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令人感怀的秋季。习惯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回忆过往。</p><p class="ql-block"> 一晃退休已有五年,人生也走过六十五个光阴岁月。六十五年的寒来暑往,感慨我的人生轨迹最终竟然没有离开我生活的原点。比起那些曾经朝夕相处、长大后又各奔东西的小伙伴们,我早已习惯了身边所发生的巨大变化。</p><p class="ql-block"> 几天前,我又一次经过红塔礼堂。虽历经半个多世纪,这座礼堂仍然还是当年记忆中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在我写成的一篇回忆文章中,曾经用不短的篇幅提到过这座礼堂,讲述过与这座礼堂相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今天,礼堂周边早已车少人稀,很安静。它两侧的花坛还在,水泥砌成的宣传栏还是当年的样子,礼堂正门上方的原型吸顶灯、墙面两侧的那几盏壁灯都还是原先的模样,只是历经岁月后已经陈旧泛黄!</p> <p class="ql-block"> 红塔礼堂,曾经位列京城四大礼堂(红塔礼堂、地质礼堂、物资礼堂、政协礼堂)之首。它始建于1954年,启用时被命名为经委礼堂,后改名为计委礼堂一直沿用到文革。1969年因月坛公园内建造起中央电视塔,在那个特定的时期,附近百姓将这座高塔称之为“红塔”,随即附近有几处也就被冠以“红塔”的名称,如红塔门诊部,红塔商场;月坛北街当年也被改名叫红塔路。红塔礼堂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进行过返修加固,增加了二楼,礼堂的设备也进行了更新,音效在当时的北京达到顶级水平。</p><p class="ql-block"> 1979年,受邓小平的邀请,小泽征尔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二次访华,大师选择了音效更好的红塔礼堂作为这次音乐会的演出场所。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红塔礼堂的名字被正式启用。</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场音乐会上,邓小平在会见小泽征尔和乐团成员时,当众表明了中国日后实行对外开放的想法,这给世界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这和当年乒乓外交一样,其意义远超过这场音乐会本身;而红塔礼堂恰恰见证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 此前,包括著名的伦敦爱乐以及小提琴大师斯特恩在内的世界著名音乐团体和演奏家,曾在此演出。此后,又陆续举办过包括提琴大师梅纽因在内的演出活动。很多国外影片和一度禁演的国产影片,纷纷在这里上映,人们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的来到这里。多年前, 《北京晚报》曾经在“五色土”栏目刊载过一位读者的回忆文章,题目是“我们的红塔礼堂”,记得文中有这样一句表述:“当你走进这座礼堂时还是一个旧时代的人;而走出来那一刻,你已经是一个新人了”。尽管现在读到这样的文字,会感到莫名和不解,但在当时,对于被思想禁锢了太久的人们来说,在这座礼堂所聆听到的音乐,观看到的电影,欣赏到每一个新时代到来时从心底迸发出的激情而创作出的诗歌朗诵会,都是那样的震撼人心。头脑中长时间固有的对事物的认知,一瞬间被颠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沉浸于往事,我特意停下车,来到礼堂的台阶前坐下,思绪很快便回到那些遥远的夏日。多少个傍晚,走出家门来到礼堂前,坐在同一处台阶上,与邻居们谈天说地。直等到白天的暑热退去后才起身返回各自家门歇息。当年那幢紧邻礼堂的大院宿舍楼,早已被新的建筑取代,可礼堂和家之间的那条狭长的夹道还在,四十多年前的暑假里,我和中学时的同窗好友就在这条夹道打羽毛球,比试谁能将铅球抛得更远。这情景恍如昨日。</p> <p class="ql-block">上面的照片,是与当年的小伙伴拍摄于1980年。礼堂旁边那栋住宅住宅楼依稀可见,就是计委大院205门。</p> <p class="ql-block"> 当年家门前的那颗稚嫩的小槐树,如今已枝干粗壮,根深叶茂,见证了几十年来这里的所有变迁和坚守</p> <p class="ql-block"> 与记忆所不同的是,如今红塔礼堂早已不再有当年络绎不绝的观众和每逢散场时的人声鼎沸。没有了礼堂两侧墙壁上不断更换着的巨大演出海报,没有了每逢周末我对在此观影的那份期待,不再见到当年经常在这里闲谈上几句的左邻右舍们。</p> <p class="ql-block"> 红塔礼堂所在的这条街,过去曾经叫红塔路,现在早已经又恢复了月坛北街的街名。尽管在此后的多年中,我家有过数次的搬迁,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这条街上并已居住了多年。位于月坛北街东面的路北,也坐落着一个小区,曾经是水电部宿舍小区,建造于1956年,距今也有68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宿舍区内,为生活配套而建造的水电部幼儿园,如今已经被一高档餐饮娱乐场所取而代之,或许因为院中生长着几株高大的梧桐树,而得名“梧桐小院”。</p> <p class="ql-block"> (“梧桐小院”正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月坛北街,与旧时相比,有了太大的变化,整条街道北侧的老式住宅,经过几年前的整修,不再显得那样陈旧。</p> <p class="ql-block"> 红塔礼堂向东不远的十字路口东北角,原先是一家国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理发店</span>,记不清存在了多少年。如今这里已经更换了主人,经营着德州扒鸡。</p> <p class="ql-block"> 它的对面是七彩云南大厦,是一家集写字楼,高端餐饮,玉翠展示销售在内的综合商业楼。而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首都汽车公司</span>的原址。</p> <p class="ql-block"> 成立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首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承担着国家外事活动迎来送往的用车服务。</p> <p class="ql-block"> 再向东,就是月坛公园。</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月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也就是公元1530年,是皇帝中秋祭月的场所。这里是儿时与小伙伴们去的最多的一个地方。如今经过多次规划改建,已经找不到当年的一丁点影子;公园内不见了悠来荡去的秋千和印象中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儿童转椅。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是水榭楼阁和规划的井井有条的庭院以及满园的花草树木。原先栽种的核桃树,被翠柏和银杏树所替代。</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夕月坛</span>内的那座中央电视塔,仍然矗立在那里已经有55个年头,成为这个地区的一个地标,它的存在,成为流年的见证,见证着它周边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也正因为这座铁塔的存在,公园内可以称之为古迹的那部分,长期不能向游客开放,这让人深感遗憾。</p> <p class="ql-block"> 紧邻月坛公园的东侧,有一座并不高大的建筑,就是前面同时提到过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塔商场;</span>同时期,京城内有名的川菜老字号<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峨嵋酒家</span>,就设在这座商场的右侧。我经常在中午带上家什伙,去到一楼外卖窗口,打上一份四川凉面。上世纪末,复兴医院门诊部迁入此地并将这座建筑进行了翻建。(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门诊部地处月坛北街与礼士路交叉路口,它的对面,如今是月坛大厦。</p> <p class="ql-block"> 沿着月坛大厦路口一直向南,这条路被称为南礼士路。路东,在月坛公园东门的斜对面,曾经有一家南<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礼士路照相馆</span>。当年住在三里河附近的人们,家中一定会存有在这家照相馆拍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甚至还能记起这家照相馆的老摄影师。一身蓝色旧中山装,头上总戴着一顶卷曲帽檐的老式中山帽,架着老花镜的耳朵上,总还要再夹上一只铅笔。胳膊上套的那副套袖已经记不起是什么颜色。还记得这家照相馆内有着两件给孩子们照相用的道具:木公鸡和三轮儿童车。我的周岁照就出自这家照相馆,</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里不停的在记录我的成长的每一个瞬间。</p> ( 所选的几张不同时期的照片,均出自南礼士路照相馆) <p class="ql-block"> 如今已经不可能再寻觅到这家照相馆和那位老摄影师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 月坛大厦东侧是当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城体校</span>的所在地,如今已经成为一处设施齐备,透着现代范儿的运动场所----月坛体育中心。</p> 它的东面就是车流汹涌的<font color="#ed2308">西二环</font><font color="#ed2308">。</font>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这座桥就是西二环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月坛北桥</span>。小时候,这里还是高高的明城墙和浅浅的、满是淤泥的护城河。那时经常和小伙伴们钻过一道铁丝网,跨过铁道,去到护城河边上捞鱼虫,玩泥巴。大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城墙不见了,成了一段好大的工地,在这里挖了很深很宽的沟。日后才明白,如今的地铁二号线就是沿着这城墙原址和护城河深挖建成。</p> <p class="ql-block"> 再沿着月坛北街一路折返向西,回到红塔礼堂,它的斜对面是洪茂沟小区和解放军报社及宿舍区的小南门,我上中学时就有同学住在这片小区。如今,经过后来的翻建,早没有了记忆中的模样而被淹没在今天都市的尘嚣中。</p> <p class="ql-block"> 洪茂沟小区入口</p> <p class="ql-block">它的西面,就是曾经的原国家物资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 父亲从干校返京后就在这座大楼上班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这座大楼最东边的一角连同一间办公间被震落,残缺了很长时间。如今装修一新的这座大楼,已经成为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家数据局”</span>和<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span>的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 它的对面是一个名叫<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沙沟</span>的小区,小区内的南北两端,建有两座两层高的黄色红顶的小楼,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部长楼",</p> <p class="ql-block"> 当年只知道里面住的都是“大官儿”和高级知识分子。这里距离周边的各大部委,步行最多不过20分钟。文革后,钱钟书和杨绛就住在这个小区。如今看来,这两座小楼已显得再普通不过,但因为它的位置紧邻钓鱼台国宾馆,以及当年所居住的主人的特殊身份而仍然显得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由此往西不过50米,过了马路就是钓鱼台国宾馆的正门,由于这个地段的特殊性,使得月坛北街较周边大多数街区,要寂静静许多。</p> <p class="ql-block"> ( 钓鱼台国宾馆东大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宾馆的斜对面,也就是这个路口的东北角,是一块精心设计而形成的街边公园,青草如茵,花红柳绿,平整的步行道向内延伸,成为周边百姓休闲,散步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而这块怡人之地,中学时期却是一片桃园,曾经是我们学农劳动的一个去处。我在追述中学生活的一篇《秋天的回忆》的文字中,曾经提到过这里,也详细记叙了当年在这片桃园发生过的荒唐且有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国宾馆外墙,栽种着无数的银杏树,一到秋天,这里一片金黄,人们汇聚于此,将这短暂的美景争相收入镜头。</p><p class="ql-block"> 眼下又到了一年中到此观赏美景的季节。</p>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与月坛北街南面平行的一条街,是月坛南街,也被称之为西城三里河大街(因为在北京的原崇文区,也有一处三里河)。在这条街上,因曾经是国家“四部一委”(一机部,二机部,重工业部,地质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办公楼群所在地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三里河的地界一直没有严格的划分,人们一般习惯把东起今天的西二环路,西至三里河路,北邻阜成门外大街,南靠复兴门外大街之间的地区称之为“三里河”。看介绍,这个地名源自玉渊潭的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建于金代的石桥,桥与金中都城北城墙(现在的会城门)相距三里,故得名三里河。</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月坛南街路北,曾经是国家计委大院,当年它占地面积好大,南起三里河东口,北到现在的月坛北街,而我和很多的儿时伙伴,之所以被称之为大院长大的孩子,这要追述到在上世纪50年代初这个大院的落成。</p><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按照当时北京城的城市规划,梁思成和陈占祥极力主张将北京的老城保留,在城西近郊月坛以西、公主坟以东的地区建造人民政府的行政中心区,旨在保护老北京古城面貌。但毛泽东没有采纳梁陈的建议,只部分同意在城西建设国家四部一委办公楼。</p><p class="ql-block"> 1952年冬季开始在西郊三里河开工兴建四部一委办公建筑群,直至1954年4月初工程才正式动工,1955年基本竣工。</p> (建设中的“四部一委”) (规划方案) <p class="ql-block"> 下图就是一张远眺已经建成后的部委大楼配楼的老照片。从这张珍贵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建筑的宏伟,同时也可感觉到周边仍是一片荒芜,没有像样的公路。那辆正在上下乘客的公交车,就是如今仍然在运营的13路公交。它是当时城区内跑的最长线路的公交车。70年过去了,现如今,13路公交的西部终点,依然是三里河站。</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当年这张老照片的拍摄地附近,再拍一张大致相同角度的照片,原先那幢完整的建筑,已经被后来新起的楼房所遮蔽,只能见到它的一角,而这片“四部一委”建筑群已被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这组建筑群,已经更换了主人,除了中国科学院和学部主席团以及曾经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如今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外,原先的一机部,二机部和重工业部早已经被撤销,继而是现在的兵器工业总公司和北方工业有限公司,还有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图中当年能见到的这座配楼是财政部大楼,现如今,在它的南面又盖起了庞大的新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的国家计委大厦,1956年行将竣工时,顶部缺少了配楼上富丽堂皇的琉璃瓦屋顶,在整体建筑风格上显得很不协调;(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 这就引出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确定建造这组部委办公楼的1952年,整个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抗美援朝战争空前惨烈,加之此前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此后又发生了所谓的“高饶反党集团”案,一直到1955年,大范围缩减原设计方案后,计委大厦才进入行将封顶的最后阶段。此时全社会兴起了一场“反大屋顶运动”,</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指示,工程就此结束,留下这样一个现在看来与整体设计存在明显不协调的中心建筑,作为反浪费的样板,来警诫后人。多年以后虽经过多次的翻修,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当年的设计原貌(见图)。</p><p class="ql-block"> 当年发生的太多故事应该是属于父辈们的。因为距今已经过去太为久远。</p> <p class="ql-block"> 这张拍摄于1958年的照片中,仍然健在的,或许只剩下站在前排中间位置的<b style="color:rgb(51, 51, 51);">宋平,</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今年也应该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108岁高龄的老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大厦周围已经建起围墙,门前也变得戒备森严。</p> <p class="ql-block"> 而遥想当年,我和小伙伴们,每到傍晚,离开不远处的树林子,就会来到这座办公楼下,爬上一楼窗户宽阔的窗台,坐在上面等我们的父母下班。</p><p class="ql-block"> 记得大楼对面曾经有一家加油站。</p> <p class="ql-block"> 提起那片树林,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与小伙伴们暑假在这里粘知了的那段往事。我在《蝉趣》的那篇短文中,曾经记载过在这里度过的快乐时光。当年位于建筑群西侧(现在的玉渊潭公园东门路对面)的那片一到夏天会遮天蔽日、走进去顿感凉爽的树林,如今已经被拓成一片绿地,仅留下新栽上的灌木,似乎为了供人们去回想当年。</p> <p class="ql-block"> 时光会抹去太多记忆中的过往,但一路走来,仍心生怀念。(若有兴趣了解当年“四部一委”的相关故事,可以参阅互联网上《四部一委建筑群-----计划经济的大本营》一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兴建“四部一委”的相同时期,在月坛南街北边,建起了前面提到过的计委大院,这里一直被人们称作三里河一区,直至今日。</p> <p class="ql-block"> 1952年,在现在的三里河一区这块地方,兴建了一片当时的中央财经委的办公楼兼生活区,其中原计委幼儿园所在的一座二层小楼,起初就曾经是高岗的办公和生活的官邸(见图)</p> <p class="ql-block"> 这是拍摄于当年的计委幼儿园。张照片中的孩子们,如今都已经是耄耋老人。</p><p class="ql-block"> 因从小到大都是在这座小区生活、学习直至后来结婚生子,所以我一直对计委大院心生笃思。</p><p class="ql-block"> 我和当年的小伙伴们正是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简单快乐的儿童时光;自从我出生后,从浙江老家专程来京照顾我的祖母和太祖母返回老家后,我便开始脖子上挂一把钥匙🔑,学着独立生活。那一年,无论寒暑,只要有机会,整日都会和身边的小伙伴们出没在这片小区内,捉迷藏,推铁环,粘蜻蜓,捉知了,玩弹球,打弹弓,捡烟盒,打尜,到东面的铁道路基的碎石里捉蛐蛐。冬季到来,将叠好的纸飞机送进锅炉房烟囱的底部,仰头等待从高高的烟囱顶部飞出的那个瞬间;一次次爬上锅炉房顶,纵身跳到下面的煤堆上,甚至会掀开小区路边的井盖,钻进去,再从很远处的井盖钻出来。一天到晚身上总是脏兮兮。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的冬天很冷,我们就会随大一些的孩子一起,在自家楼下院子里平出一块地,用土围起来,泼上水,冻出一块小冰场。找来木板、铁丝,制成一个冰车,盘腿坐上去,杵着自家用来捅蜂窝煤的铁签子,在方寸冰面上滑的好开心,不去理会家里大人三番五次催叫着回家吃晚饭。</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冬季的雪总会下得很勤、很大,我们会不约而同的走出家门,分成两拨打雪仗。脚踏一块竹板或仅凭借一双塑料底的棉鞋,成群结队在小区内的马路上穿梭滑行,滑遍整个大院。到家后再将湿透的棉鞋放到暖气上烘干。</p><p class="ql-block">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因城市改造的需要,几乎将这片庞大的小区建筑群拆除殆尽,仅保留了最北侧为数不多的几栋。经过漫长岁月,这些楼房已变得沧桑老旧。去看一眼这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已经成为曾经在这个大院居住过的人们的一种不解的情缘,也成为我对过往的一种思念。(见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多年前,《北京晚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这座大院发生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小区内有一所计委子弟小学,在此长大的孩子们,几乎都毕业于这所学校。1964年,这所小学被外交部命名为中古友谊小学,这个校名一直沿用至今。</p> (致敬!儿时我中古友谊小学的老师们) <p class="ql-block">1968年至1973年,除了短暂的转学去了一个江南小镇借读了半年,返京后就一直在这所学校读到毕业。同样,我在一篇《我印象中的计委大院》的回忆文章中,曾经记述过我记忆中的小学时光。现如今,中古小学已经随着整个小区的拆迁,迁址到不远处重建。</p> <p class="ql-block"> 目前的中古友谊小学已经成为北京市教学设施条件齐备,规模较大的一所小学。现如今它的对过,曾经有过一出清真寺和回民小区。</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古小学建校70周年,校庆日,学校出版了两册纪念书籍</p> <p class="ql-block">在征集出版素材时,我为母校献上了我书写的一份祝福:</p> <p class="ql-block">我会永远感怀这所启蒙我心智的母校和曾经的先生们!</p> <p class="ql-block"> 回忆小学,就不能不提上面的这座建筑,它紧邻原中古小学的原址。在我的回忆文字中曾经提及过。它就是当年的计委食堂。</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那些年,每天书包上总要拴上一个母亲用毛巾做成的兜子,里面放上一只铝制饭盒,上学路上,勺子总会随着书包的摇摆在饭盒里叮当作响。中午放学,从兜中掏出母亲每天为我和妹妹分配好的饭票,在这所食堂排队就餐。餐后,自己会将饭盒洗净,盛满水,沿着这个坡道一路走,一路撒,身后留下一溜清水撒下的痕迹。如今,当年的食堂已经成为一处健身康体中心。但原先的那个斜坡,经过翻建后仍然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还有很多光影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这座隐没在改造后楼群街边的小楼,目前是一家商务酒店,它的旁边是经营上海菜肴的金枝玉叶餐厅。就在原小区南侧紧邻三里河东口的入口处。过去住在这个小区的人们,对它太熟悉不过,它就是三里河浴池,我们都称它三里河澡堂。</p> <p class="ql-block"> 而咫尺之遥的三里河东口西北角,50年代初建造的那所邮电局还在,仔细辨认,仍然还有曾经记忆中的影子。</p> 邮局对面,这座白色的四层老建筑,是旧时的商业部宿舍,仍固执的彰显着从遥远年代一直走到今天的坚守和它的存在感。 <p class="ql-block"> 沿这座老建筑向西看,这座建筑就是1984年开业的万方西单商场,它是北京第一家超市,当时那会儿不叫超市,这里的百姓叫它“万方自选商场”。如今仍然住在这里的老街坊们,在此购物,一买就是好几十年。</p> 超市的对面曾经是厚德福酒楼,1962年在此重张开业,后来一度改名:“河南饭庄”;此后京沪食品店在此营业。直到1994年,同和居饭庄迁址到此直至今天。 <div> 月坛南街上,还有很多旧时的光影仍留在我的记忆中。这座高大的建筑原先的位置,是四十多年的三里河工人俱乐部,记得当年,一到晚间,临街的灯光篮球场灯火通明,球场外围满了观赛者。<br></div> <div> 俱乐部一侧的东面,就是我儿时难忘的三里河百货商场。</div> <p class="ql-block">(当年三里河百货商场的原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这是周边规模最大的一处购物场所。至今还记得,走近商场靠左侧,是出售价格昂贵的家用电器的柜台。大致在1971年左右,那时我刚刚从南方借读返京,重新回到中古小学读四年级。在与小伙伴们的朝夕相处中,我谜上了一个同学家中的半导体收音机。回去后向母亲提出想要一台;由于那个年代,家庭生活非常拮据,没有多余的钱来购买这样的奢侈品。而我连续很多天,都会去到这个商场,扒着柜台呆上很久,眼睛直勾勾盯着那几款收音机,一直会呆到商场熄灯关门。此后每次回到家,见到母亲,都会为要一台收音机而哭闹一场。在我不停的软磨硬泡下,母亲无奈之下,终于带我来到了这家商场。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买到手的那台黑白两色,塑料外壳的半导体收音机的牌子是“东风牌”,为买这台收音机,母亲花去了23元,这在当年着实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后来听说,为了给我购买这台收音机,其中的一部分钞票是母亲硬着头皮向邻居借来的。如今想起当年的我,怎么会这样的固执,这样的不懂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此再往东,是一条十字马路,路面笔直宽阔,车辆川流不息;路的两旁已经矗立起邻此接彼的高楼大厦。</p><p class="ql-block">而南北走向的这条道路,很多年前曾经是一条铁道,猜想应该是当时京张铁路的一段吧。路口的道岔,每当有火车经过前,都有“铛铛”的警铃声响起,随即道口会落下黑白相间的护栏,将列车与准备通过道口的行人和车辆分开。当年,看惯了由远而进,鸣着刺耳的汽笛从眼前呼啸而过的列车,也并不觉新奇。</p> <p class="ql-block">(当年铁道的路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条十字路口的东南角,过去是一家煤场,当年家家户户所烧的蜂窝煤,多半都出自这里。送煤工蹬辆平板三轮儿,上面罗满一整车蜂窝煤,挨家挨户将住户购得的煤,整齐的码放在住户的楼门口。那时搬煤入户的差事,都是我们这些半大小子;记得我会将搓衣板上码放四五层煤,起身仰着头、直着小腰板儿,一口气上三楼,有时会将煤放满大号洗脸盆,弓着身子上楼。那时,尽管年纪尚小,生火,换煤,清理炉膛,封火这些现在看起来复杂的活儿,那时我已经轻而易举的可以完成。</p> <p class="ql-block">(那座五层的小红楼,就是过去煤场的所在位置)</p> 路口西北角的这座白色建筑,就是当年复兴医院门诊部的原址。 它的西侧,曾经是三里河一区计委大院的其中一处入口。 当年这条入口两侧,各建有两个用砖砌成的岗楼,至今也没有搞懂,建这两座岗楼是何目的。因为自从上世纪50年代初大院建成到后来的改建拆除,莫大的一个计委大院,四周没有一处围墙和栅栏。<div> 路口的傍边,国家统计局就坐落在这里<br><div><br><div><br></div><div><br></div></div></div> 再向东,就是月坛派出所所在地。经过改建,已经成为北京规模最大的派出所之一 从月坛南街一直向东,就是上世纪建成的北京儿童医院,目前已经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儿童医院 在儿童医院十字路口西北角的这座建筑,是当年儿童医院建成后的员工集体宿舍楼。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胡亚美就曾经居住在这里。<div> 而它的路东,曾经是北京光学仪器厂大楼,更早是一家产科医院。听父母讲,我就是出生在这里。现如今这里已经盖起这座高楼大厦</div> <div><br></div><div><br></div><div> 寻迹,自然会想中学时代。回顾这人生的一路走来,难忘的还有我就读了五年那所中学。北京铁路二中。</div><div> 刚退休那年,也是在相同的金秋季节,我就写下了一篇《秋天的回忆》,文中记述了自己在初中和高中度过的1800多个难忘的日子。可以说真正的人生,起始于这里。</div> 我们这些大院的孩子1973年从中古小学毕业,按照当年所居住的区域划分,一部分被划拨到四十四中,而我被划到这所中学,开始了五年的中学生活。<div> 铁二中位于月坛南小街,入学初期的教学楼在小区的北侧,如今这座教学楼依然存在这。</div> 目光穿过大门,可以识别出一楼当年教室的那三扇窗户,不同的是,如今已经加装了护栏。 当年,教学楼与这栋教室宿舍楼之间曾经是一个篮球场,初中时,再一次运动会后有一张合影,记录小当时的场景,身后的红楼依稀可辨。 这栋楼里曾经居住着我初中一年级时的班主任高淑英老师。在我写成的那片回忆文章中,因没有留下一张高老师的合影而感到遗憾。但就在不久前,从同学出看到一张当年的黑白照片,其中就有高老师。这张照片中,老师的笑容,正是我记忆中的那样和蔼可亲。 <p class="ql-block"> 这一阶段,是留下影像最多的,直至今天。它记录着我们中学时期所经历的一个个瞬间,以及今天仍然继续着的同学和师生之情。正是因为在这所中学读书,有幸班上的一位女生,日后成为我的妻子。</p> <font color="#ed2308"><b> 这篇《光阴的故事》,仅仅追述了我几十年来生活中的一些缩影。</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中的照片,我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去拍摄和搜集,但人生却在这些光影中已经走过了六十五个春夏秋冬。有更多没有讲述的故事,会留在人生的记忆中,继续温暖着我们接下来的日子!</b> <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照片来自互联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