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浙江省博物馆正在展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真迹,这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创作于1350年。这幅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秀丽景色,展现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美景。这幅画作因为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4日参观</p> <p class="ql-block">至正七年(1347)七十九岁的黄公望偕道友郑无用回富春山中居住,经三、四年写成《富春山居图》。 </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浙江博物馆,等候排队40分钟后,终于得以亲眼目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真迹,这一刻的心情难以言表。《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为《富春山居图》卷前段。山势圆浑,树木葱郁,山头多矾石,山体以长短披麻皴写成,山脚、树根多以浓墨点苔,尽显葱翠郁勃之态。随着江天逐渐开阔,山势也渐趋平缓,林间村舍,草木掩映,远山坡渚相连,意境冲淡高远,笔墨苍浑滋润。随着目光的深入,我逐渐沉浸在这幅画作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将我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山水世界。站在真迹面前,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和闺蜜一起分享这份难得的文化盛宴,我们相互讨论着画中的意境,彼此交换着对这幅传世名作的感悟和理解。虽然我们不懂画,但艺术能触动人心,我们被震撼,说明我们的心灵和这幅画产生了共鸣,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呢!</p> <p class="ql-block">观看《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后,再参观(云水之间)展厅,能更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并欣赏《富春山居图》这一国宝级文物的独特魅力。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眠帘的是《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的详细介绍:黄公望(1269一1354)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幼年父母丧亡,簇人将其过继黄乐(永嘉州平阳县人)子嗣,黄乐90得子,“望子久矣”将继子命名为公望。黄公望自幼聪敏,稳经史、工书画、能诗词、通音律、善散曲。曾在江浙行省担任办理文书的书吏,后受案牵连入狱,出狱后,放弃功名之念,皈依全真教,</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的题跋包含了多位名家的评价与记录,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吴湖帆题跋,称赞画作为”山川深厚,草木华滋”,并提及了此画的历史渊源。其他名家也题跋,如潘静淑、王同念等,对画作的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记录了画作的流传经历。</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全卷平缓沉静又纵逸洒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一生中最为著名的作品。这幅画历经数百年,其流传和合璧的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近700年来,历经沈周、文征明、董其昌、吴之矩等名家手泽。后来经历火难,被吴静庵所救,但画卷一分为二,前半卷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为《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的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次合璧展出。</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博物馆的“云水之间”展厅,它通过富春山居图的人文数字陈列,展现不仅展示了富春山居图这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细腻笔触和深远意境,还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流动的水墨世界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当巨幅的数字画卷缓缓走过眼前时,大家都沉浸在这份美丽之中,我们被震撼。</p> <p class="ql-block">参观浙江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后,我深受震撼,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