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心育内涵,助力心育融合 ——景德镇一中2024年实习教师心理讲座

Winnie

<h3>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9月26日下午,景德镇一中心理教研组于行政楼二楼教师发展中心为景德镇学院汉语言文学实习教师开展了《心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讲座。讲座由王忠良主任主持,心理教研组长王韵授课。</h3> <h3>  讲座中,王韵老师为教师们解读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专门途径以及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为教师们提供了设计心理课程的相关书籍以供参考。在心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王韵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选题、如何解题,与教师们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强调心理课程中,教师要能看见学生心底的感受和想法,带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不要焦虑于推进预设的课程环节,注重学生的生发和体验,注重心理辅导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h3> <h3>  育人先育心,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本次讲座旨在帮助实习教师更好地把握心育内涵,明确心育方向,启发教师们思考并尝试将心育理念融入今后的实习工作中去,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心理健康赋能。</h3> <p class="ql-block">实习教师感想:</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加了景德镇一中为我们实习教师特地举办的心理课程讲座,收获颇丰。作为一名实习教师,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心理课程构建方面的知识,它不仅让我对一些专有理论,如情绪abc,yes,and等心理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我对未来三个月的实习工作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讲座一开始,王韵老师就强调了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她提到,在当今社会,学生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有时会让他们感到困惑甚至无助。听到这里,我意识到虽然我们不是心理老师,但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守护好学生们的心灵。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们人格成长的扶持者。</p><p class="ql-block">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讲座还教给了我们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使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怎样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等,老师还用自己去北京教研后得到的宝贵经验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游戏体验和轻松的沟通方式打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愿意与我们沟通,这些技巧对我而言非常实用,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派上用场。</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这次“心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更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我期待着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1汉本三班胡雅诗</p> <p class="ql-block">  听了王韵老师心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讲座我的感受如下:</p><p class="ql-block"> 1.心理课程应选择“不同阶段学生群体存在的普遍性心理困惑”作为主题,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这样的选题有助于在关键期内重点解决学生相应的发展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2.课程设计应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用相关心理学知识加以引导,有助于老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更有效的心理辅导。</p><p class="ql-block"> 3.主题情境设计要带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通过真实、安全、有新意的活动,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这份心理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强调体验性和生成性。我相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实现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1汉语言二班陈茜</p>

学生

心理

教师

课程

讲座

实习

心育

心理健康

王韵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