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9月南方依旧是秋老虎肆虐的季节,出行避暑。中原暑气流火、渐有秋意,去寻访一个都说“中”的地方--河南。<br> 河南省简称“豫”,它是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兴业,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辐射性统治格局;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有四个:洛阳、郑州、开封、安阳。<br> </h3> <h3> 河之南、土之中,华夏九洲、中原居中。古代王朝与诸侯的对话,就是“中”与“不中”的博弈;安阳殷墟甲骨文的第一个“中”字,形如飘扬的旗帜;古代把“城”称为“国”,于是周朝营建的洛邑,被称为最早的“中国”,西周青铜器《何尊》清晰记载 “宅兹中国”四字昭告天下。无论是炎黄开创华夏人文、尧舜禹造就文明历史,千年传说行吟至今,甲骨文和金文的刻骨铭心,让河南缔造的汉字文化圈得以传承;“河图洛书”演绎的群经之首《周易》,鹿邑老子故里的《道德经》,漯河许慎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第一座寺庙白马寺的“释源”,少林禅宗祖庭的中华化佛经,嵩县程颐、程颢的理学之宗等无数中国文化的永恒的经典;竹林七贤的魏晋玄音,汉赋洛神的飘逸华章,唐诗宋词的青春浪漫,百家姓之源的血脉诵读,也可谓历史最浪漫的放歌;还有画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荆浩开创的“中原山水”、《清明上河图》所辉映的开封盛景。。。这些都是这片中原传扬给后世的不朽千古绝唱!</h3> <h3>【豫见故都】<br> 第一站【郑州】,简称“郑”、又称绿城、古称商都。如今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很难看出曾经“故都”的痕迹。而在郑州城北惠济区的“西山古城”,是黄帝时期建立的城池,距今约5300年,其城墙是中国现在发现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早期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而在如今的中心城区管城区保留着7千米长的“商代城墙遗址”,是3600多年前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早期在郑州建都残留的遗址,是第一批“国保单位”。</h3> <h3> “走城”必然要走街,街道空间是城市生活和城市记忆的主要载体,作为郑州的中心城区和老城区,管城回族区积淀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氤氲着独特的文化气质;位于南部“商遗址”附近的【平等街】,旧称道学胡同,一条饱含历史感的街巷,聚合成生活与休闲体验相融合的创意文化街区,有文化味、市井味、人情味,打造出郑州首条非遗文创街区。 <br> 郑州核心繁华商圈的主要打卡地【二七广场】,建于70年代初的“二七罢工纪念塔”,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也是郑州城市的重要地标建筑,被列入第六批“国保单位”。广场南侧的【德化步行街】,是一条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见证了郑州商业的沧桑,它是近现代郑州最早的商埠,而后才有了郑州城市的大规模兴起;90年代号称郑州的“南京路”、随着旧城改造变身如今的步行街,但似乎也没什么亮点。</h3> <h3> 【河南博物馆】基本陈列共有10个展厅,由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七部分组成;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以中原文明发展历史为纲,以世界文明背景为参照,展示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轨迹,再现中原文化的悠久与辉煌,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h3> <h3> 天地中心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郑州登封,郑州城外西南、嵩山拱卫的“登封古城”,历史上的“禹都阳城”,大禹建起的第一个中央王国“夏”就在这里。黄河与洛水交汇,孕育出了河洛之地,自夏商起,便被历代统治者看重,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2010年荣登“世界遗产”名录的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位于“中岳嵩山”地区,包括观星台、嵩岳寺塔、“汉三阙”和中岳庙、嵩阳书院、少林寺(塔林)等历经2千多年的历史建筑,是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在这里建立、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为后世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中原文明。</h3> <h3> 下图为:少林寺内碑铭《三教圣像》,碑上线划了三个人物,分别为佛教的释迦牟尼、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h3> <h3> 第二站【安阳】,安阳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故安阳市素有“七朝古都”之称。清末甲骨文的发现,开启了中国上古史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这就是安阳的商代晚期都城【殷墟】,它实证了商代的存在,并且已然形成了清晰的城市架构,“平静的大地之下隐藏着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和峥嵘往事”;殷墟的发现,从黄土中揭示了商文明的真实存在,从此中国上古史不再虚无飘渺。。。毕竟年代太过久远,如今所能看到的也只有遗址、文物了,站在商都的核心“宫殿宗庙区”,或许可以遥想3千年前这里殿宇耸立、先民往来的景象吧。</h3> <h3> 第三站【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洛阳三宝”牡丹、龙门石窟和洛阳水席,名噪一时且经久不衰,虽然难寻古老的痕迹,却不影响洛阳红火。城里主要打卡地有【丽景门】,始建于金代的老城西门,现存的是原址重建的;它是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被评为洛阳八景之一,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美誉。东侧“十字街”是洛阳老城区的一个著名夜市,融合了古老与现代的元素,成为众多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也是洛阳小吃的汇集之地(有水席哦)。<br> 丽景门以东是“洛邑古城”,是在老城以文峰塔为中心,还原古风大规模兴建仿古建筑的一处综合休闲旅游区,这里是号称汉服旅拍的榜首。丽景门以西区域是“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是朝廷举行大典的场所,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亦是接见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被誉为“隋唐第一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应天门北侧是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明堂天堂景区”,修建在紫微城遗址的核心区域,这里曾是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的政治权力中心,景区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两座建筑,是昔日武则天理政、礼佛、生活的重要场所。</h3> <h3> 第四站【开封】,张择端画笔下真正描绘的繁华盛景在北宋东京开封。曾经的河南省会,简称“汴”,古称大梁、汴梁、汴京、东京。。。它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发源地;迄今已有4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北宋时期丝绸之路的中心城市,陆上丝绸之路东部起点城市。故都也已是隐没在地下了,而今开封的主要打卡地就是以【清明上河园】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为大家展现曾经“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景区不断整合拓展宋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开发,促进宋文化的传承创新,实现了从“名画”到“名园”的华丽蜕变,打造“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别样观感。此外,城区游览点还有【包公祠】、【开封府】、“相国寺”、“天波府”,龙亭公园以及鼓楼特色文化街区、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h3> <h3>【灵秀中原】<br> 【红旗渠】~ 气势恢弘的人造天河<br> 安阳往西几十公里便是“林州红旗渠”,坐落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的一个水利工程类景区,第6批“国保单位”、国家5A级景区。由于它开凿建设过程的艰辛和重重困难、以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被称为上世纪最具知名度和精神力量的水利工程,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时至今日这条生命之渠还在发挥着作用。这一条太行天河,铭刻在太行山上、铭记在历史之中,它是国人精气神的凝结和体现,更是时代理想和勇气的真实烙印。 </h3> <h3> 【挂壁公路】~当代愚公创造的奇迹奇观<br> 从红旗渠一路向南就是辉县太行山腹地,隶属于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的【万仙山景区】,这里是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太行山南麓,至峰顶可远眺黄河,俯瞰牧野,一览逶迤群山,“万壑有声含天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奇峰林立故称“万仙”。<br> 万仙山景区最为奇特的景观当属“郭亮村挂壁公路”,这条绝壁长廊长1200米,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又被赞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故事中,愚公要移的就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对于河南人来说,移山似乎是种绵延的隐喻,从愚公到挂壁公路、太行天河,一代代太行山中的人们,在这座中国脊梁之山中以生命实践着坚韧、顽强的精神。</h3> <h3> 【云天山】地质奇观,中原明珠位于焦作境内太行山南端的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河南省三个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的其中之一,拥有十个国家级称号的风景名胜区;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有红石峡、主峰茱萸峰、子房湖等八大景点。作为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拥有众多地质奇观,是研究地球科学的重要基地;其中以红石峡的丹霞地貌最为典型,红色的岩石在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些岩石经过亿万年的风化侵蚀,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峰林、峡谷、溶洞等景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汉代“竹林七贤”曾在此隐居避世留下了“竹林遗风”,为云台山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文化气息。</h3> <h3> 【龙门石窟】峭壁千龛,魏唐皇窟离开云天山一路向西南就到了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国保单位”、国家5A级景区。 作为北魏和唐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龙门石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魏唐皇窟,这些造像受到精心的营造与维护,确保了龙门石窟极高的艺术价值。大卢舍那像龛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傲踞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已逾千年的龙门石窟造像华美、题刻雄健,见证了佛教造像的世俗化、中国化,也见证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中外文明的交流”。 </h3> <h3> 【老君山】靓丽豫西,千年老君位于洛阳栾川县城东南的老君山,是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97米。在豫西山水之间,老君山是以道教闻名的名山,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和“祖庭”,北魏始建老君庙,唐太宗重修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山中“十里画屏”景观,又称石林,属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山体成为了犬牙交错的滑脱峰林,被地质界称为:“花岗岩峰林”,奇秀地貌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依托山顶建筑的“金顶道观群”,由五母金殿、道德府、老君庙、亮宝台和玉皇顶五座建筑组成,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临壁而立,气势宏伟。</h3> <h3> 微雨过后,山岚浮动。桑海沧田,往事如烟,十三朝古都洛阳、古都开封、安阳、郑州,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从北部的太行山到中部的伏牛山(以及南部的大别山),山川巍峨、潺水俊秀,青崖如黛,赤壁若霞,奇秀美景荡涤身心。还有那用信念和生命开凿出来的人间奇迹,不可磨灭的记忆震撼人心。绵延的黄河水见证了这片大地的沧桑和壮丽,你也来看一看,“中不,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