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赣 水 之 歌</p><p class="ql-block"> ——泰和历史故事(泰和古县篇)</p><p class="ql-block"> 作者 雷开仁</p><p class="ql-block"> 有一首歌——《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首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和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p><p class="ql-block"> 有一条江——赣江,江西简称“赣”得于此。赣江源流分二支:东支贡水,为赣江正源;西支由池江和上犹江汇合而成,称为章水。两水合于赣州八镜台下,始称赣江,章、贡二字合并而成了江西简称“赣”字。</p><p class="ql-block"> 赣江泰和,自栖龙(马市镇)上浩溪村南300米处入境,由南向北,蜿蜒穿过县境中部的栖龙、塘洲、马市、上田(澄江镇)、澄江、沿溪、樟塘(万合镇)、万合8个乡镇41个行政村,至万合镇昌家村北出境。县内河段长59.1公里,流域面积为1947.4平方公里。赣江泰和有仁善河、仙槎河、珠林江(冠朝以上纳缝岭河、水槎河至老营盘,称云亭河)、蜀水河、禾水河、㴩水河(69河、68河、67河)注入,素称赣水。</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县——泰和古县,位于赣江中游,古为扬州南境。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先后属吴、越、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统一六国分天下36郡),属九江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为庐陵县地(县治在今县城西北三十里,境域为今吉安市),属扬州豫章郡;东汉末,庐陵升为郡(东汉建安四年,即199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置西昌县(故城在今县城西三里,即县城西门上街等处),为庐陵郡治;</span>晋太康元年(280年),郡治迁吉水石阳(今吉水县东北二十里),西昌属之。西昌是泰和最早的称谓,泰和建县从此开始。随开皇十一年(591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更名泰和县,属吉州,泰和之名始此。唐乾元三年(760年),县治迁白下驿西(今实验小学内),名白下城(今城),属吉州。</p><p class="ql-block"> 王勃诗云:“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知何道,长安在日边”(王勃泰和《於白下驿饯唐少府诗》);<span style="font-size:18px;">杨万里诗云:“庐陵山水说西昌,天遣金华印此邦。诗本道他将取去,如何留下一澄江”(杨万里泰和《登快阁》诗);文天祥诗云“汉节几回登快阁,楚囚今度过澄江。丹心不改君臣义,清泪难忘父母邦”(文天祥《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诗)。</span></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讲述赣水泰和的历史故事,虽比不了长江宏伟、壮丽,但赣水之源、之韵、之绿、之宝、之物、之美、之神、之势、之城、之市、之商、之子、之灵、之文,述说泰和古县千年历史,展示泰和古县亘古辉煌,可谓“赣水之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之一、赣 水 之 源</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源,渊源流长。泰和古县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与赣水相依相伴。自古水域水系、水域水利、水域水运、水域渡桥、水域驿道,十分发达,历史悠久。</p><p class="ql-block"> 水域水系——泰和境内地貌东西高、中间低,形成反映总地势倾斜的羽状水系。主要河流有赣江及汇注赣江的珠林江(有缯水、东沔河、缝岭河注入,冠朝以上称云亭河)、仙槎河(有仁善河注入)、蜀水(梅乌江)、㴩水(六七河、六八河、六九河)、禾水(牛吼江)5条支流。</p><p class="ql-block"> 仁善河,为赣江支流仙槎河的一条分支。它源于小龙镇潭溪村的仁善溪,经中洞至苑前乡黄坊村(以上称洞源溪、一都洞河),与源于苑前辛山的小溪汇合。它经小龙、苑前至樟塘(今万合境)赤溪村棋盘洲注入仙槎河。因河段大部属古仁善乡而得名。古时可通航至固陂,全程常年可供流放木竹排筏。这里孕育了泰和古仁善乡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文化。</p><p class="ql-block"> 仙槎河,为赣江支流。源于中龙乡石陂东坑小溪(俗称18都河)和小龙镇瑶岭山溪(俗称17都河),在中龙黄沙洲汇合。它经小龙、中龙、灌溪、樟塘(今万合镇)4个乡镇,在江背村注入赣江。流域区多属古仙槎乡而得名。全程常年可流放竹木排筏,古时通航至灌溪桃园村。这里孕育了泰和古仙槎乡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p><p class="ql-block"> 珠林江,为赣江支流。源于兴国县严坑,由东向西与泰和老营盘半龙、源潭二溪合流。它经老营盘、上圯、沙村、冠朝、塘洲5个乡镇,至塘洲金滩麻洲注入赣江。上游老营盘至沙村段,原名缯水;下游有缝岭河冠朝注入,在冠朝至塘洲境段习称珠林江;中游有水槎河,自西阳、浪川二溪合流于合江口,至沙村叶洲注入。在冠朝至沙村及以上习称云亭河,因流域区多属古云亭乡而得名。全程常年可放运木竹排筏,古时通航冠朝、沙村。这里孕育了古云亭乡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文化。</p><p class="ql-block"> 赣江,自栖龙(今马市境)上浩溪村南300米由万安入境,由南向北,蜿蜒穿过县境中部的栖龙、塘洲、马市、上田、澄江、沿溪、樟塘、万合等地,至万合昌家村北出境。古代为通往闽粤的黄金水道。赣江支流蜀水,源于井冈山拔铁山,合湘洲、恒洲二水,流经遂川、万安县境,在苏溪梅陂上首4公里处高溪上垅坑由万安入境,经苏溪、马市、栖龙,在马市蜀口洲北注入赣江。别称还叫梅乌江。全程常年可放木竹排筏,古时航通梅陂。为万安、遂川、井冈山的木竹水运通道。这里孕育了古千秋乡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文化。</p><p class="ql-block"> 禾水,源于永新县禾山,并因此而得名。自螺溪王家坊村东入境,汇合㴩水后,经石山仁佳村东北750米处出境,至吉安县神岗山注入赣江,为永新、井冈山重要水上通道。禾河泰和段水面宽阔,船排畅通。这里孕育了古信实乡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p><p class="ql-block"> 㴩水,源于井冈山,自碧溪乡陈家潭西300米处入境,流经碧溪、桥头、禾市、螺溪,至螺溪王家坊汇入禾水,全程统称㴩水。在碧溪乡境段,古属69都,习称六九河;自碧溪乡黄潭至桥头乡湛口段,古属68都,称六八河;在湛口村旁,有六七河注入(源于永新县曲江在桥头水北村偏西2公里处入境,因境入河段古属67都而得名);在湛口以下螺溪王家坊段,因槎陂落差大,水流急,声如牛吼,叫牛吼江,古代曾称禾溪。整条河流常年可放运木竹,可通航至牛牧和津洞。这里孕育了古代泰和县高行乡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p> <p class="ql-block"> 水域水利——古时农业灌溉只有靠水塘蓄水,一般每口塘灌田数亩或数十亩。座落在苑前乡固陂村的全县唯一的一座小(二)型水库,灌田500亩。民国28年《泰和县志》(稿本)辑录明弘治县志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全县有水塘552口。1949年全县有水塘1061口。筑陂引水是县内历史上应用最多的农田灌溉方式。明弘治《泰和县志》记载,全县有水陂300多座,云亭(即今冠朝)还有埠济梁。泰和古县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有:</p><p class="ql-block"> 槎滩陂:位于禾市镇槎滩村南㴩水上游,集雨面积1070平方公里,南唐监察御史周矩创建,以木桩、竹条压为大陂,陂长百余百丈,高二市尺。横江遏水,开洪旁注。又于滩下7里许筑碉石陂引水,分36支渠道,灌高于(今禾市)、信实(今螺溪)农田六百顷(约9000亩)。北宋初,右仆射周羡(周矩子)买田山鱼塘,以其租金作修陂之费。元至正年间,同知李叔英以钱二万缗募千夫维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清乾隆、光绪间曾先后维修。民国27年(1938),暴洪冲击,损坏严重,按田亩派款,向个人募捐,县政府补助法币1500元,共集资4469.3元,用桐油石灰浆砌条石修复陂坝(从1952年至1983年先后进行了4次维修和扩建)。灌溉泰和、吉安两县的禾市、螺溪、石山、永阳4个乡镇农田5万亩。</p><p class="ql-block"> 梅陂:位于苏溪乡高溪村附近的蜀水中游,集雨面积1086平方公里。据清同治十三年《万安县志》记载:“宋明道二年(1033),何嗣昌以寺丞知龙泉县事,县之禾蜀旧有梅陂,灌田二百余顷,岁久湮没。景祐初(1034),何嗣昌修复之。”旧梅陂在今坝址下游60米,用乱石柴草垒成,坝长220米,高约0.8米,灌田千余亩。抗日战争时期,省政府迁驻泰和,省水利局随迁至上田库背村,局长燕方畋、总工程师丘葆忠发现梅陂坝低、渠小、漏水大,仅能灌田三四千亩,应万安县政府请求,转呈中央水利委员会贷款17.63万元,民国30年(1941)11月开工兴修滚水坝、筏道、进水闸、隧洞。31年,由农业银行贷款法币120万元,修建渠道。33年完工。浆砌块石坝长118米,进水闸连引水隧洞长105米,干渠长15.2公里,14条支渠共长37.3公里,引水流量4立方米/秒,灌田3.5万亩,更名为万安渠。建国前,栏河坝曾三次被大水冲坏,渠首建筑物也损坏淤塞。1949年冬,省人民政府拨给贷款大米59万斤进行修复,当年12月开工,次年2月完工。汛期被部分冲坏,9月再次动工修复,至1951年5月完成,并增挖干渠14公里。1951年由吉安地区接管,改名梅陂渠。因万安、泰和两县农民常因争水发生纠纷,1954年将万安县的苏溪、上宏两个小乡(即今苏溪乡上彭村以上的8个村委会)划归泰和,梅陂渠道也交泰和县管理。</p><p class="ql-block"> 汤陂:位于沙村乡易家村珠林江上游,集雨面积360平方公里。明代永乐(1403~1424)以前就有临时性的乱石柴草陂,灌田800亩(1957年、1963年先后两次进行维修和扩建)。</p><p class="ql-block"> 绵陂:位于中龙乡百记圩下首。在百记至桃源的枧坑溪水上原有11座乱石柴草陂,漏水大,引水量小,屡被洪水冲跨冲坏,必须修复或重建。每年用工4000多个,经1958年和1959年两次测量,选定在原址改建流线型混凝土掺块石圬工坝。1959年开工,当年完成。坝长20米,平均坝高2.2米,坝顶宽2.52米,坝底宽3米。修筏道1条。混凝土进水闸1座,引水流时2立方米/秒。干渠长15公里,支渠10条,倒虹吸管1座,进水、分水、跌水闸15座,木渡槽2座。完成土方6万立方米。灌溉中龙、灌溪两乡农田1.2万亩。</p><p class="ql-block"> 小型陂坝:民国28年《泰和县志》(稿本)辑录明弘治《县志》:永乐年间(1403~1424),全县有水陂308座。建国前夕,全县有小型陂坝1168座,绝大部分都是由乱石柴草垒成,漏水大,引水少,每次洪水过后都要修复或重建。</p><p class="ql-block"> 提水设施:建国前只有戽斗、水车、简车等传统工具。建国后这些传统提水工具逐渐减少,有的已将近淘汰,逐步采用机动或电动抽水机、水轮泵,近年并开始使用喷灌。</p><p class="ql-block"> 戽斗:有竹编戽箕和木制戽桶两种。戽箕一人操作,戽桶两人牵绳操作,提水高程一米左右,都是用人力、劳动强度大,提水效率低,但较为简便,是最古老而又最普遍的传统提水工具。建国前几乎每户必备,甚至一户有几把戽箕。建国后日渐减少,1988年统计,全县尚有29600把。</p><p class="ql-block"> 水车:即木质龙骨水车,有人力、畜力两种。人力水车又有手播、脚踏两种。畜力水车,建国前只有木质牛车。50年代曾推广铁牛车盘,提水高程两米左右。1988年全县尚有水车7600部。</p><p class="ql-block"> 简车:木竹结构的水力提水工具。在小河岸边安装木质车架,上置车轴,用木竹制成圆形车箍支辐条,外圆安装24个竹简,辐条间装竹叶片,借水力推动叶片旋转,竹简提水。建国前,在㴩水、蜀水、云亭河、仙槎河沿岸简车较多,建国后逐步为抽水机所代替。</p> <p class="ql-block"> 水域水运——其一、驿运。泰和历史上驿运久远,唐时即设有驿站管理驿运,开始为邮驿,限于传递官府文书,供应官员往来食宿,后来扩大为运送贡品及供应宦府物资。清末载驿归邮,驿运废止。</p><p class="ql-block"> 其二、漕运。历代封建王朝在县内征收的田赋,均由漕船自赣江水运至南昌集中,再行解运京师。宋庆历元年(1041)县设漕工所;清道光五年(1825)增至11所;咸丰五年(1855),在南昌塘子里(今新城门外河泊所港)设省仓1所。首航运抵省次仓储藏,再集中运往通州(今北京通县)解缴,然后在江苏仪征装盐回县。咸丰末,漕粮改征银两,漕运终止。</p><p class="ql-block"> 其三、竹木水运。60年代以前及远古,县内木竹外运几乎全是水运。在深山小溪和赣江支流,多数采用小排流放或散木“赶羊”至赣江边改扎大排(解放后,成立扎运队,用动力拖轮带运)。至80年代车运日渐增加,赣江木竹水运才逐步改用拖轮或船舶装运。</p><p class="ql-block"> 其四、水上货运。泰和水上货运发达,古时有赣江、禾水、㴩水、六七河、蜀水、珠林江、东沔河、仙槎河、仁善河等9条通航河流,航程达355.7公里。赣江航程一般是上至赣州,下至南昌。支流航程一般是珠林江上行至沙村;蜀水上行至梅陂;六七河上行至津洞;㴩水上行至永新官北、碧溪牛牧;禾水上行至天河;仙槎河上行至桃园;仁善河上行至固陂圩。县志记载,民国26年(1937),全县有木帆船108艘。28年,省政府迁泰和,南昌、新建、丰城及湖北的天门、孝感等县有120多艘船逃难到县,加上省政府经常征用船舶当差,水上航运骤然兴旺。</p><p class="ql-block"> 其五、水上客运。明清时期,水上客运没有固定航班,都是临时雇船;民国初年,南昌商办亚洲轮船公司首辟南昌至赣州航班,不定期在县城停靠;民国5年(1916),捷安轮船公司有临江、临清、临安三艘轮船,不定期的往来于樟树、吉安、泰和、赣州等地,装货搭客;民国6年,朱洪九在县内开设三矶轮船局,有火轮2艘,不定期来往于泰和、吉安、南昌等地。抗日战争时期,泰和成为战时省会,客运轮船增多,泰和至吉安每日对开4个班次,吉安至赣州有每日班、隔日班、隔2日班,均过境停靠。抗战胜利后,有6艘客轮不定期往返于南昌、赣州之间,均经县城停靠。建国初至60年代中期,省航运局有南昌至赣州的航班,每月18个班次,均在永昌市停靠。1966年,吉安航运分局开行吉安至泰和航班,每日1班。1968年,只开至万合,1983年停航。</p> <p class="ql-block"> 水域渡桥——泰和古渡,至建国前,全县有常设渡口110多处,其中汽车轮渡1处,人力舟渡67处,筏渡42处。县志载,赣江及其支流著名古渡有:宋代赣江澄江南门渡、北宋赣江塘洲洲头渡、北宋赣江上田溪口塘东门渡、北宋赣江沿溪渡(千年古渡风貌犹存)、北宋赣江樟塘黄坑渡;明朝赣江万合白果老浒坑渡、明朝赣江万合印霞江渡,明朝赣江栖龙浩溪站前渡、明朝赣江马市大江渡、明朝赣江塘洲王家横乾渡;清初蜀水马市高坪搭角渡、清初禾水螺溪王家坊王家渡、清初禾水螺溪三派郭瓦渡、清初禾水石山店前渡、清初禾水石头山石山渡、清道光蜀水马市江滨渡;民国初蜀水马市良口渡、民国初赣江万合曾家河边渡、民国末赣江樟塘竹山渡和赣江万合芳洲渡。</p><p class="ql-block"> 泰和古桥,分有木桥、石桥、石座木梁桥、浮桥等4种,以木桥为最多,数量不计其数。县志载,保存完好的著名古桥有:望仙桥(县城东,宋熙宁年建)、南平桥(县城南门,宋代建);飞锡桥(碧溪江边,宋嘉熙年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善福桥(碧溪太湖,清道光年建);映星桥(桥头小山,明代建);吉星桥(早禾市,宋代建)、王秀桥(禾市桥丰,明万历年建);迎龙桥(螺溪转江,明代建)、夏潭桥(螺溪集丰,明建清修)、水利桥(螺溪木陇,清乾隆年建)、三派桥(螺溪郭瓦,清乾隆年建)、福寿桥(螺溪保全,清代建);</span>南无桥(沿溪江畔,清光绪九年建);上宏桥(苏溪上宏,宋建清修)、七星桥(苏溪芫背,明天启年建);武溪桥(马市武溪,元代建)、凤凰桥(栖龙甘溪,明代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云津桥(冠朝大瑞,元代建)、冠朝桥(冠朝圩,明代建)、河古桥(冠朝中村,清代建);</span>子母桥(苑前玉田,明代建)、广德桥(苑前玉田,清康熙年建)、乐善桥(苑前固陂,清乾隆年建);澜安桥(万合江夹洲,民国初建)。同时还有三座著名浮桥(已废):禾市国渡浮桥(宋末胡国秀为文天祥抗元建)、县城南门与塘洲永昌市赣江浮桥(民国20年秋,国民党进攻苏区建)、水槎新宅桥头铁川桥(清光绪年建,称泰和“泸定桥”)。</p> <p class="ql-block"> 水域驿道——驿道是指古代用传递军政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道路,包括水路和沿途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驿道也是重要的军事设施之一,主要用于转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通道。全国著名的有古丝绸之路、湖广古驿道、徽杭古驿道、青蒿古驿道、梅关古驿(江西)等。</p><p class="ql-block"> 泰和在秦始皇时期,沿赣江即有贯通南北的水陆古驿道。它北接南昌,南通赣州,是古代中原连接岭南(广东、福建)的纽带。现存有:大廋岭(赣州大余)梅关古驿道遗址,古称“赣粤走廊;赣龙(赣州、广东龙川)古驿道遗址,又称“红盐古道”,1928-1934年中央红军时,有“十万挑夫上赣南”的动人情景;赣粤关爷埂(赣州、广东河源)古驿道遗址,古有“船到止,骡累死”的悲壮场景;赣闽大隘岭(又称罗坑隘)古驿道遗址,中央苏区时,称“红色交通线”,即红色首都瑞金至福建长汀的赣闽红色交通。</p><p class="ql-block"> 泰和乃地处赣江中游,古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依赣江及水系,古代形成了八条重要古道。即:泰和西昌沿赣江而下经沿溪至永和东昌(东昌西昌县城古道);县城沿赣江岸线至吉安(今105国道);县城东门矶头塘过赣江沿仁善河,经樟塘、苑前、小龙(白云山)至东固(中洞古道);县城东门矶头塘过赣江沿仙槎河,经樟塘、灌溪、中龙(五峰山)至兴国(古坪至竹山乌沙运输专用省道,全省唯一);县城南门过赣江沿株林江、云亭河,经塘洲、冠朝、沙村、上圯、老营盘至兴国(今319国道);县城南门过赣江,沿株林江,经塘洲、冠朝至万安(今杨万线省道);县城至井冈山沿㴩水河、牛吼河岸线古驿道(今319国道);县城至永新沿禾河古驿道(今三南公路)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重要的古道,被国、省、县、乡道路建设所代替,但泰和很多地方仍可见遗迹。如苑前书院坑至潞溪及白云山(小龙)、灌溪古坪至中龙百记及石陂(古洋房、古井、古金鸡桥尚存)、上圯北坑至石田及老营盘白羊垇、禾市国渡和潞滩至桥头湛口和店前及碧溪牛牧、禾市景山丰至桥头渡口和津洞及碧溪里陂等等,都依稀可见古道遗址。</p><p class="ql-block"> 泰和古道陆运。民间传统陆运工具是扁担、箩筐、轿子、人力车、牛马车等。民国22年(1933)修建公路始通汽车,县内往来的汽车均为省、地及外地所有。1950年,吉安公路运输局派驻泰和货车一辆,为货车“始祖”,1953年小龙钨矿开始购置载重货车一辆,为泰和第1辆货车。</p> <p class="ql-block"> 之二、赣 水 之 韵</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韵,古韵悠悠。泰和古县素称“江西十八古县”,据今考古,“府山城西周遗址”三千年;庐陵县治二千三百年;西昌建县一千八百年。其古遗址、古建筑、古驿站、古墓葬、古碑刻、,沧桑斑驳、古风古韵。</p><p class="ql-block"> 古遗址——县志载,“府山城遗址”:陈(557—589年)置隋废,位于县南沙村学士里山坡上,临云亭河。明朝内阁大学士尹直建“学士里”牌坊,土城墙雏形尚存。经省考古队鉴定为西周(前1046年至前771年)遗址遗物。“白口城遗址”:位于塘洲高城村,临赣江。梁大宝元年(550),陈霸先遣杜僧明抵御高州刺史李迁仕筑城于白口,旧址尚存。经省、地文物勘查,鉴定为春秋(前770年至前476年)遗址,且为江南大型土城之一,国内罕见,堪称“国宝”。“金山岭遗址”:位于螺溪黄洲村,临禾水河,古墓及大片丘陵山地保存完好。省考古队鉴定为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遗址。<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昌古城遗址”:为汉代,在今县城西门文溪一带,留有上街、街尾、米市、茅市、城下等地名、街名、村名。</span></p><p class="ql-block"> 又据县志载,泰和赣江及其支流还发现众多古文化遗址。如,仁善河畔的苑前潞溪上坑(春秋)、巷口桥边(战国)和万合樟塘钟埠(秦汉)遗址;仙槎河畔的灌溪绿竹(春秋战国)、覩碑(战国秦汉)、坎下狮形岭(战国)、古坪开光岭(战国)、井边(战国)遗址;珠林江畔的塘洲龙口珠琳(秦汉)遗址;云亭河畔的上圯黄土岭(汉朝)遗址;蜀水河畔的苏溪油居(秦汉)和马市马缨岗磨盘山(春秋)、源洲(秦汉)、屯洲(秦汉)遗址;禾水河畔的螺溪转江水背岭(战国)、普田螺塘(战国)遗址;㴩水河畔的碧溪三峰李树下(春秋战国)遗址。</p><p class="ql-block"> 这些古遗址及其文物,记录了赣水泰和古人的智慧和成就,揭示了赣水泰和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脉络。真可谓“千年古遗址,揭示历史、传承文明”。</p><p class="ql-block"> 古建筑——“快阁”。位于县城东侧,泰和中学校园东南隅。唐乾符元年(874)始建,初为奉祀西方慈氏(俗称观音大士)之所,名"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时易名"快阁"。元丰年间,黄庭坚来任县宰时作"快阁诗"后名闻天下。阁占地400平方米,通高20米,砖木结构,三层翘角重檐,四周3米回廊,阁体负栋而立36根大园木柱,回廊12根大红米石柱。檐楔彩色螭头,梁雕翔龙舞凤。青砖铺地,图饰穹顶,顶覆瓷瓯,角系铜铃,砖砌拱门,花格窗棂。大门面南而开,上端石匾上刻有沈遵手书"快阁"二字。两侧石柱镌有对联。厅墙正面嵌有石刻黄庭坚像,像下有黄庭坚自题像赞。照墙两侧有陆游手书"诗镜"碑和黄庭坚手书"戒石铭"碑。土台前方有22级石阶。阁下有涪园(黄庭坚又名涪翁,故名),园中建有八角亭,北面有盟鸥馆和山谷祠。快阁经历三废六修五建。1973年3月23日凌晨,被百年罕见的龙卷风摧毁,仅留基台。1984年9月,县人民政府成立"泰和县修复快阁委员会。"1986年6月,由国家拨款和县人捐资,在旧址仿原快阁式样重建。</p><p class="ql-block"> “龙头山塔”。县人习称狗子脑塔。位于沿溪乡西塘村西南龙头山上,距县城4.5公里。明万历间(1573~1620)知县王元瑞倡建。塔为厚壁(厚2.87米)、空心、木板楼式结构,平面呈八边形,周长约24米,塔高36米,九级。自下可盘旋而上到塔顶(塔顶于清同治八年被大风雨摧毁)、塔身各层用砖叠砌腰檐,飞檐翘角,均有门窗,檐下有斗拱,底层南面辟拱门1座,全塔占地78平方米。明代列为"西昌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望仙桥”。又称迎仙桥,位于县城东约50米处,横跨于东门小溪上,宋熙宁中(1068~1077)邑人肖平野建。望仙桥几度毁坏,又几经修复。桥长8.30米、宽3.33米,高4米,单孔单拱,拱圈用规格大致相同的红米石砌成,青麻条石桥面,古朴大方,庄重典雅。</p><p class="ql-block"> “飞锡桥”。位于县城西70公里的碧溪乡江边源中村,横跨于六七河上。桥西原建有飞锡阁,故名。始建于宋嘉熙年间(1237~1240),历经五修。桥为三孔单拱石质,全长28米.宽3.4米,高出水面5米,桥拱至面平铺岩条石3层,桥墩上游建有三角形护墩。建国后,源中村对飞锡桥进行了加固维修。</p><p class="ql-block"> “南无桥”。位于县城东7.5公里的沿溪乡江畔村旁,横跨小河上,为沿溪通往吉安、永和等地必经之处。桥上有石刻记载:"南无桥创建于清光绪九年(1875)秋月"。桥三孔单拱石质,全长38米,宽3.35米,高出水面3.5米。整个桥梁用红米石砌置而成,桥面两边隔2米置一青石栏杆,桥拱至面平铺岩条石一层。</p><p class="ql-block"> “桥头石牌坊”。位于桥头乡龙洲村,清乾隆五年(1740)建。红米石砌成,四柱三间三檐,平面呈长方形,长4米,宽1米,高5米,坊脊为"人"字形,三层重檐,四角略上翘,每层中间各嵌有条形石匾额1块。石匾两旁均有浮雕云彩、龙凤、花卉图案,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形态逼真,整个牌坊由石榫串固四柱支撑。</p><p class="ql-block"> 全县古建筑还有塔5座、桥14座、古祠18座、牌坊7座、古民房2座、古庙7座。</p><p class="ql-block"> 古驿站——县志载,隋唐时,泰和设有驿站。如,位于澄江东门(今东门迎仙桥东50米防洪堤处),唐时设驿站,名曰“白下驿”。隋开皇十年(590),废西昌县(泰和故城),并东昌、遂兴、广兴、永新等地置安丰县(治所不详);隋大业八年(612),因交通不便,迁安丰县于西昌故城(县城西门文溪);唐乾元三年(760),迁县治于白下驿;宋代白下驿更名西昌驿。</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泰和增设水驿。宋绍兴年间(1131-1162),设水上淘金驿(万合沙垄)、浩溪驿(栖龙站前),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夏,淘金、浩溪两驿并入白下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驿站还下设腰站,发展最盛,全县驿站有马40匹、差人80名。</p><p class="ql-block"> 宋代以来,泰和驿站递铺快速发展。当时,通常每二十五里就设一递铺;当时,泰和驿送还细分有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的速度最快,可“日行四百里,唯一军兴则用之”。可见其发展与繁荣。至清宣德元年(1909),裁驿站,设立警察所、邮驿(政)局。</p><p class="ql-block"> 古代驿站是负责传递军情和官府文书以及供应官员往来食宿的重要地方机构,后来还扩大为运送贡品及供应官府物资的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历史长达3000多年,全国规模最大最完好的驿站有孟城驿(江苏高邮)、鸡鸣山驿(河北怀来)。泰和赣中古城,其众多的驿站和难以记数的递铺,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重之要。</p><p class="ql-block"> 古墓葬——县志记载,著名古墓群有:覩碑汉墓群(灌溪覩碑)、岭子脑汉墓(沙村江南)、塘洲松毛坪晋墓(土洲)、马岭南朝(齐)墓(樟塘大鹏)、上田码头南朝墓(县城西)、天子堆、皇帝地(塘洲高城)、大禾坪唐墓(南溪芳桥)、不调禅师塔墓(水槎西阳山黄龙坪)。</p><p class="ql-block"> 县志记载,名人古墓有:明杨士奇墓(上田杏岭),宰相,五朝元老;明王直墓(上田龙门),吏部尚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宋张达墓(上田枫山),工部侍郎;明陈宜墓(文田梦陂桥),兵部侍郎。</span>明罗钦顺墓(上模桃岗),吏部尚书,唯物主义哲学家、理学家、诗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曾翬墓(上模坪原),刑部左侍郎;</span>明郭子章墓(上模讴里),兵部尚书、史学家、方志家。明肖祯墓(冠朝文塘),刑、工二部尚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曾于拱墓(冠朝社下稍江屋),都察院副御使;明刘崧墓(冠朝栎树村金相寺右),史部尚书,诗文家称“明诗第一”,江古诗派代表人物。</span>明尹直墓(沙村高陇学士里),副宰;<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萧晅墓(沙村高陇),礼部尚书;明刘晴川墓(沙村江北),工部员外郎。</span>唐匡智衣冠冢(苑前紫瑶山驾鹤峰下),升天遗衣冠葬此。宗钱惟济墓(螺溪南岗口),吴越王钱俶第七子,谪吉州防御使,卜居泰和。明陈循墓(樟塘黄坑),状元宰相。明罗暻墓,翰林编修;明周是修墓(南溪垇背),翰林院编修,清嘉庆十八年知县;明龙文墓(五十四都),侍郎;明欧阳铎墓(武山东岩),卒赠工部尚书;欧阳熟墓(栖龙官溪岭),工部侍郎;明朱衮墓(十八都犁原坑),侍郎;明曾鹤龄(四十部泉山),状元,侍讲学士;明萧璁墓(十一都飞凤形),吏部侍郎;明王思墓(四十四都高坪右),侍郎;明萧镃墓(胡耽答桥),副宰,少师;明姚颐墓(矶头官陂),按察使、翰林编修;明欧阳德墓(苏溪上宏),礼部尚书。</p><p class="ql-block"> 这些古墓葬,是赣水泰和古代名人生前贡献的肯定,也是其个人名誉的延续。虽墓草荣枯历秋春,但其功名成就、精神思想永远铭记和激励于后人。真可谓“墓映功名”!</p> <p class="ql-block"> 古碑刻——县志记载:《秧马歌》碑,前题(秧马歌)并引,引后署作者苏轼名,南宋末,曾安止后裔将《秧马歌》钩下刻于青石板上。</p><p class="ql-block"> 沈遵手书碑,宗初,邑宰太常博士沈遵易“慈氏阁”名为“快阁”,并手书“快阁”二字刻于石匾上,嵌于澄江快阁大门上端。</p><p class="ql-block"> 陆游“诗境”碑,碑为青石,碑文阴刻“诗境”二字,为南宋淳熙五年(1178),陆游任江西常平提举,慕名快阁来泰和留下二字,“诗境”二字间偏下有“陆游手书”四字。</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画像及自题像赞石刻,原在快阁厅墙正面,嵌有石刻黄庭坚画像,像下阴刻黄庭坚自题像赞,文曰:“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p><p class="ql-block"> 御制戒石铭碑,宋元丰五年,黄庭坚任泰和知县时,将宋太宗摘录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刻石置公署侧,后移置快阁厅堂嵌于墙上,铭后署名黄庭坚。</p><p class="ql-block"> 《清节书院记》碑,元至正年间(1341-1368),邑人萧继文创办清节书院,欧阳元作记。</p><p class="ql-block"> 仁宗敇少傅兵部尚书兼盖华殿大学士杨士奇御文碑,明代碑刻,碑为汉白玉石。</p><p class="ql-block"> 李信圭神道碑,明正统年间(1436-1449)立,碑座为石龟,碑文为王直(尚书)所撰、记叙处洲太守李信圭(螺溪)生平。</p><p class="ql-block"> 刘源思贤碑,宋仁宗时(1023-1063)立,明咸化间(1465-1487)重刻,阴刻“思贤之碑”四字、篆体,周围浮雕龙凤纹。</p><p class="ql-block"> 黄宗敇祭龙文碑,明代立,侍郎,南溪甘竹人。</p><p class="ql-block"> 重建文庙碑,明咸化十三年(1477)立,新淦儒士鲁铎书。</p><p class="ql-block"> 槎滩陂碑,后唐天成年间(927-930)进士、西台监察御史周矩(螺溪)立,自元至正年间至民国曾多次重修,1986年,在陂坝中发现两条碑,一块镌刻“嘉定十三年九月蒋氏重筑”,另一块镌刻“甲午严庄蒋氏重修”(明代万历二十二年)。</p><p class="ql-block"> 萧彦祥神道碑,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记叙萧彦祥(又名肖桢,刑、工二部尚书,冠朝墩陂)生平。</p><p class="ql-block"> 罗铎神道碑,明嘉靖二年(1523)立,记叙罗铎祖孙三代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极乐庵碑,明郭子章撰文,记叙极乐庵(螺溪)的创建者。</p><p class="ql-block"> 忠义坊碑,清雍正三年(1725)立,碑文为重建忠义坊记。</p><p class="ql-block"> 学宫牌,清光绪二年(1876)立,中宪大史吏部考功司永新龙文彬记,中宪大夫吏部四州司主事浙西周景曾书,碑文记述萧茂才(作梅)于光绪六年(1875)重修学宫事。</p><p class="ql-block"> 据泰和博物馆萧用桁(原馆长)撰《石上春秋》载,共收录337块碑刻。这些碑刻类型繁多,就内容而言有记事碑,如修祠建庙、建桥修路、建水陂、建书院等的相关人和事;入仕者受到诰封、嘉奖的诰命和官史的警戒;记载某一场官司起因和判决结果的法律文书。更多是墓志铭、圹志、地券、墓碑等。这些大量古碑刻,有的因剥蚀严重而文字难辨;有的因打烂而残破不全;有的被用作磨刀或桥板而导致文字漫灭。但从碑文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泰和先人奉献的人生态度,孝悌友爱的伦理观念,耕读传家的传统思想、崇文尚德的价值取向及勤奋创业的务实精神。</p><p class="ql-block"> 古碑刻是历史档案,它记载着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不同人群的社会生活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现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取向、行事方式等,它具有原始性和真实性特点,能起到补史、正史的作用。了解赣水泰和碑刻文化对研究泰和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真可谓“古碑乾坤大”!</p><p class="ql-block"> 古书画——康氏诰命,明成化十七年(1481),康奎(爵誉人)任靖江王府长史司左长史,皇帝对其父母的封赠。圣旨题为“奉天诰命”,篆书,题后列正文,正楷书,后款“制诰之宝”印,并加盖启封印章。圣旨质地为绢,从前至后由蓝、黄、橙、灰黄等4种颜色组成,全长187厘米,宽30.7厘米。</p><p class="ql-block"> 人物画集册。明朝郭诩作。纸本,共11幅,每幅纵29.8厘米,横49.3厘米,水墨画,画笔传神,栩栩如生。画名按顺序为:伏羲画卦图、神农尝百草图、吕岩度柳精图、求仙图、王微之爱竹图、漂母饭韩信图、葛仙吐火图、牧牛图、米芾拜石图、塞北图、乘槎图。今藏上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山水画。明朝兰英作。纸本,纵194厘米,横46厘米,画面近景是茂叶苍翠的古松,挺立在石坡上,15只白鹤形态各异地飞翔或站立在松岩上。画面中、上部绘崇山峻岭,峰峦绵连,一涧流水经岩中间奔腾而下,高山幽谷,阳光灿烂。款识在左上角,书“余作画不善丹青…戏临一帖…”钤“兰瑛之印”、“田叔”二印。</p><p class="ql-block"> 清萧鹤龄手书对联。纸本,纵144厘米,横37厘米,草书。文曰:“此老胸中常有诗,我书意造本无法”。款识</p><p class="ql-block">为“日宣侄孙玩,光绪十年冬”,钤“萧鹤龄”、“友松”二印。</p><p class="ql-block"> 清刘绎手书对联。纸本,两幅。一幅纵189厘米,横38厘米,文曰:“忽有好诗生眼底,莫将闲事萦心田”。款识右上角书“友松贤友雅玩”,左下角书“詹岩刘绎集句”,钤“刘绎之印”、“詹岩”二印。一幅纵163厘米,横40厘米,文曰:“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款识与上同。对联均为行书,字径19厘米。</p><p class="ql-block"> 清曾国藩手书对联。纸本,纵194厘米,横46厘米,楷书,字径15厘米,文曰:“万卷藏书宜子弟,三田聚宝真生涯”,款识右上角书“友松兄属”,左下角书“涤生曾国藩”,钤“曾国藩印”、“涤生”二印。</p> <p class="ql-block">话说千秋乡,除古韵悠悠的“西昌八景”外,其千年古遗址、千年古建筑、千年古墓葬、千年古碑刻等等,古韵文化十分浓厚,遗存风光璀璨夺目。</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驿站——县志载,澄江镇东门(今东门迎仙桥东,50米防洪堤处),唐代就设有驿站,名白下驿,宋代更名西</p><p class="ql-block">昌译,设驿丞1人、驿卒多人。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又设水上驿站淘金驿(今万合沙垅)、浩溪驿(今栖龙站前)。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淘金、浩溪两水驿并入白下驿。</p><p class="ql-block"> 驿站开始是负责传递军情和官府文书,供应官员往来食宿,后来扩大为运送贡品及供应官府物资。泰和乃赣江津要之地,驿站还设有腰站。特别是驿站递铺,宋代以来,通常每二十五里设一递铺,当时还有步递、马递、急脚递之分,急脚递的速度最快,可“日行四百里,唯一军兴则用之”。驿站按照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事务的繁简相应配置递卒与递马的数量。至清乾隆十五年(1750),全县驿站共有递马40匹,递卒差员80名;至清宣德元年(1909),泰和裁驿站,设立警察所、邮驿(政)局。</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遗址——县志载,有春秋时期的磨盘山古文化遗址,座落在马市镇马缨岗,采集了水波纹、菱形纹、回字纹、编织纹陶片为证;秦汉时期的珠琳古文化遗址,座落在塘洲镇龙口,采集了方格纹陶片为证;秦汉时期的油居文化遗址,座落在苏溪镇油居,采集了方格纹陶片为证;秦汉时期的源洲古文化遗址,座落在马市镇源洲,采集了网结纹陶片为证;秦汉时期的屯洲古文化遗址,落座在马市镇屯洲,采集的细方枯纹陶片为证。</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建筑——县志载,有望仙桥,又称迎仙桥,位于澄江镇城东约50米处,横跨于东门小溪上。宋熙宁中(1068-1077)邑人肖平野建。望仙桥几度毁坏,又几经修复。桥长8.30米、宽3.33米、高4米,单孔单拱,拱圈用规格大致相同的红米石砌成,青麻条石桥面,古朴大方,庄重典雅。</p><p class="ql-block"> 有南无桥,位于县城东7.5公里的沿溪镇江畔村旁,横跨于曲水小河上,为沿溪通往吉安、永和等地必经之处。桥墩上阴刻“光绪元年(1875)洪秋吉日建”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桥”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刘绎所题。桥三孔单拱石质,全长38米,宽3.35米,高出水面3.5米。整个桥梁用红米石砌置而成,桥面两边隔2米宽—青石栏杆,桥拱至面平铺岩条石一层。</p><p class="ql-block"> 有上宏桥,位于苏溪上宏,横跨于梅乌江上。宋建(南宋淳祐十年,即1250)清修,七孔单拱,红米石砌置,长100米,宽7米,高10米,每个桥孔跨径约10.3米。由塘灯乡绅郭南甫捐资修建,僧人昙发为之日夜督工。据《龍泉县誌》《文山先生全集》记载,文天祥欣然为之作《上宏修桥说》“修桥辟路,佛家以为因果,世之求福田利益者,所以乐为之趋,而佛家者流,所以积心竭力,勤苦奉承而不之厌也。予过龙泉江道上宏,闻有郭公者,主石桥之役,盖毁家以成之。而僧昙发,则朝夕之督其事,颇难其力,不倦其心,盖可取焉!邀予为之疏,惟予不得以与斯举也。迫于其请,则念儒书中,是亦为溱洧济人之事,虽其事之偏而视夫拔一毛不以利人,且朘人以肥已者,为有间矣。郭公之所为若是,邦之人若是,观感动悟,其能以自己于心乎?夫善者,性之所自然,为善者,人之所同欲。罔俾郭公,专美是邦可也,而岂必曰福田利益之故哉。因书以俾昙发,使持示是邦之可语者”。上宏桥因有文天祥的文章彰显其事,桥与上宏之名,名垂千古。</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古建筑。沿溪高坪萧氏塔,明代,青砖砌置,五面七级,中空,通高16米;沿溪江畔魁星阁,明代,青砖砌置,六面五级,葫芦顶,通高15米;沿溪富洲富洲塔,明代,青砖砌置,六级六面,每层有小门窗,通高15米。苏溪芜背七星桥,明朝天启年间建,单孔单拱,红米石砌置,长3米,宽2.5米,高2.5米。栖龙甘溪凤凰桥,明代,单孔单拱,红米石,青石并砌,长20米,宽4米,高5米。</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墓葬——县志载,有塘洲松毛坪晋墓。位于塘洲镇土洲村松毛坪西南面,1985年9月发现。墓坐北朝南,距地面深约1.5米。单葬,砖室,券顶平面呈“凸”字形。墓室长7.1米,分甬道、前室和后室,室内砌有3组砖直接券顶。墓底青砖对缝平铺,呈龟背形,墓砖饰网钱纹。出土随葬物有东晋的金圈饰(金戒子)、三足铜盘、带柄铜熨斗、圆形铜镜、青瓷碗、青瓷钵、8字形铁剪、梯形条块(画粉)各1件,陶罐残片10多片,青瓷盘口壶残片(加饰褐色点彩)5片。</p><p class="ql-block"> 有上田码头南朝墓。位于县城西2公里上田粮站内,1985年发现。墓向西北,墓室用4种花纹砖砌成,砖纹有网纹与莲花纹组合、同心园与钱纹组合、对角菱形纹。墓呈长方形,长7.08米,宽2.28米,高2.32米。双拱,墓门和墓壁均错缝砌砖,封门砖平竖堆放,墓壁有龛,墓底砖对缝平铺,靠墙砌有相对的砖柱8对,柱距20至30厘米。出土随葬品有神兽镜等。</p><p class="ql-block"> 有天子堆、皇帝地。位于塘洲镇高城附近,系南朝陈武帝为自己预建的坟墓。砖石结构,墓砖饰网钱纹。天子堆曾被盗,两墓室尚完好。</p><p class="ql-block"> 有杨士奇墓。位于上田杏岭北山坡上,坐西向东。四周有围墙(已拆),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50米,占地约7.5亩。墓后竖有“望碑”,正面楷书“呜呼!太师杨文贞之墓”。背面为其生平简介。墓封土高2.5米,直径10米,墓室砖石结构。墓前两边立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石旗杆。石像前原立牌坊,中匾书仁宗皇帝敕赐“与国咸休”四字。坊前立有华表,顶刻石兽。华表左有一丈六尺多高的碑亭,平面呈方形,四面开券顶窗,英宗御祭文碑竖立在亭内的龟背上,旁有守墓房。“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地部分建筑被毁。1986年,省文化厅拨款1万元,按原貌作了部分修复。</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古墓葬。张达墓,澄江城西人,葬上田枫山,宋代,工部侍郎;王直墓,澄江城西人,葬上田龙门,明代,尚书;萧晅墓,上田栗芫人,葬沙村高陇,明代,礼部尚书;陈</p><p class="ql-block">宜墓,文田人,葬文田梦陂桥,明代,兵部侍郎;欧阳铎墓,马市蜀口人,葬武山东岩,明代,卒赠工部尚书;欧阳熟墓,马市蜀口人,葬栖龙官溪岭,明代,工部侍郎;曾鹤龄墓,澄江城西人,葬四十都泉山(塘洲),明代,状元、侍讲学士;王思墓,澄江城西人,葬四十四都高坪右(沿溪),明代,侍郎;萧镃墓,马市南坑人,葬胡耽答桥(马市),明代,阁臣、少师;姚颐墓,澄江城西人,葬矶头官陂(上田),明代,按察使、翰林编修;欧阳德墓,栖龙站前人,葬上宏(苏溪),明代,礼部尚书;刘崧墓,塘洲龙口人,葬栎树金相寺右(冠朝),明代,诗人。</p> <p class="ql-block"> 之三、赣 水 之 绿</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绿,绿水青山。泰和古县地处赣江中游、吉泰盆地腹,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地理优势。其地形地貌、青山峻岭、农田沃野,山川形胜,富庶富饶。</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赣水泰和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地形分布上,泰和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从东、西两侧向中部逐级降低;在最高点上,东南部的水槎乡十八排主峰,海拔1176米,是泰和县的最高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部山峰海拔均低于800米,中部地势低平,海拔70米左右;在</span>最低点上,万合镇的昌家村北洲地,海拔52米,是泰和县的最低点;在地貌类型上,呈现东北至西南向的盆地地貌,赣江河谷地为基准,地形逐级高起,形成东南部和西部高起,中间递降的特点;在水系特点上,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县境中部,形成地势开阔的河谷平原,两岸支流由东、西部山地向赣江辐辏,形成羽状水系。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泰和县独特的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 赣水泰和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东经114°17′~115°20′、北纬26°27′~26°58′,东西最长处105公里、南北最宽处57公里。它北倚吉安县和青原区,西连永新县、井冈山市,西南毗遂川县,南邻万安县,东南邻兴国县。自古有“咽喉荆广,辰齿淮浙”之称。</p><p class="ql-block"> 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县境中部,构成地势开阔的河谷平原,两岸支流均由东、西部山地向赣江辐辏,形成反映总地势倾斜的羽状水系。整个地势自东、西两侧向中部逐级层层下降,呈现一种不对称的盆地形势。其地貌形势依次有中山、高丘、中丘、低丘、浅丘、高阶地、低阶地、河漫滩、江心洲、边滩、心滩、谷地、盆地、古河道等地貌类型。境内山地、丘陵为主,素称“六山一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p><p class="ql-block"> 青山峻岭——境内山岭,东部属雲山山脉余脉,西部属罗霄山脉余脉。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岭30座。</p><p class="ql-block"> 雩山山脉余脉从兴国、万安等县边界处入境,延伸至水槎、上模、沙村、老营盘、上圯和小龙、中龙、苑前、万合、樟塘、灌溪、冠朝、塘洲等乡镇。在境内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岭23座。其中:</p><p class="ql-block"> 十八排:位于县境东南水槎乡的边沿,为泰和、兴国两县界山。因上山须经十八个横排而得名。面积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76米,为县内最高峰。植被有松杂木。</p><p class="ql-block"> 天湖山:位于水槎乡的西南边沿,为泰和、万安两县分水岭,因山顶有一锅形凹地,雨天积水如湖而得名。面积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2.9米。植被有松杂木等混合林和部分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竹子岽:位于天湖山的西部,为泰和、万安两县界由,以有大片竹林而得名。面积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25米。植被有松、竹、杉、杂木林和部分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轿顶石:位于水槎乡南部,为泰和、万安、兴国三县分水岭。山顶有一巨石形似轿顶而得名。面积6.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94米。植被有松、杉、杂木、毛竹等混合林。</p><p class="ql-block"> 牛牯岽:位于水槎乡与老营盘乡交界处,以峰顶状若公牛头角而得名。面积16.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18.6米。北坡有松、杉、毛竹混合林,南坡有大片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大龙岽:为上圯、水槎乡分水岭,北坡属上圯、南坡属水槎,以北麓有大龙村而得名。面积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39.2米。有松、杉、杂木、毛竹等混合林和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石灰岽:为老营盘、水槎乡和兴国县的分水岭,因西南麓浪川洞盛产石灰而得名。面积9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86.7米。多松、杉、杂木等混合林。</p><p class="ql-block"> 西阳山:位于水槎乡西南,泰和、兴国两县界山。面积32.5平方公里。海拔875米。山顶有一方园1万余平方米的坪地,四周群峰环绕,蜿蜒如龙,故名黄龙坪。唐代名僧不调禅师在此开拓,建有“宝藏寺”,全山建庵108座。现存不调禅师墓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植被有油茶、杉、松、杂木、毛竹、灌木等。</p><p class="ql-block"> 香菇山:位于水槎乡境,为泰和、兴国两县界山,以盛产香菇而得名。面积3.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0米了。植被有杂树、毛竹、芦苇等。</p><p class="ql-block"> 钓鱼台:位于水槎乡东南部,为泰和、兴国两县界山。西端山顶有一巨石悬于山壁,传说有仙人于石上钓鱼而得名。面积6.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15.1米。植被有杉、松、竹、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天子㨕:位于水槎乡东部边沿,为泰和、兴国两县分水岭。面积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55米。植被有松、杉、竹、杂木等混合林。</p><p class="ql-block"> 龙头山:位于水槎乡东部边沿,为泰和、兴国两早分水岭,以山峰形如龙头而故名,面积11.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56来。植被有杉、松、竹等混交林,山腰以人下有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扁篓嶂:位于小龙镇东部,为小龙镇、老营盘乡和兴国县分水岭。北坡属小龙镇,南坡属老营盘乡,东有小段为泰和、兴国两县界,因山峰形似扁篓而得名。属县境的面积约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3米,其东南海拔923.7米山峰,为两县、三乡(镇)交界点。植被有松、杂木、毛竹、油茶林等。</p><p class="ql-block"> 云仙寨:位于上圯、中龙两乡结合部。面积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44.4米。植被有松、杉、杂木、毛竹等混交林。</p><p class="ql-block"> 五峰山:为中龙、老营盘乡分界山,以有五座突起山峰而得名。面积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20米。山腰以上为松、杉、杂木混交林,以下为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龙坪:位于小龙镇东北边沿,为泰和、吉安两县分水岭。山峰似游龙向西南延伸,山顶有台地,故名。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06米。植被有松、杉、毛竹、油茶等。</p><p class="ql-block"> 湛家尖:位于小龙镇东北边沿,与吉安县东固、富田乡交界。山峰峻尖,处湛家坊村对面,故名。面积约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47.5米。植被有杉、松、竹和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白云山:为泰和、吉安两县分水岭。面积1.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62米。植被有杉、松、毛竹、杂木、油茶等。</p><p class="ql-block"> 三县岽:为泰和、吉安、兴国三县界山,故名。面积约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34.4米。植被有松、竹、杉和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管岭脑:位于水槎乡西部,为泰和、万安两县分水岭。峰顶形如大管(喇叭),得名管岭脑上,简称管岭脑。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65.6米。植被有松、杂木等。</p><p class="ql-block"> 紫瑶山:为苑前、灌溪、中龙、小龙镇分水岭。原名义山,相传晋初王子乔曾跨鹤来游,改名王山。西晋水嘉间,华阴王子瑶弃官来此隐居,称子瑶山。唐初,匡智偕侄大郎于此山修炼,得名匡山。面积3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05.9米。山上有九峰、三坛、五寺观等名胜数十外。植被有松、杉、毛竹等。</p><p class="ql-block"> 马鞍岽:位于中龙乡东部边境。因山顶东西高中间低,形似马鞍得名。面积约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07.3米。山腰以上有灌木、毛竹、芦苇,以下有油茶林。</p><p class="ql-block"> 船形岽:位于小龙镇东部,以山形似船而得名。面积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87.7米。植被有油茶、松、杉、毛竹等。</p><p class="ql-block"> 海拔140~500米的山岭有华盖山、屁股岭、天马山、三顾山、鸭鸡岽、鹅公脑、天柱冈、吊钟形等8座。</p><p class="ql-block"> 罗霄山脉余脉从县境西部永新、井冈山、遂川三县(市)交界处入境,贯穿县境内的碧溪、桥头、禾市、螺溪、石山、南溪、沿溪、苏溪、马市、栖龙、上田等乡镇。在境内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岭7座。</p><p class="ql-block"> 老鼠缘梁:位于县境最西点,碧溪乡西部边境,为泰和、井冈山、遂川三县(市)分水岭。山形似鼠,上有人工筑成的土堤如横梁,故名。又称“一脚踏三县”。面积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29米。植被有松、杉、杂木等。</p><p class="ql-block"> 牛头寨:位于碧溪乡西北边境,为泰和、永新两县分水岭。因峰顶状若牛头,古代有人据此立寨而名。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32.4米。植被以茅草、灌木丛为主。</p><p class="ql-block"> 五人冠:位于碧溪乡西北边境,为泰和、井冈山、永新三县(市)界山。因其东面走向有五座山岭并立,山腰有一座“五岭观”,谐音演变成今名。面积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01米。植被以茅草、灌丛为主,间有松、杂木。</p><p class="ql-block"> 刘岗寨:位于碧溪乡中部。峰顶有约百余米宽的坪地,上有一口终年不竭的水井。元末明初,刘岗等人在此踞山立寨,故名。面积2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15米。植被有杉、松、毛竹、杂木等混合林。</p><p class="ql-block"> 灯挂形:位于桥头与碧溪乡结合部,是泰和、遂川两县界山。因山形似灯挂而得名。在县境面积约21平方公里。有415至783米山峰7座。植被有茂密的杉、松、竹林。</p><p class="ql-block"> 天子地 :位于泰和、遂川、万安三县结合部。西南侧海拔540米山峰为三县界山。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18米。植被有杉、松、竹、灌木等混合林。</p><p class="ql-block"> 五龙山:泰和、万安两县分水岭。因有五条山脉,状若五条青龙而得名。面积2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18.8米。植被有竹、木、松、杂等混合林。</p><p class="ql-block"> 海拔100~500米的山岭有乌石岩、樟木垇、上坑岭、望仙楼、仙峰岩、鸡公山、白泉山、三股岽、洪岗寨、三层楼(原名潮山)、慈航山、玉华山、甑篦岭、狮形、铁古岭、南岭山、东岳府、天星岗、武山等19座。</p> <p class="ql-block"> 农田沃野——全县的粮食作物历来以水稻为主。民国23年(1934),全县水稻571426亩。25年,大豆25000亩,蕃薯1.5万亩,小麦0.7万亩,蚕豌豆0.95万亩。泰和自古就是重要的产粮地区。北宋农学家曾安止在《禾谱》序中说:“江南俗厚,以农为主,吉居其右,尤殷且勤,漕台岁贡百万斛,调吉谷者十常六七。”民国23(1934)全县粮食总产93663吨。</p><p class="ql-block"> 全县油料以油菜、花生、芝麻和油油茶为主,播面10万亩左右。其他经济作物,油料和甘蔗是经作物的大宗,此外,还有棉花、黄麻、苧麻、西瓜、烟叶、席草、荸荠等。烟叶。历来零星种植晒烟三五百亩,多数是自给性生产。建国前,石山、沿溪两乡种植较多,并制成黄烟供应市场;席草。每年种30~100亩不等,集中在苑前乡的洲刘村附近,当地经织草席为家庭副业;荸荠。80年代以前,每年种植不到百亩。1985年发展到154亩,1988年发展到514亩;70年代以前,万合乡种植蓝靛,由于化学染料发展,蓝靛销路差,收入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至80年代完全不种。</p><p class="ql-block"> 蔬菜品种很多,主要有白萝卜、红萝卜、大白菜、小白菜、青菜(南风菜)、包菜、黄芽白、甘蓝球、莴苣、茄子、苋菜、蕻菜、菠菜、榨菜、韭菜、葱、蒜、芹菜、藠子、百合、辣椒、生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苦瓜、瓠子、四季豆、刀豆、娥眉豆、饭豆、蚕豆、豌豆、豆角、芋头、凉薯、竹篙薯、脚板薯、马铃薯、莲藕、冬笋、春笋等几十种。农村大多数是自给性生产。商品蔬菜中,万合、沿溪、塘洲一带的竹篙薯是本地特产。螺溪乡的王家坊历来大量加工黄条萝卜,澄江、塘洲镇加工的香干萝卜远销外县外省。60年代开始引种四川榨菜,加工外销。塘洲上洲一带的大辣椒很受欢迎,澄江镇南门的排田萝卜很有特色。上田乡的北门、东门,澄江镇的南门、城东、城西是商品蔬菜的集中产地,尤其是北门、南门聚居了较多抗日战争时期由广东逃难来的移民,善于种菜,许多人靠种菜养猪致富,盖了新房。</p><p class="ql-block"> 药材:人工种植药材,80年代以前大都是每年2000亩左右。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车前子和薄荷,万合乡是全省车前子的主要产区之一,历年种植车前子千亩左右。马市、万合等地种薄荷,因收购价格不稳,面积时增减,1980年尚有625亩,以后减至200亩左右。建国以后,先后建立了一批种药基地,种植杜仲、厚朴、黄柏的木本药材基地有水槎乡的合江村、上圯乡的石田村、国营新丰林场等,共计308亩。种植枳壳、栀子的花果药材基地有马市荆洲、禾市、澄江镇、冠朝、沙村等地,共82亩。种植车前子、薄荷、紫苏、白术、茯苓的草本药材基地有万合、马市、上模、水槎、上圯等地。80年代以后,马市、上模、水槎、上圯等乡还出现种药专业户6户,共种植药材158亩。全县自给有余可供外调的药材品种有车前子、薄荷、茯苓、枳壳、金银花、黄栀子等12个品种,其中以车前子数量最多,每年外调数十万公斤。</p><p class="ql-block"> 茶、桑、果 茶叶生产以马市的蜀品洲和水槎的西阳山历史最久。蜀口茶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70年代以前,全县茶园面积200~300亩,年产茶叶1万多公斤。赣江沿岸的澄江、马市、栖龙、塘洲、沿溪、万合等乡镇,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北宋黄庭坚任泰和县知县时曾有诗:“清风原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建国以前,全县成片桑园较少,多数是河边地头的零星桑树。水果品种有柑桔、柚、桃、李、梨、柿、板栗、红枣等。60年代以前都是零星种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之四 、 赣 水 之 宝。</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宝,资源宝藏。其植物资源 、珍稀资源、动物资源、矿产资源独具特色,光华闪烁。赣水泰和古县乃资源禀赋、资丰福厚之地。</p><p class="ql-block"> 植物资源——境内有高等植物资源2500余种、211个科、935个属,其中草本植物1400~1500种,木本植700~800种,还有320余种水生植物广布于全县各水域中。</p><p class="ql-block"> “药用植物”。药用植物有119个科、278个属、365个品种,蕴藏总量50万公斤。历史上产量较多的药材有: 薄荷、半夏、车前仁、荆芥、淮山、枳壳、天冬、南星等。经过历代开发,形成大宗药材品种的有车前子、薄荷、枳壳(实)、黄栀子、半夏、金银花、防杞、白前、海金沙、石苇、骨碎补、桑、威灵仙、夏天无、莱菔子、山楂、枇杷叶、金樱子、仙鹤草、地榆、覆盆子、苦参、鸡血藤、葛根、千斤拔、了哥王、女贞、络石、益母草、丹参、牛子、紫苏、土茵陈、钩藤、寄生、旱莲草、淡竹叶、白茅根、黄精、天冬、百合、淮山等。</p><p class="ql-block"> 自然生药用植物中,苔藓类主要有石地钱、蛇苔、地钱、暖地大叶藓等4种,蕨类主要有垂穗石松、深绿卷柏。节节草、福建莲座蕨、金毛狗、狗脊、贯众、抱石莲、石苇等21种,祼子类主要有苏铁、银杏、侧柏等6种。被子类主要有元花果、杜衡、细辛、扁畜、何首乌、土荆芥、商陆、土人参、太子参、莲子、芡实、威灵仙、山木通、芍药、牡丹、山楂、枇杷、金樱子、百合、千斤拔、女贞、王加皮、半边莲、桔梗、紫苏、夏枯草等212种,单子叶类主要有泽泻、白仙茅、石菖蒲、天南星、天门冬、百合、薯莨、山药等25种。</p><p class="ql-block"> 药材资源的分布,按生称环境分:生长在向阳山坡的有马勃、杜仲、黄柏、大青叶、茯苓、桔梗、南沙参等24种,生长在背阳山坡的有马蹄蕨、何首乌、瓜篓、白术、玉竹等23种,生长在竹、木树阴下的有冬虫草、三尖杉、重楼、射干、天麻、南星等20种,生长在河溪水沟旁的有鱼腥草、虎杖、金银花等5种,生长在田、路旁的有延胡索、苍耳、海金砂、牛膝等38种,生长在村庄园地的有侧柏、辛夷、苏铁等11种,生长在沙洲河滩的有木贼、决明、益母草等9种,生长在池塘、水库的有蘋、莲、芡实、三棱等7种。按海拔高度分: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带的占三分之二以上,生长在501~800米处的有石松、淫羊霍、卷柏、紫花、前胡、龙胆、八瓜金龙、桔梗、藜芦等,生长在801米以上地带的有茅栗、美丽胡枝子、杜鹃、山合欢、华山矾、算盘子、马兰、兰花参、白花败酱等。按地域分,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分布,全县26个乡、镇、场,每个行政区域都有,一般都在100种左右,最少的澄江镇仅65种,最多水槎乡有145种。每个乡镇场均产的,有薜荔果、马齿苋、天葵子、山木通、仙鹤草、苦楝皮、蓖麻、六月雪、丝瓜络、冬瓜子(皮)、墨旱莲、青皮等40种,除澄江镇外的25个乡镇场均产的有皂角刺、芫花、半边莲、青蒿、艾叶、菝葜等15种。</p><p class="ql-block"> 由于森林资源遭受破坏,乱采乱挖严重,药材品种和数量大为减少,天麻、苏铁、辛夷、南星、射干等资源极少。大宗药材的收购量明显减少。</p><p class="ql-block"> “果用植物“”。 主要有桃、梨、柑桔、板栗,还有李、枣、柿、橙、枇杷、石榴、梅、橄榄、葡萄、杨梅、山楂、猕猴桃。可作粮食的有苦槠、甜槠、栗、罗浮栲、白栎、青冈、薜荔、野木瓜、豆腐柴、茅莓、粗叶悬钩子、乌饭树、米饭花、野葡萄、海棠等。</p><p class="ql-block"> “材用植物” 。主要的有杉、毛竹、马尾松、栎、樟、枫等。杉,树干园直,纹理端正,细致坚韧,刨面光滑,耐腐朽、为建筑、桥梁、船舶、电杆、家具等的优质用材;毛竹,为建筑、造纸及制作家具的好材料;马尾松,质地细致均匀,坚实,为建筑、医药及化学工业的好材料;栎,干直,纹理密,质地坚硬,耐腐蚀,为建筑、造船及制作家具的好材料;樟,木质结构坚硬,纹理细密、味芳香,耐腐蚀、色纹美观,为造船和制家具的优质木材;枫,树干直,经久耐用,宜作建筑用材。材用植物还有株树、蚊树、柏树、苦楝树、桑树、槲树等。</p><p class="ql-block"> “油脂植物” 。 油茶,主要分布在水槎、中龙、小龙、老营盘、上圯、沙村等乡镇,灌溪、苑前、上模、碧溪、桥头等地有零星分布。1978年列为江西省油茶商品生产基地;白木乌柏,多生于山地、丘陵向阳的沟谷两旁。种仁含油率为73.45%,可用于食品工业,也可作优质润滑剂,还是绘画、染料、化妆品、制皂和涂料的好原料;尖叶山茶,各乡镇山地普遍分布,多生于林下或山谷和溪边灌丛中,种子含油率19.55%。油可食用,并可制皂及作润滑油;华山矾,阳光充足的平原、丘陵或路旁的灌木丛和草丛中均有分布,种子含油率22.4%。油可制皂或作润滑用,精制后也可食用;油桐,分布于低丘、浅丘、山区沟谷、坡麓和村庄附近,种子油为“桐油”,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土荆芥(臭草、钩虫草),各地村旁和路边均有分布。果实含挥发油1~4%,油料芳香,可制作香料、香精;山苍子(山鸡椒、毕澄茄、山香根),多生于向阳的丘陵、山地、灌木丛和蔬林中。种仁含油率61.8%,是制皂的好原料。花、叶、果皮可提制芳香油;石荠苧(痱子草、土荆荠、香花草),多生于山坡、路边及旷地。全草含挥发油,有香味,可提取香料、香精,还可供药用;桔草(野香草),多生于山坡和低丘草丛中。全草含挥发油,可作香料、香精的原料,还可药用;竹柏,多散生于海拔500米以下河床两岸的蔬松、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上。种子含油率55%。;三尖杉,多散生于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种仁含油率52.28%,制油漆、腊烛用,还可制硬化油、肥皂及靯油;南方红豆杉,分布于山区,多生于海拔500米以上含石灰质的沟谷或河岸旁。种仁含油率69.1%;山油麻,多生于荒山向阳坡地和公路两旁。油供工业用;华檀梨,生于蔬林中,常伴寄生于丝栗栲、薯豆根上。种子可榨油。黄樟,多生于低海拔阔叶林中和村旁。种子可榨油,根、干、叶可提取芳香油;山胡椒,全县山区广布,种子含油率42.57%,种子油可作润滑油、牙膏、增塑剂等用,并可制皂,果皮和叶可提取芳香油;黑壳楠,多生于阴湿的溪旁和山谷地。种子含油率47.55%,种仁含油率57.7%,果皮和叶含芳香油;山乌柏,多生于向阳山坡和路旁的灌丛或蔬林中,种子含油率40%,为优良工业用油;灯台树,多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阔叶林中,种子含油率22.9%;白檀,各乡镇均产,以向阳坡地和近溪边较润湿土地上生长较好果实含油率27.7%,种子油供制油漆、肥皂等用。</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马尾松、柳杉、侧柏、草珊瑚、红茴香、玉兰、含笑花、腊梅、乌药、紫楠、槐树等100余种植物可提取芳香油。</p><p class="ql-block"> 珍稀资源——县内有属国家二、三类保护和其他的珍稀树种。钟萼木,落叶乔木,分布在水槎乡天湖山的毛红椿和三尖杉混交林中,单株胸围90厘米,树高11~13米。单属科,古老原始群落。</p><p class="ql-block"> 银杏,落叶阔叶乔木,山区、丘陵、平原均有少量分布,多为人工栽培。水槎乡浪川村程风垇,同根萌生银杏大树14株,其中胸围4米左右的2株,胸围3米的2株,树高20米,树龄1300余年,年产白果150余公斤。是我国特有单型科中生代侏罗纪孑遗;闽鄂山茶,常绿灌丛,水槎乡天湖山有零星分布,为闽、鄂、赣特有的大花观赏及木本油料树种;香果树,落叶乔木,老营盘乡彭家洲和碧溪乡太湖村大林山脚下有少量分布。单种属,速生优质用材、大花观赏树种;蓖子三尖杉,常绿扁平叶型灌木或小乔木,水槎乡十八排有零星分布。含三尖杉酯碱,是珍稀抗癌药物原料及木本油料树种;沉水樟,常绿乔木,桥头乡蕉坑有13株,是芳香优质用材树种;银种树,落叶乔木,水槎乡天湖山零星分布。古老孑遗树种;观光木,常绿乔木,分布在碧溪乡太湖和水槎乡十八排。古老单种属,种子含油,可观赏;青钱柳,落叶乔木,水槎的天湖山和桥头的五龙山有零星分布。是我国特有古老单种属树种,可制材用;亮叶腊梅,落叶灌木至小乔木,水槎乡天湖山零星分布。含芳香油;细叶香桂,常绿乔木,桥头乡五龙山有零星分布。芳香用材,皮可代“肉桂”药用;天竹桂,常绿乔木,水槎乡天湖山、蛤蟆湖有零星分布。芳香用材;猫儿屎,落叶乔木,在碧溪、桥头乡境有稀少分布。果可食,种子含油;凹叶厚朴,落叶乔木,在老营盘乡岚丰村偶见2株。树皮药用,种子含油;庐山厚朴,落叶乔木,在老营盘乡岚丰村偶见。树皮药用,种子含油;花榈木,常绿乔木,水槎乡西阳山新林屋残存5株,碧溪乡太湖村多幼林。是优质用材和庭园观赏树种;楠木,常绿乔木,水槎乡天湖山、桥头乡五龙山有零星分布。芳香耐腐用材;长柄双花木,常绿乔木,水槎乡天湖山、桥头乡五龙山偶有零星分布。单种属;青檀,落叶乔木,在万合、苑前乡有零星分布。单种属,硬木资源;鹅掌楸,落叶乔木,水槎乡天湖山、碧溪乡太湖村偶有零星分布。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是速生用材和庭园观赏树种;半枫茶,常绿乔木,碧溪乡太湖村、水槎乡十八排偶有零星分布。珍贵用材树种;木红荚豆,常绿乔木,水槎乡荷树垇残存一株。是优质用材和庭园观赏树种;银鹊树,落叶乔木,碧溪乡太湖村、水槎乡十八排有零星分布。古老速生优质材树种;紫茎,落叶乔木,水槎乡天湖山、桥头乡五龙山零星分布。古老孑贵 观赏树种。(接县书98页)</p><p class="ql-block"> 动物资源——“禽”:野鸡(雉鸡),多栖于山林丘陵地区。雄鸡目赤尾长,羽毛斑斓多彩;雌鸡尾短,毛色黄褐斑状。喜吃谷类、刺叶、小虫,体重1-1.5公斤。</p><p class="ql-block"> 竹鸡、角鸡,多栖于森林茂密和小竹林地区。竹鸡喜食白蚁,角鸡喜食玉米,体重0.5~1公斤。</p><p class="ql-block"> 禾鸡,多栖于禾田中。黄雀、面眉、黄鹂,山林地区居多。可饲养作观赏鸟。</p><p class="ql-block"> 黄雀、画眉、黄鹂,山林地区居多,可饲养作观赏岛。</p><p class="ql-block"> 雁鹅、野水鸭,多栖于大、中型水库和江河之中。</p><p class="ql-block"> 斑鸠、喜鹊、鸽、鹁鸪、麻雀、八哥、燕子、乌鸦等各地常见。啄木鸟、布谷鸟、百灵鸟、长尾鸟、白头翁、翠鸟、鹧鸪、白鹂、猫头鹰多栖于山林之中。</p><p class="ql-block"> “兽”:野猪、豪猪、猪熊、田猪、田狗、麂、獐、果子狸、山鼠、猪獾、狗獾、狸猫、山牛、山鹿、山羊,多活动于山区和丘陵地区。野猪、山羊常侵害庄稼,猎人常搏杀,数量已逐年减少。</p><p class="ql-block"> 虎、豹、豺,多栖于深山密林中,建国后逐年减少,今少见。</p><p class="ql-block"> 狼,多栖于丘陵岗地林中,常出没村庄附近,有时伤害人畜。今少见。</p><p class="ql-block"> 麋鹿、梅花鹿,建国前时常可见,今基本绝迹。</p><p class="ql-block"> 黄鼠狼、野兔,各地常见。松鼠,栖息于松林中。田鼠,栖于田头地角和水圳、塘边,常危害农作物。</p><p class="ql-block"> “鳞介”:蛇虫类。蛇以山区居多,丘陵次之,平原地带也常发现,主要有眼镜蛇(扁头风)、金环蛇(赤练蛇)、银环蛇(竹节蛇)、青竹蛇、乌梢蛇(墨蛇)、斗角斑蛇、滑鼠蛇、灰鼠蛇、赤眼蛇(火链蛇)、白花蛇、红点锦蛇、泥蛇、麻蛇、刀北蛇、菜花蛇等,大都可入药或食用。壁虎、蜥蜴、蜈蚣等各地常见。</p><p class="ql-block"> 甲介类。常见的虾、蟹、螺、蚌和鳖、龟等,生活于水塘、水库、潇洒、山涧、沟溪之中。</p><p class="ql-block"> 两栖类。石鸡,多栖于山区沟谷溪边的岩石缝中。状如蛙,全身黑褐,后腿粗壮有毛,善跳跃,常与蛇同居,善扑森林害虫,每年农历六、七月最活跃,秋凉则深居石缝不出。</p><p class="ql-block"> 田鸡,多栖于沟溪土墈洞穴中,全县到处可见。状如蛙,全身有黑褐斑,善跳跃,春耕时出洞朴食农作物害虫,秋凉后入洞越冬。</p><p class="ql-block"> 蟾蜍(癞蛤蟆),多栖于阴凉乱石堆中,各地常见。可入药。</p><p class="ql-block"> 蛙,以青蛙多,金线蛙、沼蛙各地均有。朴食农作物害虫。</p><p class="ql-block"> 鱼类,主要有青鱼、草鱼、鳙鱼、链鱼、鲤鱼、鲫鱼、鳊鱼、鲶鱼、胡子鲶、银鲴、中华鳑鲏、麦穗鱼、棒花鱼、翘咀红 、鳗鲡、鲋鱼、泥鳅、黄鳝、乌鳢。山地丘陵区有七星鱼、手巾鱼。在㴩水中偶见蛙蛙鱼。清代贡品抱石鱼,产于县西的梅陂和县境东北的花石潭,体小,头小,鼻处有一红色肉堆,似抱小石而故名,味鲜美,今少见。</p> <p class="ql-block"> 矿藏资源——“钨”,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南的小龙镇境。呈脉状矿体,形态复杂,矿化带宽500米。有矿脉1149条,最大走向长度500米,一般100~200米,脉幅最大1.8米,一般0.25米。走向北东或北东东、南南东,倾角60~80度,埋深400~500米。属黑钨精矿,品位1.509%。伴生矿物有铜、铁、锡、钼等,铜品位8~10%。钨矿石总储量130.5万吨,已开采50多年,趋于老矿。除小龙外,在水槎、桥头、中龙等乡均见有钨石英脉。</p><p class="ql-block"> “铁”,主要为褐铁矿,矿点较多,在碧溪、桥头、水槎、苑前、灌溪、沿溪、万合、上田、马市、苏溪、禾市等乡镇和武山垦殖场均有分布。比较有开采价值的是马市镇东来矿点,矿层层位主要为底部砾砂岩,矿层似层状连续分布,延长不远。矿体主要以原生含铁砂岩(赤铁矿)和次生淋滤褐铁矿产出,平均品位48.12%。此外,武山、紫瑶山、牛山的储量也较多,品位较高,但需进一步钻探验证。其余均属零星分布,且工业价值不大。</p><p class="ql-block"> “铜”,分布于桥头、灌溪等乡境。桥头南车铜矿有两层,下层为主矿层,与上矿层距80~100米,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赋存于灰绿色砂岩中,产状350~50度。下矿层最大厚度2.2米,最小0.5米,走向长3500米;上矿层最大厚度3米,最小2米,走向长2000米。矿面类型条型状,侵染体,层黄铜矿、磷铜矿。品位高,但变化较大,上层矿为0.32%,下层矿为0.65~2.44%。1970年曾开采,后停办。铜坑、乌石岗矿点为白垩系猪肝色砂岩中地表次生孔雀石、铜蓝。</p><p class="ql-block"> “砂金”,分布于县城南门洲、万合至樟塘的赣江沙洲、马市镇的蜀水沙洲中。金片甚小,经摇床淘洗可得;“砷锑” ,在武山垦殖场总场附近,为一较大硅化带,宽约1公里,长达数公里,含量较高;“锰”,分布于苑前、水槎、桥头、禾市等乡镇,含量较少。</p><p class="ql-block"> “石英”,分布于灌溪、沙村、上田等乡境。灌溪雁门河背村石英脉较发育,有4至5条脉,宽1.5米左右,脉长延伸几十里。沙村良村深山石英脉宽15米,顺层侵入围岩,为黄色长石石英砂岩,倾向北东,倾角80~90度,石英呈晶族状产生。上田乌石岗石英脉含铁甚微,量甚丰,开采运输成本较低。</p><p class="ql-block"> “铋”,在禾市、桥头、老营盘等乡镇有矿点,储量不多;“方铅”,在桥头乡哨江有少量储藏;“辉锡”,在桥头乡南车有少量储藏;“钼”,在桥头乡湛口有少量储藏;“钴土”,分布于万合、碧溪乡,储量不多。</p><p class="ql-block"> “煤”,分布于上田、水槎、碧溪、苑前等乡境,比较有开采价值的为上田玉华山和水槎茶芫矿点。玉华山含煤层为测水段,波状小褶曲发育,倾角30~50度,发育为二组断裂。煤系下部为砂砾岩、砂岩夹页岩,中部为砂岩与页岩互层夹不稳定煤层,上部为页岩夹砂岩及不稳定煤层。含煤2~3层,煤层极不稳定,最大厚度1米,一般0.1~0.3米,沿走向常在10~20米内尖灭。矿层相距3~4米或10~15米。储量356万吨,烟煤,质不纯,含硫甚多,灰分亦高,不宜锅炉及家用。茶芫煤层为测水段,含少量黄铁矿,无烟煤,储量颇多,有一定开采价值。这两个矿点曾开采过,后停办。</p><p class="ql-block"> “石膏”,分布于万合、上田、樟塘、苑前乡和武山垦殖场等地。多为矿层层数不定,间矩不等,厚度几毫米至数厘米,长度数米至10余米,膏层颇深。樟塘钟埠、上田桔园二个矿点,古今均民工开采过,因储量少、质量不佳而停采。</p><p class="ql-block"> “瓷土”,分布于老营盘、小龙、沿溪、塘洲、上田等乡镇,资源十分丰富,仅老营盘乡的储量为286.9万吨,且质量好。老营盘五丰村、小龙瑶岭村暴露在地面的或正在开采的矿点有10余处。</p><p class="ql-block"> “红砂”,主要分布在樟塘乡。储量在1亿吨以上,坦露在外,开采方便;“石灰石”,分布于上田、南溪、碧溪、水槎、沿溪、苑前、桥头等乡和武山垦殖场,分布面广,储量多,品位高。</p><p class="ql-block"> “钾盐”,主要分布在万合乡梅岗一带,有2个矿层,平均厚度3米左右,延伸长度1000米,有益成分有卤水、岩盐、芒硝、石膏。品位:氯化锂500~1000毫克/升,氯化钾0.5%。储量200多万吨。1971年曾建盐矿,后停办。</p><p class="ql-block"> “泥炭”,俗称草炭、泥煤。在桥头乡白马坞有少量储藏;“长石”,在水槎乡道土屋有少量蕴藏;“高岭土”,分布于老营盘乡小庄、五丰村和沿溪乡,储量不多;“水晶”,分布于水槎、禾市、桥头等乡镇,储量不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之五、 赣 水 之 物</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物,物华天宝。赣水不仅风景秀丽,而且物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古时,农业特产、林业特产、畜禽特产、手工业特产,物产之极,丰饶胜境。</p><p class="ql-block"> 农业特产——“甘蔗”。南北朝,梁人陶弘景(452~536)所著《名医别录》云:“蔗出江东为胜,庐陵亦有好者”。南北朝时泰和为西昌县,属庐陵郡,可见泰和在南北朝时已种植甘蔗,距今1500年左右。清代,甘蔗产地主要在今马市镇的蜀口洲和栖龙乡的鲤鱼洲,以后扩展到马市镇的马源洲和澄江镇的南门洲,并逐步向赣江两岸发展。民国25年(1936)《江西年鉴》记载:民国22年,全县种植甘蔗1000亩,产蔗4万担。至民国25年种蔗3000亩,产蔗12万担,平均亩产40担。此后,全县每年甘蔗面积大都在二三千亩。建国后,甘蔗面积农年扩大(1988年,面积34995亩,总产达112417吨,平均亩产3.21吨。,</p><p class="ql-block"> “红瓜籽”。县内生产红瓜籽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四年《泰和县志》载:“县境原无此种,邑人六七月间皆往赣州、吉水大洲贩卖,其瓜小而淡。明弘治初(1488),驿丞馆陶人徐纲来仕,始教民种之。由是尽得其法,而种之者益广,其大如斗,味益甘美。”红籽西瓜是喜温作物,瓜子外壳红色,光滑,肉实乳白细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加工成熟后容易剥壳,是待客、送礼的佳品,城乡居民节日必备,还远销赣州和广东等地,并通过港澳运销到国外。建国后逐步发展(1988年增加到25489亩,产红瓜籽1023.3吨 )。</p><p class="ql-block"> “蜀口茶”。产于马市镇的蜀口洲。蜀口洲处于蜀水入赣江的河口,四面环水,土层深厚肥沃,适宜茶树生长。蜀口洲产茶叶始种于唐代,距今一千多年。明成化年间(1465~1487),高坪村郭福可从龙泉(今遂川县)引进当地名茶狗古脑在家乡种植,初名高坪茶叶,后扩种至全蜀口洲。茶叶条索紧凑,粗细均匀,略带弯曲,呈鱼钩形,白色茸毛而有光泽,用开水冲泡后,芽尖细叶舒展,水色透明清彻,略带浅绿,茶味甚浓,入口醇香,回味长久,沁人肺腑。清代曾列为贡品。清末民初,年产茶叶一二百斤。民国时期,面积有所扩大。建国后长足发展(打入国际市场,很受外商欢迎)。</p><p class="ql-block"> “竹篙薯”。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采用山区的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种植,经长期选育而成。生长期210天左右。因生长期薯苗缘竿上攀,根向下伸长,形似竹篙,故称竹篙薯。一般每根重150~500克(1986年,樟塘乡竹山村挖出1根长1.3米、重5公斤的竹篙薯,极为罕见)。竹篙薯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及其他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食味适口,用于清炖肉、清炖鸡、红烧肉、炒肉片、炒鱼片最为适宜,可以治油腻、助消化,老少咸宜,并有健脾胃、补肺肾功能,药用主治脾虚泄、消渴、遗精、带下等症。以塘洲镇金滩村、万合乡的湖尾村栽培较多,单产高、品质好,最高亩产3吨,一般2吨左右。竹篙薯质脆,易折断,难于长途运销,多在本县销售。</p><p class="ql-block"> “薄荷”。清代康熙《泰和县志》载:“顺治年间(1644~1661),高行乡(今禾市、桥头、碧溪)产薄荷。”据调查,自清代以来,今马市、沿溪、塘洲、万合等乡镇大面积种薄荷,清末民初,全县每年大约种薄荷5000~10000亩,加工成薄荷油,销往广东、香港及南洋等地,销路好,价格高,1亩薄荷提炼的油可卖银洋50~60元,可换回稻谷20~30担。建国后发展快(1957年,收购薄荷油8243吨)。</p><p class="ql-block"> “车前子”。清康熙《泰和县志》载,清初县内已种植车前子,距今320多年。建国后发展快(1988年,面积达4315亩,收购90吨,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各国)。</p><p class="ql-block"> “排田萝卜”。排田萝卜原产于县城南门外排田村而得名。据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萧姓定居排田后,每年秋冬季节,利用赣江边的优质油沙土种植萝卜,因品种优良,土质肥沃,耕作精细,所产萝卜个小、皮薄、白净、鲜嫩、汁多、适口、无渣、生熟食均适宜,是冬季主要蔬菜,小炒、红烧、煮汤均可。如加入鱼肉,或制成和菜,可以做出多种佳肴,还可以晒干、制酱,有名的泰和酱菜,多是用排田萝卜为主要原料。含有大量的酶和维生素,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生食可当水果,药用有消食、顺气、化痰、醒酒、解毒、抗癌作用。《本草纲目》中载:“生萝卜与皂荚一起捣汁,可以治喉痛。萝卜根和水煮烂,研末为糁,宽胸助胃。萝卜籽有治痰功能,萝卜皮可治冻疮,萝卜叶可制腌菜”。非田萝卜的种植很讲究,留种萝卜必须经过移栽,不经移栽的“坐盘子”,品质差。留种萝卜籽一般不外传,余缺只在村内调剂。建国后,排田村农民以种蔬菜为主,全年产萝卜约100多吨。</p><p class="ql-block"> “百合”。古时,百合原为民间食用蔬菜,零星种植在菜园或村旁地头,植株小,产量低。建国后发展快(苏溪的芦子洲和马市的蜀口洲建立两个百合生产基地;1986年全县产鲜百合达100~150吨;1987年,出口百合干4.52吨,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地区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p><p class="ql-block"> “生姜”。古代,老营盘、上圯、水槎、中龙、碧溪、桥头等山区乡盛产生姜。姜块肥壮,色泽金黄,辣味清爽,制姜油、姜粉、盐姜、甘姜等调味佳品。建国后发展快(1988年出口姜块20吨)。</p><p class="ql-block"> 林业特产——其一,樟木。泰和县是全国樟树重要产地之一、分布在全县各地,是护岸、固沙、美化环境和天蚕繁殖的好树种,含油量高,樟油、樟脑在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和医药工业上有重要用途。木材质地坚韧,纹理细致,芳香浓厚,是制家具、雕刻和建筑的珍贵材料。清道光六年(1826)《泰和县志》载:“丰乐寿樟”生于唐代,是“西昌八景”之一。今已枯死。建国后发展快(各级政府重视樟树的种植,严禁乱砍滥伐,奖励营造樟树林;1958年,在塘洲金滩采伐大樟木一段,作为江西特产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1978年,在塘洲金滩和沙村河滩采伐优质樟木50立方米,运送北京用于建毛主席纪念堂;1961年调查,全县樟树蓄积量1.1万立方米;1987年调查,全县樟树林5000多亩;1988年,在苏溪芦居林场和石山上居等地建樟林基地460亩)。</p><p class="ql-block"> 其二,茶油。茶油俗称木籽油,色清味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4%左右,营养价值高,易消化,不会使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增高,是食用植物油中的上品。油茶壳是栲胶原料,油茶枯是农药原料,油茶花是冬季蜜源。古代,油茶林主要分布在水槎、老营盘、上圯、中龙、小龙等乡镇,沙村乡的清明、良村,上模乡的富芫、田西、缝坪和上模等地是油茶的集中产地。灌溪、苑前、碧溪等乡也有成片油茶林,其他大多数乡镇有小片或散生零星的油茶树。建国后大发展(1978年,曾列为全省20个油茶生产基地县之一、产茶油538.8吨)。 </p><p class="ql-block"> 畜禽特产——其一,冠朝猪。冠朝猪是全省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原产冠朝乡和上模乡部分地方,历史悠久。生猪早熟,耐粗料,适应性强,肉嫩,皮薄,常用作杂交母本。猪头呈三角形,嘴短而粗,上下唇整齐,面部皱纹少,额部皱纹呈菱形,菱褶中心白色,耳薄,纯三角形,半竖或下垂,颈短粗,背腰稍凹,腰大而圆,四脚细小,后肢结构松散,尾部略低于背腰的水平线,尾尖有白毛,头部和臀部黑色,腰下白色,鬃毛稀少。母猪乳头10~14个,平均每窝产仔8~12头,多达14头。仔猪育成率平均97.4%,断奶后生长快,中等营养水平。日均增重410克,料肉比例4.1:1,6个月增重70公斤左右,屠宰率73.3%。公猪平均体重116公斤。</p><p class="ql-block"> 其二,板鸭。冠朝、苏溪、三都、马市等地养鸭和加工板鸭的历史悠久。建国后板鸭厂,发展快(1988年生产40万只,远销港澳市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p><p class="ql-block"> 手工业特产——其一,陶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兴国陶瓷工人来沿溪开办缸瓦窑。光绪四年(1878),兴国的永丰、江背等地5户陶瓷艺人迁居今塘洲镇的缸瓦窑,从事陶器生产。建国后发展快(1970年起,产品远销上海、安徽、武汉等地)。</p><p class="ql-block"> 其二,雕刻樟木箱。古代泰和木匠手工打制樟木箱,建国后冠朝木器厂从浙江省东阳县请进木雕工艺师傅培训技术工人,进行雕刻樟木箱生产(龙凤、双喜、小老虎牌3种雕刻箱出口到日本、美国;1987年,制成龙凤、花鸟雕刻樟木箱两大类和梳妆台、骨灰盒等产品,造型雅典大方,雕工精细,具有东方古典艺术美,在广州进出口交易会上深受外商欢迎,远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产品供不应求)。</p><p class="ql-block"> 其三,油纸扇。泰和油纸扇始于明代。清乾隆年间,县城西郊姚家村制作的油纸扇名声远播,以后产地扩大至附近的王村、曾村等地。民国时期,年产百万余把,远销省外。建国后发展快,常用作端午节馈赠亲友的礼品,销往省内和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p><p class="ql-block"> 其四,土纸。主要有草纸、竹纸、大裱纸。清初,今桥头乡津洞、高市和碧溪乡的上坪、水槎乡的西阳山等地,开始办土纸槽。道光六年(1826)《泰和县志》载:“26都(今水槎浪川)出竹纸。”民国19年(1930)江西建设厅调查,泰和是江西生产土纸较多的县之一,年产约2万担。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县土纸生产为全盛时期。民国36年,全县有土纸槽400多个,年产土纸7万余担。当时县城、吉安等地纸商派人坐地收购,仅高市一地经营土纸的商呈就有20多家。建国后,组织手工业合作社收购,发展最盛。</p> <p class="ql-block"> 之六、赣 水 之 美</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美,美食美味。其食品特产丰富多彩、传统美食历史悠久。赣水泰和古县,古称“美食之都”(今为“食品工业大县”)。</p><p class="ql-block"> “酱油”。清道光十一年(1831),沿溪渡人从福建引进酱油制作工艺,利用本地盛产大豆优势,开设彭和泰酱园,有酱缸700口。以黄豆作原料,加糯米、糖等配料,经太阳暴晒发酵,制成闻名的沿溪酱油,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年产酱油达100吨。民国初年,又先后开设裕美、吉和泰等几家酱园,年产酱油150吨。因品味好、销路广,畅销吉安、南昌市。塘洲镇金滩村人康伟化除在沿溪开设裕美酱园外,还在南昌市中正路(今胜利路)开设兴仁酱园,远销省内外。民国初,国际酱油评选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沿溪酱油被选送参赛,获得优质奖。民国22~23年(1933~1934),县人在南昌开设的酱园有20余家。建国后,沿溪酱油由供销社制作,除部分将日晒改为温室制作外,仍保持原有的传统工艺,年产酱油75吨以上。民国35年(1946),福州市恒升酱油店主林知书、林世祺父子在县城开设中福酱油厂,生产白酱油。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进制作技术,选用优质黄豆,经蒸料、发酵、人工保温,提取酱油原汁,加热灭菌,生产成“富强”酱油。</p><p class="ql-block"> “豆豉”。本县产的豆豉,早在宋代就出名。据《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记载:宋时,江西泰和出豆豉,往时人家制酱菜皆重之。不仅为佐料食品,还可供药用。清道光《泰和县志》载: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年久生虫成灰者佳,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初起,以之加葱姜少许,煎汤热服,出汗即愈。又豆豉一酒盅,入葛布口袋内,置滚水中煎至豆豉无味时取出,加姜葱少许,入水不入盐,服之即出汗,曰豆豉汤。《中国酿造》杂志介绍,四川豆豉的制作方法是从泰和传去的。民国27年(1938),沿溪渡生产的豆豉,名韶州豆豉(今称甜豆豉),香甜可口,无杂味,为调味佳品,年产70吨。建国后,由沿溪供销部门开设的酱坊继承其制作工艺,年产15吨。</p><p class="ql-block"> “酱菜”。民国35年(1916)在县城</p><p class="ql-block">开设的中福油厂,兼制酱姜、酱萝卜、酱早瓜等酱菜,别具风味,但生产规模小、产量低,仅在县内销售。建国后发展快(1987年增加到1000吨;1985年,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泰和酱菜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什锦菜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除行销本省各地、市、县外,还远销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蕌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1988年,“七井”牌什锦菜,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p><p class="ql-block"> “酒”。泰和出名酒,明朝顾起元在《座客赘语》(卷九,酒)中谈到他所尝佳酒中有江西泰和之泰酒。今已失传。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写给县人刘君东的诗中称赞泰和酒:“太乙春浓早泰和,兼清人望十旬过。若顶旋注槽床玉,篱菊参差奈汝何。”(载《汤显祖诗文集》十八卷)。</p><p class="ql-block"> “腊八酒”。是民间传统名酒,相传首创于明代,以螺溪乡为最多,禾市、石山、南溪及其他乡村也有酿造,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造方法与冬酒大致相同。将酒娘连同酒糟一并封缸,不能加水,当年不饮用,次年或数年后启封、过滤榨干,去糟取酒。也有在酿造时即过滤榨干,只将酒娘封缸。开缸时香气四溢,满屋清香,封存二三年的香味更浓,酒色红润,酒味甘甜,醇厚而有回味,后劲足,在冬酒中加入适量的腊八酒,可使冬酒带有腊八酒香味,是农村接待贵宾的名酒,还有暖胃健脾、补气益神、滋补身体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薄酥饼”。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中秋月饼,以精面粉配以白糖、芝麻、五香粉、桂花、桔饼、熟芝麻粉、香葱、猪油、精盐等,以酥皮包馅,经烤制而成。酥皮用两种不同的面团做成,外层为筋性面,内层为酥油面,产品内部层次清楚,皮薄馅大,每斤一般16个。特点是酥、脆、香、甜而不油腻,为中秋佳节饮茶望月的主要糕点和馈送亲友的礼品,1980年被评为省、地优质产品。</p><p class="ql-block"> “茶回饼”。是本县传统产品。外形小巧浑圆,质地酥松柔软,馅心细腻香甜,沾水易溶,是饮茶佳品。按传统习俗,每年“春社”日,已出嫁女儿必携带回饼回娘家,祭扫新故父母,然后将饼馈送家乡亲友,称谓“挂社”。茶回饼用面粉配以白糖、饴糖、熟芝麻、桂花糖、茶油等原料,先制面皮料,配好馅料,包好成型,再烘烤而成。其八,麻片。以酥、脆、香、甜见称。以白糖、芝麻为主要原料,配以桂花、饴糖、油等,制作时先将白糖入锅熬浆,再加入桂花、饴糖,熬至用手指能拔出单丝,即倒入芝麻拌匀,再出锅倒在撒满芝麻的案板上,面上也撒满芝麻,用擀面杖碾成一毫米厚薄片,再切成方块,冷却即成。</p><p class="ql-block"> “寸金糖”。以食糖、芝麻为主要原料,用饴糖胶结而成。外形长圆、长约一寸,故名寸金糖,它具有芝麻的浓香、饴糖的酥脆、白糖的纯甜,是少年儿童特别喜爱的食品。</p><p class="ql-block"> “雪片糕”。是春节馈送亲友的通用礼品,长辈赠给青少年多用雪片糕,寓有步步登高之意。其外形为长方形片状,每半斤为一封,包装成10×25公分的长条形,质地松软,入口即溶,味道香甜。以炒熟糯米磨成的糕粉为主要原料,配以白糖、食油,制作工艺分合料、炖糕、复糕、保温、切片等五道工序,特别是刀切技巧必须熟练,才能厚薄均匀。</p><p class="ql-block"> “清炖武山鸡”。用80℃的热水鸡烫死,再去毛,清膛(保留内脏),洗净后入钵,加半钵清水,放入香菇、姜片、食盐、水酒、葱白,上屉笼蒸熟,然后拣去葱白、姜片,加味精、香油,冬季可配胡椒粉,食时香甜爽口、肉质柔嫩,营养丰富,别具风味,是宴请贵宾的佳品。 </p><p class="ql-block"> “子母戏春”。武山鸡用热水烫死,去毛、清膛(保留内脏)洗净后,入锅沸水煮5分钟取出,用冷水洗净入钵。在鸡腹腔内放姜、葱,加少量清水、食盐,上蒸笼蒸熟。鸡蛋先煮熟去壳,再放入热水锅中加盐煮2分钟。待鸡蒸熟后,将蛋放入,加味精少许,用深条盘将熟鸡装好,蛋围装在鸡旁,原汤倒入盘中,插上2根长葱,犹如竹子,做成为母子戏春形状,形态逼真,汤清味浓,肉质酥烂、营养丰富。已选入《1984年地区菜谱选编》。</p><p class="ql-block"> “红烧牛白皮”。将牛白皮在沸水锅中煮熟(能用筷子戳烂),切成1寸成块,将油下锅烧热,再放入牛白皮肉块,加酱油、食盐、八角、水酒,用旺火煮半小时,再放整只辣椒干,加鲜汤,用文火炖至酥烂,快熟时放入蒜子,起锅前加味精,起锅后取出辣椒干,加入胡椒粉即成。肉酥味醇,食而不腻,有独特的地方风味。苑前乡一带的人特爱食用。</p><p class="ql-block"> “竹篙薯排骨汤”。竹篙薯去皮洗净,将薯和排骨(或用鸡肉)同样切成4公分长段,先将排骨下锅,加盐、水,旺火煮至汤沸再过15分钟,加入竹篙薯,再煮20分钟,起锅后再放味精、香油。色泽透明,汤清味鲜。</p><p class="ql-block"> “蜜汁竹篙薯”。将竹篙薯去皮洗净,切成3公分长,在沸水锅中煮1分钟捞出,滤水后放入盘中,在竹篙薯面上放白糖、猪油,上蒸笼蒸熟后取出待用。另将白糖加水放在锅内,用火烧至白糖溶化成汁,将糖汁与蒸熟的竹篙薯入锅内拌匀,撒上桂花、猪油即成。菜的糖汁透明,洁白松软,香甜可口。</p><p class="ql-block"> “猪肉虾米羹”。将豆腐、荸荠、猪肉、笋干、黄花等切成细末,用猪油在锅内烧热后,将上述菜末及虾米入锅稍炒几下,加香醋、食盐后起锅,锅内放鲜汤,将炒好的虾米菜末倒入,用旺火烧至汤沸,加味精、调制好的湿淀粉,淋上香油、胡椒粉即成。嫩滑爽脆,清香味鲜,是民间酒宴上的传统汤菜。其</p><p class="ql-block"> “炒清汤”。马市镇的炒清汤始于清代。制作特点是粉精、皮薄、馅细、佐料多。剁碎肉时掺入少量食盐、花椒等佐料,包成馄饨后用油炸酥,再用肉汤、葱头、木耳、酱油等配料,入锅炒成,既可充主食,又是饮酒佳肴,以广大隆、仁昌、潘记三家茶社的炒清汤最有名。</p><p class="ql-block"> “炒米面”。民国34年(1945),广东人许四德将广州炒米面方法传入本县,在永昌市独家经营炒米面生意。制作方法:选用二季晚稻米浸6小时左右,磨成米浆,敞开蒸熟,切成条状;另备肉丝、什锦菜等配料。炒时将米面先武火、后文火炒熟,临出锅时,倒入配料搅拌即成。具有洁白、韧性、清爽、不腻等特性,色泽鲜明,香味可口。1976年以后,经过精心研究,对米质选定、浸米时间、磨工、水分、切工、火工、配料等7道工序逐项改进,红油锅下面炒软,再入肉丝佐料拌炒,加味精出锅,食味尤佳。1979年县物资交流大会上,永昌炒米面特具美名。</p><p class="ql-block"> “八宝粥”。清末,三都(今螺溪)每逢圩日,有人煮米粥应市,价廉、方便,实惠、味鲜,风味独特,很受群众欢迎。以粥里加入四荤(卤猪肉、卤牛肉、蛋花、虾米)、四素(油炸粉丝、笋丝、油条、香干萝卜),再加上些葱花、大蒜、胡椒、姜丝、酱油等调味品,称为八宝粥,是三都的传统经济小吃。</p> <p class="ql-block"> 之七 、 赣 水 之 神</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神,乌鸡传神。赣水泰和古县被称为“中国乌鸡之乡”;泰和乌鸡又称武山鸡、白凤仙子、乌鸡、黑鸡和神鸡 。她以“世界珍禽”著称,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 其一,起源。泰和鸡又名武山鸡、乌骨鸡,发源于泰和县武山西岩脚下的汪陂村。该村建于唐代,约在公元670年前后。据汪陂涂氏族谱《方舆》(清同治十年重修本)记载:“汪溪属邑千秋乡五十八都,距县治二十里,武山西岩麓下,松竹杂植,森罗左右,溪水汪汪,长流不竭,因名汪溪。宋时七世祖钧卿府君分徙汪陂,俗称新迁曰汪陂,故名汪溪为老汪陂,今仍之。地产红冠绿耳白毛乌骨之鸡,乡人称羊毛鸡。……通志所载泰和鸡即此,吾涂氏盛唐时辟基之。”该谱《序》载:“涂氏其谱系由唐而上不可考也,至贞亭府君世居山东济南路德州城西隐溪,生太守维新府君,登唐永徽甲寅五年(654)进士第,初任瑶璜州儒学教谕,特升知潮州府事凡六载,以朝廷位权奸,即乞休归,至豫章,闻故乡寇起,遂留寓於南昌后街之隆兴,因家焉。甬传龙峰府君由隆兴徙泰和之汪溪。”时代,戏剧家汤显祖给县人刘君东(名淅,明代理学家)的诗中称:“上禽可意说丹雄,黄脚乌鸡最暖中。玉粒几年高栈里,今朝求问祝鸡翁。”(载《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八)。据清道光六年(1826)《泰和县志》杂记载:“泰和地产嘉禾,旧志曰和气所生也,故名太和。邑有酒名太和酒,鸡名太和鸡。”据湖北省中医药开发中心为泰和乌鸡酒厂的产品设计报告称:“乌鸡及乌鸡配酒用于治疗疾病,最早见于1300多年前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一书。”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泰和老鸡,甘、辛、热、无毒。江西泰和、吉水诸县,俗传老鸡能发痘疮,家家畜之。”《农业科学实验》杂志1979年第11期刊登北京市药材公司俞长芝《乌鸡白凤飞进同仁堂》一文,介绍“白凤丸药方始于唐朝,收载明朝医书《寿世保元》中。后来由清朝太医院总结前人的临床经验,修订为清宫秘方,令当时的皇宫药房仁堂承制”,这种药丸以大量乌骨鸡为主制成的。清乾隆期间,涂氏后代涂文轩将家养泰和鸡进贡,被乾隆皇帝视为奇品,赐鸡名为“武山鸡”,从而名声远扬。</p><p class="ql-block"> 其二,传说。泰和白凤仙子传说,流传于泰和乌鸡的发祥地——江西省泰和县马市镇武山西岩麓下的汪陂涂村。武山位于吉泰盆地中南部,赣江西岸,山势峻拔突兀,雄伟壮观。武山泉源丰富,东南西北四岩均有泉水,独西岩泉源最多,流量大,泉位高,春夏两季,泉涛如雷,数里之遥可闻。西岩泉水汇成一溪叫“汪溪”,以“溪水汪汪,不流不竭”而得名。武山西岩泉水孕育了世界珍禽——武山鸡,雅称白凤仙子。武山鸡唯有饮用武山西岩泉水才能不变种,如移养它处,则往往发生变异,正所谓“不吃武山水,不算武山鸡”。据现代科学检测,武山西岩泉水含有金、铜、铁、硫酸钙等丰富的矿物质。1915年,武山鸡参展巴拿马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被评为“世界观赏鸡”,誉满全球。</p><p class="ql-block"> 世传吕洞宾等“八仙”云游至武山,恰逢重阳佳节,处处丹桂飘香、金菊怒放,一派祥和景象。武山的风物美景使“八仙”深深陶醉,相约500年后重阳节再游武山。然500年后“八仙”故地重游,但见武山一带妖魔作怪,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八仙”择武山武叠峰北岩开坛炼丹,以济苍生。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炼,丹药炼成,正待出炉,忽然天昏地暗,妖风大作,仙丹危在旦夕。“八仙”一面合力与妖魔斗法,一面急向王母娘娘求援。王母娘娘速派身边的侍女——两位白凤仙子携瑶池琼浆玉液下凡护丹。其时“八仙”与妖魔苦斗正酣,难分高下。两位白凤仙子将琼浆玉液倒于炼丹炉中,“八仙”顿时功力大增,将妖魔降除。两位白凤仙子却被妖风卷入炼丹池,被烈焰淬炼,皮肉、内脏、骨头俱被烧得焦黑。丹药出炉后,“八仙”悬壶济世,普渡众生,武山一带遂得太平。白凤仙子涅槃后,化成了“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的白凤乌鸡。 </p><p class="ql-block"> 白凤仙子传说源远流长。清乾隆年间,泰和进士姚颐的长诗《泰和鸡为旭庄主人赋》“名鸡来自家江南,虎鼻峰北岩穹嵁。传说仙人炼铅汞,丹泉流出山下潭。村鸡膈膊戏潭侧,金膏玉液嘴且含。仙成种类甲天下,此语或合齐东参。……”就已提到乌鸡的传说故事。1992年的《泰和文史资料》、2000年的《神鸟·武山凤》、2005年的《世界珍禽—中国泰和乌鸡》等刊物,都对白凤仙子的传说故事作了详细的记载。</p><p class="ql-block">2010年6月,泰和白凤仙子传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其三、发展。清末民初,武山一带遭受血吸虫病侵袭,人丁日渐减少,历来由民间饲养的武山鸡也残留无几。民国28年(1939)江西省农业院迁驻县时,在今澄江镇西门梁家村设种禽场,饲养一批武山鸡,因疫病流行,死亡不少,只剩下几十只。民国33年日寇入侵县城,种禽场疏散,将部分鸡分散到农户饲养,抗战胜利后才收集起来。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武山鸡的发展。1951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的帮助下,在汪陂村等地精心选育纯种,单独圈养繁殖。1956年,将武山鸡送往北京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1957年,在汪陂村附近创办武山垦殖场,派专人从当地收集纯种武山鸡5只(公2、母3),经过多次选育,保持了鸡的特征和纯度。1960年,在原武山鸡的发源地汪溪村建立武山鸡畜牧繁殖场,配备专人饲养,科学选育,提纯复壮,至1978年,发展到5000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地先后投资70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扩建武山养鸡场,建成电孵化室和4座半机械化高床网上养鸡车间,养鸡生产用房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1979年,农业部为了保持和提高武山鸡的种性质量,大力发展武山鸡,拨款20万元,在今上田乡三溪村委会建泰和鸡原种场,1980年建成投产,总面积166750平方米,有养鸡生产用房2000平方米,由饲养种鸡800羽,发展到7000羽,以后每年繁殖纯种泰和鸡5万余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县、乡(镇)、村采取积极措施,在两个国营鸡场的扶持下,全县城乡普遍推广饲养泰和鸡。1982年,全县共饲养泰和鸡20余万羽。1983~1988年增至30~60万羽。1986年,国家科委把“泰和鸡繁育及综合开发利用”正式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经过组织实施,达到了项目计划的技术经济指标,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p class="ql-block"> 其四,特征。泰和鸡的外貌有十大特点:“丛冠”,又称凤冠。母鸡冠小,形似桑椹;公鸡冠大,象一朵开放的鲜花,又象一束火焰,多为紫红色,也有大红色的。“缨头”,头顶上有一丛较长的丝毛,形成毛冠,母鸡较为发达,有的长可及眼,形如白绒球。“绿耳”,耳叶呈孔雀绿色,在性成熟期色尤鲜艳,成年后,逐渐变成紫红色,公鸡褪色较快。“胡须”,下颔两侧生有较长的丝毛,状如胡须,母鸡比公鸡较发达。“丝毛”,全身白色绒丝状细绒毛,松散柔软,只有主翼和尾羽末端有少量扁毛。“毛脚”,由蹠部至趾基部密生白色绒毛,人称喇叭裤或毛裤。“五爪”,在鸡的后趾基部发叉,比普通鸡多生一趾,故称五趾,原产地人称之为“龙爪”。“乌皮”,全身皮肤、眼、嘴、爪都是黑色。“乌肉”,全身肌肉、内脏及腹内脂脂肪呈黑色,胸肌和腿肌色较浅。“乌骨”,骨膜漆黑发亮,骨质暗黑。</p> <p class="ql-block"> 之八、 赣 水 之 势</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势,地利天势。唐代王勃诗云:“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荆蛮而引瓯越”。江右(古时江西代称),占尽天下地利,扼据东南户枢。是谓“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形成经久的繁盛,造就无数的髦英俊士。而赣水泰和,赣江中游、赣中腹地、赣江要塞,骈山贯江、扼岭之冲、物阜民丰。旧县志载:“西昌旧称神仙窟宅。章贡山水阻碍。至泰和豁然平衍,渊潭澄亭,冈陇秀婉,特异他邑”。占尽江西地利天势,乃得天得地得势,自古人物渊薮。</p><p class="ql-block"> 江西赣江有之贡、之灌、之章、之梦的说法——所谓“赣江之页”:赣江,江西大江,其源头支流称贡江。贡者,《说文》曰:献功也;《释言》曰:上也;《广雅》曰:献也。上赐下,下献上,天降地载,注定了赣江奉献的初心和使命。</p><p class="ql-block"> 赣江经瑞金、吉泰、清江、南昌“四盆地”和鄱阳湖平原而南北贯穿江西,经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牵手长江,奔向东海,是赣之中脊,水之主脉,使江西16余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和大名亘古不变,独占“天下粮仓”、鱼米之乡、水运大省之美誉。赣水,因赣三面边界环山,南高北低,北面长江擦鄱阳湖而过,使之完全为“内水外贡”“多流出而少流入”,赣水的这种天然禀赋铸就了它“多贡少取”的品格,故赣江之贡即多为天然水利。 </p><p class="ql-block"> 赣江长823公里,流域面积8万余平方公里,列长江八大支流第七;赣江两岸,榕障樟屏、柳绿松青,是江南最绿大河;赣江水量居长江支流第四,仅次于岷、湘、沅三江,赣江不仅为长江贡献了盛水清流、调节了长江盈枯,美化了环境、涵养了水源,改善了气候、维护了生态,被赞誉为中国肺、鄱湖肾、江西母亲河。赣江此贡亦为天然水利。</p><p class="ql-block"> 赣江上经南岭接珠江水系,下连鄱阳湖接长江水系,通过支流接浙江水系、闽江水系,自古是华夏江南之水路、商路、财路,官宦人才外籍交流之文路,稳定南粤、一统河山之军路。有史以来,江西一代一代经营赣江,集中了江西大半水利精华,创造了曾经的江南第一通道,如今的江西第一大枢纽、第一大水电、第一大灌区、第一大水库、第一大航道、第一大供水系统,第一大水生态链、第一多水利风景区……养育了第一苏区,点燃了革命第一火种,诞生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论断。赣江此贡乃开发之利。 </p><p class="ql-block"> 所谓之灌——“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滚滚诗情描绘出江西大地“稻与灌”“田与水”的浓浓画意。滔滔赣水,浇灌出了江西“江南粮仓”的美誉、北宋漕运粮200万石、南宋更达250万石,占当时全国纳粮的三分之一(新中国江西仍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p><p class="ql-block"> 所谓之碑——《长江文化史》载,在四、五千年前至春秋战国时期,江西为“吴头楚尾”的要塞之地。秦军通过赣江,征战百越(南越、吴越等),进一步扩大秦帝国的势力范围。《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横浦(大余),收南越,开疆土,赣江成为重要军事要道。赣江如此重要,历代治理开发何惜真金白银。唐宋疏浚赣江,将二十四险滩减至十八滩,航运与农贸迅速发达。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洪州剌史张九龄督导民工开凿梅岭古驿道,万安即成为分道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的焦点,境内韶口乡南元、西韶、窟头镇城洲、夏坪等村等成为名镇大村。唐德宗贞元初(785年),虔州(今赣州)剌史路应主导赣江大疏浚,到南唐保大元年(943年),万安水涨石落,水畅镇出。宋熙宁四年(1071年),龙泉(今遂川)、泰和、赣县三界裂土组建万安县,此后每天穿梭大量船只,船夫,挑夫、客商、名流奔走留宿,三教九流、贩夫走卒趋之若鹜,商机渐渐凸显,茶楼客栈、商铺店面一时林立,使万安名噪江西、江西名噪天下,万安枢纽雏形渐显。</p><p class="ql-block"> 所谓之章——赣江,古曾称章江,源头章江并流贡江。章者,水性,水之波澜纹理,遵之规程条例,雅之诗文歌曲也。赣江,全境满载精彩华章。</p><p class="ql-block"> 水性总是深刻地影响人性。管仲曰:“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而果敢。”李白亦曰:“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赣江,楚水之大脉。唐代张九龄《自豫章南还江上作》诗曰:“归去南江水,粼粼见底清。”足见赣江亦清,其中游一段直呼“清江”。“清心傲骨”“淡泊宁静”正是正直文人的追求。赣江流域就诞生了诸多文士名流。晋代彭泽县令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当代更具有楷模意义;宋代彭泽县令曾安止(泰和),退仕务农,奉献农业科技著作《禾谱》,成为中国历史上务农专著之一。明初翰林学士解缙,在朝六年,纂修完成《永乐大典》,流芳百世;明末宋应星钻研技艺,推出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恩惠后人……赣江文星璀璨,难以尽举。</p><p class="ql-block"> 人性亦深刻地“提炼”着水性。王勃《滕王阁序》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孤鹜与晚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点睛赣江“天地人”之极美;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图画赣江“情景事”之长恋。苏轼从贬所惠州沿赣江途径万安惶恐滩,感悟“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生发赣江凶险人生曲折之感叹;辛弃疾震撼于万安造口绝壁,书写“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抒发赣水湍急江河日下之悲情……赣江酸甜苦辣即是时代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无比热爱这条他点燃革命火种的赣江,用浪漫主义笔调记录着赣江留下的艰辛足迹:“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又用现实主义眼光记录着赣江对苏区革命的实际意义,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著名论断。毛主席之赣江,是“红”色的江,是中国革命浪潮的源头。</p><p class="ql-block"> 水利是人“尊重、顺应和改造”水性的典范,水文化即水灵魂。对赣江开发的谨慎矜持,寄寓了江西人水和谐、顺应自然、“上善若水”之德;与赣江洪水的无数次博击,铸就了江西不怕凶险、勇于牺牲、敢于胜利之勇。赣江灌溉,滋养了江西无限美好的江山,培育了江西民生、民安、民富之仁;赣江枢纽,浇筑了江西开拓创新、开放争先之胆;赣江水景,展现了江西古色、红色、绿色的生态之情。几千年来,水利人在赣江上修短补长,随形就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营造了赣江水性的安态、美态、福态和和谐之态……“急浪滔滔,汇远海,浩然不息。观流水﹑是非功过,论今评昔。旧日时逢梅雨季,堤伤坝破群情急。筑人墙、难斗水凶神,山川泣。悲往事,成梦迹。千里坝,钢石织。看潮来浪去、岸安田绿。奔眼南川新镇起,顺风北野歌声脆。赣平原、天地与人和,江从驭。”赣水红,满江红,苦难和辉煌,正是人性与水性的永恒搏动与文明。</p><p class="ql-block"> 所谓之梦——不治黄河,人类仍为“山顶洞人”,不治黄土,人类仍为“有巢氏”。美好的生态在于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从来就不是“守”出来的。早在永乐八年(1410年),明朝翰林学士解缙就有一个梦想:凿通赣江贯南北,引水灌田解旱情。五百年后,国父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开凿赣粤运河上升为建国之梦。1958年,《珠江流域航运规划》提出修凿赣粤运河具体构思;2020年,“振兴赣鄱千年黄金水道,建设世纪水运工程”被列入江西《推进交通强省建设意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浙赣粤运河成为“强国之梦”。百十年的跳跃,弹指一挥间,但待美梦成真,让人望眼欲穿。</p><p class="ql-block"> 浙赣粤运河,联通钱塘江、兰江、衢江、信江、鄱阳湖、赣江、浈江、北江、西江,全长2000公里,规模超越京杭大运河。关键工程在于通过赣江支流贡水和桃江,连通珠江水系北江的支流浈江,然后在两者的分水岭地区修建人工运河,以实现两大流域的连通;在于已筹划百年的鄱阳湖枢纽建设,让鄱阳湖成为四季烟波浩渺的大湖。如此,则赣粤两区水上贸易,无需经长江入海口绕行浙江和福建沿海,而是直接通过赣粤运河,缩短距离一千多公里。赣江两岸因此会诞生诸多大型港口和枢纽城市,赣州、吉安、南昌、九江等大城市将直接受益,半百县市和红色苏区将繁荣崛起,500万农业人口将踏入城镇化。</p><p class="ql-block"> 江西优越的山水生态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沿江的琵琶亭、望湖亭、滕王阁、快阁、将军闸、白鹭洲、井冈山、郁孤台、八镜台等人文胜境将成为“热点”。“鄱阳湖经济圈”将关联珠江、长江、浙江、闽江等发达经济圈,组成中国金色“五环”,江西30%的人口、24%的耕地、31%的粮食和38%的国民经济可稳享江湖水资源,迅速加入GDP“万亿俱乐部”。江西在赣江上用整整70多年建成了“六大枢纽”,期望“鄱阳湖枢纽”建设拉开浙赣粤大运河建设的序幕,实现赣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的世纪奋斗,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论断将绘出新世纪“上河图”,赣江将以一道水脉的雄姿,成为在赣鄱大地上永恒跳动的大命脉。</p><p class="ql-block"> ——赣水泰和,从地理大势上看,处于赣江中游、江西中部。井冈山分水赣江、湘江,伐木直下中源,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局。荆蛮为楚地,井冈山之东遂川、万安有赣石十八滩,孟浩然有名句:“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这实际上是控制了进赣南、南粤、八闽的要道。</p><p class="ql-block"> 江西的水道,以鄱阳湖——赣江为中心,形成四通八达的水路,在明清实施海禁的五六百年里,形成了“北京—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廋岭(北江)—广州”,3000公里南北黄金水道。江西境1000多公里,称“水上调整公路”、“古代经济长廊”。而泰和水路,古时赣水上至赣州,下至南昌;仁善河上行至苑辛山来溪口;仙槎河上行至中龙黄沙洲石陂;珠林江(云亭河)上行至沙村(水槎河至合江);蜀水河上行至梅陂;禾水河上行至永新;㴩水河上行至永新官北;六七河上行至桥头津洞。泰和乃水陆通衢之地。</p><p class="ql-block"> 江西的赣人形象,明代张瀚《松窗梦语》:“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故百工技艺之人亦多出于东南,江右为果多,浙、直次之,闽粤又次之”。据有关史料记载,江西宋以降历元至明为发达之地。北京,人口居全国之首;之初,占全国人口二成。米、茶、瓷、木、纸、布、油等汩汩而出,纳粮明代居全国之首,商税,之中期6.2万余锭,仅次于浙江、湖广行省,居全国第三。而泰和江西赣中腹地,物阜民丰,赣江要塞,骈山贯江,扼岭之冲,县志载:“西昌旧称神仙窟宅。章贡山水阻碍。至泰和豁然平衍,渊潭澄亭,冈陇秀婉,特异他邑。”泰和乃“地产嘉禾,和气所生”。县志记载:“自邑(泰和)以及郊,自郊以及野,峻岩重谷,昔人足迹所未当至者,今皆为膏膄之壤。”</p><p class="ql-block"> 江西的人们,总是对王勃《腾王阁序》的赞美心有感念。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已被任何一个地方用作标榜,而实际上只属于江西。惟有“龙光射牛斗之墟”(丰城县令雷焕典故)、“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子与豫章太守陈蕃典故),才配这样的称誉。曾经的江西,正以得天独厚的地域形胜成为物产的渊薮、人才的灵区。而泰和,县志记载:“登科诸岭拱其后,四望如玉几;澄江一水绕其前,俯视如天堑。王山(紫瑶山)东峙若锦屏张,武姥(武山)西来若天骤,又其面三顾诸山,如笔架之横陈,至于龙洲过县,而状元之谶屡应,免坎添儿,而宰相之生不虚。山川形胜,有非他邑可比。”泰和乃人、物渊切薮之地。</p><p class="ql-block"> 江西的人口流动,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北人南迁,每一次都有大量人口流入江西。明初,朝廷组织大规模移民,形成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南、湖北),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近千江西人西进湖南、湖北及云贵川,东进福建,北上晥南,南下广东。“万寿宫”建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全国江西万寿宫1500多座。江西商人农民纷纷出省,手工业者“挟技艺以经营四方”。古代文人笔下多有描写:湖广地区“无江西人不成市”;云贵川地区“滇云地旷人稀,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江浙沪地区“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白居易《五一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湖南凤凰城浓从文“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天下当老板”;吉安市彭华说“(吉安)商贾负贩遍天下”;吉安民间流传:“庐陵老表夹把伞,走江闯湖当老板。”泰和商贾深受渗透和影响,号称“十一省市云集泰和”、“邑人负贩遍天下”。</p> <p class="ql-block"> 之九、 赣 水 之 城</p><p class="ql-block"> 庐陵城——百越一支:遥想原始社会,现吉安属于哪个部落,没有文献记载。商周时代,可能属百越民族其中一支的地盘。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先属吴,后属楚,终属秦,没有行政名称,只是某个王公贵族的一块领地罢了。</p><p class="ql-block"> 庐陵县:秦始皇吞并六国,征服北方后发兵几十万,其中的一支主力过长江后沿赣江而上,开辟航路,去征讨岭南,就建了庐陵县,隶属九江郡(设安徽寿县)。《史记》中说建县时间是始皇二十六年(前221)。</p><p class="ql-block"> 庐陵郡(置泰和):</p><p class="ql-block">过了400多年的东吴建安四年(199),庐陵升格为郡,辖10县,包括了后来吉安府所辖的大部分区域和赣南的部分区域。那么,秦汉时县、郡的官府在哪里呢?开始在今泰和县澄江镇西门一带,后来迁到赣江东岸的塘洲。那里有个白口城遗址,十几年前被发现后挖掘,出土了不少秦砖汉瓦,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单位。</p><p class="ql-block"> 庐陵郡(置吉水):</p><p class="ql-block">又过了近百年的西晋太康元年(280),庐陵郡治迁今吉水县醪桥固洲石阳城,还有遗迹存留。先后两个郡城都在赣江东岸边,地势不高,易受洪涝灾害,又没山地依靠,不易守护。</p><p class="ql-block"> 庐陵郡(置吉州):</p><p class="ql-block">于是,60多年后的东晋咸康八年(342),郡治所迁至今吉安城区。那时,赣江边已有些捕鱼种地的原住民,此前90年前就建了古南塔,是明证。不过,只是散居的农户,还没有街市</p><p class="ql-block">夏、商时代(约前21世纪~前1066年),地域处扬州西境。</p><p class="ql-block">周朝(公元前1066年~前221年)地属吴、越、楚。</p><p class="ql-block">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始设庐陵县,隶属九江郡,县治在今泰和县西3里。</p><p class="ql-block">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秦亡,楚汉争霸,英布为九江王,庐陵县属九江王国。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颖阴候灌婴渡江平定楚地,分九江郡立豫章郡,领18县,庐陵县属豫章郡。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豫章为九江郡,改庐陵为桓亭县。建武元年(公元25年)。桓亭县复名庐陵。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分豫章立庐陵郡,县名高昌,属庐陵郡。</p><p class="ql-block">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郡治在今泰和县城西北。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郡治迁西昌县治(今泰和县城西1.5千米)。</p><p class="ql-block">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庐陵郡治迁石阳城(今吉水县城东北8千米处)。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太守孔伦迁建郡城于今吉安市区孔家湾附近。</p><p class="ql-block"> 白口城——位于泰和城西南3公里赣江南岸,有一座两千多年的汉代城址。虽经千年风雨侵蚀,但土城墙依然雄伟壮观,古城轮廓清楚,内外城分明,护城河明晰,面积达23万平方米,是江西省保存最完成的古城址。省文物部门考证为古庐陵县始,庐陵郡治所——泰和白口城。白口城始筑于西汉,勘查和发掘得知,城墙1941米,现有7处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北正中3处豁口城门。西北角城门宽35米,其底基距现赣江水面落实2米。赣江水上涨时,水可直入城内,为水门;南正中城门宽28米,为“凸”形结构,为一门阙;北正中城门宽15米,入门较陡,可进入内城。同时,在白口城遗址的南面和西面还发现“天子堆”、皇帘地等与城址同时代一古墓群。《泰和县志》记载:“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泰和为庐陵县地,属扬州豫章郡”,其治所省考证认为白口城。有关史料记载,东汉末兴平元年(194)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辖西昌、右阳、遂兴、吉阳、兴平、阳丰、南野(南康西南)、赣县、雩都九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孙权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逮属扬州,治所雩都,辖雩都、赣(今章贡区、赣县区)、南野(南康西南)、平阳(兴国)、阳都(宁都)、揭阳(石城)、南安(南康东南)等七县;至 西晋初,庐陵郡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遂兴、吉阳、兴平、阳丰十县;西晋元康元年(291)置江州,庐陵郡属之,郡治从泰和迁石阳县(今吉水县城东北8公里)。泰和地处水陆要冲,“咽喉荆广、唇齿淮浙,通衢闵粤楚蜀”,江西一方政治文化中心,庐陵县、郡的白口城市井文化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西昌城——《泰和县志》记载:“东汉末,庐陵升为郡,置西昌县。”县治在今县城西三里称西昌城。东起垇街(今粮油机械修配厂);西至街尾(今月池彭家附近);南靠澄江河;北至篠巷(今上街北文溪通官溪村机耕道口)。其间,隋开皇九年(590)废西昌,并东昌(永和)、遂兴(遂川、万安)、广兴(莲花)、永新等地置安丰县;大业八年(612),因安丰治非津要,仍复西昌故城,至唐乾元三年(760),县治迁移白下驿(县城快阁附近)。泰和西昌城,自东汉兴年元(194)庐陵升郡西昌县,至唐乾元三年迁白下驿。五六百年里,达官显贵聚集,负贩走卒如云,生计百姓涌入,市井烟火滚滚。县志有:“公廨林立,货栈排排,牛猪、柴茅市场繁荣”的记载。文人笔下有:“风帆招招,商贾云云,店铺连连,人潮挤挤”、“物流行人,商帮劲旅,车水马龙”、“炊烟袅袅,如雾如烟,鸡犬相闻,鼓角争鸣”。民间有流传:“古城古市,官员管理,粮食须经官家斗量,否则不算数”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白下城——快阁里的这幅《泰和县城外郭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绘制的,应该就是出自这本名为《荷使初访中国记》的版画集。能把泰和古县城画的如此详细,说明这位荷兰人约翰·纽霍夫(Johan Nienhoff)在泰和至少逗留数日。</p><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于夏、商时期,属扬州,处扬州南境,西周时为吴地,春秋时先属吴国后属越国,楚灭越后属于楚国,俗称“吴头楚尾”。沙村的府山城遗址、马市马缨岗的磨盘山遗址及西周甬钟,都是那个时期泰和所留下的瑰宝。</p><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三十六郡,其中泰和属九江南部都尉。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置庐陵县,属九江郡。</p><p class="ql-block">西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庐陵县(含泰和地块)属九江王国。据光绪年代的《泰和县志》记载:“唐志故县在今泰和县西三里”。即,庐陵县的治所设在泰和,是一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庐陵文化发源地。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把九江分立出来,成立豫章郡,封英布为淮南王,领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泰和仍隶属豫章郡庐陵县。</p><p class="ql-block">到东汉王莽建立新朝后改豫章郡为九江郡,改庐陵为桓亭,泰和属桓亭。东汉初,将桓亭改回为庐陵,泰和仍属庐陵。东汉末年(大约公元199年)庐陵升郡时,分别设置西昌、高昌、石阳、巴邱、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阳城十县。西昌是泰和最早的称谓,泰和建县从此开始,至今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西昌,并东昌、遂兴(今遂川、万安)、广兴(今莲花)、永新等地置安丰县。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更名泰和,属吉州(后称庐陵郡)管辖。泰和之名始此。</p> <p class="ql-block"> 之十、 赣 水 之 市</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市,市井烟火。古代的城与市有区别,城里是官府、教育、祭祀场所等,有城墙和护城河围住;居民生活和工商贸易的市井一般在城外。当然,随着发展两者有交混。</p><p class="ql-block"> “市”在古代也称作“市井”,这是因为最初的交易都是在井边进行的。《史记“正义”》写道:“古者相聚汲水,有物便卖,因成市。故曰‘市井’。”在《易·系辞》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市”:“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人们是中午的时候交易货物。 赣水古县泰和之“市井”:</p><p class="ql-block"> 其一、古镇市井。“罗家集”:古时云:“先有罗家集,后有万合圩”。位于万合罗家村的老街,从世德堂到中心小学一带,悠长的青砖和青石板街道(巨商罗品金捐建),两层砖木、泥木结构的店面,曾是鼎盛之极的商业街,那沸沸腾腾、嘈嘈杂杂的叫卖声,仿佛仍在木板旧壁、麻石门槛、青砖泥缝里此起彼伏。呈现出万合古镇的街巷市井。</p><p class="ql-block"> “沿溪渡”:古时被称:“赣江十八古渡之一”。明代朝廷设厘金局统管赣江水运税收。沿赣江西岸形成上河街、下河街各千米长街,各种南杂面货店、茶楼酒馆、各行各业作坊店铺几百家,物流行人、圩不间日、灯红酒绿、商贾云集,南昌、赣州商船非沿溪渡不宿。呈现出沿溪古镇的繁华市井。</p><p class="ql-block"> “永昌市”:位于县城南门赣江之南岸,居水陆交通要道,人口聚增,集市兴胜。因古代赣江边一座古寺庙——永昌庙,故称永昌市。沿江数十里有“江西第一汉城”、“江西十八古县”美誉的庐陵县治所——白口城遗址(面积25万平方米);有下睦古城,高州刺史李迁仕筑,为抗拒陈霸先讨伐候景的杜僧明军队(筑白口城);还有在澄江南门至永昌市赣江上的千年永昌渡(宋代),永昌客运古码头,永昌、江村、萧家、洲尾、麻洲市等货运古码头;还有江村陶器百年缸窑(清光绪四年兴国人)。现永昌市古街商店、作坊依稀可见,浓浓的古镇市井烟火。</p><p class="ql-block"> “马市”:位于梅乌江畔,梅乌江古称“禾蜀”,又称蜀水,发源于井冈山拔铁山,合湘洲、恒洲二水,流经井冈山、遂川、万安境。其遂川县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林木资源十分丰富,遂川县林木经营历史悠久,古时当地所产的林木沿着蜀水河经五斗江、桥头入万安的谷中、彭门以及泰和县的苏溪,集中于马家洲(今泰和县马市镇)后,再浮江而下至吉安、南昌、九江、芜湖、南京、常州、镇江等地销售。明末,遂川(龙泉)五斗江人郭维经(吏、兵二部尚书)和他女儿郭明珠共同发明了“龙泉码”,至今3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原木材积表。“龙泉码”于马市木材交易广泛运用与推广,马市扎运队、搬运队历史悠久,封建把头称雄马家洲。马市镇古街古巷纵横:店铺作坊林立,市井烟火味浓。</p><p class="ql-block"> “早禾市”:以境内牛吼河旧称禾溪而名曰“禾溪圩”,始于元代。于至正年间(1341-1368),朝廷设早禾市巡检司,维护社会治安,拘拿走私贩私、维护经济秩序。早禾市㴩水上有一座吉星桥,清代王廷献,千秋南富(栖龙)人,有诗《吉星桥》(载县志):“……自是平途任来往,夜静犹闻茅店敞。安步征人欢且呼,不会楚蜀与闽广。桥左洪寨右镠寨,并束沧江激澎湃。绎络车马纷如织,犹旁赤栏听青籁。临流选胜我亦能,晏坐桥头兴倍增。上挹杰阁之朝云,下窥江市之夜灯。……”描写了早禾市烟火市井的盛况。</p><p class="ql-block"> “南冈市(南冈口)”:位于牛吼江畔螺溪普田村,古时南冈口为“二街五村”大集镇,是古庐陵(吉安)、古西昌(泰和)建圩建市最早的古镇之一,南唐时即建圩开市,明初建码头商埠,迄今1100余年。南冈口因其据泰和、吉安乡道、水道运输交叉点上,素为上游井冈山、遂川、万安,下游吉安、永新、安福,乃至闽粤通楚蜀的交通要道。现存有“螺塘津渡”和“螺塘码头”及螺塘古渡、古码头商贾典型建筑“席字亭”(普田村);有通衢古道关隘和过路亭的“真武阁”(李家村与岭下村交界处);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唐相第”牌坊(竹山村);有“学士第”牌坊(漆田村)和汉代古墓群(转江村)、金山岭文化遗址(黄州村)、李世民练兵洗马池遗址(南冈口西面)。特别是皇帝御赐“爵崇誉隆”的爵誉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等。可见南冈口古镇之市井烟火。</p><p class="ql-block"> 此外,仁善河畔苑前固陂圩和公和圩;仙槎河畔樟塘大鹏圩、灌溪新居圩;云亭河畔冠朝墩陂圩、沙村沙市圩、上圯石田驿(文天祥、海瑞、岳飞、苏辙宿于此并留有诗句);梅乌江畔栖龙南府圩、苏溪白土街;禾河畔石山“禾河码头”、南溪“甘竹洞商道(螺溪——南源丐路岭——锦溪盐水岭——县城)”;六七河畔桥头“陪宴潭”古渡(文天祥抗元命名)、桥头集、津洞圩;㴩水河畔桥头高市圩、碧溪游家圩和太湖岭集,等等。为古代泰和乡村重要的集市、商道、驿站,一股股浓浓的市片烟火。</p> <p class="ql-block"> 其二、古埠市井。 “钟步”(今中埠村)。位于万合镇赣江东岸之滨。古时因村子滨临赣江,常受水害,有人铸大钟一口,置于江中,人们叫它“钟江”,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赣江改道,水去降露,人们需步阶而上,称之为“钟步”。村始建于后梁乾化年间(911—913),距今1100多年,始祖邯公(袁邯)为唐宪宗期间宰相袁滋(蔡州朗山,即河南确山人)。唐贞元十年袁滋贬为吉州刺史,唐元和年间初期升任为义成节度史,吉州之民皆蒙其惠不忍其去,诏闻其少了邯(袁邯)萌授吉州刺史,史称“父子吉州刺史”。因地处吉赣江边,舟车辐辏,商贾云集,乡间都市、商贸繁。村里文天祥率义军与元军决战的沙场炮舌遗址;赣江古驿道遗址;“三元阁”楼(文天祥亲题);古码头停船登岸进村松竹掩映的“青石板级阶”;千米鹅卵石古街(北街、上街、下街),每隔百米拱门横跨,店铺、作坊林立;街两边还有茶馆、当铺、钱庄、戏台和袁氏总祠(崇本堂)、“林公祠”、“敬公祠”、“天符祠”、里主庙。县志记载,有元负盛誉的中埠“拖龙船”节(省非遗),当地百姓称:“富田的类、陂头的伞(青原)、罗家的迎、中埠的船、华盖山的狮(非遗)”。浓浓的乡村市井烟火。</p><p class="ql-block"> “浮潭”(今江畔村)。位于沿溪镇赣江边西岸的“曲水河”(曲水溪)与赣江交汇处,其《曲水虹桥》诗集,留下众多文人骚客的赞美诗句。江畔村素称:“赣商文化古村”和“五义慈善石材”,涌现出“江右商帮”一支劲旅——浮潭孙氏,代表人物有亿万富翁、一代孺商孙明、孙淓等。孙氏系一代儒商之家,经世济民,行侠仗义。先后捐献军饷报效国家,修建会馆土馆、学院书院,修筑吉安白鹭洲堤岸和渡桥、道路。其中最为称道是一门三代,三修吉安府试院。他们的善举遍布北京、南昌、吉安、泰和,在府史、县史曾留下江畔商人的厚重墨彩。林里留有“耕牛卧潭”、“七星古塘”、“文塔临溪”、“魁星塔”、“惜字塔”、“南无桥”、“回龙桥”“笔架樟”、“桑樟”和“临水居”等古村风貌;村里有青石板、鹅卵石铺的古街古巷星罗其布,纵横交错;村里西昌(泰和)至东昌(永和)古驿道保留完好,浮潭古渡、古堤、古码头、古碾房、古庙、古庵等遗址犹存。为乡村市井、赣商古村。</p><p class="ql-block"> “仙源”(今中龙、小龙)。清宣统二年(1910),废都、乡、厢制,全县划分为23个自治区域。今中龙、小龙为仙源自治区。有往兴国、赣州通闽粤的古驿道商道,有仙槎河相通赣江、舟楫往来,商贾如云,络绎不绝。其“百记”,因上百家店铺、作坊云集仙槎河两岸经商贸易,聚而商贾,故而得“百记”;其“白竹市”“亭前街”名声鼎盛,透露出当时舞榭亭台、灯红酒绿的繁荣景象;其“石陂圩”,为上广东、走福建的古驿要道,鹅卵石路,青石板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条石街,居住生意人,长工挑夫、走卒贩夫超200人;其“石陂洋房”,楼井并列,气势恢宏。主人茶油大王、巨贾富商肖定佑,茶籽榨油,一年榨到头,撞声不断,装茶油大木桶数以百计。</p><p class="ql-block"> 其三、税制税赋。“税津关卡”:唐代,县城东门设白下驿,宋绍兴年间(1131—1162),又设水上淘金驿(万合沙垄)、浩溪驿(栖龙站前),明嘉站二十三年(1544)夏,浩溪两驿并入白下驿,驿站主管军政文书、官员往来,还设驿所管理贡品和官府物资供给;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设西平寨巡检司(上模笔架山),元至正年间(1341—1368),设早禾市巡检司,明宣德十年(1435)八月,又设花石潭(沿溪境)巡检司,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设白羊垇巡检司和兵管。清道十五年(1835),早禾市巡检司迁马家洲,巡检司主管地方治安,同时,巡查捉拿走私,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清代,在沿溪渡设厘金局(卡),对水上往来船运货物抽货。</p><p class="ql-block"> “税赋理财”。古时,县衙内设户房,主事人称钱谷师爷,佐理知县稽核赋税及丁口地亩,管理钱粮出纳。县志载,清代县衙收入主要是田赋(地丁、漕米),同时征收田房税、契税、当税、牙税、茶课、纸价银和厘金等。县衙支出除上交户、礼、工三部钱粮外,主要用于行政、驿站、县学经费及各项祭祀开支等。县志记载: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四月,大水灾,免征全县地丁银粮1年;清雍正五年(1727)五月,合丁於粮,丁免纳银,以康熙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停止丁口专项税,地丁银全部摊入田亩征收,为折钱征收。地丁每两折钱2700文,附加钱300文;漕米每石折钱3600文,附加钱400文;外加串票每张6文至40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为庚子赔款,每地丁一两加征亩捐200文,每漕米1石加征亩捐钱300文。民国3年(1914)7月,奉令地丁每两改折征银元2.41元,米每石改折征银元3.18元,是年,派募国家公债;民国4年(1915)7月,开征屠宰税,6年开办印花税,派募省公债;民国8年(1919)6月,县城工人、学生游行示威,抵制洋货;民国24年(1935)1月,县设立农村复兴委员会由各保甲调查田亩、造册,发给营业证;民国27年(1938)、全县改变量衡制,以市秤、市桶、市尺进行交易。</p><p class="ql-block"> “平籴平粜”:魏国才俊李悝创立“籴(买)”和“粜(卖)”平籴平粜制度。西汉宣帝筑粮仓日“常平仓”,后治明帝限日“常满仓”,晋时又日“常平仓”,唐时设“常平署”;随文帝时,长孙平请令,民间每年秋收后,各户均出栗麦一石,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后来,常平仓、义仓一直沿袭宋、元、明、清、民国。县志载,清道光十五年(1835),劝募银两积谷62161石,用于荒年赈济或减价平粜。清道光十七年,全县大丰收,6乡建义仓31所,储谷255425公斤。民国4年(1915)遭特大水灾,组织筹赈会,劝募银洋31000元,从非灾区购进粮食运到灾区,或减价平粜,或免费赈济。民国16年(1927),春荒期间,贫苦农缺粮,而地主、投机商却将大批粮食运往外地卖高价。苏区农民协会组织平粜所,严禁地主、投机商运粮出境和抬高粮价。栖龙铜家庄地主康化仁将大批稻谷运往赣州卖高价,芒岭农民协会与平粜所组织数百农民拦截制止。</p> <p class="ql-block"> 之十一、 赣 水 之 商</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商,商贾商帮。在古时,其“江右商帮”、“庐陵商帮”、“泰和商帮”融合发展,泰和成为赣商劲旅。</p><p class="ql-block"> “江右商帮”:江西商贾文化,即:万寿宫文化、“江右商帮”文化、街巷市井文化融合一起。江西商人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右商帮”。明末清初散文家魏禧所著的《日录杂说》上记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万寿宫江西人心目中和江右商帮不可分割的一个地方,是千千万万异国他乡经商游子的精神纽带。</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江右大商贾为:黄文植,南昌人,江右商帮12年会长;陈泰,临川人,南宋时期,中国著名布商;汪大渊,南昌人,元代,海外巨商;朱均旺,明朝,倭寇劫日本,吉安人许仪后救出;雷发达,永修人,明清时期,“样式雷”北京故宫等所有古建工匠,八代“样式雷”掌管“样式房”(相当今建筑规划设计院)246年,其设计并主持修建的清代著名建筑占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五分之一。一坛(天坛)二宫(北京故宫、承德离宫及外八庙)、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四圆(园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九陵(景陵、泰陵、裕陵、昌陵、慕陵、定陵、慧陵、崇陵、定东陵)。样式雷遗存的三万多件建筑样式和文档也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和名录。</p><p class="ql-block"> “庐陵商帮”:称“庐陵老表一把伞,走江闯湖当老板”。大商贾有:周扶九(1830—1920),吉安县人,早年在湖南湘潭周永孚笔墨店催收债款时收到二十五张盐票,由此起家,成为杨州八大盐商之一。后在上海、武汉等地开设裕通源钱号、上海裕大钱号、捷安轮船公司等数十家店号,又投资房地产业,是上海三大房地产商之一。曾与清朝状元张赛合资创办南通纱厂、九江华丰纱厂,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胡日升(生卒不祥),吉安县人。少年在湖南衡阳学徒,偶获巨金,投资盐业、钱庄,终成巨富。胡日升为富而仁,多有义举,耗银百万修通吉安到衡阳五百里商道,为赣湘商贸提供极大方便。光绪年间,向吉安府捐献数百两黄金修复白鹭洲书院,吉安知府贺良桢题写:“饰馆树英”以示褒奖;胡元海(生卒不祥),吉安县人。清道光年间,在四川自贡贩卖棉布,开设元和布店,积累资金后,转向盐业经营,先后凿成见龙井、元龙井、临江井、又龙井、知坛井,设堂号为胡慎恰堂,成为自贡首屈一指的盐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胡慎恰堂始终恪守“薄己厚人、勤俭持家、不贪为宝”家训,成为西南地区著名世家;康文卿(1858—1936),吉州区人。家居城南赣江边,经营石材生意,开设隆昌木行,并附设旅社。经营二十余年,获利甚厚,成为当时吉安巨富。康文卿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一生捐款一百八十七次,共计二十二点八万银元,曾任吉安县道德会会长等职,其事迹俱载民国《吉安县志》。卢瑞芳(1876—1950),名明材,字瑞芳,吉安县卢家洲出生,衡阳长大。家境殷实,受新思潮影响,到治口学金融,后回衡阳继家业,步入商界。仅十余年,他以过人胆识,从布匹、药店等拓展至剧院、影院、酒楼、旅社等。其侄回忆,民国时衡阳三条丰街的商铺都是其产业。瑞芳30多岁为衡阳江西会馆会长,当地商界誉为“庐陵王”。</p><p class="ql-block"> “泰和商帮”:这一时期,泰和三位商贾人物挤身江右大商贾。如:孙明,字启东,泰和浮潭人(今沿溪镇江畔村)。他为一代儒商,亿万富豪(总财富达到45万两白银,以购买力折今人民币1.13亿元)。他在清道光、咸丰年间,一生慈善公益事业众多,超过二十多件,主要有捐献军饷和修官府事业:修建泰和上谕亭、明伦堂、教谕署、训导署、王公祠、罗事祠 等;捐助教育事业:建立北京南宫会、南昌试院、增建南昌贡院号舍和乡试宾兴会,吉安考试院、廪局、泰和澄江书院,资助科举学子考试盘缠和经费;捐社会公益事业:修吉安王梧本祠(知府)、白鹭洲堤岸、吉安回龙桥(后河与赣江交汇处)和泰和禾市桥;捐助家乡和村族事业:建立义田、义屋、义学、义仓、急公会、补交穷人税赋、修路、修堤、修桥、修祠等。《孙明传》中“计义举不下数十万金”。他善举遍布北京、南昌、吉安、泰和,《江西通志》、《吉安府志》称:“江湘(江西、湖南)数千里皆知有孙孝子”、“两湘江(湖南、湖北、江西)省问皆知有孙孝子”。</p><p class="ql-block"> 如,萧云浦(1854—1910),又称“肖百万”,泰和上田人。曾有“萧家的盐、周家的钱”之说,即,泰和县上田镇萧云浦和吉安县高塘店下的周扶九。萧云浦是“富三代”,祖父辈于清乾隆年间四川雅州创立“怡丰商号”,还合股开设盐号,业务跨四川、两湖。萧云浦对经商不感兴趣,父亲花钱捐了个光禄寺署正的小官。父亲还响应曾国藩“两淮盐务新政”的号召,亲下扬州应招得到盐部文之后首批盐票,命肖云浦经营。肖云浦进入平衡协调湘鄂赣皖四省盐务的“四岸公所”当会计。与大盐商和官府相交融。后又和周扶九等同乡合办盐号、钱庄,不到十年,成为扬州八大总盐商之一。肖云浦未泯灭科举之心,于周治十二年(1873),乡试中举,得到个刑部郎中的散职。于是在盐界名声鹊起,为扬州商界领袖。肖云浦多行善举,乙酉(1885)年捐六十万金黄河郑州决堤赈灾,受曾国荃“君一言而活数十万生灵”的赞誉。他还热衷捐慈善、捐家乡、捐军饷朝廷封为“萧义士”。</p><p class="ql-block"> 又如,刘学仁(1870—1945年),字厚生,泰和县城桔园村人。学仁是桔园村刘通兴之第三子,由于家庭贫困,未满月就出嗣同宗杏岭村刘芳万。刘芳万在淮南、扬州盐号帮工,家资尚好。学仁年少聪明好学,七岁入塾,寒窗八年,但由于养父家境宽裕,祖辈宠爱,沾染赌博恶习。养父便带往湘潭、扬州盐号帮工。二十二岁因授契室归里,家成业未成。泰和传说:“先有萧百万,后有刘百万”。邻村上田新村的肖百万(肖云浦)为其养父表兄,萧云浦有四兄弟,其三表兄萧小春与养父刘芳万最合,便带学仁湘潭佑理盐务帐信。萧小春对学仁教导有方,并为主仆,加上学仁文墨好手,算术亦精,盐号诚信经营,生意红火。1915年,学仁随萧小春之子前往扬州创办设瑞盐号,并为副经理,使学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管理经验。学仁自立门户,在江苏扬州、湖南长沙、湘潭独立治理盐务。经过十年辛苦,也成为百万富翁之称。刘学仁乐善好施,热心各项公益事业。捐银助学、捐书助学,兴修养济院、道路桥梁,购置渡船,兴修水利及修复县城,救济难民,动辄捐数百、数千银元。谱记,民国四年(1915年)夏五月,赣江大水,毁房4万户,损人畜物产无数,他购稻谷千担,以济乡邻;1928年陕甘大旱,饿殍遍野,他捐2500银元于上海红十字会;1938年日寇侵华,回泰,在桔芫、杏岭两地建家园,捐资修缮县敬老院、修长湖村至至县城桥及铺路6华里、铺桔园到县城石板路、铺梦陂村十八步石阶及7华里路基石、送“万金油”“十滴水”“人丹丸”于民众;1940年10月,民国中正大学迁杏岭,刘学仁停建别墅,将全部砖瓦木料,无偿捐给中正大学建校舍。</p> <p class="ql-block"> 之十二、 赣 水 之 子</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子,科举才子。其科举俊彦、仕宦名臣、传神奇才,可谓科举人文盛况。赣水泰和古县乃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之地。</p><p class="ql-block"> 科举俊彦——古有“三状四榜五探二会七解”之称。“三状元”(吉安18名)。陈循,明永乐甲午年(1415),泰和第一位状元,明代北京考第一位状元,南寮人(澄江城东);曾鹤龄,明永乐十九年(1421),曾安止后代,澄江西门状元坊曾家人;曾彦,明成化三年(1467)称“状元老成”(54岁高中),沙村坪洲南坑人。此外,泰和还有典史状元“曹鼐”,瑞州(高安)人,明宣德年间(1426-1435)任泰和典史,宣德八年(1433)应考中状元;还有王有榘知县孙王式丹状元,邵阳人,清康熙元年(1664)泰和知县,其孙随侍泰和读书,应考状元;还有上田彭仲元茶陵州守,孙彭溪泰和读书转茶陵应考状元。</p><p class="ql-block"> “四榜眼”(吉安16名)。尹隆昌,明洪武三十年(1397),灌溪灌塘人;刘江,明永乐十六年(1410),石山乔塘人;罗珵,明嘉靖十七(1538),上模西冈人;姚颐,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澄江西门姚家人。</p><p class="ql-block"> “五探花”(吉安14名)。张槐应,南宋景定三年(1262),桥头水南人;罗璟,明天顺八年(1464),澄江濠头梁家人;曾追,明成化十四年(1478),澄江西门曾家人(祖父曾鹤龄);罗钦顺,明弘治六年(1493),上模上模村人;欧阳衢,明嘉靖五年(1526),马市蜀口人。</p><p class="ql-block"> “二会元”(吉安10名)。宋琮,明洪武三十年(1397),澄江南门人,高中当年,卷入朱元璋“南北榜惊天冤案”,与同乡同榜的尹隆双双“充军”处理,幸免一死(主考官除外,11人处死);杨相,明永乐二年(1404),文田长塘尾人。</p><p class="ql-block"> “七解元”(吉安39名)。陈循,乡试解元,殿试状元;尹昌隆,乡试解元,殿试榜眼;罗钦顺,乡试解元,殿试探花;易君仁,明天顺元年(1457),冠朝后谷人;欧阳云,明弘治十二年(1498),马市蜀口人;王勃,明嘉靖十年(1531),澄江韦港人;陈昌积,明嘉靖十七年(1538),澄江柳溪人。</p><p class="ql-block"> 仕宦名臣——有“四宰相九尚书十侍郎千举子”之称。“四宰相”(吉安17名,副宰14名)。杨士奇,澄江城东人,布衣拜相,明建文初(1399),经王叔英举荐入翰林充编修官,在朝45年,历仕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陈循,澄江城东梁家人,状元宰相,在朝43年,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肖镃,马市西洲南坑人,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文渊阁学士、户部尚书加太子少师,副宰;尹直,沙村高陇尹家人,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翰林学士入内阁,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副宰。</p><p class="ql-block"> “九尚书”(吉安22名)。冠朝冠朝村的郭子章(兵部)、塘洲龙口横塘珠林的刘崧(礼部)、澄江西门达尊坊的王直(吏部)、上模的罗钦顺(吏部)、冠朝墩陂萧彦祥(刑、工二部)、澄江上田栗园的萧晅(礼部)、马市蜀口欧阳德(礼部)、马市蜀口的欧阳铎(工部侍郎卒赠尚书)、上模曾翚(刑部侍郎卒赠尚书)。</p><p class="ql-block"> “十侍郎”(吉安22名)。苑前罗淼(第一位进士、吏部)、澄江达尊坊的王贽(户、礼部)、澄江陈家坪的陈彬(兵部)、上模的曾翚(刑部)、灌溪寺下的萧璁(吏部)、南溪大屋场龙文(工部)、澄江陈宜(兵部)、澄江西门萧彝(工部)、澄江秀溪张达(工部)、马市蜀口欧阳塾(工部)。</p><p class="ql-block"> “千举子”,泰和产生举人1261名(吉安多少)、进士(吉安2823名)420名(县志396名),任行省州县近200员宦,任布按科道,素称:“西昌文运甚堪夸,三状四榜五探花,二会七解四宰相,九尚十侍佐皇家,四百进士登皇榜,千余举子顶乌纱;布按科道难记数,贡监犹如斗量沙”。</p><p class="ql-block"> 传神奇才——紫瑶山下(苑前)奇才罗淼(泰和第一位进士);笔架山下(上模)“天下奇才”(明朝景泰年间朝廷授)神童刘鸿,5岁开口说话对对联:“三顾茅庐赋笔架,七里坳地育文魁”。</p><p class="ql-block"> “隔河四宰相”:指杨士奇、陈循、尹直、萧镃;“三代尚书”:指郭子章、其祖父和父亲皆因功赠封尚书;“兄弟尚书”:指欧阳德、欧阳铎;“叔侄并传胪”:指曾彦及侄曾追。</p><p class="ql-block"> “兄弟同榜进士”,指罗钦顺及弟罗钦忠、罗钦德三兄弟及螺溪爵誉周倚、周伦、周巽三兄弟和侄子周庆章。“三代进士”,指冠朝郭尧、郭佺、郭子美祖父孙。“兄弟皆进士”,指澄江西门曾家曾安止及弟曾安中、曾安强;马市蜀口欧阳嵩八兄弟;马市蜀口欧阳哲三兄弟。还有蜀口欧阳氏的“五经科弟”、“奕世翰林”、“三世宪台”和万合樟塘钟埠袁氏的“父子刺吏”等。至于父子进士、祖孙科甲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 之十三、 赣 水 之 灵</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灵,人杰地灵。其文坛骁将、专家名儒、文物之邦自古鼎盛。赣水泰和古县乃藏龙卧虎、人物渊薮之地。</p><p class="ql-block"> 儒林骁将——其一,重臣大儒。杨士奇,翰林院、文渊阁、华盖殿大学士有《东里文集》和《东里续集》;陈循,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同代首辅文集中陈循《芳洲集》入送;萧镃,文渊学士入内阁;尹直,翰林院学士入内阁。还有尚书王直(翰林侍读学士,太傅、太子太师),有《抑庵文集》和《抑庵文后集》;罗韬(苑前),端明殿学士,郭子美(冠朝)集贤殿学士,但未进入内阁。</p><p class="ql-block"> 其二,翰林大儒。曾鹤龄,状元,翰林侍讲学士;曾彦,状元,左春坊左谕德,侍读学士;余学蘷(塘洲珠林),翰林侍讲,《永乐大典》副总裁。杨景行(城东),杨士奇曾祖,翰林侍制列大夫政仕。尹昌隆、罗璟、周是修(南溪)、王思(澄江达尊坊)、罗珵、曾追等为翰林院编修。陈昌积(塘洲芙塘),五经博士;杨颢(县城),太常博士。</p><p class="ql-block"> 其三,史学大儒。郭子章,尚书,尤好著述地方史志,还著小说《黔类》江西出名;梁潜(澄江西门梁家),翰林修编兼右春坊右赞善,《永乐大典》副总裁,赐《永乐大典》总裁;余学蘷为副总裁;刘天定(澄江陈家坪),著作郎,档案专家;明《太祖实录》十位纂修宦中泰和杨士奇、侍读梁潜《泊庵集》、修撰罗汝敬有三位,《太宗实录》编修中,总裁杨士奇、八位纂修官中有泰和人王直、余学蘷、陈循,《英宗实录》两位副总裁,其中有泰和人吴节。郭子章是一位十分博学多产的学者和史学家、文学家。任职中外,宦辙所至,随地著书,几于汗牛,尤其《郡县释名》为地方名渊解释的集成工作,而且“能文章”“于书无年不读”,堪称历史上最为博识的学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其四,“文章节义”大儒。颜真卿、江万里、欧导道白露洲书院文化,欧阳修的道德文章,杨邦义的舍生取义,胡铨的铮铮铁骨,周必大的忧国忧民,杨万里的清祈诗篇,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乃庐陵文章节义的写照。泰和不例外,如:曾如骥。“靖康之变”(宋靖康二年(1127)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 、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泰和曾如骥为宝庆通判,矢志不降,尽忠节。《题考功印纸》绝笔诗云:“谨将节义二字,结果印纸一宗。了却神游何处,澄江明月清风。”二是又如:陈谟(1305-1387),字一德,号心吾,人称海桑先生,他多举不应,遂隐居不仕,留在乡间教书讲学,学者尊称他为江西大儒,经生学子多从之游,杨士奇、梁兰就出自他的门下。明初,他应太祖朱元璋之征入京议礼,颇受重视。当时的学士宋濂、待制、王祎等荐其为国子监祭酒,但陈谟却引疾辞归。陈谟所著有《书经会通》、《诗经演疏》,诗文集《海桑集》江西诗派在诗歌创作上标宗淳孝典雅,影响较大。</p><p class="ql-block"> 其五,江右诗派大儒。南宋,清江彭龟年、泰和刘过和刘仙伦并以词名,刘过与刘克庄、刘展翁含称“辛派三刘”。明代初,台阁体诗以三杨为主,主要成员大多为江西人,泰和人有陈循、王直、刘崧《槎翁文集》、陈谟《海桑集》、梁兰、王沂、陈昌积等。泰和人的刚正节烈出于只认是非,不知厉害的认真态度和执著精神。文章节义缘于此。</p><p class="ql-block"> 其六,理学大儒。吉安府志记载,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儒家理学大师,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任陵知县,常与安福邹守益、泰和罗钦顺、欧阳德、永新颜钧、吉水罗洪先、永丰聂豹、向心隐等,创立“致良知”学说。一是罗钦顺(唯物主义思想家)在明代中期是堪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江右大儒,以对程朱理学的改造、对“气学”的建、对佛学的批判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富于诗作,有《整庵先生存稿》等。二是江右王学家(王阳明)欧阳德,其王学巨著《欧阳南野集》和胡直多篇载《明史》、《明儒学集》的文章,在理论和实践上维护和发扬了王阳明学说。</p><p class="ql-block"> 其七、忠烈勇士。有随文天祥抗元忠义“六忠”之士刘士昭、黄士敏、彭吕、胡文可、胡文静、萧明哲;有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刘京、邹因隆、刘启遑等。</p><p class="ql-block"> 学者专家——其一,农学家曾安止,字移忠,自号屠龙翁,澄江文溪人。北宋熙宁进士。初任丰城县总主簿,后改彭泽县令,为官清廉,因目疾离任回乡,授宣德郎。回乡后潜心研究农业,著述《禾谱》。宋绍圣年间,苏轼贬官南迁,途经泰和,赠安止所作的《禾谱》、惜其只记农作物而未记农器具:“过庐陵见宣德郎曾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也翔实,惜有所缺,未谱农器也。”于是,东坡先生将他在湖北武昌见过的农器具秧马描绘一番,并作《秧马歌》相赠。到南宋时,曾安止侄孙耒阳县令曾之谨“追述东坡作歌之志”,撰《农器谱》与《禾谱》配套,并寄给当时的大诗人陆游,陆游赋诗感叹农艺农事不为世人所重。《禾谱》成为我国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求》后的又一部古农业科学著作。</p><p class="ql-block"> 其二,水利家。周矩,字必至,号云峰,原籍金陵(南京),后唐灭成二年(927)进士,任金陵监察御史。避唐末之乱,于天成末年随子婿吉州刺使杨大中徙居于县境之万岁(螺溪)乡。约在公元937年左右创筑槎滩、碉石二陂于㴩水槎滩村畔,以木桩竹篠压为大陂,长100余丈,横遏江水,开洪旁注,名槎滩陂。已历经1050余年,为泰和最早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也是江西省保存的古代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江南地区罕见的珍品。</p><p class="ql-block"> 其三,教育家。罗韬。后唐长兴元年(930)创办匡山书院,著《匡庐记》;孙振渭(沿溪荷树),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清末废科举,兴办县城工艺院,萃和高等小学、泰和官立中学、泰和中学校长,民国曾任上饶、泰和知事,任国子鉴(朝廷最高学府)。教育大家有:罗璟,国子监祭酒;萧瓒(九州人),国子监祭酒;温既翁(冠朝村),国子监学正;彭履(上田月池彭家),国子监学正;陈 (澄江陈家坪),国子监主事。任州、府教育大家有:曾国器(澄江文溪),南雄府教授;刘江,编修,九江府教授;刘文郁( ),迪功郎,雷州教授;钟明叔( ),南安军教授;陈詠(澄江柳溪),辰州教授。</p> <p class="ql-block"> 其四,书画家。泰和先贤擅长书法的甚多,名家真迹可考者,有明朝郭子章为周是修书写的《举冈八景》题词;清朝萧鹤龄(灌溪人)书写的“此老胸中常有诗,我书意造本无法”的纸本对联;民国时,刘育灵、刘柏林擅长书法,县城不少商店的招牌皆出二人之手。县内名画师,明朝有萧士信、萧千乔、萧公伯、郭诩等人。“三萧”的画工精湛,画景逼真,画像惟妙惟肖,常在京城为公卿、朝贵名流作画,每画得百金。郭诩工于诗画,画有无趣,而诗尤过之,其作品有11幅收入《人物画集册》,藏“上海博物馆”。清末民初,艺人熊学明在武山的西岩、南岩寺院和天华山祠堂所画的“十八罗汉”“送子观音”“元宵观灯”“端午节赛龙船”等彩色壁画,常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p><p class="ql-block"> 其五,经济学家。欧阳铎(马市蜀口),吏部左侍部,率赠工部尚书。为继周忱(吉州)税改后的又一理财名臣,对税粮、差 实行“征一法”、“均摊”,为以后的“摊丁入地”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官、商、民”赋税公平,获百姓好评。另外,张达(澄江秀溪),总督南京漕运,研究卓著贡献巨大;曾于拱(冠朝月冈),总督南京粮储,研究卓著,贡献巨大;欧阳诰(蜀口),山东盐运使,盐务研究卓著,贡献大;陈阳凤(澄江柳溪),广州路烧钞使,钱币研究卓著,贡献巨大。其六,军事外交家。欧阳衢(蜀口),鸿胪寺卿,外交家;萧体元(沙村凰冈),太仆卿,军事装备颇有研究,军事家;刘逢恺(苏溪),南京太仆少卿,军事装备颇有研究,军事家;袁广(澄江),太仆寺丞,皇家和军事战马颇有研究,军事家。</p><p class="ql-block"> 还有随文天祥抗元忠义“六忠”之士刘士昭、黄士敏、彭吕、胡文可、胡文静、萧明哲;有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刘京、邹因隆、刘启遑。</p><p class="ql-block"> 声名文物之邦——泰和,此地有嘉木化作江南夢。泰和,古称庐陵、西昌,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自秦置庐陵县以来,已2200余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享有“声名文物之邦”美誉,是庐陵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庐陵山水说西昌,天遣金华印此邦。”这里人文蔚起庐陵源。西汉豫章十八古县的白口城,是最早的庐陵县治和郡治。万合出土的青铜器,鉴定为商代“铜铙”。府山城遗址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以鹊巢宫为代表的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诞生在这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盛传庐陵的“中秋烧塔”起源于禾溪畔国渡村。爵誉村、蜀口村是中国、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与梅冈村、钟埠村、书院村、王山村、柳塘村先后列入中国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 “从此累累题榜首、东城迎喜过西城。”这里耕读传家科举盛。永乐十三年城东陈循中状元,永乐十六年石山刘江中榜眼,永乐十九年城西曾鹤龄点状元,成化十四年曾彦是状元、探花是曾追。还有父子同登的冠朝镇,叔侄鼎甲、兄弟进士的上模乡,历世甲科南坑村,凰岗村世科第、梅岗村科甲第,更有蜀口“朝天八龙”和二十一进士。留下“三状四榜四探花,四百进士登皇榜”的历史回响。</p><p class="ql-block"> “丹心不改君臣谊、清泪难忘父母邦。”这里忠臣良将官声显。与国咸休杨士奇、状元宰相陈循、《永乐大典》代总裁梁潜、国师大夫康奎、平播大将郭子章、清风高洁曾翚,还有重臣萧镒、王直、萧祯等。这里面杨士奇从祀历代帝王庙,一幅《杏园雅集》竟聚齐了杨士奇、陈循、王直。透过御制碑、三朝制敕之碑、三世宪台、兄弟尚书、萧公神道碑、罗公神道碑、汉白玉石鼓等,足可遥见“九尚十侍佐皇家,千余举子顶乌纱。”的宦海浮沉。</p><p class="ql-block"> “叮咛嘱咐无他语,莫负庐陵忠义名。”这里忠厚传家节义多。精忠大节周是修,上宏郭公毁家筑石桥,古坪“忠义”朱思忠、朱裒。文天祥起兵勤王,袁德亨官山奋战杀敌,华盖双狮、挂榜募兵赛忠勇,更有“抗元六忠(萧明哲、彭吕、胡文可、胡文静、刘仕昭、黄士敏)”赤心报国,一死而已。</p><p class="ql-block"> “西昌诗派今谁在,南极文星彻夜明。”这里书香翰墨文章著。中国最早书院之一的匡山书院,周必大点赞的龙洲书院,依白鹿洞教规的朴山书院,更有王阳明讲学的进士书院和提笔而就“复亨堂”。理学名宗罗钦顺《困知记》开启明清之际唯物主义思潮,从祀孔庙。江右诗派刘崧《槎翁诗集》被评为明诗第一。郭子章著书等身,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百家。刘过一首《沁园春》饱满豪气,《唐多令》更是道尽愁滋味。郭诩《琵琶行图》价可百金,孙明、孙淓父子接力刊刻《金元明八大家文选》。</p><p class="ql-block"> “积善有余庆;惟知道义尊。”这里崇德向善家风正。大屋场的“六月梅花”,让宋理宗写下“南风六月吐梅花,奇绝西昌孝子家。”的感慨。报育祠的故事,使得陈循、曾鹤龄两位状元有感而发“虽非所生、而其恩之大、实犹父母,则亦竭力报之者”。“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两塘古村“慎守四箴”民居正厅描金的“朱子家训”,虽已百余年,再看亦字字珠玑。庭院深深的高坪古村,时时警醒后人“入窄门、行远道、见微光”的儒商之道。</p><p class="ql-block"> “水暖偏侵禾叶活,风清时递稻花香。”这里地产嘉禾农耕兴。南唐升元元年,濉水之上,周矩倡筑槎滩陂,后世“仁、义、礼、智、信”五彩文约续修大陂。槎滩陂水长绵延千年,“昔凡跷确之区,至是皆沃壤矣。”曾安止、曾之谨祖孙传承著就中国首部水稻专著《禾谱》和第一本系统记述农具的专著《农器谱》,东坡为此留下《秧马歌》,陆游阅后“喜莫崖”。“仙成种类甲天下”武山之麓“白凤仙子”的传说流传至今。世界珍禽一-泰和乌鸡便是这白凤仙子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百里长江横翠带,几重秀岭叠青螺。”这里神仙窟宅山川秀。登科诸岭拱其后,四望如玉几。澄江一水绕其前,俯视如天堑。王山东峙若锦屏张,武姆西来若天马骤。又其面三顾诸山如笔架之横陈……四祖驻潮山、云影映天湖,五峰有胜境、玉华山苍苍、珠陵水浩浩,山川形胜有非他邑可比。</p><p class="ql-block"> 从庐陵旧治的白口城,走向千年流淌的槎滩陂,登顶诗境快阁的落木千山,夜观蜀口的万灯长明,品读《禾谱》晕开的田畴稻香,翻阅《本草纲目》盛赞的白凤乌鸡,赏西昌八景、看鹊巢宫飞、走一段悠悠古巷、叩响尽头一扇柴扉:69位历史名人、30本古籍、25座古祠、22个古村、20座古坊、19方古碑、17处遗址、15个书院、12座名山、8座古塔、6处古树群、5座古桥、4幅古地图、3处古渡……泰和二十一乡镇的悠悠史话、脉脉人文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此地有嘉禾,谷穗澄澄,稻香郁郁,好一个庐陵金华、山水西昌。寻典白口城,走进泰和乡村文化IP,激荡一次“追根”的历史溯源,凝聚一轮“乡愁”的集体回忆。</p> <p class="ql-block"> 之十四、 赣 水 之 魂</p><p class="ql-block"> 赣水之魂,文化灵魂。其名人名著、名人诗文、民间艺术、民间戏剧繁荣发展。</p><p class="ql-block"> 名人名著——县志记载,收录清代以前书目465部。古代书目根据清道光和光绪《泰和县志》著录,由于年代久远,绝大数已经散失,现存的有《禾谱》(曾安止)、《农器谱》(曾之谨)、《槎翁诗集》(刘崧)、《刍尧集》(周是修)、《东里元集》、《困知记》(罗钦顺)、《整庵存稿》(罗钦顺)、《整庵续稿》(罗钦顺)、《衡庐精舍藏稿》(胡直)和《衡庐续稿》(胡直)、《郭青螺先生遗书》(郭子章)、《双柏庐集》(胡定)、《尚约文抄》(萧镃)、《二陟草堂文稿》(萧鹤龄)等。历代书目有:</p><p class="ql-block"> 南唐,罗韬3部9卷;宋代,张汝明4部18卷、严肃1部14卷、曾安止3部7卷、萧楚2部59卷、曾安强1部40卷、肖怀国1部1000卷、刘过2部6卷、刘子澄3部3卷、刘澄1部、乐集1部、胡衍1部、刘敏求2部、萧汉中1部、萧汉卿1部10卷、杨黼1部1卷、严彦博1部、曾之谨2部5卷、严致尧1部30卷、周中和1部1卷、尹绛1部、释文悟(俗姓刘)1部、严鄂1部、郭元美1部1卷。</p><p class="ql-block"> 元代,有刘万顷1部30卷、廖实1部、杨景行1部、刘谔2部、萧谌1部、邓学诗1部、刘君贤1部、曾贯3部、杨准1部、康震2部。</p><p class="ql-block"> 明代,有杨士奇19部713卷、郭子章53部745卷、陈循3部30卷、尹直11部69卷、周是修11部25卷、王直4部52卷、罗钦顺4部25卷、刘崧5部56卷、陈凤语11部71卷、欧阳德3部35卷、陈宜6部21卷、陈昌积4部44卷、欧阳铎2部23卷、胡直8部61卷、黄佐3部60卷、杨寅冬3部242卷、罗璟4部15卷、尹昌隆2部8卷、郭承昊1部30卷、陈谟3部、王沂2部15卷、梁混1部8卷、肖岐6部、王 8部、萧镃3部、罗俊(又作罗辅)5部、曾鹤龄3部、萧庭3部、刘鸿1部12卷、王俨1部5卷、刘魁4部8卷、杨 和周怡1部3卷、郭应奎3部、王思1部10卷、曾于乾3部3卷、曾 3部6卷、李时献3部、曾大奇5部9卷、罗惟善5部、陈德文2部5卷、黄士玮1部10卷、萧子建2部7卷、康用光2部8卷、周视5部7卷、李梦魁1部13卷、郭春震1部8卷、罗鹤1部14卷、郭懋祚2部14卷、杨训3部、郭子经1部10卷、尹当时1部2卷、杨寅秋2部6卷、王贞善2部12卷、郭孔建1部14卷李穆1部80卷、康良祓1部6卷、龙叔炼1部12卷、郭云鹏2部11卷、甘一跃1部2卷、杨载鸣1部9卷。此外,还有王如瓒、萧执、杨相、刘咸、梁銮、周维新、周公治、杨寅弼、杨嘉祚、胡行恭、杨琚、周应鳌、罗钦德、王佑、郭东冈等为2部;还有严礼、梁兰、王泰、梁潜、郭馀、萧用道、曾东晰、龙叔暄、刘朴、王复厚、杨卓、曾翚、彭百铄、周正宪、余学蘷、曾大庆、王时槐、陈继光、廖谦、萧翀、梁东皋、曾琮、龙子昂、周下烈、罗珵、周谧、欧阳永康、欧阳广涌、萧彝、曾琼、郭明、罗守鉴、郭孔延、刘淛、刘逢恺、萧祯、周天与、陈守和、符钟、姚瀚、曾文饶、萧材、甘烈、罗性、龙居、童楚白、康 、陈虞岳、王沂、陈魁、陈赏、欧阳哲、梁楘、欧阳云、张时谨、梁栗、周正严、萧介、刘 、曾于拱、李梦陶、萧士高、周尚化、曾挺、欧阳绍庆等为1部。</p><p class="ql-block"> 清,有彭烜2部22卷、陈德1部12卷、萧鹤龄1部12 卷、蒋芾1部6部、周作楫1部4卷、萧士琦1部4卷、梁弓3部6卷、梁机1部4卷、罗贯1部2卷、谢友三2部、龙嘉柱3部、萧瑾2部、姚颐2部、王允中2部、曾子唯2部、胡定2部、欧柱2部、刘恒4部。另外,还有王愈扩、王愈融、李友杜、袁祖仲、周封鲁、杨履芳、欧阳凤、陈德、胡文燫、刘微廉、袁宗圣、陈合龙、彭锦、周继熙、游天祥、陈邦祥、刘自越、刘宗涛、萧伯升、刘五彦、刘徽节、刘徽慈、彭敏求、袁纯德、刘迅、欧阳士钧、王钦诰、陈善治、刘承潇、曾闻勇、梁钦、欧阳桂芳为1部。</p><p class="ql-block"> 名人诗文——县志记载,自唐以来,县人和外籍人士在泰和所作诗词甚多。选录诗文23篇(首),其中,唐代1首,宋代8首,元代1首,明代10首,清代3首。其目录为:唐代,王勃《於白下驿饯唐少府诗》;宋代,苏轼《秧马歌》、黄庭坚《登 快阁》、黄庭坚《上大蒸笼》、刘过《西江月》(贺词)、刘过《唐多令》(重过武昌)、刘敏求《武山》、杨万里《登快阁二首》、文天祥《囚径泰和仰望快阁感赋》;元代,刘天迪《虞美人》(春残念远);明代,杨士奇《车田禾黍》(牛牧八景之一)、刘崧《风俗》、胡直《龙洲读书》、萧仪《续伐木谣词》、罗钦顺《次徐太守》(庐陵郡守徐彦乔)、《登快阁》韵二首、郭子章《 隍夜宿》、郭诩《无题》、杨禾道《捕蝗歌》、刘魁《寄儿侄》;清代,姚颐《泰和鸡》、王廷献《吉星桥》[吉星桥座在禾市㴩水上,王廷献,千秋南富(今栖龙)人,清乾隆十二年举人]、欧阳柱《如土谣》。</p><p class="ql-block"> 县志记载,历代县人和外籍人士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散见于旧志及各种文集,选录5篇,其中宋代1篇、明代3篇、清代1篇。目录为:(宋)文天祥《上宏桥说》(苏溪上宏桥);(明)尹昌隆《修后宫疏》(反映“宫之逆耳者,惟圣君乃能听;事之难言者,非忠臣不能言。”之政见);(明)王直《后乐堂记》(反映“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政见);(明)曾皋《匡山书院记》(苑前境);(清)徐迪惠《怀仁义渡碑记》(县城南门龙洲)。</p> <p class="ql-block"> 民间艺术——其一、民歌。古代县内的民间歌曲主要有山歌、灯歌、茶歌、小调、儿歌、风俗歌、劳动号子等,以山歌、小调流行较广。主要有:</p><p class="ql-block"> 山歌。有本地山歌和客家山歌两种。客家山歌又称兴国山歌,流传于与兴国县交界的水槎、上圯、老营盘、中龙等地,其它地区的山歌称本地山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军民创作了大量的革命山歌。</p><p class="ql-block"> 灯歌。全县各地都有,以平原地区居多。每逢春节和元宵节,乡村在耍龙灯、狮灯、虾灯和舞花船时,以欢快活泼的民间吹打乐伴奏,同时唱灯歌,载歌戴舞。</p><p class="ql-block"> 茶歌。较流行的有《十劝郎》、《十带货》、《竹篙打水》、《十二月愁》、《十二月花》等,多数是三角班演出中的唱段。</p><p class="ql-block"> 小调。是县内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歌,曲调通俗顺口,娓娓动听,歌词内容多寓男女爱情。流行的有《寡妇歌》、《十月怀胎》、《十送郎》、《十只虫》等。苏区时期的《送郎当红军》,在每次扩大红军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儿歌。多为童谣式的念字拖腔,成曲者较少,流行的有《打把剪刀送姐姐》、《月光公公》等。</p><p class="ql-block"> 劳动号子。是在劳动时用来协调动作和换气鼓劲的一种呼号式民歌,一人领唱,众人附和,粗犷有力,拉纤、打夯时常唱。</p><p class="ql-block"> 其二、音乐。主要是吹打乐,系民间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演奏,乐器有唢呐、笛、箫、鼓、钹、碗锣、铜铃、钻子、木鱼等。</p><p class="ql-block"> 建国前,乡村中常有祭祀、超度、朝拜、祝福、文书、祛煞等活动,用吹打乐配合道士诵经念咒,形成道教音乐。不同的道教活动,有不同的演奏曲牌,如《鄷都咒》、《二合》、《生天歌》、《朝参》、《朝辞》、《香赞》、《大山宝》、《小山宝》、《天篷》、《天官》、《高腔》、《八仙献宝》等。</p><p class="ql-block"> 乡村中举办迎亲、嫁女、祝寿等喜事活动时,常双吹双打,造成喜悦气氛。曲牌有《闹五更》、《沙台王》、《大八仙》、《小八仙》等,有时也演奏《十杯酒》、《十送妹》等曲,曲调高扬、热烈、欢快、活泼。</p><p class="ql-block"> 丧事活动中,常演奏丧事吹打乐,曲牌有《哭皇天》、《青天歌》、《柳春娘》等,乐调沉重、悲哀。</p><p class="ql-block"> 每逢春节、元宵节的灯彩活动,均用吹打乐伴奏,常用的曲牌有《闹元宵》、《闹灯调》、《上山虎》、《下山虎》、《风入松》、《吉三枪》、《九腔》等。</p><p class="ql-block"> 吹打乐器中,唢呐为民间一种普遍而又经久不衰的乐器。沙村乡刘家村的唢呐手刘友德,吹奏唢呐55年,被当地群众誉为“喇叭大王”,万合乡罗家村罗建照,吹奏唢呐40余年,1958年调县采茶剧团担任唢呐、司鼓、笛子演奏,为全县知名的吹奏乐手。</p><p class="ql-block"> 其三、舞蹈。民间舞蹈主要有花棍舞、花篮舞、戏曲舞等。花棍舞表演时,演员手执花棍,有节奏地敲打手、脚、肩等部位,边打边跳、载歌载舞;花篮舞在水槎乡一带盛行,表演时由几个姑娘肩挑或手提花篮,内点蜡烛,踩着轻盈的步伐,边舞边唱《十二月花》;戏曲舞蹈主要有《九龙杯》、《新卖花》等。 </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时期,按革命歌曲编导的苏区舞蹈广为流行,如《马刀舞》、《当兵就要当红军》、《我们的红旗遍天下》等,多由歌手表演。</p><p class="ql-block"> 其四、灯采。清光绪四年《泰和县志》载:“旧以上元张灯,叠灯为山形”。自宋以来,民间灯采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人物灯、神话故事灯、高脚灯、凤凰灯、龙灯、狮灯、鲤鱼灯、虾蚣灯、蚌壳灯、花船灯、旱龙船、装迎等,龙灯尤盛,遍及全县。</p><p class="ql-block"> 龙灯。有纸龙(亦称布龙)、秆龙(亦称草龙、火龙)两种,多在元宵节前后表演。一条龙灯,多达18节,最少也有3节,一般是5至8节。纸龙制作精巧,以竹为骨架,蒙以绢布、色纸,用染红的苧麻为龙须,以红黄布为背脊,以背脊布将各节从头至尾连系起来,节与节之间留下适当距离,然后画上龙鳞。表演时以吹打乐伴奏,放鞭爆鼓劲。晚间表演,各节内点燃蜡烛或油烛鞭,通体明亮,栩栩如生。草龙则插上线香,舞动时火花闪闪,别有风趣。 </p><p class="ql-block"> 虾蚣灯。始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四川传入螺溪乡舍溪村。用竹蔑丝扎成虾头、虾身、虾尾三节,饰以彩绸或彩纸,制作精细,形态逼真,是剪纸、扎作、雕刻、绘画、裱糊各种工艺的综合体。表演时由三人分撑灯头、身、尾、模拟虾的弹跳、穿游等动作,按照“中高头尾靠,中低头尾翘,三人脚步碎,两手配合摇”的口诀进行表演。</p><p class="ql-block"> 花船。用竹片扎成无底船,裱糊、绘画、剪纸、雕刻,富有艺术性,由3人表演,一个姑娘站在花船内,两手提船,艄公撑船、艄母掌舵摇橹动作,操纵船身起伏、转弯、下沉、滑行,三人载歌载舞,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 蚌壳精。用竹片扎成一个大蚌,饰以彩纸,内藏一姑娘,扮蚌壳精,与一个青年渔郎配合表演,蚌壳一开一闭,时而夹住鱼网,时而夹住渔郎,双人起舞,活泼风趣。</p><p class="ql-block"> 狮灯。有狮头舞和双人狮舞之分,狮头舞多与武术混合表演。双人狮舞,主要模拟狮子的情态。螺溪乡木陇村的双人狮舞有八戒、悟空斗狮,唐僧降狮等情节。</p><p class="ql-block"> 旱龙船。樟塘乡钟埠村,过去每年旧历二月十六日举行庙会,拖旱龙船。用木料雕刻成龙头和龙尾,两边各用一根粗麻绳将头尾连接起来;龙头、龙尾各坐男青壮年一人,表演时挑选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在龙头与龙尾之间,紧握两边的麻绳,听到号令后,在锣鼓声和爆竹声中,使劲地推着龙头,拖着龙尾,有节奏地高呼“划船!划船!”不管是旱地还是水洼地,是田垄还是山坡,都不能改道,一直要拖回起点地才终止。</p><p class="ql-block"> 装迎。塘洲、县城西门、万合乡罗家村,过去每年旧历四月十八日举行“装迎”活动。挑选一些男女儿童,扮装成古代戏剧或神话中的角色,把他(她)们绑扎在约一丈高的架子上,由青壮年抬着游行。后面随着龙灯、花灯、吹打乐队和村庄上的“斯文”前辈,场面壮观。在节日期间,有的住房家中装饰龙凤灯、花蓝灯、动物灯,走马灯、还有狮子打筋斗、观音送子灯等。</p><p class="ql-block"> 其五、剪纸、扎纸和雕刻、泥塑。旧时剪纸,以妇女剪鞋花样较为普遍,按花样用彩色丝线绣成红花绿叶,生动逼真。近代,县城和部分圩镇设有扎纸店,主要为丧事扎制花圈、白鹤等。各种灯采活动,也综合剪纸、扎作、绘画、裱糊等工艺。</p><p class="ql-block"> 建国前,县城、圩集有雕刻店、绘裱店,为寺庙、祠堂雕刻梁柱、斗拱、檐角、门窗、神主牌、香炉盒、佛像等,也有少量生产雕刻花床、柜、桌椅、梳妆台、托盘、拐杖以及“八仙过海”、“三星高照”、“飞禽走兽”等家具和装饰品。徐万顺雕刻店的传人徐正光,善于雕刻,尤精泥塑。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山公园(今实验小学内)用水泥塑造的汉奸汪精卫、陈璧君夫妇负罪跪像,形象逼真。民国35年(1946),为城北东岳庙塑造的东岳大帝像,近四米高。</p><p class="ql-block"> 其六、 书画、摄影。泰和先贤擅长书法的甚多,名家真迹可考者,有明朝郭子章(冠朝人)为周是修书写的《举冈八景》题词;清朝萧鹤龄(灌溪人)书写的“此老胸中常有诗,我书意造本无法”的纸本对联;民国时,刘育灵、刘柏林擅长书法,当时县城不少商店的招牌皆出二人之手。</p><p class="ql-block"> 县内名画师,明朝有萧士信、萧千乔、萧公伯、郭诩等人。“三萧”的画工精湛,画景逼真,画像惟妙惟肖,常在京城为公卿、朝贵名流作画,每画得百金。郭诩工于诗画,画有天趣,而诗尤过之,其作品有11幅收入《人物画集册》,集中地反映了作者多变善化的艺术才能,画册今藏《上海博物馆》。清末民初,艺人熊学明在武山的西岩、南岩寺院、天华山祠堂所画的“十八罗汉”、“送子观音”、“元宵观灯”、“端午节赛龙船”等彩色壁画,常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县城有新光、宝光、留芳、维扬等四家私营照相馆(1956年公私合营时并为两家)。</p><p class="ql-block"> 民间戏剧——南唐,李家明为嗣主李璟的伶官,解滑稽,善讽谏。建国前,从外地传入的戏剧有汉剧、采茶戏、京剧、木偶戏等。民国时期,先后有各种业余戏剧组织68个,多以自然村组成,常在节日、庙会、婚丧喜庆、送神祭祀、上寿朝拜时演出,有时也外出包场演出。戏班子的规模大小不一,有大班子、半班、三角班之分。三角班数量较多,全县约有50多个,但规模最小,人员五六人至十三四人不等。</p><p class="ql-block"> 其一、 汉剧。清咸丰六年(1856),万合柳南村组建汉剧班“元庆局”,班主陈三(外号木脑壳),是远近闻名的治剧演员。清光绪年间,沿溪陶家村组建汉剧班“同乐社”。民国13年(1924),三都王家坊王成生在柳南汉剧班学艺,从19年起,先后在禾市、三都一带10多个村庄传教汉剧。县内汉剧生、旦、净、末、丑5个行当齐全,有五蟒四靠,人员20至40余人,故称大班子,又称土京戏。常演的剧目有《出师表》、《三娘教子》、《辕门斩子》、《姜维观山》、《四郎探母》、《借东风》等100多个。建国后逐渐消失。</p><p class="ql-block"> 其二、采茶戏。清朝末年,赣西采茶戏从湖南传入石山、万合、碧溪、后扩展到沿溪、樟塘、上田、三都等地。唱腔为川调,风格与湖南的花鼓调相近,俗称花鼓戏或花鼓班。民国19年(1930),全县有赣西采茶戏班22个。36年吉安采茶戏传入桥头、苑前、中龙等地,一些花鼓戏班也采用吉安采茶戏的音乐和剧目、转唱吉安采茶戏,戏班人员10至20人,有生、旦、丑3个行当。演出的节目极少有整本大戏,常演的剧目有《张四姐下凡》、《南桥相会》、《戒洋烟》、《刘海砍樵》、《云南寻夫》、《拐子伸冤》等。</p><p class="ql-block"> 民国11年起,赣南采茶戏先后从于都、南康、遂川、万安传入本县上模、水槎、苏溪、马市、栖龙等乡,1个戏班14人左右,行当有生、旦、丑,名艺人有陈焕新、罗山斗、郭瑞光等,常演的剧目有《秀英卖花》、《南山耕田》、《老少配》、《补皮鞋》等百余个。多数剧目的内容以反映家庭生活、男女情爱为主,调情逗趣、喜剧气氛较浓,剧本没有严格规范,排演时可由演员自己发挥,表演难度小,曲调好听,易学。</p><p class="ql-block"> 泰和采茶戏源出于清末民初在县内流行的茶篮灯。初为乞丐演唱行乞,后为茶姑采茶时对唱自娱,以后发展成为由五六人组成的半农半艺戏组,于节日或农闲时串村演出,并参与民间的红白喜事、道场法事、庙宇祭祀等活动,后又吸收赣南茶灯和吉安采茶戏的部分唱腔和表演手法,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 其三、木偶戏。又名提线戏,演出时由3人操作,一人提线,一人弹琴,吹唢呐,一人双手双脚并用,包揽鼓、锣、钹、小锣、打点子,口中模仿出场木偶所扮的人物进行唱念。艺人罗山斗曾受聘在万安县简彬生的木偶戏班唱戏7年,学谁象谁,人人爱听。他还到碧溪、桥头、上田、苏溪、塘洲等地教唱木偶戏。上圯乡深山村大坑的温忠和、温忠梅兄弟俩,农闲或节日,常应人邀请表演木偶戏。剧目有《全家福》、《郭子仪拜寿》、《西游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p><p class="ql-block"> 其四、帐子戏。形式简便,艺人用4根竹子撑起一个约5尺见方的架子,四周围以布帐,顶端便是戏台,表演者在帐内,双手用手指撑着布偶或木偶,两脚踩打锣钹,并配合布偶的动作又唱又念,全部演出由一人承担,故又称独脚戏。从30年代开始常在农村流动表演。</p><p class="ql-block"> 其五、京戏。建国前,县内无固定的戏班,只有过往戏班演出。民国18年(1929),塘洲龙子口村陈菡舟在南昌开办真真照相馆,在馆内组建京剧“已已票房”,由家庭成员和雇请的艺人演出,时称陈家班子。陈家有轮船,常来往于南昌、泰和之间,演出《定军山》、《桑园寄子》、《群英会》、《沙桥饯别》、《甘露寺》等20多个剧目,陈菡舟在演出中常扮演主角。建国初,先后有崔云仙、汪炳炎两个京剧班,分别从吉安、万安来县城演出。原为流动性戏班,后在双方自愿结合和县工会的帮助下,组建泰和京剧院,固定在县城内演出。</p><p class="ql-block"> 其六、歌舞剧。1928年,开展反封建斗争时,赤卫队和红军战士演出了《豪绅末路》、《打倒王障川》等戏剧。1933年成立工农剧社万泰县分社,派郭招香、戴长姑、李有才分别到东固和兴国县的簉萁窝学戏,回县后在虎爪坪、戴坊、伯佐坑等地组织演出队,先后化装演出《巩固苏维埃》、《十送红军》等一批短小精旱的节目。苏区戏剧多为歌剧,演员化装,场面活跃,既丰富了苏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又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 赣江——江西母亲河。赣州郁孤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南宋杰出爱国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万安十八滩:“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上唱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泰和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任泰和知县《登快阁》);南昌滕王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从赣江入口赣州,到上游万安、中游泰和,再到下游南昌,可谓自古多少悲愤与血泪、正气与坚贞、理想与奋斗、美丽与画卷!</p><p class="ql-block"> 赣水——泰和母亲河。其源、其韵、其绿、其藏、其物、其美、其神、其利、其城、其市、其商、其子、其灵、其文。从泰和赣江,到支流仁善河、仙槎河、云亭河(珠陵江)、蜀水河、禾河、㴩水河,可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p><p class="ql-block"> 泰和——江西赣江明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世纪发展、新时代繁荣、小康建设,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可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p><p class="ql-block"> 啊!滔滔赣水,巍巍泰和。如今我们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唱起《长江之歌》:“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让我们唱起《赣水之歌》:“我们赞美赣水,你那千年的历史;我们依恋赣水,你那千年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啊!赣江,赣水,泰和。我那热恋、可爱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注:①江西是江南粮仓。水稻发源于中国。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和考古发现,中国的祖先大约在1万年前开始驯化栽培水稻。这一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栽培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明代东昌志》记载,泰和县澄江镇文溪村人曾安止,北宋熙宁进士,初任丰城县(今丰城市)主簿,后改为彭泽县令。其在任期间,体察民情,为政清廉。在任职期间,很关心农业生产,认为:“农者,政之所先”。致仕回乡后,潜心研究水稻栽培,访农民,走田间,察禾查苗考根由,广泛参阅前人的有关著作,夜以继日地著书,直至双目失明。著有《禾谱》五卷,详细地介绍了北宋时本县及江南50多个水稻品种的名称、特征、栽培技术和农业生产管理方法,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后的又一农业科学著作,对本县及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原书已佚,在曾氏族谱中保存有部分内容。宋绍圣年间,苏轼贬官南迁,道经永和,见曾安止所著《禾谱》,称赞为“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有所缺,未谱农器也”。并赠以《秧马歌》。南宋末,安止的后裔将《秧马歌》刻成碑石,置于吉安县永和镇清都观,此碑现藏于泰和县博物馆。曾安止的著作除《禾谱》外,还有《车说》和《屠龙集》。</p><p class="ql-block"> 曾安止《禾谱》一书,对本地、对江南仍至对全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使广大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安民止乱”正是曾公清正为民的品格。南宋嘉泰六年(1206),益国公周必大(永和人)为《禾谱》作序,称赞此书:“皆考之经传,参合古今,制无不备,是可补伯视之书,成苏公之美。”当代袁隆平院士(德安人)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p><p class="ql-block"> ②“驿”,汉语词典解释为古时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其实,阅读白居易有关驿站的诗歌作品,就可以发现“驿”的功能比词典的解释更加生动具体。甚至可以说,经过白居易诗歌中对“驿”的形象的打造以及内涵的呈现,“驿”已经成为古代诗歌中一个具有丰富涵义和典型意义的意象。譬如,“驿”首先可以是送别友人的地方。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人们送行亲友,一般都要陪同走一段路,这点至少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清晚期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送行者和友人经常同行到一处驿站才正式酬别。如《望亭驿酬别周判官》:“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醒应难作别,欢渐少于愁。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何言五十里,已不属苏州。”又如,《临都驿送崔十八》:“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莫道长安一步地,马头西去几时回。与君后会知何处,为我今朝尽一杯。”写的都是在驿站白居易送别友人的场景。按照中国古典文论的观点,诗歌固然主要是言志和抒情,但也并不完全拒绝和排斥叙事。因此,唐代驿站的功能和作用在白居易诗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驿”可以住宿,如《宿樟亭驿 》:“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月明何所见,潮水白茫茫。”生动地描述了诗人夜宿驿站,但碾转不眠,月下徘徊思乡的情景。再如《宿阳城驿对月》:“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凤皇池上月,送我过商山。”写出了唯有孤月相伴的寂寞行旅。驿站既是住宿之所,自然也是出发之地,如《早发楚城驿》:“雨过尘埃灭,沿江道径平。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寂历闲吟动,冥濛暗思生。荷塘翻露气,稻垄泻泉声。宿犬闻铃起,栖禽见火惊。昽昽烟树色,十里始天明。”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诗人趁凉早行的所见所闻。</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