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培养未来新儒商。</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第十六章教学录音</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与大家分享《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第十六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子。</p><p class="ql-block">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p><p class="ql-block">子路这个人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他是孔子的学生,叫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与孔子亦师亦友,小孔子9岁,孔门七十二贤,十大哲人之一。子路是鲁国卞( biàn)人,今山东济宁泗水东,从小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怕父母营养不够,徒步百里之外买到米,之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一年四季,不论寒风烈日,不辞辛劳。这段“子路负米”的故事记录在《二十四孝》中。为什么说子路与孔子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因为子路是孔子早年设馆授徒时的弟子,其中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当年子路年轻时,经常头戴插着雄鸡尾毛的帽子,腰里别着一把猪皮剑鞘( qiào)的剑,整天在街上晃悠,其实就像是现在人说的“街皮”或者说“二流子”。有一天,孔子到卞地讲学,子路前来捣乱,说是“踢场子”也行,叫嚣( xiāo)与孔子比武。子路那里是孔子的对手,孔子身高二米多,力大可举千斤,动如狡兔,箭无虚发,史称“春秋鲁国第一猛男”,可想而知,子路被孔子三下五除二给打趴下了。子路似乎还不服气地说:读书没有什么用,像我这样勇武过人,走到哪里都有饭吃。孔子耐心地启发他说道:一根竹子是可以制成锋利的标枪,如果是经过打磨后,再装上尾翼,就可以是射程很远的箭。子路终于服气,于是穿上儒服,带着礼物,拜在孔子门下,从此鞍前马后,赤胆忠心,既是孔子的驾驶员又是警卫员。由于子路生性秉直,经常向孔子提意见甚至是批评,所以说子路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于冒犯孔子的学生,后人评价他们师徒二人像是“亦师亦友”。</p><p class="ql-block">子路死于卫国内乱,为救主人卫国大夫孔悝而被乱军杀死。本来子路已经冲出乱军的包围,但他听说孔悝还处在危险之中,立即又折了回去。不料想寡不敌众,被叛军砍成肉泥,死前把掉在地上的帽子捡起来,规规矩矩带好,史称“子路结缨”。子路先孔子一年死去,活到62岁,死后葬于今天河南濮阳,后世皇帝封子路为“卫侯”“先贤仲子”。</p><p class="ql-block">齐桓公是齐僖公的第三子,姜姓,吕氏,名叫小白。齐僖公死后,他的长子齐襄公即位。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齐国政治混乱,比如齐襄公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乱伦,还设计杀死了文姜的丈夫鲁国国君鲁桓公。为了规避风险,齐僖公的二公子纠在管仲、召忽保护下逃到鲁国,鲁国位于今天山东曲阜。齐僖公的三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跑到莒( jǔ)国,莒国位于今天山东日照莒县。齐襄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86年,齐僖公的侄子公孙无知将齐襄公杀死,自立为君,后来公孙无知又被齐国大夫雍癝( yōnɡ lǐn)杀死,齐国一时无君。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得知齐国情况后,都马不停蹄往回赶,谁先赶回国谁就可以抢先即位。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在半路上埋伏,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眼看小白中箭倒下,于是放慢了回国的脚步。哪知道,小白是诈死,所以小白抢先一步回国,做了齐国国君,是谓齐桓公。没办法,公子纠一行只得又回到鲁国。齐桓公怎么可能会放过公子纠,于是派鲍叔牙率领齐国军队前去鲁国兴师问罪,在齐国强大军事压力下,鲁国不得已将公子纠处死,追随公子纠的召忽自杀,管仲被押送回齐国听候发落。后来,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劝说下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齐相。“管鲍之交”的故事就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祭奠去世十周年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子路问孔子,管仲算不上仁人吧?子路的话外音是,人家召忽才算仁人,主人公子纠死了,他也不活了,管仲比不上召忽,不是仁人。窃以为,子路显然对仁的理解远不到位。召忽追随自己的主人而自杀,充其量是“忠”,而这个“忠”在孔子眼里也是“愚忠”。窃以为,“忠”与“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仁”的意义包含“忠”,但不等同于“忠”。有道是“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忠”乃中心不二,是把心放在中间,不偏不倚谓之“忠”。秦汉以后,历代统治阶级为了政治需要,把“忠”逐步改造为人们理解的“愚忠”,比如说“君叫臣死臣不死叫不忠”。先秦儒家对“忠”的定义与后人理解的大相径庭,孔子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在孔子眼里是“以道侍君”。就是说,作为臣子以天道履行自己的职责谓之“忠”,否则就是“愚忠”。虽然孔子没有明里说召忽是“愚忠”,但字里行间已经表明了态度。孔子从肯定管仲的作为,又一次阐述了什么叫“仁”。孔子说,齐桓公取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丰功伟业,靠的是谁呢?靠的是管仲的功劳。所谓“九合诸侯”的“九合”并非指九次与诸侯会盟,而是指与“三”同样表示多次的意思,也有人把“九合”理解为“纠合”,鄙以为也有道理。孔子借此进一步教育子路,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不是依靠穷兵黩武,而是依靠“尊王攘夷”。什么叫“尊王攘夷”?大家知道,自春秋开始,周王室的影响力逐步衰退,或者说,天下礼崩乐坏,诸侯越来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再加上北方与西面的犬戎不断侵犯中原,中原礼乐文明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历史紧急关头,管仲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坚决打击外来野蛮民族入侵,拯救了一些如邢国、卫国等被狄人灭了的诸侯国,又及时遏制了楚蛮文化的入侵,应该说是管仲挽救了中华文明,所以管仲才算是仁人啊!而召忽充其量算是小仁小义罢了。</p> <p class="ql-block">窃以为,如果不是站在人类文明以及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仁义道德”,必然会导致误解孔子,或曲解儒家学说。有道是,一万年的华夏文化可以孔子为转折点,孔子以前的圣王,如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二王等,都是通天道的圣君,辅佐他们的团队是通天道的天师,因此他们为中华民族创作了源自天道的经典,形成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到了孔子这儿,孔子是圣人不假,但不通天道,他自己也承认“不知天”,所以孔夫子“不谈鬼神”“述而不作”,只是为先王留下的经典作注脚,实乃传承先圣之绝学,故谓之集大成也。自孔子之后,再无通天之人,也无通天之作。难怪苏轼曾说过,先秦诸子的文章犹如黄钟大吕,今人的文章犹如秋蝉时鸣。如果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对“仁”也许就有了新的理解。“仁”是孔子对往圣绝学抽象的提炼,是天道垂象的伦理;抑或可说,仁源于天道而谓落地之象。仁具有至纯至真之善之爱,因而有大爱的人才算得上仁,比如毛主席可以谓之仁,因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替天行道,天下为公。因此,做一个仁人志士何其难也!正因为做“仁”难,所以追求仁道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信仰,而小仁小义、假仁假义虽然不是真仁真义,但毕竟是修养仁道过程中的必然发生,远比排斥与污蔑仁义要强何止百倍,因为没有仁义道德的中国文化就预示着灭绝断根。</p><p class="ql-block">好,今天的课可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