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致良知读书会(林甸往事读书会)《论语章句心解》(32) 2.23 2.24

高丽

<p class="ql-block">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译 颛孙师提问道:“今后十代的政治是可以预见到的吗?”孔子回答说:“殷商沿袭了夏朝的礼法,做了适度的增删,所以从夏朝的政治到商朝的政治,是可预见的;周朝沿袭了商朝的礼法,做了适度的增删,所以从商朝的政治到周朝的政治,是可预见的。之后如果有人沿袭了周朝的礼法,就算是百代,也是可以预见的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续 有很多人都以为颛孙师问的是礼法延续性,故孔子有此答。比如,杨伯峻就将“十世可知也”翻译成为“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p><p class="ql-block">但结合上下文,可知2.23是本篇的结论部分,讲的是君主行德之后,可以达到的效果,即政权稳定,可传百世。所以,这一句是本篇的高峰。</p><p class="ql-block">由此也可知,颛孙师那一句提问,不可解释成“礼法可预知吗”,而应翻译成“政治可预知吗”。</p><p class="ql-block">颛孙师问政治,孔子答礼法,为何呢?因为孔子认为礼法是“为政以德”之重要手段。故而,紧接着“为政第二”这一篇后面出现的是“八佾第三”,讨论的正是关于礼法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另外,由孔子回答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三代之间的礼法是延续且发展的。这说明中国文化是在既有的文化根脉上,不断发展进步的。首先,中国文化的发展原则是保留原有的文化根脉,不会对既有的文化做全盘否定;其次,中国文化的发展机制是在原有的文化根脉上,结合时代特点,做出适度调整。因此,无论断根,还是固守,都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这正如夏、商、周的礼法,代代相传、代代创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译 孔子说:“不是自家先祖的亡灵,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之举。看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不做,这是怯懦之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读 关于本章,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道:“非其鬼,谓非其所当祭之鬼。谄,求媚也。知而不为,是无勇也。”这个解释是成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篇章结构的角度来看,2.23与2.24是一组,都在谈周礼的传承问题。不过,2.23是本篇的结论,是本篇的高峰。而2.24的地位则更为特殊,它是第二篇的结尾,也是对2.1的回应。</p><p class="ql-block">在2.1中,提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2.24中提到了中国人的神鬼观念:先人去世后,即化为鬼。家人祭祀先人,就是祭祀自家的鬼,鬼居于地下。由此,2.24讲的是“地”,乃与2.1中所提到的“天”相对应。</p><p class="ql-block">在天地之间,是人世间。人世间由人主事,人采用的主事之道为2.2~2.23所述之内容。</p><p class="ql-block">可见,从2.1~2.24,严格遵循古人的天人合一观念,即人居于天地之间,法天地之道,体天地之情,而与天地参也。这是本篇前后两章在天人观念上的一重首尾呼应。</p><p class="ql-block">至于此句所述之内容,即孝与义,属于2.1中所提到的德。这是本篇前后两句在内容上的另一重首尾呼应。</p><p class="ql-block">因此,2.1与2.24之间有两重首尾呼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