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夏,全国各地炎热的高温,青岛也不例外,直至接近秋分季节,20日的一场风雨赶走了闷热的夏天,今夏爬山第一次感觉到冷,风特别大(五六级吧),可能与近期台风有关。有弊就有利,在大风天爬山,风声呼啸耳畔,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大家迎着风,勇往直前,感受攀爬的乐趣。2024年9月21日(周六)队友相约8点仰口集合爬借粮台~大仙山~二仙山!</p> <p class="ql-block">队友在庙岭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由于近期受台风影响,20号的一场降雨,是岛城及崂山的气温骤降,风也特别大,天气比较凉爽,基本上告别了夏日闷热的天气,比较适合户外爬山,为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队友相约8点仰口集合爬借粮台~大仙山~二仙山!队友们行走在山中小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俯瞰仰口湾,受台风影响,仰口湾海水混浊,渔船入港避风!</p> <p class="ql-block">10点左右到达借粮台前面石崮。今天的行程轨迹计划是仰口~海天一览~大仙山~二仙山~白云洞~借粮台。因仰口处看管比较严,防护网加固的比较高,接近第二处防护网时,发现一小门开着(去庙岭口的主路)顺便从此处进入,后向左走,切到去海天一览处垭口,因提前拐了路口,为此先去借粮台。</p> <p class="ql-block">借粮台的传说:在古代,山下雕龙嘴村有一个憨厚的青年,家中只有一个老母亲,娘儿俩过着贫穷的日子。走在半路上,连饿带累,昏倒在半路上。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位老道士救了,便把家中的情况向老道诉说了一遍,恳求老道借粮救一救老母亲。老道叹口气,体谅青年的孝心,从盛米的袋子里,倒出一碗小米给了青年。青年磕了三个响头,带着米下了山。回到家赶紧抓出两把,添了半锅水,熬粥给老娘喝。说来也怪,喝了一碗,就觉肚子饱了,吃了几天,锅里的粥一点不见少。青年知道这是救命的神米。于是他便把剩下的米分给了乡亲,和全村人一同渡过了饥荒。等到夏天割了小麦,青年装了满满一口袋麦子扛到山上想送给老道,结果在白云洞没找到给米的老道,最后找到山顶平台处,认清是当时昏倒老道给他粮食的地方,可是平台四周光滑滑的上不去。他跪谢了半天,也不见仙道的踪影,无奈只好把麦子送给了白云洞的老道,并请老道经常为其祷告。后来人们就把此山崮称为“借粮台”。抗战时,李先良市长的(青岛保安大队)在白云洞的兵工厂被日军烧毁后,因借粮台地势险要,兵工厂随移至此。有诗记载: 借粮台上八角亭,一碗小米救苍生;道长驾鹤升仙去,留下石屋传美名。</p> <p class="ql-block">借粮台处的八角屋,只剩下一米高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看看今天的风有多大,平日可以徒手攀爬,安全期间,还是挂上安全绳。</p> <p class="ql-block">大风呼啸,山巅似乎摇摇欲坠。队友紧握绳索,步步为营,向上攀爬!</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山之巅,听狂风咆哮,仿佛一头凶猛的野兽,要将大家吞噬在这无尽的狂风之中。</p><p class="ql-block">小插曲,借粮台爬上来三四次,最记忆犹新的是七八年以前的一次,驴友仰口偶遇十五六人,准备去白云洞看那棵几百年的玉兰树盛开的鲜花,因防火期,看管比较严,几经周折经水渠山洞穿越到达雕龙嘴西面山上,后还是被防火队员发现,因人员较多,防火队员有点顾不过来,向山上分散快跑,为此我跟默然歪瓜等六七个人经垭口去了白云洞,后去爬了借粮台,村长及其他人被防火队员带下山。我们从借粮台下来后经庙岭口去爬了长板坡,为不走回头路,我跟歪瓜计划从十丈庵经引点~滑溜口去北九水,接近引点时,因走错路口,后经发财石(地棺)二龙山茶园又回到仰口!</p> <p class="ql-block">风大不大,看看这发型就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看看身上的衣服,不难想象,山上风大如狂,仿佛猛兽怒吼,席卷而过,令人生畏。</p> <p class="ql-block">举手楚云,云,生得平静,活得淡泊。它不会追求天空那梦幻般的蓝,它甘愿用最纯净的白做装饰。蓝天白云下的队友显得更加靓丽!</p> <p class="ql-block">风之大,丝巾飘飘,一不留神,队友的🎓帽子,速干巾也随着大风飘向大山深处!</p> <p class="ql-block">从借粮台上下撤!</p> <p class="ql-block">我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爬山之乐趣,放飞心情!</p> <p class="ql-block">脚下,类似两只动物对峙!</p> <p class="ql-block">从借粮台下撤后回拍借粮台!</p> <p class="ql-block">从借粮台下来后经海天一览去大仙山,二仙山!11点50分到达垭口(海天一览)。很久没有来这里了,垭口处有施工人员,铺设台阶,不知这里是否能成为开放景点,海天一览石刻也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海天一览留影!</p> <p class="ql-block">海天一览留影!</p> <p class="ql-block">12点左右到达二仙山。二仙山的会仙台,是二仙山最高处,顶端的石头形如座椅,外形像太师椅,椅子靠背上刻着“仙”字,只能坐一个人,名为"会仙台",传说上了会仙台就可以同神仙谈话了,都说这崂山是灵异仙府,是仙山,与"仙"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唯此一台。</p> <p class="ql-block">队友们在二仙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二仙山处拍雕龙嘴村!</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风太大了,安全期间,大仙山只有吉祥哥一人上去,其他队友没有上。</p> <p class="ql-block">13点50左右,从大仙山下来后,寻找一平摊避风处就地用餐!</p> <p class="ql-block">饭后,队友峰哥让去找找这块象形石,在白云洞附近,他给这块象形石装上眼睛,象什么!</p> <p class="ql-block">此象形石在白云洞附近栅栏子里面。</p> <p class="ql-block">雕龙嘴水库!</p> <p class="ql-block">14点38分到达白云洞。白云洞,地处崂山巨峰东麓刁龙嘴以西冒岭山阳,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面朝向大海,始建于唐代天宝二年(743年),后屡经兴衰,今道观建筑无存,石洞尚存,为道教全真道龙门派支派金山派宫观。</p><p class="ql-block">白云洞由三块巨石迭架而成,周围由石条砌筑,洞口朝南,洞内呈四方形,宽约七米,进深约七米,高约二米,洞顶平整,地面由石条铺就,可以同时站立数十人。白云洞不仅是道教全真道金山派的宫观,还是研究崂山道教历史与近代抗战史的重要文物遗存。据史料记载,抗战初期的白云洞是抗日部队制造枪械的场所。1939年日军扫荡崂山时察觉并包围搜索,翻出旋床及其它制械工具器物。日军把殿宇一齐放火焚毁,并惨杀道士四人、伙夫二人,血染白云洞。自从在白云洞的修械所被日军焚毁后,抗日部队为了选择一个安全而固定的地方,使日军无法到达,于是又把枪支修械所设在山顶附近的山洞里,也就是借粮台。(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白云洞:1982年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既然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残墙断壁,破烂不堪,崂山风管委为何不整修一下,哪怕是打扫一下卫生也行。</p> <p class="ql-block">15点20分到达苗岭口!</p> <p class="ql-block">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小结:在大风天里爬山,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让人深刻体会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借粮台~大仙山~二仙山~白云洞不仅是崂山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借粮台相传是一个善行道人的借粮善举之地,也可能与当年的抗战有关。而白云洞,作为道教全真道金山派的宫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成为研究崂山道教历史与近代抗战史的重要文物遗存。这样的背景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爬山活动,更是一次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之行。</p> <p class="ql-block">后记:借粮台~大仙山~二仙山~白云洞一线,以前走过几次,都没有形成文字性的记载,为查找方便此次爬山做成美篇便于以后查找!</p><p class="ql-block">感谢一路同行的队友们,爬山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