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靠边站″的岁月里

张崇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我在“靠边站”的岁月里</b></p><p class="ql-block"> 张崇发</p><p class="ql-block"> 收到战友朱炳初的笫四部文集《晚霞拾零》,发现竟有三处写到我。</p><p class="ql-block"> 在476页,朱兄写道:“张崇发被原北京军区主要领导人错误处理,降一级作复员处理,几十年申诉未果。到地方后干得十分出色,《秦皇岛日报》曾以半版篇幅登载事迹《天道酬勤》,堪称复转军人典型。”在这一页,朱兄同时写道:“对张崇发的错误处理,完全是原军区领导目无法纪党纪的邪念而出的‘一句话’造成的。可见权大于法的恶果与悲哀。但愿领导的淫威成为后人的借鉴、反面教材。”</p><p class="ql-block"> 在480页,朱兄简述了我被错误处理的经过:“1974年,张崇发被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军区第一政委纪登奎,推荐到中央军委机关,在叶剑英副主席直接领导的一个工作机构担负领导职务,是副总参谋长胡炜将军的副手。他带领一班从军委直属队各大单位调来的资历年龄都比他老的人员,遵照叶副主席的指示开展工作。1976年,北京军区怀疑张崇发与‘四人帮’有牵连,便立案审查,未查出任何政治问题,却要他转业。张崇发爱人是军医,在京工作,2个孩子也在京,但北京军区政治部却安排他转业到山西省运城市计划生育办公室当干事。与家人两地分居,张崇发想不通,不同意转业回老家,便直接找叶副主席反映。叶帅将他的信批回北京军区后,军区司令员认为:张崇发到叶副主席那里告北京军区状,不愿转业,让他复员!司令一言九鼎,屈从于司令员淫威的人员,就按错误的口径办理,造成了一桩惊天冤案!尽管张崇发反复申诉,北京军区无人敢接、敢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4年,北京军区整党时,我任整党办公室清查组组长,整理撰写了120多名犯有严重错误人员的材料。我看了张崇发的卷宗,认为其所谓的问题,与其他犯严重错误的人相比,根本构不成严重错误,却要给予严厉重处!这不是胡闹、胡作非为吗?”</p><p class="ql-block"> 于是,2005年春节过后,朱兄便领着我到北京军区纪检部,当面要求副部长重新审理我的案子。当时那位副部长却说:“谁鸡巴管他的事?他还议论军区领导呢!”</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句脏话,朱兄写道:“我一听就火了。反唇相讥地回复他说:‘议论军区领导算个屁!怎么能以言定罪呢?而且那个议论是众所周知的事!以言定罪,是四人帮那一套!’当我反驳后,他只能语塞不言。”</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朱兄便夸赞:“在我的记忆深处和观念里,一直认为张崇发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比一般的共产党员还出类拔萃;他比那些徒有虚名的共产党员、所谓领导干部,真有天壤之别。他挫而不屈,压而不垮,奋力搏击,成就辉煌。”</p><p class="ql-block"> 朱兄曾说过:“你的冤案一直是我的喉中刺、心间病,一天不翻,一天都和你一样喊冤!″</p> 朱炳初兄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部公开出版的著作中,我这样一个普通人,能被朱炳初兄三次关注,且不惜笔墨,大加赞赏,并非我本人多么优秀,而是朱兄对我身背冤情几十年,四处伸冤多碰壁,气愤不已,怒火中烧。</p><p class="ql-block"> 朱兄对我的赞扬,实质上是对制造冤案和拒不平反冤案的那些当权者的有力鞭挞。 </p><p class="ql-block"> 朱兄对我的赞扬,也是对当今世风民风党风中的腐败现象的巧妙揭露。</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各级机构,在当今各级纪检机关,能够像朱兄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关注一个人的冤情,并不停顿地、变着法地,先是用信件向高层反映冤情,接着找军区纪检部门当面申诉,后又在正式出版物中公开披露冤案,且大无畏的勇敢点出制造冤案的高级领导和高级领导机关,实在是难能可贵! </p><p class="ql-block"> </p> 88岁的朱炳初笔耕不辍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过去几十年,我没有给外人讲过我受迫害的事,今天就敞开说说吧。</p><p class="ql-block"> 1978年11月25日,解除两年的隔离审查后,北京军区宣传部按“说错话,办错事”给我做结论,但却要我转业回老家山西运城。我因爱人、孩子在京,提出不同意见,便让我“靠边站”,不再上班。这一靠边,就是整整6年!</p><p class="ql-block"> 1979至1984年,我人生最美好的34、35、36、37、39、39岁,全在“靠边站”中度过。</p><p class="ql-block"> 好在我不是懦夫,我告诫自己:必须坚强的活着,在困苦中一定想法活出个人样来。于是,我拿起笔,在家中写作。</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1979年下半年,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写了20多篇新闻业务论文,投到《文汇报通讯》、《宁夏日报通讯》等刊物后,全部发表,有几篇还被几家刊物转载。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80年,我开始写美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大好山河。值得庆幸的是,到1983年底,我写名胜古迹的上百篇文章,编成《中华名胜古迹趣闻录》(上下册)送出版社,1985年顺利出版。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部书的出版,我要特别感谢同乡前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民党起义将领董其武。他为我的书题词“壮美山河任我游,挥笔疾书颂中华”。他写亲笔信,介绍我去找著名诗人臧克家为书题词:“生平足迹半神州,晚岁忧思作壮游。旭日长河明老眼,青山相对笑白头。”他还写亲笔信,介绍我去找文物专家萨空了,为书题写了书名。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1年3月,我向董其武将军诉说了我惨遭迫害的经过,董老语重心长的给我指引了方向。他要我″愈挫愈奋″(题词),告诉我“能经天磨成铁汉”,“千万不要停下手中的笔”。并要我到他身边做秘书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2年6月,他派我到内蒙古、山西,考察傅作义将军抗日战场,寻访傅作义和他的老部下,然后让我写傅部12年抗日业绩,写傅作义如何保护共产党人王若飞,写北京和平解放与绥远和平起义。</p><p class="ql-block"> 2011年,我主编了《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上下册)60余万字,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晚霞拾零》中,朱老兄还说我:“到地方后干得十分出色,《秦皇岛日报》曾以半版篇幅登载事迹《天道酬勤》,堪称复转军人典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1984年7月脱下军装,到秦皇岛市工作、生活了21年,直到2006年延迟一年退休。</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说说,我被贬到基层后都做了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创办内刊《文化生活报》。</span>请著名作家魏巍和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文化生活报》题了词,魏巍题词:“提高思想境界,塑造美的灵魂”,臧克家题词:“有益有趣有味;高尚健康文明”。</p><p class="ql-block"> 对于每期报纸,我精心策划,精心编辑,从文章选题到版式设计,我都求新、求好,因此刊登了不少对工作有推动作用的好文章。</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委宣传部委称赞这张报纸是“文化战线上的一支赫然崛起的新军”,是“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的好伙伴和知识宝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在《中国文化报》发表3个头版头条,把秦皇岛市的文化工作推广到全国,</span>使秦皇岛市文化局在全国和全省成为先进典型。立即引起国家文化部和河北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让秦皇岛市文化局4次在全国和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 自发成立《旅游文化从书》编委会,策划、编撰有秦皇岛特色的旅游书籍,为秦皇岛“旅游兴市”做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我亲自主编了《秦皇岛名胜古迹传说》(30万字)、《秦皇岛餐饮名家40例》,策划了《作家笔下的秦皇岛》《历代名人咏长城》2本书。其中,《秦皇岛名胜古迹传说》是秦皇岛市第一本旅游文学,为推动秦皇岛旅游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受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贾会长的高度赞扬。我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文化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年终给我记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到《中国引进报》秦皇岛记者站当站长,奋力宣传秦皇岛的对外开放。</span>在记者站10年,我一方面写新闻,一方面成立编委会,主编、参编公开出版的图书23 部(卷),计1000余万字。期间,我还创作了电视剧本《威远城传奇》,并发表了一些戏剧评论,被《戏剧报》、《大舞台》等国家和省级杂志采用。这些稿件,对秦皇岛市的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工作,发挥过显著作用。《中国引进报》社评我为先进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 参与编辑出版文史巨著《国史镜鉴》,为秦皇岛拿大奖</span>。常务副市长赵禄祥邀请我组织一个写作班子,帮他编纂一部历史巨著《国史镜鉴》。该书共400万字,4卷精装本,1993年9月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年获“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1995年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入选奖,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社科图书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 策划、组织、承办10次国内、国际大型医学学术研讨会,让中医走向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 我先后主编、出版了《求医问药实用辞典》、《中国名医良药实用辞典》、《中华医学新论》、《临床专病治验辑要》、《顽痼杂症诊治秘要》等7种医学书籍。</p><p class="ql-block"> 1996年6月8日,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中医学会授予我“宣传传统医药杰出贡献金奖”,颁发了证书和奖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 创办《秦皇岛文化》杂志,成为河北省文化内刊的佼佼者。</span></p><p class="ql-block"> 2002年7月,奉命创办《秦皇岛文化》杂志。办刊一年,便成为受到公众广泛关注的一个品牌,许多公开发行的报纸和刊物,转载我们的文章、歌曲。秦皇岛市委宣传部授予编辑部“特殊的春天——征集抗非典文艺作品优秀组织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为北戴河名人别墅的保护、开发鼓与呼,帮助北戴河区收回几十座名人别墅的管理权,成果显著。</span>北戴河区文化局写报告,对我保护,开发名人别墅做出的突出贡献,要求为我记大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九、敢为人先,围绕“廉政文化建设”,编专刊,出专著。《秦皇岛文化》出过廉政文化专刊,尔后</span>我又主编《廉政文化手册》,后更名为《基层廉政文化实用指南》,由中纪委下属的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由于宣传廉政文化建设成绩显著,2006年1月我退休后,秦皇岛市纪委仍评我为“廉政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全市通报表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 考证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历史遗址一一威远堡,</span>并为开发、利用威远堡,从北京空军找到投资方。为提高威远堡的知名度,笫一次打出"清王朝从这里走来″广告语。并创作了电视剧《威远城传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高中学历,2次破格晋升副高职(主任记者)、正高职(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正教授待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6年1月,我为自已的61岁生命画了个大大的叹号,我满怀欣慰,光荣退休,并按照北京的政策,把户口迁回北京。 </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远郊四周是果园和农田的一个小区,过退休生活。每年, 就用旅游、种菜、写作3种方式,寄情山水,汗浇青苗,键击天下 ,过得悠然自得。 </p><p class="ql-block"> </p> 评论精选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天生我才必有用</b></p><p class="ql-block"> 读老哥这篇文章,想起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靠边站的6年,在你人生最丰满羽翼的时候,被折断了高飞的翅膀,落到了秦皇岛的沙滩上。好在老哥有鹍鹏之志,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像暴风雨中的海燕在大海上空飞翔。终于在你的勤奋努力下,创作出了一篇又一篇的美丽华章。</p><p class="ql-block"> 硕果累累的成绩,既是对你辛勤劳作的肯定,也验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老话。你的卓越成绩也是对打击你的那些人,回煽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天生我材必有用,曾经打击、迫害过你的人,或许还不如你的荣光,你给世人留下那么多的作品,而他们呢?除了用显赫的头衔鞭杖不同意见的人,还有什么?他们也落下灯灭灰飞的下场。</p><p class="ql-block">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在己去的黑暗日子里徘徊,走出雾霾,看到阳光,世界更辉煌。</p><p class="ql-block"> 随笔写两句,祝老哥及家人身体健康。得知老伴是李国安副主任的女儿,与你倍感亲切一些。毕竟我与李副主任在一个办公大楼里工作多年。祝嫂子一切都好,全家幸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文字:朱炳初、张崇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片:张崇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制作:张崇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