约在元代,景德镇发明了瓷石与高岭土相配合的制胎法,提高了瓷器的耐高温性能,降低了瓷器的变形率,使烧造大件瓷器成可能是中国制瓷工艺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p> <p class="ql-block">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釉的存在,可使瓷器表面更光泽、美观,同时提高了瓷器的耐用性,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减小腐蚀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 入窑烧造是瓷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装烧方法,对火候和时间精准度的把握以及窑具的使用,都直接影响着瓷器的烧成及质量。</p><p class="ql-block"> 而装饰不仅使瓷器变得更有美感,在使用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胎、釉、彩是瓷器装饰的三大领域,这些装饰有时单独作用,有时几种技法结合使用,以产生更为丰富的表现效果。</p> <p class="ql-block"> 青釉灶:西晋(公元265—316年)。此灶呈船首形,釉色青绿,采用浸釉法施釉。东汉时期,开始采用浸釉法给瓷器施釉。浸釉法可使器物表面的釉更加光滑,色泽更加均一,适应于各种复杂的器物。</p> <p class="ql-block"> 绿釉剔划牡丹图枕:北宋(公元960—1127年)。剔花是先在坯体表面施釉或施化妆土,剔划出花纹,然后将花纹部分的釉层或化妆土层剔去,称留地剔花;也可将花纹之外部分的釉层或化妆土层剔去,称留花剔地。烧成后,釉色、化妆土色和胎地形成对比,纹饰具有浅浮雕感。</p> <p class="ql-block"> 黃釉碗:明弘治(公元1488一1505年)。弘治黄釉瓷通过浇釉的方式施釉,又称“浇黄”。浇釉的传统操作方法是在盛有釉浆的盆中架一木板,将胎体放在木板上,用碗或勺舀取釉浆浇于胎体表面,按照顺序重复浇釉动作,直至全部浇满釉。</p> <p class="ql-block"> 洒蓝釉地描金缠枝莲纹棒槌瓶: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洒蓝釉运用的是吹釉工艺,操作方法是用一节竹管,一端蒙上细纱蘸取釉浆,对准器坯应施釉部位,吹另一端,釉浆即通过细纱孔附着在器坯表面,如此反复进行,少者吹三四遍,多者吹十余遍。</p> <p class="ql-block"> 斗彩番莲纹葫芦瓶: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此瓶呈葫芦形。通体斗彩装饰。上部绘五蝙、“寿”字、寿山福海纹;下部绘番莲纹,寓“五福捧寿”吉祥之意。外底青花双圈内署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此瓶别致的造型与清新典雅的装饰完美结合,为雍正斗彩瓷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青花“上品香茶”罐:明(公元1368—1644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代已开始主要饮用散条形茶,人们将散茶随身携带以便取用。于是,小巧的瓷罐经常被用来存放茶叶。该罐通体白釉,上有青花装饰并标明“上品香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粉彩什锦团花开光雨中烹茶诗意茶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明清时期,文人将品茶作为一大雅事,热衷于在茶具上题字刻画。此壶将中国传统的绘画、诗词、书法、篆刻与精湛的制瓷工艺完美结合,为乾隆帝御用茶具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 粉彩“岁寒三友”图盖碗:清(公元1644—1911年)。盖碗是流行于清代的饮茶用具。用盖碗喝茶,一手把碗,一手持盖,以盖拨动漂浮于水面的茶叶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以盖碗代替茶壶泡茶,是清代饮茶器具的一大特征。</p>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米酒的故乡,制酒工艺源远流长。酒器是酒文化的载体。魏晋隋唐时期,瓷酒器日渐发达。宋元时期,制瓷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瓷酒器成为主流酒具。蒸馏技术引入中国后,蒸馏酒得以普及全国,瓷质酒具的规格也相应发生变化。为避免饮用过量,高足杯等容量较小的瓷质酒具以及劝盘等劝酒工具开始流行。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烧造的青花、斗彩等瓷酒器享誉国内外。</p> <p class="ql-block"> 吉州窑黑釉剔花折枝梅纹梅瓶:宋(公元960—1279年)。此瓶剔绘梅枝,插上花后,画、瓶、花交相辉映,再现了宋代士人逸趣。这类梅瓶造型圆润敦厚,口较大,颈与北方地区梅瓶相比略长。陶瓷梅瓶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宋元南北方许多窑场均有生产。</p> <p class="ql-block"> 青花开光花果纹执壶: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明代以后,注子改称执壶。唐宋时期,注子腹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瓜棱形、椭圆形或球形,造型饱满。随</span>着宋代玉壶春瓶的流行,在金银器中出现了撇<span style="font-size:18px;">口、细颈、垂腹圈足的注子形象,除却长流、曲柄,</span>造型与玉壶春瓶无异。元代以后,此类玉壶复式的瓶身也成为执壶的主要造型之一。</p> <p class="ql-block"> 豆青釉青花釉里红桃式倒流壶:清乾隆(公元1736 -1795年)。倒流壶以精巧的设计创意而著名。因利用连通器原理,注酒时将壶倒置,从底孔注酒后,再将壶正置,即可从壶嘴往外倒酒,故称“倒流壶”。</p><p class="ql-block"> 仿成化五彩婴戏图套杯: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此杯为清代仿明代成化斗彩杯器形制作而成。斗彩鸡缸杯是明成化年间景德镇御窑烧制的宫廷用饮酒具,历来被视为千金难买的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 青花缠枝莲纹温酒器:清光绪(公元1875-1908年)。饮用黄酒和白酒时,一般把酒温热后再喝。一是可以促进酒的酯化,使酒散发出醇厚的香味,优化口感;二是可以挥发一部分酒精,达到健康饮酒的目的。温酒器便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专用酒具。</p><p class="ql-block"> 粉彩荷花式吸杯:清光绪(公元1875—1908年)。此杯形如一朵盛开的荷花,花瓣中有一小孔与花梗相连,花梗中空,作用相当于吸管。因是光绪年间为纪念清军秋季操练而特制的纪念杯,故又名“秋操杯”。</p> <p class="ql-block"> 中国花器艺术始于魏晋时期的佛事供奉,到宋代普及至一般文人雅士,深入到寻常百姓家,成为吴自牧《梦梁录》所说的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宋人“四般闲事”之一。瓷器在中国古代花器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瓶样态丰富,高矮梅瓶、胆瓶、长颈花瓶以及仿古类花瓶是宋代瓷质花瓶的主要瓶式。元明以后,适合栽种花卉的各式花盆开始流行。</p> <p class="ql-block"> 炉烟宝薰:人类对香的喜爱始于本能。在上古祭祀中,先民将燃烧上升的香烟视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屈原以香草比附美德,香被赋予道德文化涵义;生活中,香可祛味、沐浴、熏衣、医疗、饮食等,用途颇广。中国的生活用香,肇始于先秦,成熟于盛唐,普及于两宋。中国本土香料多为香茅等天然植物性香料,东汉之前基本处于单香草熏时代。随着“丝绸之路”畅通,各类复合香料广泛应用,各式香器也应运而生。东方香魂独具神韵,魅力无穷。</p><p class="ql-block"> 钧窑天蓝釉双耳三足炉:元(公元1206—1368年)</p> <p class="ql-block">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元(公元1206—1368年)。钓窑香炉造型敦厚,即便是低矮小炉,也有饱满厚重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孔雀绿釉凸雕云龙纹双耳三足鼎式炉:明(公元1368—1644年)。此炉为仿古鼎式炉。鼎式炉舍弃青铜鼎繁杂的装饰,保留宋代陶瓷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要特征,由于青</span>铜鼎较少带盖,因此宋代绝大多数鼎式炉也不设置炉盖,即为敞口鼎。</p> <p class="ql-block"> 粉彩镂空云龙纹亭式香熏:清 乾隆(公元1736-1795年)。清代香薰多见玉质、铜质,瓷质少见。此器制作工艺复杂,镂空、堆贴、彩绘于一身。显示出乾隆朝高超的制瓷技艺。</p> <p class="ql-block"> 窑变釉用(Lu)端香薰:清 (公元1644一1911年)。此香薰造型风趣别致。施以窑变釉,颇显独特。元明时代多有直接做成狮子形的香炉。明清时代最常见的香兽是麒麟。</p> <p class="ql-block"> 瓷器不仅是庙堂之上的虔诚供器,君王案头的名贵赏玩,也深深地楔入寻常百姓家的衣食住行中。由于具有比陶器耐用美观,比金属制品易于制作、成本低廉等特点,瓷器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其易于塑造的形体,优美多变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装饰,体现出极高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承载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茶器、酒器,花器、香器为代表的不同功用的瓷器,共同构建出古人优雅闲适、清净雅致的生活情趣。瓷器的器用、造型、纹饰、釉色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敏锐感知。一部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生活美学史。</p> <p class="ql-block"> 瓷行天下:瓷器的贸易至迟从中唐开始,中国陶瓷已大量行销海外。宋元时期,陶瓷海上贸易蓬勃发展,广州、泉州、明州等世界性港口相继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陶瓷贸易体系逐步确立。</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陶瓷贸易持续繁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瓷器大量远销欧美地区,推动了早期贸易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陶瓷贸易的运输路线,被当代考古学者称为“陶瓷之路”。精美的中国瓷器沿着唐代发端的“陶瓷之路”源源输出,它们既是美观耐用的生活器皿,也以其绚烂多姿的造型和装饰承载着浓郁的中国文化与风情,对行销区域的物质生活以及文化面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青花地白花牡丹纹将军罐:</p> <p class="ql-block">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双系罐:唐(公元618—907年),1980年江苏扬州唐城故址出土。此罐前后腹有褐彩联珠心形纹,其内是绿彩联珠圆圈纹,圆圈内点绿彩。以联珠纹勾勒图案是受西亚波斯文化影响。此罐出土于江苏扬州唐城故址,应是长沙窑众多外销瓷器之一。</p> <p class="ql-block"> 洒蓝地黄釉开光青花花卉图葫芦瓶: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 。清康熙时期有些葫芦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演变为三节、四节的样式,并采用白釉、酱釉、青花的组合形式。这种装饰手法国内较为少见,而多见于流传海外的外销瓷中。“碗礁一号”沉船就有类似的器物被打捞出水。</p><p class="ql-block"> 青花开光折枝花纹菱花口碗: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此碗造型属于传统的墩式碗风格,折枝花卉纹和花果纹亦是常见的纹饰,但在胎体上运用对应的凹凸曲弦纹的手法,却新颖少见,属于外销瓷中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青花山石牡丹纹觚: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p> <p class="ql-block"> 从单纯输入中国瓷器,到根据需求定制中国瓷器,再到模仿、自制中国风格瓷器,英国的瓷器贸易和生产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18世纪英国以生产“中层人士”日常用瓷为主,并于斯塔福德郡北部出现了瓷器生产集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五彩动物故事纹:英国制。18世纪</span></p> <p class="ql-block"> 五彩描金花卉纹葵口碗:日本“九谷”制</p><p class="ql-block">17—18世纪。日本伊万里烧造的古九谷风格的彩绘瓷,是在借鉴中国明末清初彩绘瓷技法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产品大量使用金彩,用色华丽浓艳,表现出日本独特的艺术情调。</p><p class="ql-block"> 青花教堂图折沿盘:英国制 18世纪。自18 世纪中期开始,英国人开始仿制中国瓷,最早仿制成功的青花瓷名为“伍斯特瓷”。该盘纹饰包含华丽精致的城堡建筑、细腻柔媚的卷曲花草、弧线和“S”形曲线等,呈现出强烈的“洛可可”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看完瓷器展,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匆匆忙忙看了古镜、佛像和古钱币展,都没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天的游览到此结束。而国博地下厅的基本陈列-古代中国,还有一层的部分展厅和三层的全部展厅都没时间光顾,太遗憾了!总体感觉是特别震撼,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这还没看到国宝级的展品呢就让人这样欲罢不能,还会再来的。</p><p class="ql-block"> 走出国博才觉得特别累,在天安门广场上席地而坐休息了半个小时才开始回家。</p> <p class="ql-block"> 朋友看到我的国博古代瓷器展,震撼之余,给我发了她2023年在大英博物馆拍的中国瓷器展视频,我放在这里,想让能刷到我的朋友们欣赏一下咱们老祖宗最好的东西,遗憾的是最好的东西得去国外欣赏,让人很伤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