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凤窑火:退隐岁月深处的璀璨

北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18px;">缸凤窑火:退隐岁月深处的璀璨 </b><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裴 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那悠悠的时光长河中,浙东地区的许多乡村以其独特的地形或村民的生产业态作为村名,天台县坦头镇缸凤村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缸凤行政村由缸窑和凤林两个自然村组成,其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充满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据《天台县地名志》记载:“缸窑,为村委会驻地,距离坦头街3.5公里,坐落于凤凰山脚。据《葛氏宗谱》所载,宋代已有居民在此定居,他们建窑制缸为业,因此得名。”有村民告诉我们:南宋时,葛氏先祖从庆元府(今宁波)迁居天台凤凰山麓,多以制缸为生计,在此安居乐业。自那时起,附近的缸窑、瓶窑便因这一源远流长的行业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凤林自然村南临始丰溪,西北紧依大杨山。据《天台山方外志》记载,村北的凤凰山树木茂盛,远望似三只凤凰,其中两只更是被称为双凤交颈,村因此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变迁日新月异‌。昔日乡村景象虽有所更迭,但‌凤凰山依旧挺立,交颈起舞之姿不改‌。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陶制器物在城乡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已逐渐淡出视野,缸凤村头那曾经璀璨夺目的窑火,也悄然隐退至岁月的深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尽管如此,这里的‌古窑址仍宛如一位沉睡的历史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它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同一位功成身退的老者,虽已远离尘嚣,但在人们的记忆中却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烙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间陶艺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艺术特色。在历史上,民间陶艺以其独特的工艺技巧和表现形式,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发展进程,为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创造力。民间陶艺器物往往反映着淳朴的乡土情感和人生理想,展现出纯真自然的艺术魅力。同时,民间陶艺也是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历史变迁,传承了民族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民间陶瓷的丰富世界里,陶缸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分类,其品种之繁多,令人感叹。这些缸有的依据用途而得名,如酒缸、酱缸、染缸、豆腐缸、酿草缸等,它们如同各司其职的能工巧匠,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有的则依据在窑内的位置来命名,如顶缸、脚缸,位置的差异赋予了它们别样的身份与角色;还有的以烧成方式来区分,如套缸、行缸,独特的烧制方式成就了它们与众不同的风貌。大型缸瓮从高深到矮浅,各有千秋,自有其用。高深的缸,在酿酒业、榨油业和酱醋坊中大放异彩;矮浅的缸,则在染布业、水作坊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对于上了点年纪的天台人来说,酱缸、储水缸、酿草缸、脚水缸、七石缸、酒刁、酒埕、腌菜甏、粥罇、盐瓮等陶瓷器物,曾是那么的熟悉。家家户户屋灶边的水缸、储粮的粮缸、腌制咸菜的盐菜缸、酿造酒醋的酿缸,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们承载着那段时光的独特记忆与生活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为何缸窑(瓶窑)村的民陶技艺能够在此扎根成业?是因为这个地方后靠青山前临洋畈,茂密的山林,可为其供给充足的柴火作燃料;洋畈里蕴藏着丰富的瓷土,可提供充足的制陶原料。况且,这里平缓的斜坡恰似为建窑量身定制。这里又紧临始丰溪凤林古埠,与城关和各乡村之间的交通往来及货物运送更为便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然而,尽管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但民间制陶这一手工艺却是饱含艰辛。做缸匠人干的更是粗重之活,从揉泥、制作、进窑、烧窑到成品出窑,无一环节轻松惬意。制陶工艺繁复冗杂,至少有十余道工序。淘泥,制瓷的开篇工序,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从前没有机械可助力,全凭人力手工操作,满是汗水与辛劳。摞泥,淘好的瓷泥尚需暂作等待,将其分割开,摞成柱状,以便储存与拉坯之用。拉坯,将摞好的瓷泥置入大转盘内,借转盘旋转,以手及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如同赋予泥土以生命。印坯,拉好的瓷坯不过是初露端倪,还需依照所需形状选取各异的印模,将其印成各种独特的形状。修坯,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唯有通过修坯工序精心修刮,方能使其整齐匀称。捺水,这道工序不可或缺,以清水洗净坯上的浮土杂质,并抹光坯面,为后续的画坯上釉做好周全准备。画坯,在坯上作画乃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写意的、贴好画纸勾画的,种种风格令人目不暇接。上釉,画好的瓷坯,初时表面粗糙,上好釉后则焕然一新,光滑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带来截然不同的奇妙效果。烧窑,瓷坯于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炙烤,装窑时,既要有耐受高温的勇气,又需有细致入微的心思。成瓷,历经数日烧炼,把控火候至关重要,窑内的瓷坯终成件件精美的成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烧窑,即在一个斜坡上用人工搭建的斜长窑洞中,通过生火加热营造高温,将陶瓷器坯烧制定型的过程。旧时的制陶业,从备土、摞(和)泥、制坯、施釉到烧成,全程皆依赖人工操作。烧一次窑通常需耗费一周左右的时光,每年仅能烧制10 窑。所生产的釉陶器涵盖缸、甏、瓮、瓶、甑、壶、罐、盆等十来个品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制陶工匠那与众不同的强健筋骨与神巧技艺,正是在这一道道工序中反复锤炼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民间许多传统工艺在现代文明的浪潮冲击下渐趋式微,缓缓退出历史的舞台。陶缸业的衰落虽属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它们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映射着中国经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生动缩影。毕竟,玩泥巴是人类先民造化之始,更是孩子们的天性所在。陶艺是人与自然互动,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种富有诗意的方式。当今,倘若人们将其作为社会实践和文化旅游项目,想必会吸引众人的目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今年以来,缸凤村在坦头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指导下,依托深厚的民陶文化底蕴,确立了“乡村陶艺学堂”这一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该项目旨在聚焦乡村振兴,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文化传承‌,践行“浙风十礼”,开展研学活动‌。同时,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挖掘整合乡村文旅资源,努力将缸凤村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