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钟声话西安,盈缩心泰度流年

杨玲娟

<p class="ql-block">  西安的 “雁塔”有大小之分。“雁塔钟声”实指“长安八景”之一的唐安仁坊荐福寺内的小雁塔。</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高耸入云天,千年古刹传佛缘”,是西安古都的名片。有人说:你如果来西安旅游而没有去过大雁塔,那就不能称之为曾游过西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是一座七层四方形砖塔,高64.517米,塔基边长25米,结构宏大,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它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最初目的是为了保存他从天竺(今印度)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还是唐代文化的代表。它是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来到西安,当你目堵大雁塔的雄姿、领略大唐不夜城的繁花、惊叹于慈恩寺内外那厚重的唐文化时,千万也别忘了西安的小雁塔,它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目的是存放另一位唐代高僧义净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书。小雁塔与大雁塔一样,都是唐代重要的佛教建筑。‌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古都西安的一颗明珠, 被列为国家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而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与小雁塔各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共同见证了西安作为古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今日,我有幸和几位姐姝重游小雁塔,满满的欢喜和感慨。</p><p class="ql-block"> 远眺小雁塔,它矗立在大地之上,如一株硕大的竹笋破土而生,亦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美丽庄重。</p> <p class="ql-block">存福寺博物院,你还是我们熟悉的样貌吗?那姿态各异,慈眉善目的石佛玉菩萨们,时隔多年,今日我们将你再次拜见!</p> <p class="ql-block">  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石雕佛象,那一幅幅具有逼真精致五官的菩萨容姿,无一不展示着先人工匠们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静静地品赏、深深的联想、实实的折服!我们面前仿佛展开的是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  小雁塔,你的一砖一瓦仿佛诉说着曾经的兴衰与繁花!一树一花里蕴藏着多少传奇和佳话。据说,在1300多年里,你曾经历了70多次地震,三次裂开,三次重合,屹立不倒。“不倒翁”的球形地基建造堪称奇迹。</p> <p class="ql-block">环绕小雁塔漫步,我沉醉于这座古老建筑物的神韵之中,仿佛聆听到砖砖瓦瓦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湖畔漫步,与金鱼逗趣;竹林边留影:我们自强不息、‌不慕名利;手扶千年古树,我们感悟历史的厚重;听袅袅钟声,似乎超脱尘世之凡俗。</p> <p class="ql-block">  我们虽不擅长书法,但也仰慕别人的才华。大师的作品前我们也细细赏研。</p> <p class="ql-block">  心若年轻,岁月不老。“人到六十莫垂头,快乐人生主沉浮”。开心永远是健康的良药。</p> <p class="ql-block">清茶一壶情谊深,</p><p class="ql-block">潮汕佳肴别样新。吃惯了陕西的面食,我们也体验体验南方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欣逢盛世醉当歌,感慨人生几何。雁塔钟声响万年,我们快乐到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