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早以前,就听说重庆市大足石刻闻名中外,可惜没有机会一睹为快。甲辰农历四月,有幸回四川探亲,侄儿雄鹰冯沫兄弟闻讯,驾驶两部汽车,陪我和老伴全家五口从南充市到大足参观。考虑健康原因只参观宝顶山石刻群雕。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是著名的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佛教景观,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第一次听说。</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餐,汽车从南充市区到大足城区约两个多小时。在大足城区吃午餐,品尝重庆小面,小店老板是一位退休职工,非常悠闲自在,态度诚恳,服务周到。吃完小面,还不忘给介绍大足石刻,拿出自己买的冬枣招呼品尝。一碗小面味美量足,吃得饱饱的,几棵大枣让内心甜甜的,重庆人的热情豁达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到达景区大门,换乘小巴士盘旋上山。前方开阔台地,中央是雄伟壮丽的大足石刻广场,广场对面是大足石刻博物馆,参观从这里徒步进入。宝顶山沟壑崖谷,林木葳蕤,四月熹微,暖煦拥抱,和风拂林,暮春浅夏天气好像专为参观而准备。在晚辈们的搀扶下缓缓恣行,加入游人行列,伫立观看,静听讲解,拍照留影,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寶頂”二字高悬崖壁,斜阳映照,熠熠生辉。宝顶石刻开凿于初唐,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延续至明清,形成今日规模,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宝顶石刻群规模宏大,全长约500米,最高处约25米,以山形取势,雕刻精美、题材广泛多样化、巨龛相连,内涵丰富、保存完整,位于大佛湾马蹄形的悬崖峭壁,好似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牧牛图,龛高5.7米,宽29.1米的长卷式组雕,充满山野情趣雕刻于崖壁,好似一部山中连环画。光彩夺目,构图严谨,画面有序,形象自然,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古代世俗社会及家庭生活和民间风貌,简洁朴实,生动有趣,栩栩如生。通过牛与牧的形象叙述牧牛牧心。把冗长的佛教义理,用12龛石雕,以一头桀骜不驯的犟牛驯服到明心悠闲,牧人面带微笑,牛鼻牵空鼻无绳,用图画的方式让人读懂佛教义理,非常巧妙。</p><p class="ql-block">整龛造像取材于现实,采用山中牧牛的形式,顺着山岩地貌,刻画牧人挥鞭赶牛、冒雨登山、吹笛击拍、攀肩谈笑、畅然酣睡,以抒情诗的艺术节奏,把游人带入诗情画意的环境中。让参观者遐想古代放牧及田园风趣,沉醉到云缠雾绕的林泉山水,牧童笛声悠扬,牛儿悠闲荡漾,游人徜徉于巴山蜀水的迷人风景中。</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5万余尊,宝顶石刻近万尊。圆觉洞是宝顶洞窟石刻,洞深12米,宽9米,高6米,用人工一锤一凿凿成,洞中三大发明创造值得驻足欣赏。甬道幽长。洞内甬道外小里大呈狭梯状,光线变暗,洞壁两边雕凿12尊圆觉菩萨,正面雕刻三尊如来三世佛,佛前有菩萨跪拜问佛,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洞顶霞光。洞顶一扇天窗,光线射入洞内,犹如一盏舞台聚光灯射于跪佛。游人进入洞内,光线由暗而明,12尊佛在浅淡的光线中浮现,佛像庄严,仙石竹林,祥云花纹,层次分明,光线柔和,游人借助心里感受好似进入佛国仙境。</p><p class="ql-block">排水工程。惝若雨天,“叮咚叮咚”奇幻妙境,排水艺术的造型突显精彩。洞窟卧龙盘旋,龙身为排水管,雨水由龙身流入,龙头昂首向下,僧人托钵高举,手臂镂空,接住龙口流出雨水,镂空手臂化作排水管,再通过地下管道将雨水排出洞外,不仅洞中佛,还是一座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华严三圣,是宝顶石刻的又一重大杰作。石刻手法简炼,气势磅礴,头顶崖檐,脚踏莲台,重额广眉,悲悯豁达,三尊佛像给人以熟悉亲切之感。成为宝顶石刻造像寓力学、透视学原理于艺术构思的典型。文殊造像,高大巍峨,手持 1.85 米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近2 米,宝塔与手臂重达千斤,托于身前,历经八百年不坠,真不愧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据说工匠们为防手臂断落,运用建筑力学原理,刻出宽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巧妙地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八百年前巴蜀工匠,中国劳动人民智慧超群。这样雕刻既合符力学原理,又不违背菩萨褒衣博带、宽袍大袖的造像规律,还不失宗教的庄严。 </p><p class="ql-block">像龛通宽14.5米、高8.2米,三尊佛像皆高7米,肩宽2米,雕刻时刻意将头部加大,胸部缩短,小脚部位加长,身躯前倾20度,恰是雕像与观众的透视角度。三尊菩萨神情肃穆、气势庄严,慈祥宁静,眼眸下视,威仪奕奕,正好与游人仰观交汇。窟壁雕刻了八十一尊圆龛小佛,既丰富了整龛造像的构图层次,又把三尊主像衬托得更高大威严,使整龛造像的气氛显得庄严而热烈,真不愧为艺术造像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石刻千手观音。传说观音能救众生一切苦难,是万能菩萨,因而千手观音应运而生。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是唯一大殿崖壁石刻,实为一奇,被誉为天下奇观。雕刻时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88平方米的石崖平面布局,雕刻1007 只手。千者,多矣,无穷无尽。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绚丽多姿,犹如孔雀开屏,心摇目眩,令人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比较普遍,但象这样名符其实,立体的石刻千手观音却世所罕见,第一次亲眼见到石刻千手观音。“画人难画手”,在近9米高的坚硬岩壁雕刻1000多只手,而且手的姿势无一雷同,真是叹为观止,鬼斧神工。 参观大殿,观音石质千手保存完好,慈眉善目,饰以金色,崖壁金光灿灿。据说,这龛千手观音造像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卧佛奇观。亦称释迦涅槃雕刻,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造像。占据大佛湾最显赫的U形底部正中的位置,长 31 米的半身卧像,体形丰圆壮硕,采用圆刀雕刻,线条浑厚柔和,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佛主涅槃时的安祥体态。 卧佛造像各地都有,宝顶石龛大胆创新。卧佛只表现了上半身,“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手支颐而卧”,腹部雕刻孔雀明王佛身像,乘坐孔雀身上,展翅欲飞,正好遮掩卧佛下半身,巧妙的雕刻艺术。</p><p class="ql-block">卧佛双脚隐入岩际,右肩陷入于地下,左肩五色祥云之中,表示释迦牟尼横卧于天地之间,一条九曲黄河佛前蜿蜒曲折源远流长,能工巧匠的造像技巧,令人肃然起敬。卧佛造像气势宏伟,虚实相间,意境深邃,宗教造型艺术的仪轨,引入民间艺术的活力,意到笔不到,使得意境博大有魅力,产生出难得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九龙浴太子,宗教杜撰流传的美丽故事。小时懵懂不懂事,也经常爱问,我是从那里生出来的,大人会说“旮肢窝”(方言,腋窝)。原来释迦太子也是他母亲手臂一抬从旮肢窝生出来的,佛徒又给他石刻这龛“九龙浴太子”的故事,以示他天生与众不同。据说这里原来是一个经常流水的缺口,工匠们建水塘,用巨石把缺口垒砌起来,刻上九条龙首和太子婴儿像,龙嘴吐出水正对着年幼太子,九龙奋飞,喷吐冷暖,沫浴太子。形成了今日风景奇观,静中寓动,九龙浴太子,黄河九曲佛前流,九曲之水清濯濯。</p> <p class="ql-block">宝顶石刻,造像万尊,儒、释、道意象万千,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为一炉,博采兼收,推陈出新,开拓了中国石窟艺术的新天地,难怪乎把它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写作/二马在途</p><p class="ql-block">图片/手机拍摄于大足宝顶</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6日写作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