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间的笔触,将光阴划分为两半,一半为别离,一半为启程。</p><p class="ql-block"> 2024年秋季学期,青小启程的旅途,又因为新成员的加入,更具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9月24日至27日,新进教师主讲了汇报课,各教研组进行了评课。</p> <p class="ql-block"> 覃海江老师讲《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p><p class="ql-block"> 覃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2008奥运开幕式进入课题,并引入前五名金牌榜,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计算器和数位图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并巧妙设计了科学合理的作业来开发学生思维,让孩子们轻松掌握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从个位算起,相同数位对齐。</p> <p class="ql-block"> 张琴玉老师讲《0的认识和加减法》。</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教态自然,充满亲和力,有效进行组织教学,利用“熊猫吃笋”、“小鸟离巢”、“荷叶青蛙”等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维,让孩子们在直观的画面中认识、理解了“0”,知道了“0”的两层意思,即“ 0”代表着没有,也代表着起点;明白了“一个数加上0,还是它自己”,以及“一个数减去0,还是它自己”。</p> <p class="ql-block"> 孙兰萍老师讲《Unit2 My schoolbag》PartB Let's Talk.</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亲切温柔,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学习、理解、操练重要句型“Here it is.”“What colour is it?”,并帮助学生模仿语调,进行对话,通过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运用所学新词和新句型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p> <p class="ql-block"> 谭戌芳老师讲《Unit2 My schoolbag》PartB Let's Learn & Draw and say.</p><p class="ql-block"> 谭老师利用实物对本单元学过的词组进行复习,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并利用谜语、图片、声音、实物等多种方式教授新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对新单词的掌握。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各自书包里的物品,将课本知识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p> <p class="ql-block"> 田灿老师讲《动物的分类》。</p><p class="ql-block"> 田老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们“逛动物园”。通过出示鸟类、哺乳类动物图片及视频,带领孩子们认识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引导学生画出动物信息记录图。整节课孩子们都兴致勃勃,课堂气氛活跃,在兴趣的指引下完成了本课目标。</p> <p class="ql-block"> 许文萍老师讲《连加 连减》。</p><p class="ql-block"> 许老师由浅入深,用一年级的连加、连减导入新课,用“口算我最棒”及奖励小贴画的方式增强了孩子们数学课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探究新知环节,创设情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进行比较后选择最优的解决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连加算式的优点,愿意学,乐意学。</p> <p class="ql-block"> 代红英老师讲《金木水火土》。</p><p class="ql-block"> 代老师用妈妈般的包容和鼓励带领孩子们在温馨的氛围里学习了本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理解“金木水火土”,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评课。</p><p class="ql-block"> 邓家庆老师在语文组老师发言后总结:是用心去准备的一堂课。</p><p class="ql-block"> 也提出了几条建议:尽量在课中穿插一些爱国主义情怀教育,让爱祖国的“血液”代代传承;因为授课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评价语言需要儿童化;低年级教学更要关注重难点的区分,听说读写要有主有次。</p>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评课。</p><p class="ql-block"> 授课目的重在落实,要注重每一节常规课。</p><p class="ql-block"> 课堂组织教学可以形式多样,重在落实每个基础知识点,让数学课堂丰富且有趣,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数学。</p> <p class="ql-block"> 启程中的青小,因为有了坚持和努力,有了付出和汗水,我们终将得到光阴最好的馈赠,那便是——慢慢变好的自己,越来越明媚的我和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