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开阳古堡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开阳村。在古代是通往雁门关南下中原的边塞要地,乃兵家必争之地。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开阳堡即战国时期赵国代郡之安阳邑。这是一座最原始,荒凉的城堡,堡墙用当地特产的白垩土和黄胶土混合夯成,现在堡城墙虽经千年历史的风吹日晒雨沥,仍保存着原来轮廓。</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可以住宿的</p> <p class="ql-block">开阳古堡坐北朝南外形酷似一只大龟。南面紧邻一条河水。在河水与城堡之间有三个土堆,中间的一个土堆就像一个龟的头,两边的两个土堆又像龟的两条腿,城堡就像龟的身子。正因为如此,开阳堡又被人们称为龟城。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这里是赵国的安阳邑,赵武灵王封长子章为安阳君,汉代石安阳县县治在此,到宋元时因战争,此地逐渐荒凉,清朝时随“九边”废弃、环境恶化,古堡从此日渐凋零,从古至今开阳古堡已有二千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开阳古堡虽然不大,安阳君最后也没继承王位,死于内讧,但是他的老爸可是大大有名。赵国的强盛就是从赵武灵王赵雍开始的,赵雍破除旧习,倡导胡服骑射,从此赵国拥有了战国七雄最强大的骑兵,如果不是他的儿子们争斗,再加上赵括的纸上谈兵,从而彻底葬送了赵国的全部精锐,灭六国的恐怕轮不到嬴政呢。望着古堡南部千亩杏林,一排排杏树正在盛开,仿佛当年的赵国骑兵整齐排列、盛装待发,灭林胡、平中山,气吞万里如虎。可惜历史不能重来,横亘燕赵大地的桑干河,淘尽多少英雄。</p> <p class="ql-block">与其说开阳古堡是一个旅游点,不如说这里是个村落,这里不收门票,古迹也几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据说恢复性保护需要几百万,县里拿不出钱,也没有人赞助,这样的话恐怕不出几十年,最多百年,这里的古迹就会坍塌消失。</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可以住宿的院子里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下面都是旧房子老乡们都搬到新房子里住了</p> <p class="ql-block">开阳堡长宽约为300多米,土城墙依然保留了原有的轮廓,有的地方基本完好。城堡只在城南侧开城门一处。城门上下为青砖和条砖垒筑,门洞内的铺路石被行人车马踏的光滑如镜,至今仍是出入的主要通道。开阳堡内的街区为井字结构,分为九个部分,史称“九宫街”。目前街区还保留着“乾三连”和“坤三连”的格局,其他街道仍能看到依旧八卦建造的一些痕迹。</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保存基本完好。台高约两尺,台上青砖铺地,两侧屋角由木柱支撑,柱础石雕图案精美。台上两侧各有一个耳房,共演员化妆和候场。在房屋檐下梁头的位置有一个立体感很强的砖雕,采用的是透雕手法,画面是松林鹿回头,有较高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唐代建筑的玉皇阁,据介绍,因为年代久远,唐代的土木建建筑保存至今的仅有几处,玉皇阁是其中之一。玉皇阁共有3间,高2丈多,为单檐歇山顶。四个檐角玲珑精巧,角脊上走兽尚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檐角处起杠杆作用的木构件昂,其昂嘴被雕成象头,专家说这种雕饰在古代建筑中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土地庙</p> <p class="ql-block">土地庙</p> <p class="ql-block">土城墙</p> <p class="ql-block">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p> <p class="ql-block">视频</p> <p class="ql-block">宣化古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被誉为“京西第一府”,是中国北方现存古城中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位重要的城池。</p> <p class="ql-block">大新门。宣化古城始建于唐,为历代军事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宣化古城有清远楼、昌平门、镇朔楼、石恩寺等主要景点。边长六里十三步,周边长二十四里余,城墙高二丈八尺,雉堞高七尺,通高三丈五尺,沿城没七门一关。宣化古城有国家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了处,是集古城文化、建筑文化、佛教文化、辽代墓葬文化以及玛瑙雕刻文化于一体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全楼高25米,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楼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衢。楼内有明代古钟,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镇城钟钟声悠扬洪亮,可远传40余里,固清远楼又俗称钟楼。清远楼建筑风格独特,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清远楼楼顶檐下有四块木制匾额,南面的匾上写着“清远楼”三字,是由清乾隆年间的都督李伟书写。东、北、西三面的匾上分别题写着“耸峙严疆”、“声通天籁”、“震靖边氛”。均由清乾隆年间的朝议大夫、北口道兵备吴炜书写。二楼内悬挂着明嘉靖十八年铸造的八卦“宣府镇城钟”一口。铜钟身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p> <p class="ql-block">镇朔楼又叫鼓楼,在昌平门北面,城市的中轴线上,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已有560多年的历史。镇朔楼的得名,源于明永乐七年镇守宣府镇总兵佩“镇朔将军印”。镇朔就是镇守北方的意思。镇朔楼建在墩台上,通高25.1米,墩台下有南北向卷门,占地1052.3平方米。这是一座重檐九脊歇山顶式建筑,它的外观古朴庄重,高大巍峨,是古建筑中的瑰宝。镇朔楼的上层檐下挂着两块木制匾额。南面的一块匾长6米,高2米,上书“镇朔楼”三字。北面的一块长6.6米,高2.4米。乾隆皇帝手书“神京屏翰”四字,匾的边框上雕刻有姿态各异的飞龙图案,全匾刻工精细。直径1.4米。它的作用是“以司昏晓”。古时没有钟表,用漏刻、日晷计时,用更鼓报时。因此老百姓又把镇朔楼叫做鼓楼,每日按鼓楼的报时安排作息。在战时也用此鼓发出报警信号。</p> <p class="ql-block">官厅休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