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土耳其之十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 (请勿送花)</b></p> 古城废墟 闪耀智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刚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下飞机之后,土耳其人的地接导游就用纯正流利的汉语告诉我们说:“拿破仑曾经说过,如果这个世界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首都,那它只能是伊斯坦布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刚来土耳其的头几天,我对这句话是不屑一顾,甚至是嗤之以鼻的。在我的认知里,我们华夏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绝对的Number One,肯定是天下第一的,直到我看见了以弗所城市的废墟遗址,让我感受到一种震撼,第一眼便令我目瞪口呆,第二眼则肃然起敬,继而叹为观止,且颠覆了我的认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三千年前的历史,它就活生生地矗立在我的面前,废墟上的每一块石头它都不声不响,不言不语,它无需证明自己的伟大,因为伟大就耸立在我面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内心无法平静,我的大脑在快速搜寻检索,在中华大地上真的还没发现如此规模的城市遗址。更让我无法相信三千年前的人类,怎会拥有如此的聪明、智慧与文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一根根笔直光滑的罗马石柱,一座座拱形大门,一个个精美的人物雕刻,即使放在现在加工制作,那也是需要花费极大的气力和智慧与技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千年前的他们不计工时,不计代价,把自己的审美和思想及虔诚都一斧一凿的存留在了那坚硬的花岗岩石头上,篆刻在历史的页面上,即便过去了几千年,即便沧海变成了桑田,它终究还是保存了下来。于是,我站在这凝固的艺术面前,一直感叹自己竟是如此的幸运,能够看到如此壮观的城市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徘徊在古城废墟之中,我每一步都踩着历史,每一眼都感到震撼。看到规模如此庞大的古城废墟,我这支拙笔实在没有能力把它描绘和书写,只能选出几处遗址予以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1、神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废墟的东北角,曾经建有一座占地8.5万平米的神庙,它就是阿尔忒弥斯神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阿尔忒弥斯神庙,建于公元前550年左右,距今2570多年。神庙有127根石柱,高达20米,比雅典娜帕提侬神庙还大4倍,成为与金字塔齐名的古代七大奇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是主掌狩猎与原始自然的女神,她还主管生育与保护新生儿。因此,人们对她非常崇拜,在以弗所为女神建起了这座神庙。</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说这座规模巨大,壮丽辉煌的神庙,台阶长约100米,宽约55米,126根高60尺的大理石石柱,撑起了神庙巨大的屋顶,前后历时120年才建设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神庙的建筑规模与精致程度,曾让希腊的雅典娜神殿也黯然失色,绝对堪称当时世界最高水准的建筑精品。如此巨大的建筑,除了需要巨额的金钱,更需要聪明的头脑和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阿尔忒弥斯神庙,在建成后的近200年时间里,各地前来朝觐的人们络绎不绝。令人惋惜的是,自公元前356年始,这座壮丽的神庙因洪水和地震多次被损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后,在公元5世纪初,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异教的名义下令拆毁神庙,一个伟大的建筑奇迹从地球上消失了。 如今只有一根石柱孤零零地立在遗址上,留给人们无限的追思。</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2、石雕 缠绕的蛇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遗址的中心地带,一处建筑墙旁的石头浮雕是古希腊医学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象征物——缠绕的蛇杖,以及其他与健康和治疗相关的图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就是在古代世界中享有盛誉的“以弗所医学院”。它不仅是当年医术实践的殿堂,也是世界医学知识的发源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这座学院现在也是一片废墟,但教室和研究室仍隐约可辨,从遗址上还能看出建筑群落的设计充满实用性与美学价值。柱廊、拱门和庭院布局既符合医学教育的需求,又展现了古典建筑的和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里,古希腊的医学巨匠传授他们的智慧,培养了无数医学学者与医生。走在这些古老的走廊中,仿佛还能听到古代医学家激烈讨论的声音,感受到他们对医学知识探索的热情与执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世界卫生组织的标识——一条蛇盘绕的权杖就是来源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卫生组织会徽,是由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象征着医学的标志 ——蛇杖,不仅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各国的医院急救处、急救车上,中国医师协会徽章、中华医学会徽章等处,都能看到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解放军医学院院徽</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为什么医疗救助的标志要使用“蛇杖”呢?其真正的象征意义又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究其原因之一是: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史诗中赞颂民间医生“阿斯克勒庇俄斯”为伟大的十全的医生。他被奉为医神,他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是一个庄严、文雅、慈祥的医生,他手持一根盘绕着灵蛇的神杖,云游四方,治病救人。因为医术高明,为人善良,特别受人拥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世出于对神医和灵蛇的崇敬,也为了纪念阿斯克勒庇俄斯,便以“蛇绕权杖”作为医学标记(有用一条蛇,也有两条蛇),这就是蛇徽的来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医神手持蛇杖雕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们的思维定式中,一谈到蛇,就会想到</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它的毒液会致人死命,这种动物怎么能成为神圣的医学的标志呢?但不要忘记蛇毒也是一种药品,更重要的是蛇会蜕皮,这被古希腊人视为是生命力顽强以及获得新生的健康长寿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3、公共浴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市中心附近有一座公共浴室遗址,面积很大。浴室地面铺着色彩斑斓的马赛克,墙面和柱子上则装饰着浮雕与壁画,描绘着神话故事或日常生活场景。巨大的锅炉在地下燃烧,将热气通过墙壁中的管道输送到各个浴室,而精巧的地热系统则用于控制不同水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公共浴室,是古罗马文化中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这里,不仅是个人卫生的地点,更是反映了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公共厕所,另行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千年前马赛克铺成的地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4、胜利女神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胜利女神浮雕石像是一个著名的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胜利女神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一个很受人喜欢的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胜利女神的希腊语名字叫“耐克”(Nike),罗马语名字是维多利亚(Victoria),中文译为“耐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是雅典娜女神四个女儿之一,她的形象是一个身材健美、长着翅膀的美女,拉着花环,长长的裙裾随风飘起,像从天上飘然而下,所到之处胜利也会跟着到来,所以称之为胜利女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浮雕石像还是全球著名的体育运动品牌“NIKE”(耐克)的商标图案来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NIKE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63年,在俄勒冈大学毕业的菲尔·奈特和他的导师比尔·鲍尔曼在1964年各出资500美元,共同创立了一家运动鞋公司,取名为“蓝带体育用品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2年,菲尔·奈特为了改善公司形象,决定为公司改名征集名字。当时公司内有一叫杰夫·约翰逊的职员,冥思苦想累得睡着之后梦到了古希腊的胜利女神,她的名字就叫 Nike,便提议叫NIKE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恰巧,总裁菲尔.奈特1971年曾参观游览过以弗所遗址,看到了胜利女神的石雕像,受其启发,灵感一闪,当即同意。于是, NIKE(耐克)公司正式成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NIKE这个名字,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是很吉利的,而且易读易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都知道“耐克”商标图案是个红色的小勾子,造型简洁有力,疾如闪电。其灵感就是从这个胜利女神浮雕幻化而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胜利女神略微倾斜的、一手拉着花环的身姿加上腿边被风吹起来的裙角,正好化成了一个醒目的、向上的“勾”,这个“勾”,体现着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象征着胜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着速度和爆发力,同时也代表着动感和轻柔,表达着穿上NIKE产品的运动员们都能在体育竞技中获得胜利的美好愿望。这个商标图案的小勾子也是征集而来,是一位女大学生所创并获35美元奖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5、哈德良神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建于公元2世纪,是以罗马皇帝哈德良的名字命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神庙有两进大门,第一道精美的拱形门楣上雕刻着命运女神堤喀。第二道方形门楣上雕刻着蛇发魔女美杜莎。现在土耳其20元新里拉纸币背面的图案就是这座神庙。</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6、古老的字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3000年前雕刻在大石头上的希腊文字,希腊文字是全世界最早的拼音字母,拼在一起就有了声母韵母,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文字。字母雕刻的如此规整,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早的希腊字母可以追溯到3300年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希腊字母的起源与腓尼基人中一群擅长航海的商人有关,他们经常驾驶商船穿越爱琴海,将他们借鉴埃及圣书体象形文字演化成的腓尼基字母带到了希腊。古希腊人通过借鉴腓尼基字母,创造了元音,创制了24个字母的希腊语字母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字母在希腊沿用了2000多年,对后世的西方文字,包括英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7、铁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固定这块石柱,二千多年前的先民用“八锔”形铁器嵌入到石体中进行固定。那个年代,铁器相当贵重。这件埋在地下近二千年而没腐蚀烂掉的铁器,可能是埋藏在比较干燥的地方,也可显现出古人冶铁的纯度及技术的高超和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耳其是世界上最早冶炼铁器的国家。虽然传说古埃及是最早冶铁的国家,但没有实物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冶炼铁器实物是土耳其北部赫悌先民墓葬中出土的“铜柄铁刃匕首”,距今4500年(公元前2500年)。是由欧洲考古队挖掘发现的,该实物经检测认定为人工冶炼所得,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比我国的冶铁技术早了近二千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8、露天大剧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弗所这座2300年前的露天大剧场,就坐落在大街的尽头,是以弗所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整个剧场以表演舞台为中心,呈半圆形造型,依山开凿而建,面向大海,可以俯瞰整个以弗所山谷,完美融合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剧场的建筑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剧场直径154米、高38米,有66排座位,错落有致,互不遮挡,可容纳2.5万人,可见规模之宏大。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剧场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时代,罗马帝国时期又进行了扩建,曾经作为表演戏剧和角斗的场所,也是以弗所节庆、集会活动及大型演出的主要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大剧场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剧院,可见其气势是何等恢宏。除了宏大的规模外,剧场在视听效果上的设计也令人惊叹。从舞台开始,坐席上每一排都比前一排更加倾斜陡峭,利用回音使得上层外围观众,也能清楚听见舞台中央的表演声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可见,二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不仅掌握了高超的建筑艺术,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声学知识,并能科学合理地将其与建筑进行完美融合,这就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坐在这石头座位上,遥想当年,舞台上的演员尽力地表演着,观众坐满了剧场,观看演出并不时地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呐喊,那是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画面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剧场至今还在使用,每年八、九月间都有上万人聚集在这里举办“以弗所艺术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剧场之外是这座城市宽广的中央大道,一条大理石铺就的路面在阳光的照耀下赫然醒目,通向古代一公里远的港口。</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沧海桑田,海水退去,原来的港口早已被陆地填平,现在是一家小型飞机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三千年来繁华的城市,为什么化为废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耳其处于亚欧板块交界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优势也是劣势,自古就是地震多发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古老的国家在不断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时,还要经历大自然的摧残,以弗所古城被毁的原因主要是地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公元前739年和公元前620年,以弗所地区发生了多次地震,这些地震对古城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地震导致了城墙的崩塌、建筑物的倒塌以及城市功能的瘫痪,地震掩埋了港口,阿尔忒弥斯神庙也被摧毁。又加上门德雷斯河洪水泛滥,将以弗所淹没在泥沙之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千百年地貌变迁,它的入海口渐渐被淤泥填塞,加上频发的地震,以弗所难逃被遗弃的噩运,这座在新约《圣经》中提到过几次的城市最终被泥沙尘土掩埋于地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城市被遗弃,隐藏了长达一千年之久,直到考古学家开始在这一地区进行发掘,挖开4米多深厚的土层,它才重现天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发掘工作持续了一百多年,不断的发掘不断的认识到这座城市规模的庞大,迄今为止,发掘出来的只有市中心部分——约占整个城市面积的25%。令人倍感可惜又不能挽回的昔日恢宏华丽的城市建筑只剩下零散的构件和残缺的雕像,沦为一片大理石废墟呈现在世人面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世人面前,这座三千多年前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繁荣城市,虽然现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但它的历史光辉与文化影响穿越了时间的长河,闪耀着令人敬畏的光芒。它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卷,给我们以启迪和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行于以弗所遗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人类创造力和文明成就的深刻感悟,它不分民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先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建造了一个又一个豪华的城市,怎奈沧桑巨变,远古的城市有的化为废墟,只有枯草和星月做伴,有的尘封于地下,不见天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悠悠,人们在不断地追寻着,是怎样的文明被尘封于地下?那千古的废墟淹没了多少的繁华?现代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求,终将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古城遗迹,几千年的历史,从古代到现在,几经演变,消失的国度、消失的王朝、消失的人群、消失的文化、唯有废墟上恢弘的门楼和石柱留下了历史存在的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弗所,这座饱受风霜的古城,苍凉中透着些许悲壮,破败中透着些许傲骨,尽管往事如烟,却依旧倔强地向世人展示历史的印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虽然尘封的往事似乎已随风消逝,但历史的痕迹还清晰可见,这座城市废墟中的每一块石头都印记着那些前尘旧事,即便只剩下一片瓦,一根柱,它代表的仍是一段不能抹灭的辉煌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地震损毁了都市,泥沙淤埋了繁华,繁华变成了废墟,只有无以伦比的遗址和动人心魄的故事仍在这里演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弗所古城,坍塌的是历史,闪耀的是智慧,震撼的是人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弗所,我从这里走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