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沟战役侧记

鸡鸣村角

<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献给国庆七十五周年!献给这块染血的红土地!献给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英烈们!</p> <p class="ql-block">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 在国庆七十五周年来临的时候,我们沂水县作协一行人,来到了沂蒙山区的红色村庄——草沟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龙家圈街道草沟村,位于沂河西岸,离沂水县 城十公里, 这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美丽山村。村庄的南面是蜿蜒起伏的养老山脉;西面是连绵不绝的中山岭;东北方是北越庄南山岭;北面是朝阳村后的大小荆山;西北方就是盆山村后的盆山顶和无儿崮。发源于盆山村西和中山村西旺的两条小溪,在草沟村北汇流合一,围着村子转了半圈,又折向东南而去,经柳泉,葛子铺、马池水,汇于滔滔南去的沂河。</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个美丽富饶,民风纯朴的小山村,在八十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曾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那就是沂蒙山区有名的“草沟战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四年,抗日战争已经到了第七个年头。那年的八月十五日,鲁中军区的八路军解放了沂水县城,沂水县境内的绝大部分村庄也获得解放。</p><p class="ql-block"> 盘踞在淄博,泰安一带的日寇不甘心失败,他们纠集日伪军向我山东分局曾经的所在地——滨海(莒南日照一带)解放区进行了报复性的反扑和疯狂“扫荡”。</p><p class="ql-block"> 在受到解放区军民顽强抗击后,日伪军又从滨海一带回撤,企图窜回他们的老巢湽博泰安一线。这股扫荡的日伪军是日寇的的一个大队和伪军的一个旅。日寇大队长叫草野清,伪军的旅长是山东新泰人陈子云,(外号陈三坎)。这股敌人在“扫荡”回窜的途中,从滨海到莒县,又从莒县到了沂水城。在沂水县城他们分成了左右两路,右路的日寇大队和部分伪军由草野青大队长带领,沿沂博路(沂水至博山)经武家洼、跋山、葛庄撤退。而左路的伪军一个旅,由陈三坎带领,西过沂河,经杨家庄子、马荒、大埠岭、柳泉、草沟,向柴山、东里店一带撤退,两股敌人计划先分后合,最后在沂源境内的桃花坪再合拢汇集。</p><p class="ql-block"> 对敌情了如指掌的我鲁中军区王建安,罗舜初,孙继先等八路军首长,计划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决定在右路的葛庄和左路的草沟设伏,全歼这两股敌人。</p><p class="ql-block"> 参加草沟战役的是曾参加解放沂水城的鲁中军区老四团,(团长是周先胜)和军区特务营、沂中(沂水)县大队。</p><p class="ql-block"> 草沟战役打响的时间是一九四四年的九月三日(农历七月十六)。</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团坪峪离草沟村八里地。从我村往东南走,越过中峪、南套、盆山、朝阳等村庄,就到了草沟村。</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的父亲九岁。那天太阳刚刚冒红,父亲就缠着奶奶就去过姥姥家。</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姥姥家是盆山村,姓安。盆山村北距离团坪峪六里地,南离草沟村二里远。是个近八百多口人的大村,还是草沟,马家旺,中山,信家庄,黄家庵,越庄等几个抗日联防中心村。父亲迫不及待的要去姥姥家,是因为盆山村那天唱戏,他要跟随我奶奶去看戏。至于为啥选择大战前夕组织演戏,一说是为了庆丰年,一说是为了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故意麻痹来敌。</p><p class="ql-block"> 娘儿俩走到南套村东的“双桥”时,就遇上了咱们的队伍。听说,娘儿俩要去盆山村看戏,有的八路军战士们就好心好意劝返。说,大嫂啊,别去了……看不成吧……。娘俩没在乎,继续前行。就这样,娘儿俩往前走,队伍向后行。往前走的是为了看戏,向后行的是隐蔽待命,伺机接敌。(后来知道,这部分八路军是老四团的后勤分队和三营预备队)</p><p class="ql-block"> 向后行的队伍撤到了南套,后杏旺(东中峪)最远的一部分到了团坪峪,一声令下不走了,就地休息待命。当时的团坪峪村是柴山区政府驻地。听说队伍还没有吃早饭,村干部们就组织妇女在村口支起几口大锅,给队伍上做饭。那时候,老百姓的生活也很苦,村民们就去地里刨出只有拳头大小的地瓜,再掺上小米,做地瓜干饭给部队撑饥。</p><p class="ql-block"> 盆山村的戏,果真没有演利索!当武家洼庄户剧团的名角儿——大名鼎鼎鼎的武香,刚刚登台上演他的拿手戏“扑蛾蛾”时,戏场子外,跑来了一个头戴“席甲叉子”(苇笠),扎外腰,一身短打扮的人(我军侦察员)。来人分开人群,直登戏台后,对在戏台后的区干部们说,“来了!过河到马荒了!”“黄的?灰的?”“灰的!”——这是暗语,黄的是鬼子,灰的是伪军!区干部一溜烟没影儿了,——去报告去了!</p><p class="ql-block"> 戏台下面霎时炸了营!用奶奶的话说,像是蜂子窝戳了一秫柴竿子。父亲老来说话不文雅,把那场面说成是——“屎克郎”砸了一石头。奶奶颠着小脚,拉着父亲,娘儿俩一路小跑往家赶。在那个叫“双桥”的地方,又和队伍相遇,这次没有顾得说话,父亲跑的掉了鞋,只好用手提着。而队伍上的人则是在奋力前行,跑步疾奔!</p><p class="ql-block"> 奶奶跑到村头,几口大锅里的地瓜饭都还热气腾腾。村头上,乡亲们还凑在一起感叹,——唉,这些孩子们啊,有的吃了半碗,有的刚盛上,还没动筷子呢!一声令下,跑没影了。村干部们就让大家把锅盖好,等队伍打仗回来再接着吃。</p><p class="ql-block"> 在往家跑的时候,父亲在村南头树林子就掉了队。不是跟不上奶奶的趟,而是看热闹去了。两个年轻的八路军小战士在整治一头骡子。俩人给骡子上驮子,让骡子驮子弹箱子,可骡子就是不听话,老是“咴咴”的叫着,转悠悠。俩战士急了眼,就打骡子,一直把骡子打趴下,整服了,才驮上箱子,俩小战士赶着骡子一溜小跑奔向了草沟方向。而父亲看完热闹回家,却挨了奶奶两鞋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四年的时候, 爷爷是村里的基干民兵。草沟战役期间,以盆山为中心,周围各村的民兵组织,全程参与了配合作战。开始是站岗放哨传情报,打起来后是运弹药送给养抬伤员,后来就是搜索残敌押看俘虏。多少年后,每当啦起草沟战役,爷爷都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杂乱无章的念叨,有时候还红着眼圈搐啷着鼻涕。从他那断续无章的记忆里,后来又翻阅了一些史料记载,大体知道了草沟战役的前后经过。</p><p class="ql-block"> 陈三坎的这个旅1200多人,他们跟随日军扫荡滨海一带的我根据地,虽然说是受到了我根据地军民的节节抗击,但也没有受到歼灭性的打击。而且,扫荡的时候,每到一处,又抢又夺,还发了点小财。他们不但牵驴拉牛,驮着抢来粮食,还大包袱小提溜,花红绿绿的满载而归。有的还把大闺女小媳妇的花衣裳都抢来了,一层层的套在身上,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可他们不管这些,只等窜回老巢,好买家人和“嘠伙”娘们的好脸了。就这样,他们走走停停,出沂水城西过沂河后,经马荒,匡庄,柳泉一直向西北而行。时令正是初秋,我沂中(沂水)县大队,就利用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隐蔽的膀着这股敌人,一路跟随,就像膀牛群。</p><p class="ql-block"> 九月三日上午十一点多,这股敌人来到了草沟。这时候,我参战部队已经在草沟北、朝阳村后的荆山;草沟村东北的越庄西南岭;草沟村西的中山村东岭;草沟村南、马家旺村上的养老山坡;分别设伏,布成了一个“口袋阵”。而县大队尾随其后,就是为了扎口袋!</p><p class="ql-block"> 首先接敌的是埋伏在草沟村西高岭上的“老四团”一个连。眼瞅着懈懈怠怠的敌人钻到了鼻子底下,连长一声令下,全连先敌开火,毫无防备的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狼哭鬼嚎的退回了草沟村后的河沟里。一连三次进攻,都被我打回。</p><p class="ql-block"> 啃骨头崩了牙。敌人调转枪口,又向北,东北两个方向进攻。同样又受到我“老四团”和县大队的顽强阻击。荆山阵地上(现朝阳村北看守所后边)杀声阵阵,硝烟弥漫,手榴弹的爆炸声,机关枪的“哒哒”声,还有敌人的鬼哭狼嚎声,就像是大年五更“发纸马”。几个回合下来,阵地前,敌人死伤一片,只好又狼狈的退回草沟村后的沟里。</p><p class="ql-block"> 此时,草沟东南的柳泉方向也传来了激烈的枪声,这是跟随在敌后的县大队,按作战计划在实行“扎口袋”,割敌人的尾巴,断敌人的后路!</p><p class="ql-block"> 要说陈三坎也是个狡猾的老鬼油子。他一看西面,北面,东北面都碰上了“硬茬子”,后面又响起了枪声,就知道中了老八路的有计划的埋伏。就决定向暂时还没有动静的南面进攻。一是为了占领养老山这个制高点,二是想从这里突出包围。他调整部署,把主要兵力用于养老山,一次冲击就出动二三百人,足足有三个连的兵力。可惜的是,陈三坎的算盘,没有八路军打的精!养老山上,我鲁中军区特务营,早在这里摩拳擦掌等着他们呢。</p><p class="ql-block"> 特务营是鲁中军区的一只精悍部队,营长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张少安。这个营齐装满员装备好,作风硬朗战斗力更强!养老山顶有一道石头垒成的围子墙,是老百姓过去用来躲土匪用的,这是个天然的屏障。特务营的战士们利用这一有利地形作依托,挡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波浪式的进攻。养老山北坡有一个小村庄叫马家旺。特务营就派出小部队,前伸到马家旺村边,预设阵地,节节抗击。让敌人始终没有靠近山顶围子墙半步。眼看着一次次进攻都被打的落花流水,陈三坎恼羞成怒,气急败坏,挥刀就砍掉了一个带队冲锋的伪军连长的脑袋。</p><p class="ql-block"> 九月三日下午六点,这场伏击战已经打了七个多小时。眼看要天黑,这时,指挥部一声令下,四面八方,滴滴答答的冲锋号响彻云霄。参战各部队一齐发起冲锋,在强大的冲击下,敌人死伤近半,支撑不住,只好收缩兵力,全部退守到了草沟村内。敌人进村后,就打通院墙,扒开房顶。还把老百姓的柜子,橱子,箱子等,拉到街头巷子口,填满土垃石头,以此构筑工事,设置火力点,准备和八路军打巷战,打夜战。企图负隅顽抗,垂死挣扎。</p> <p class="ql-block">草沟村民杨培安、杨培连讲叙“草沟战役”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草沟战役的那年闰四月,九月三日,才是农历的七月十六。圆圆的月亮升起来,月光把草沟这个小山村照耀的很明亮,从东往西看,街头上的人影晃悠,都能看的见。就连架在屋顶上的机关枪都若隐若现。</p><p class="ql-block"> 月光之下草沟村,鸡不叫狗不咬,四周一片静悄悄。敌我双方都在准备,一场大战即将来临。</p><p class="ql-block"> 草沟村的北面和东面是一条小河围绕,地理条件是南高北底。村北的大多数房屋和院墙都垒的很高很宽很结实。于是,指挥部就让部队避开北面,从西,南、东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就在月光越来越亮的时候,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老四团”两个营从东西两个方向,特务营从南向北同时发起了进攻。霎时,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又响成一片。硝烟弥漫,直飘向月亮里面的老槐树。</p><p class="ql-block"> 草沟村东部的老百姓院墙比较低,有些还是篱笆杖子。敌人无险可守,就把把村民杨贵树家的屋顶扒开了窟窿,在他家的木匠铺吊铺上,架了一挺机枪。封锁了从土地庙进入村内的主要道路。八路军战士,就避开敌机枪火力,迂回到敌机枪火力点后面,摔上了三颗手榴弹,就把机枪炸哑巴了,从东面攻进了村。此后,每到一个院子,就先往里摔手榴弹,几颗手榴弹就能夺取一个院子。很快就占领了一大片院落。但是,攻进院子后,很少捉到敌人,他们很狡猾,都从早已打通的墙豁子里,逃跑到了村庄纵深去了。</p><p class="ql-block"> 特务营由村南向村里进攻。这个营的一连三班,在机枪的掩护下,首先强行夺取了村南的一个院子。然后步步推进,占领了村南一大片院子。三班长还缴获了一挺机枪,后来记了大功。</p><p class="ql-block"> 村西打得最艰苦。这里有个黄土高梁子,村里的人都称西崖头,这里居高临下。崖头上有户叫杨焕祥的住户。他家是石头院墙,院子内还有一个团瓢屋子,敌人改造加固了团瓢屋子,架上了机枪。老四团的赵排长带领着一个班,攻了两次都被打了回来,还造成了几个人伤亡。第三次,赵排长让战士们挑着衣服在远处吸引敌人火力。自己带着几个战士,腰里捆绑手榴弹,在夜幕下匍匐前进到院墙外,猛的一顿手榴弹伺候,啃下了这块硬骨头。</p><p class="ql-block"> 经过大半夜的战斗,八路军已经占领了半个村庄。打死打伤伪军一百多人,俘虏几十人,还缴获了一些武器弹药和马匹。鸡叫时分,八路军攻到了村西北一处大院子。这是十几间宽房大屋连成一片的大院落,院墙又高又坚固,敌人的火力十分猛烈,我军几次进攻都无功而返。驻守此处的敌人十分狡猾残忍,有时候八路军进攻时,他们故意不声不响,躲在院子里面墙根下以逸待劳,等八路军战士跳进院墙后,他们就像疯狗一般围上,不打枪,专用刺刀捅,军刀砍。还残忍的把我们战士们的头颅胳膊砍掉。此时,经过大半夜拼杀,我军攻击街巷院落的拿手武器——手榴弹也基本用光了。因此,就在这个大院落,我军吃了不小的亏。</p><p class="ql-block"> 敌我相持到天亮,指挥部考虑,这是场敌我双方兵力一比一的战斗,攻进村庄的八路军可能还没人敌人多。就命令攻击部队全部撤出来,在村外各制高点围困敌人,露头就打!</p><p class="ql-block"> 九月四日是农历的七月十七。草沟战役各参战部队,边围困敌人,边收集补充弹药,边总结经验,研究下一步的打法。指挥部最后决定,等到天黑,实行“火攻”!——把敌人用火烧出来,再预以歼灭!至于烧了老百姓的房子,就由当地的柴山区政府帮助重建。这一决策,得到了区委和盆山联防几个村的全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其中火攻的一个方法是,把公鸡的尾巴上绑上棉花套子,弄上燃油,点燃后甩进敌人的院子里。鸡烧疼了乱飞,以此引起大火烧敌人。盆山的村干部魏兆久,魏京三,田宝顺等人就在村里发动村民献鸡。盆山村的村民听说打草沟用的上鸡,就家家户户逮鸡,一时间,全村鸡飞狗跳,十分热闹。一会儿功夫,就收了一大摊,有的老嫲嫲把鸡窝里正在下蛋的老母鸡都抱去了。</p><p class="ql-block"> 此时,因新补充的弹药还没到来,柴山区委的耿太三,黄鑑祥等区干部们,就向民兵们收集手榴弹。供应准备火攻的参战部队。</p><p class="ql-block"> 就在军民一心齐努力,只等晚上用火攻的时候,战场形势有了变化。</p><p class="ql-block"> 九月四日天刚过晌,草沟村里的一股敌人,出了村北,沿着盆山村流下来的那道小河,大呼小叫的向盆山方向慢腾腾的攻击,而且,看不到人影就开始放枪。明眼人一看这个架步,就知道这是虚张声势的佯攻。</p><p class="ql-block"> 指挥部立即判定,敌人要从东南方向逃跑!随即命令,参战各部,迅速向草沟下河大路两边靠拢!果然,村里的敌人像疯狗一样冲出村子,不分队形,一窝蜂的向东南方向的草沟河边大路涌去。我参战各部队分别从盆山顶,中山顶,养老山顶,荆山子岭,一齐向草沟下河猛冲!军号声惊天动地,喊杀声慑敌胆魂!枪炮声振耳欲聋,战场上硝烟弥漫!草沟下河成了埋葬敌人的坟墓。敌人死伤一片,溃不成军!没死的还是顾头不顾腚的继续南逃。在柳泉村北,被我早已埋伏在这里的县大队,候个正着。一顿手榴弹,几番排子枪,剩下的几十个没死的,像受惊的兔子逃回了莒县县城。</p><p class="ql-block"> 在草沟村南,柳泉村北河边的腊条行子里,旅长陈三坎四仰八扎的躺在那里,他是骑着大洋马逃到这里后,被我们追击的八路军神枪手一枪毙命。</p><p class="ql-block"> 此时,人们从四面八方向草沟村涌来,八路军战士,县大队,区中队,民兵,和周围村里的干部群众,全力投入了搜索残敌,押解俘虏,救护运送伤员,收缴战利品的战后工作当中。</p><p class="ql-block"> 草沟村下河一带,敌人横尸遍野。而草沟村内却被敌人糟蹋的一片狼藉。到处是残墙断壁,破屋露顶;满街巷子破柜烂橱;遍地都是鸡毛堆灰;还有破头烂腚,厌厌一息的敌伤兵,躺在地上绝望的哀号。</p><p class="ql-block"> 在村西北角那处高墙大院内,人们找到了几位八路军战士的遗体,最让人悲痛的是,这些遗体,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躯肢分离。乡亲们眼含热泪,呼唤着他们的英魂,小心翼翼的将他们收殓。…… 最让人恶心的是,敌人在撤退时,竟将他们同伙的尸体,有的放在了老百姓家的寿棺里,还有的埋在了老百姓家的地瓜窖了,有的一个地瓜窖里,就塞进去五六具尸体。最让人愤怒的是,这些敌人临撤退时,还把老百姓水缸里,盆里瓮里锅里屙上屎,撒上尿。真是狼心狗肺,没点人心眼子,坏!坏透了气儿!</p><p class="ql-block"> 战场打扫完毕,捷报传遍沂蒙山,传遍山东解放区!也传到了延安!草沟战役,我八路军在与敌兵力相当下,苦战一天一夜,以伤亡近百人的代价,全歼陈三坎旅1200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团坪峪村南,有一片黄土梁子。村里的人们,都把这里叫“舍林子头”。这个地方是团坪峪村的公墓林。草沟战役牺牲的几十名八路军烈士,都安葬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四四年九月四日的下午,曾经在团坪峪村吃过地瓜小米干饭的战士们又回来了。让人们悲痛的是,他们是躺着回来的!这些生龙活虎,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们,刚刚离开团坪峪村一天一夜,就躺在担架上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男女老少众乡亲,都来到村头,迎接他们回家。而他们却默默的躺在地上,无言的“列队”向乡亲们报到。他们牺牲的很悲壮——多数满身血污,有的身首异处,有的躯干两分;有的可能是牺牲在高粱地里,俩手还攥着高粱粒子;……</p><p class="ql-block"> 张家奶奶,刘家大娘,王家婶婶,包家嫂嫂……都来了。她们把每个战士的身边,都放上了一碗地瓜小米干饭,碗里还插上了一双筷子。她们边铺排,边念叨——孩子们啊,昨天你们没有吃饱就跑了啊!今儿可得吃饱了啊!</p><p class="ql-block"> 徐家麻奶奶(徐庆明的奶奶,脸上有麻子,村里人都称她麻奶奶)用麻线给那个战士缝接上头颅,又给这个战士缝接上胳膊……边缝边念叨——孩儿啊,忍着点,别嫌疼啊!缝上就好了啊!等退了疤,还是个四里条直的俊小伙子呀!麻奶奶边念叨,边流泪,热泪涌出眼眶,流下有麻子的脸腮,滴落在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那天胡汉文姥姥的作派,充满了悲壮和神秘。按风俗,她负责给战士们上路前念佛!她一手端着盛水的瓢头子,一手拿着棉花套子,挨个给战士们擦干净脸上的血污。也是边擦边念叨——</p><p class="ql-block"> 洗洗脸,净净面啊,</p><p class="ql-block"> 阎王面前站一站啊,</p><p class="ql-block"> 阎王问你姓什么啊,</p><p class="ql-block"> 就说是八路好儿男啊!</p><p class="ql-block"> 俺那孩儿啊!……。</p><p class="ql-block"> 按照沂蒙当地风俗,人“走”了,要在家待一宿。那一个晚上,团坪峪的村头上,一排一排的战士们“整装待发”,他们的身边,香火弥漫,纸灰飘绕……,那一夜,团坪峪无眠!</p><p class="ql-block"> 草沟战役牺牲的烈士们,在团坪峪待了多年,每当逢年过节,村里的乡亲们都会来到村南的公墓林,在他们的坟头上点燃三炷香,烧上一摞纸。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团坪峪村,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没有寂寞!直到后来修跋山水库,他们又集体转移,到跋山烈士陵园安了家。</span></p><p class="ql-block"> 我家老祖的坟头,也在村南的“舍林子头”,和烈士们的坟墓是邻居。我十来岁的时候,烈士们的坟墓已经搬迁,可每当跟着爷爷上坟时,爷爷都是在烈士们曾经睡眠过的地方,烧上三柱香,点燃一堆纸,老爷俩双膝跪地,再磕上三个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草沟战役已过去了八十年了,岁月流逝,英灵永存!你看,在沂蒙群山中,那挺拔的翠柏,就是烈士们的身影!那阵阵松涛就是战士们杀敌的吼声!那漫山遍野的灿烂盛开的鲜花,就是战士们的开心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烈士们流血奋战的草沟,盆山,中山一带,楼庭瓦舍,机声隆隆,果树飘香,柳绿桃红;道路四通八达,人民生活美满!一片莺歌燕舞,一派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 先烈回眸应笑慰,</p><p class="ql-block"> 擎旗自有后来人,</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记使命,</p><p class="ql-block"> 筑梦路上砥砺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养老山北麓的草沟一带。</p> <p class="ql-block">原柴山区政府为草沟战役立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草沟西边的盆山顶,当年草沟战役指挥所曾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草沟战役遗址</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团坪峪村的“舍林子头”,草沟战役牺牲的烈士们,最初全部在此掩埋。</p> <p class="ql-block">远眺团坪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