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的剑门关,正是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称之为“难于上青天”的核心地。其关楼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设立。此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三国以来,已成为历代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 蜀道难不仅被诗仙李白描写得淋漓尽致,我们在景区内还看到了诗圣杜甫的诗作《剑门》。如今剑门关已成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有一优惠就是,只要能完整背诵《蜀道难》,即可免费入景区游览。不过我们同行的两位女性有福,赶上广元市举办女儿节,所有女性入景区免票!</p>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为剑阁指的是剑门关的关楼,查阅资料才得知,剑阁指的是原来的剑阁栈道,是古时人们在剑门关所在的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修建的加顶棚的栈道。</p> <p class="ql-block"> 你可识得这十八般兵器?看看能否对上号吧——</p><p class="ql-block">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p> <p class="ql-block"> 在剑门关,最为脍炙人口的当为姜维守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幅山景是否像极了一幅人像?这里被人们称为姜维神像。蜀汉大将军姜维赤胆忠心,志继孔明,力复汉室。传说其死后,英魂返关,在隘口化作武士神像,护佑蜀汉故土。</p> <p class="ql-block">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汉中失守。大将军姜维自沓中撤兵,与廖化、张翼、董厥等率兵退守剑阁。列营守险三月,以三万之师拒魏将钟会13万大军于关前。群雕展示的正是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今日剑门关。</p> <p class="ql-block"> 相传公元前316年,蜀王命五丁开凿金牛道。道路修至大剑山时,遇蛤蟆与长蛇二怪作祟,屡屡将劈开的剑山堵上。后五丁挥起开山的宝剑,将大剑山劈开,并将蛤蟆与长蛇化为顽石。同时把宝剑插在剑溪河边以镇二怪。因其所劈之处为通往蜀地的门户,故称“剑门”。</p> <p class="ql-block"> 剑门关前 雷鸣谷与雷鸣桥。因山势险峻,遇丰水季节,水流自高处奔腾而下,水石相击,声若巨雷,在山谷中轰鸣久久不绝于耳。正如李白在《蜀道难》中所云“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p> <p class="ql-block"> 牛刀小试——探秘一线天。感受古时甲兵行动之艰难。</p> <p class="ql-block"> 石笋峰。据说峰顶原本虬枝盘绕,郁郁葱葱,某日突然起了不明大火。官员上奏朝廷,皇帝听闻“十省”大火大惊失色。一老臣看了奏折才知就里,又不便说破,便称天火已自灭。如今峰顶又已绿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行至剑门关2号索道前,路牌指示,左右各有小道通往鸟道和猿揉道游览点。这两条小道都是古人在大剑山的悬崖绝壁上凿出来的。鸟道最窄处15公分,行人需侧身而行。《蜀道难》中谓之,“西出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由于奇险,景区规定,65岁以上者不得攀爬。</p> <p class="ql-block"> 绝壁上的猿揉道,比起鸟道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李白笔下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由于小径陡而窄(最窄处只有10公分,只能侧身贴壁单脚而行),现时的游客是身系安全绳,头戴安全帽前往探险。我难以想象古时士兵们身着笨重的盔甲,携带武器装备等究竟怎样通过!</p> <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科技面前,飞越天堑已不再是难事!就在悬崖绝壁处,剑门关2号索道帮助我们翻过了这个“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险峰。</p> <p class="ql-block"> 雷霆峡,又称雷神峡。为大剑山顶崖壁断裂形成的狭缝。峡长150米,宽不足1米,深100余米,峡外空旷。每当山雨欲来,风入峡中,声若巨雷。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紧靠雷霆峡的是大剑山顶望云坪。此地建有玻璃栈道,通过栈道登上望云台,可谓云自足下生,人在雾中行,恍若入仙境。极目远眺,云开雾散处,巍巍石壁,座座奇峰,峥嵘毕露,壮美无比!</p> <p class="ql-block">在大剑山极顶参天古树掩映下的梁山古寺。相传此寺庙是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修行之所。</p> <p class="ql-block">古寺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那大雄宝殿前的“镇寺三宝”——千年紫薇、乌龙池与乌龙石。紫薇虬枝盘节,古意淼淼;树下乌龙石通体泛青,质地润泽,隐约有花鸟鱼虫纹理。相传如果久旱不雨,见石下生露成珠,次日必降大雨。乌龙池则因有古生黑背金腹之蝾螈而得名。蝾螈因其独特的再生能力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备受世界瞩目。不过,我还是最喜爱那千年紫薇!</p> <p class="ql-block">离开剑门关景区,我们打的直奔翠云廊——古栈道景区。</p> <p class="ql-block">所谓翠云廊,其实就是在古栈道两旁种上柏树,可作路标,可计里程,在保护道路的同时,既可为行人遮阴避暑,也方便修栈道时就近取材。</p> <p class="ql-block">发现一幅古蜀道地图,仔细看来,我们其实一直沿着金牛道行走。剑门关和翠云廊都在金牛道上。本想探探暗度陈仓的陈仓道,听闻太过艰险,终于还是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 翠云廊的名称来源于清康熙年间剑州知州乔钵的一首诗《翠云廊》。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如龙蛇蜿蜒般立在道旁的诗词笏板。上书《翠云廊》全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千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滑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翠云廊位于剑门蜀道上。以剑阁为中心,南至阆中,西接梓潼,北达昭化。长约一百多公里的路段,两旁遍植古柏。今存7000多棵,似莽莽苍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相传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张飞所植,故称张飞柏。在翠云廊展室外,立有张飞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树龄长达2300年的剑阁柏。全世界仅此一株。</p> <p class="ql-block">身高27米的剑阁柏。</p> <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记载,翠云廊先后经历了8次历代统治者发起的植柏活动。初起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修筑驰道,要求官民在驰道旁植树。之后,东晋乃至宋、明、清各朝代多次发起大规模的植树。眼前的宋柏或许就印证了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柏树上的苔藓似乎在告知我们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汉砖柏。在柏树根部嵌着一块古砖,经考证为汉砖,故称其为汉砖柏。这从又一侧面证实了古栈道植柏历史的悠久!</p> <p class="ql-block">距剑阁柏不远处就是帅大柏。说起此柏,还有个小故事。1963年,朱德委员长考察翠云廊时,随行工作人员在看到沿途古柏时感叹道,这树真大啊!当地百姓听到后,用方言介绍说“前面还有一窝(棵)帅(硕)大的树!”工作人员问,“什么是帅大的树?”朱德委员长幽默地说,“帅大的树就是很大的树,像元帅那么大的树。”因为朱老总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此柏树树龄最高,胸围最大(7.2米),“帅大柏”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先主柏。为纪念刘备匡汉室,立蜀国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隆中对柏。此古柏如刘备与诸葛亮隆中对谈之势。一个聆听,一个倾囊。诸曰“若跨有荆、益……则霸业可成”。刘备从其计,于公元211年率军入蜀,途经剑山,立足葭萌(今昭化),后西取益州(今成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汉,称帝。</p> <p class="ql-block">羽扇柏让人眼前似乎浮现当年诸葛孔明羽扇纶巾,谈笑风生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三国鼎立柏。借柏说史,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事,都付笑谈中!</p> <p class="ql-block">阿斗柏。传说蜀汉后主刘禅被迫降魏,在迁往洛阳途中,曾在此树下休息。蜀人为怀念后主,便在此设台纪念。谁知刘禅“乐不思蜀”。百姓闻听后十分愤怒,不仅砸了祭台,还刀砍火烧拿这棵树泄愤。天长日久,树的南半侧全干枯了。因刘禅小名阿斗,人们便称此树为阿斗柏。</p> <p class="ql-block">翠云廊的古柏与三国相关的比比皆是。这是黄忠柏和魏延柏。二者皆为蜀汉名将。</p> <p class="ql-block">李璧柏。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6年),剑州知州李璧整修官道三百余里,道旁遍植柏树。因此清代的剑州知州写诗赞叹“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李璧,字白夫)。由此再一次印证了,丰碑自在百姓心中!</p> <p class="ql-block"> 荔枝柏。还记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么?说明当年确有专骑通过此地飞驰西安,荔枝柏下尚存几许浪漫……</p> <p class="ql-block">一路行来,看了形形色色的柏树,眼前突现的张飞井让人顿时有不一般的感觉。相传,张飞领兵经此,烈日当空,士兵饥渴难耐,战马口吐白沫,张飞见此一声怒吼“渴煞我也!”,一拳砸地,一股清泉顿时从拳印中溢出。缓解饥渴后,张飞命士兵就地凿出一口深井,供当地乡民饮用。百姓心存感激,称此井为张飞井。</p> <p class="ql-block">张飞井旁的古藤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无人考证此藤历经了多少岁月,或许这也是军民关系的一种暗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