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书中把一个人的自我状态分成三种:儿童自我、父母自我和成人自我。儿童自我状态包含了我们小时候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模式。当我们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我们可能会表现出孩子气的行为,如愤怒、悲伤或兴奋。</p><p class="ql-block">父母自我状态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当我们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会像父母一样批评、安慰或指导他人。成人自我状态则是我们的理性部分,它帮助我们根据事实做出决定。在苍鹭医生的引导下,蛤蟆先生通过回忆和反思,感知到自己的痛苦主要来自于“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两种状态。当蛤蟆先生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会表现出孩子般的无助感和沮丧,如他在抑郁期间不愿意起床或照顾自己。蛤蟆先生也有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时候,但表现形式比较隐蔽。蛤蟆先生虽并不喜欢批评他人,却非常喜欢自责。他从不发火,却常常独自生闷气。通过这些自我状态的概念,蛤蟆先生开始理解和接受自己现在的坏情绪。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认为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风格在童年即已形成,极难改变。这意味着“儿童自我”和我们所模仿的“父母自我”已经深植于我们的内心身处,当遇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儿童自我或父母自我状态很容易本能地被激发出来。为了避免这样的本能反应,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设置一个刹车和过滤器。当我们感受到情绪不对的时候,不妨暂停做出反应,在大脑的过滤器里仔细地琢磨一下,这种情绪到底来自“儿童自我”还是“父母自我”呢?如果感受到了“儿童自我”,不妨问一下自己,作为一个成人还应该像儿童一样胆怯、逃避、需要依赖别人的认可或评价吗?如果感受到了“父母自我”,就问一下自己,有必要模仿原本就不赞同的父母去指责或批评别人,向别人或向自己发火吗?确认了自己处在何种自我状态,就能深度同理自己的情绪,不必为这些糟糕的情绪而感到过度的自责或害怕,也会慢慢放松下来,促使自己逐渐抛弃不健康的儿童情绪或父母情绪,回归到理性的成人自我状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