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内蒙古之旅到了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古时称归化,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所建,明廷赐名为“归化城”,民国时期,归化城称为归绥县。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归绥县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呼和”蒙古语意为“青色”,“浩特”意为“城”,故亦称“青色之城”,简称“青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呼和浩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大召无量寺、五塔寺、博物院等。</span></p> 内蒙古博物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27号,是自治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院,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珍贵的文物,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博物院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是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的宝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馆大厅。祖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人文各异,底蕴深浅不一,要对某一地域有所了解,最好的途径就是走进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茫茫林海,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袤无垠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浩瀚沙漠戈壁,驼铃声声沙飞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博物馆出来,满脑子都是林海、沙漠和草原,回头望着这高大上的博物院,内蒙古的博物院也与辽阔无垠的疆域一样,人稀风凉无热度。</span></p> 大召无量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了有“召城”之称的呼和浩特,首要行程是逛寺庙,领略一下这座召庙林立、民族特点鲜明的北疆历史文化名城的塞外风情。紧邻大召广场的塞外老街,是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其实,老街早已无踪影,现在看到的是三十年前修旧如旧的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步行街雕塑,使人顿感古韵犹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绥元烧麦,作为中国名小吃、内蒙古特色小吃曾受邀进京为重要会议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字号德顺源,主营烧麦,远近闻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召寺牌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大召广场东入口近年修建的一座门牌楼,甚为高大,四柱三间式,但立柱无抱石,也无前后支撑木,与广场上其它几座牌楼有所不同,牌楼上方匾额题有“灵泉泻玉”四个繁体草书大字,这是与门牌楼左后方的玉泉井相呼应的。玉泉井岁月沧桑太遥远,早已无水再涌,仅是一处有故事的历史遗迹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玉泉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大召寺前广场东北侧的阿拉塔汗石雕像,这是为了纪念蒙古土默特部落领袖阿拉坦汗而建造的。阿拉坦汗是大召无量寺和呼和浩特城的始建者,他戎马一生,有着赫赫功勋,雕像上的阿拉坦汗神情温和,似乎在庄严地注视着这片他奉献一生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拉坦汗雕像是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内的一处景观,于2011年9月建成。这座雕像高21米,宽5米,由2000多块青铜板拼接而成,基座上镌刻着关于阿拉坦汗生平事迹的浮雕,展现了这位蒙古族英雄的丰功伟绩。阿拉坦汗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世孙,蒙古国的重要首领,也是蒙古土默特部的领主,他与三娘子共同建设了呼和浩特,是蒙汉友好的开拓者。雕像的建成不仅是为了缅怀阿拉坦汗的卓越才华和为蒙汉民族和平相处所作的突出贡献,也成为了呼和浩特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无量寺牌楼前,整齐地排列着大召释迦八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八座佛塔通体为白色,刻有细致的花纹,塔顶为金色,塔身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塔基、塔瓶、塔颈、塔叉和塔顶,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八个佛塔各有不同的名称及其故事,分别叙述着释迦牟尼八大功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召寺山门。山门是一座寺庙的入口,大召无量寺的山门有三道,正中这道是“空门”,侧边两道分别是“无作门”和“无相门”。这座山门是典型的汉族建筑式样,平实质朴。门的正上方悬挂“大召无量寺”牌匾,山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威武的石狮子在守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穿过空门,就来到前院,院中一座骏马的铜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王殿。其匾额“虚往实归”与众不同,“虚往实归”富含哲理,意味着人生如同修行,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收获,而不是虚幻的名利。这里的“虚往实归”也可以理解为:不仅是对修行者的告诫,也是对所有人的启示,提醒人们追求实质性的成长和收获,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入殿中,看到四尊天王坐在神位上,神态像各异。拿着伞的黄脸天神是“北方多闻天王”,拿着琴的白脸天神是“东方持国天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拿着宝剑的蓝脸天神是“南方增长天王”,拿着蛇的红脸天神是“西方广目天王”。四位天王拿着的神器代表着“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钟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鼓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菩提过殿。明朝万历四年,土默特首领阿拉坦汗在青海仰华寺和西藏高僧索南嘉措会晤,从此皈依藏传佛教,并赠在西藏高僧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封号,回到漠南蒙古后,于明朝万历七年建大召寺,万历皇帝赐名“弘慈寺”,同时将佛祖释迦牟尼像用宝石金银装点。清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清太宗皇太极命土默特都统古禄格·楚琥尔重新修缮大召和扩建后,改名为“无量寺”,因此大召无量寺沿用至今。殿前立有两根数十米高的晒佛杆,在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晒佛节时,将珍藏的巨幅佛像唐卡摊展于两根晒佛杆间,供信徒们观瞻佛容,顶礼膜拜,其实也是为了防潮发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菩提过殿屋顶的“双鹿侧伴的八幅金轮”,是佛教的徽相,佛陀教义的象征,代表着佛陀在瓦拉纳希附近斯里纳塔鹿野苑的首次传法,这次传法也被称作为“初转法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菩提过殿屋檐正中悬挂一块“佛泽万物”金色牌匾。“佛泽万物”这一匾额不仅表达了佛教对所有生命的关怀和帮助,也体现了佛教倡导的普遍爱和和谐的理念。这种理念鼓励人们通过修行和实践,将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所有人和事物都能受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过殿内悬挂的“便是西天”牌匾。其含义是“只要有善心、做善事,便能到达西天极乐之境”。这块牌匾成为了大召寺内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体现了佛教的教义和信仰理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巨大的转经筒。转经筒具有清净恶业、积聚功德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菩提过殿门前东边石碑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寿”字,上方有“万寿无疆”四个小字,代表着菩提过殿的东侧配殿长寿佛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菩提过殿的门前西边石碑上写着一个大大的“佛”字,下面一行小字写道“心诚则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穿过菩提过殿,对面就是中轴线上的主建筑大雄宝殿,据介绍,大雄宝殿在文革时被用作仓库,寺内的珍贵文物都转移到这里保存起来,并有部队日夜把守,因而逃过一劫。大召寺珍藏品中的“三绝”(银佛、龙雕、壁画)都是在这座殿里,是大召寺的镇寺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大雄宝殿银佛前有两根10米高的通天柱,柱子上分别雕有金色的蟠龙,两条蟠龙造型生动,相互对望,张牙舞爪,这便是三绝之“雕龙”。据介绍,蟠龙并不是木雕的,而是用黏土和料浆石混合在一起制作的,可见400年前的明代,我国民间雕刻艺术和制作工艺是多么的精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雄宝殿主殿后面壁画。壁画,是大召寺的三绝之一,它不是单指哪一幅壁画,而是泛指建寺以来的所有壁画。在大雄宝殿四周墙壁上的壁画都是建寺以来的遗存,画面大多是一些佛教人物和故事,兼有吉祥图案,吉兽如意等。其中以佛祖釋迦牟尼与外道辨经、斗法图最为精美。全图绘有神仙佛教人物及凡人等770余人,其形态各异,形象逼真,场面宏大。这些壁画用的是天然色彩制成的颜料绘制的,尽管已经400余年,依旧色彩靓丽如初。遗憾的是殿内禁止拍照,没有内容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藏经阁内供奉有释迦八塔,通称八行佛塔。这八行佛塔分别是:菩逝塔、菩提塔、法轮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好塔、尊胜塔、涅架塔。分别代表着释迦牟尼佛从诞生、出家、修行、战胜魔道、成佛、初转法轮、涅架等八个阶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玉佛殿。玉佛殿于2007恢复建,殿内供奉有玉制释加牟尼造像,是由二十多吨整块缅甸玉雕刻而成,高4.4米,此尊玉佛造型面相丰满,神态安祥,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之上镶嵌有四万八千颗宝石,光彩夺目。佛像整体造型完美,形象生动,工艺精湛,堪称石刻艺术精品,且天然玉石地面与玉佛相映成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庇佑殿。也被称为大白伞盖佛母殿,是大召寺中的一个重要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乐殿是供奉弥勒佛的殿宇,在汉传寺庙中,弥勒佛一般都供奉在山门或前殿,而大召寺则与众不同,将弥勒佛放在最后一进院,让人不得其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召无量寺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1579年主持创建的,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第一座喇嘛教寺庙,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被誉为“朝圣者天堂”,对蒙古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呼和浩特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大昭寺,一座佛教寺庙,一处宁静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慢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超越时空的庄严与宁静。人们走进大昭寺,踏上心灵之旅,体验来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力量。</span></p> 五塔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塔寺,正名为“慈灯寺”,是朝廷所命名,因寺院内有座五座方形金刚舍利塔,故又称为“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玉泉区五塔寺前街与后街,五塔寺东区与西区合围的一处地,是隐匿在居民区内的一处小众寺庙,寺庙虽小,名气可大,列数中国佛教名胜,寺庙内的金刚座舍利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镇寺之宝,近年来,五塔寺已成为摄影家和旅游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塔寺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塔寺坐北朝南,主入口在南面面对五塔寺广场。五塔寺布局是典型的汉族的中轴线特色,主要殿宇在中轴线上,两边配殿严格对称。寺院部分共有三个院落,分别是最南边的三世佛殿院,中间的文化展院和最北边的慈灯寺院。↓三世佛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世佛殿,供奉三世佛。三世佛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涉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位佛,即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这一概念体现了佛教的时间观和轮回观,以及佛法的传承和延续。慈灯三世佛在中国佛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汉代就已经传入中国。供奉慈灯三世佛,表达了对佛法的恭敬和信仰,祈愿得到佛陀的加持和护佑。燃灯佛常与释迦牟尼佛一起供奉,以表示佛法的传承;释迦牟尼佛是汉传佛教的主尊,在中国各地都有供奉;弥勒佛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十分流行,常被视为带来福禄吉祥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呼和浩特召庙文化展。为了使游客更加了解藏传佛教在呼和浩特的历史发展,院内特布展《呼和浩特召庙文化展》。慈灯寺是内蒙古唯一一座坛城寺院,对研究藏传佛教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蒙元時期藏传佛教传入蒙古高原,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8-1620年)即阿拉坦汗时期则再度兴起。阿拉坦汗邀请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于青海会晤,正式信奉藏传佛教。明清之际,漠南地区人人信佛,呼和浩特召庙林立,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火焰宝殊,佛光四溢,成为蒙古高原佛教文化的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慈灯寺大殿,慈灯寺的前世今生。当年清政府要修建新城,也就是绥远城,遭到了旧城(归化城)喇嘛们的反对。最后,还是喇嘛们服从了政府,但是要求修建一座“新召”来平衡风水,政府也就顺应了喇嘛的要求,允许喇嘛们新修一座寺庙,这就是寺的由来。寺庙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落成于雍正十年(1732年),朝廷将其命名为“慈灯寺”,为小召的属庙,也就是隶属于小召。光绪十二年(1886年),阳察尔济格根三世死后,寺中没有了活佛,喇嘛都回到小召。后来寺宇败落,仅存五塔。1886年之后慈灯寺逐渐荒芜,到20世纪60年代末,佛殿完全无存,只剩下殿后的“金刚座舍利宝塔”(五塔)。时光到了本世纪初,当地实施了五塔寺复建工程,现在看到的慈灯寺除金刚座舍利塔外,全是复建的新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刚座舍利宝塔。金刚座舍利宝塔是全寺精华荟萃的建筑物,源于印度的菩提伽耶式塔,五座小塔分别代表金刚界五方佛:中间的为大日如来佛,东面为阿閦(chù)佛,南面为宝生佛,西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不空成就佛。塔的建筑与雕刻内容蕴着丰富而深邃的宗教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拱门上方镶嵌的匾额字迹已模糊难辨。为加强文物保护,游客不得进入塔内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刚座舍利宝塔仿造印度菩提迦耶式塔而建,建于清代,砖石混合结构,塔体通高16.5米,造型独特,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塔寺在寺庙林立的呼和浩特有较高知名度,是得益于寺内的金刚座舍利宝塔,这类塔是国内存量极少的金刚宝座式塔。为保护文物,没有挖掘,所以至今不知道宝塔安放着谁的舍利,也不知舍利藏在哪座塔哪个佛龛中,倒是神神秘秘也很有趣,更增加了宝殿的神秘感和人们的探秘心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塔寺的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玲珑秀丽,非常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字迹模糊难辨认。</span></p> 佛教圣地席力图召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席力图召广场牌楼。四柱三间型,二层三楼,中楼略高左右两楼稍低,上覆黄琉璃瓦。四根立柱为红色木柱,下部为石抱木,用铁条紧箍,每根立柱前后均有斜撑木支撑。整个牌楼朴实无华,与寺庙融为一体,同时也更加烘托出整个寺庙的庄严神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席力图召山门。整座寺院建筑组成沿中轴线布局,牌楼、山门、过殿、经堂、大殿都在中轴线上,两侧配殿严格对称。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前的铜铸鎏金宝瓶、飞龙、祥鹿与朱门彩绘相辉映,雄狮镇守,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蒙古语是“首席”或“法座”的意思,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112号,与大召无量寺隔街相邻。席力图这座寺庙因四世达赖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而得名。它建于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1567——1619年),清代康熙皇帝亲赐寺名“延寿寺”。席力图召建筑宏伟,风格独特,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佛刹,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是呼和浩特地区唯一有活佛的藏传佛教寺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山门进入,迎面就是两座对称的亭子,这就是御碑亭。御碑亭为两座,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亭内立有康熙御制碑,故称“御碑亭”。亭内石碑通高4.3米,汉白玉质,两碑碑文为康熙亲撰,内容相同,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记述了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的缘由与经过,以及康熙皇帝途经呼和浩特时曾亲临本召的活动,史称“康熙纪功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菩提过殿。分东西两堂,西堂供奉的是三世佛,中间是现在佛——释迦摩尼佛祖,左侧是过去佛——燃灯古佛。右侧是未来佛——弥勒佛,三尊佛像并列放置,体现佛法在时间上的传承,以及佛法生生不息。菩萨境界就是常怀一颗怜悯之心多做好事,孝敬父母,善待他人。东堂供奉的是释迦摩尼佛祖和八大药师佛。当年康熙皇帝来到席力图召赐名“延寿寺”的寺名,所以本召多个佛殿都供有药师佛,药师佛掌管人间健康平安长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长寿殿。原来的长寿殿早已无存,现在的殿宇是2017年复建的。现在这座复建后的东配殿,殿内正中央供奉的佛像是长寿佛,佛像高6米。藏传佛教认为,长寿佛是无量光佛的化身,藏传佛教寺庙里是长寿佛的壁画雕塑唐卡画像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特别在灵塔殿里长寿佛是不能缺少的。修炼长寿佛,现在可以消除疾病,延长寿命,善业善缘增长,恶业恶缘缩短,令世间法之事业长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长寿佛塔,俗称白塔,位于东院,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席力图召喇嘛为祈求活佛长寿而建,它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覆钵式喇嘛塔,高15米,汉白玉塔身遍布雕刻,有繁文、金字、珍宝、瑞兽、吉祥图案等,装饰华丽,塔顶装饰置有鎏金伞盖、日月二轮和云纹耳饰,精美绝伦。整个佛塔玲珑秀丽又不失雄浑庄严,是席力图召两个艺术瑰宝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经堂佛殿(大经堂),为喇嘛诵经念佛场所,是席力图召最辉煌的两座瑰宝建筑之一,其建筑体量及辉煌程度,在呼和浩特庙宇中首屈一指,堪称艺术建筑一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岱庙。是蒙语的意思,译成汉语是未来佛殿,进入殿门,中间供奉的佛像是弥勒佛,也称弥勒尊,即未来佛,藏语为强巴,生于南天竺婆罗门,与释迦摩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摩尼佛出家,成为佛弟子,是世尊释迦摩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弥勒世尊。殿内两侧全部供奉的是弥勒世尊佛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护法殿,建于辽代,是席力图召的护法神殿,也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神殿之一。殿内供奉有大威德金刚、降阎魔尊、大黑天神、吉祥天母、财宝天王等多位密宗护法神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佛殿,古朴庄重,为席力图召最早的建筑,后经改建,成为现在的规模。殿堂分两部分组成:前为经堂,后为佛殿。佛殿内供奉三世佛及八大药师佛。药师佛掌管人世间健康平安长寿,倍受信众热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席力图召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席力图召,不仅是一座佛教圣地,而且以其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宗教活动和文物珍藏,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圣地。(谢谢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