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中国龙的历史

王甲海

课题交流 <p class="ql-block">  课前交流,如何把龙的历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对龙的故事有更多了解和认识。艺术龙就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对龙的敬仰和崇拜,即以雕刻、塑造、绘画、舞蹈、神话传说、竞技活动等方式表现龙。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已经扎根与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头,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文化的烙印,并且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龙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图腾,意义非凡,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统称,我们地域的统称,拥有经久不息的传承意志。</p> 授课老师:王甲海 龙的文化历史: <p class="ql-block">  龙是自古以来中国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常用来象征祥瑞。古时帝王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对于龙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和执着。龙在中国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图腾,是经久不息的传承意识。</p><p class="ql-block"> 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龙吧~</p><p class="ql-block"> 历史演化</p><p class="ql-block"> 关于龙的形象来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鳄鱼,一说来源于蛇,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龙的形象很像是多种动物的组合。1.氏族社会时期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汉族旧称)战胜了其他氏族,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1987年在河南省发掘了一处距今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龙。</p> <p class="ql-block">  也有专家认为中国龙图腾起源于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中、晚期相当)。红山文化的玉龙造型简洁优美,极富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  2.夏商周时期到了夏、商、周奴隶制社会时期,龙的“部件”已经基本齐全了,包括鳞片、眼睛、犄角等。殷商时期,龙身呈璜状,玦形或璧形,还有圆雕的龙,圆雕龙前足着地,长尾盘卷。几种龙有共同的时代特征:1. 眼多为“臣”字眼,还有菱形眼和圆形眼。2. 口微张,圆雕龙还露牙齿。3. 脑后紧贴颈部有倒伏状的蘑菇形角,有的背部还长出嵴齿。4. 身体满饰单钩,双钩或阳线的云雷纹,方菱纹或重环纹。</p> 龙的类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青龙</p><p class="ql-block">青龙为“四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天之四灵”之一,又称为苍龙,代表东方,青色,因此称为“东方青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应龙</p><p class="ql-block">应龙又名飞龙,亦作黄龙。背生双翼的龙,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据说当年轩辕帝有名大将就是应龙,主要功绩有斩杀蚩尤、夸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虺</p><p class="ql-block">《述异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化龙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民间流传的鲤鱼跳龙门,讲述的就是龙鱼互变的关系。5.螭</p><p class="ql-block">传说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类龙生物。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p> 龙字演变 听课老师:林海燕,陈佳琪 <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课程开展,学生们对龙的历史有了很大的了解和认识。最后在通过国画技巧和绘画方式进行展示出艺术的魅力。</p>

应龙

图腾

文化

青龙

化为

圆雕

龙龙

龙图腾

历史

述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