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念想是什么?是信物,是纪念,是藏在心中的牵挂。有的人家,老物件哪怕是无处存放也舍不得扔,因为它的每一件都有念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5岁的时候,飞机常在空中洒传单庆祝上海解放,这是1950年。飞飞扬扬飘落下来的彩色纸条,红红绿绿的非常招人喜爱。我跑着步跳起来去迎接它们,欢欣鼓舞乐此不疲。然后,一张张地整理好,把它和糖果纸一起在书本里夹着奉若至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代的转折都会留下一些纪念。比如那些传单,这是解放的纪念;比如墨宝小方,这是高中的纪念。比如那些同学,有的在,有的只有念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几次看着家里那台四喇叭收录机暗想,老旧了该请它走了。但是想到它曾经的辉煌,想到往日的那首歌,“燕舞,燕舞”……央视那则劲歌热舞劝买收录机的广告,我又动了恻隐之心,留下它吧,它是时代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经“燕舞”过的我们,明显带着红海洋的印记。在无数次“旧貌变新颜”的历史转折中,我们“到处莺歌燕舞”。若说“更有潺潺流水”,我们上善如水,你让我去哪就去哪,天南海北绝对的服从听话。这是多好的产品啊,这不是收录机。是我们新三届的大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改开之初,正是新三届中那些永不言败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硬扛,在改革的风潮中引领风骚力挺。在这个群体中,总有无奈又无私者,心无旁骛只有帶着念想赶路。谁不知道“世上只有功名好”,可他偏偏宁做大傻也不考虑远大理想。而李叔同的那句“遇见是因为有债要还,离开是因为还清了债”倒成了行动的力量。其实法师的骨头同我一样,压扁了说就是四个字:责无旁贷。来者不拒绝对不会躲开。插图/老款收录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改开之初,街上出现了方头方脑的中德合资桑塔纳小汽车,家里添置的是福建和日本合资的福日牌彩电,人们开始骑着奇安特換个脚步去上班,还有那些菲利浦小家电也跟着飞进百姓家。比起过去,品种多了,不要凭证了,市场真是繁荣了不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百六十行里就数邮电架子最大,守着落后,凭着垄断,爱用不用就此一家,装台电话要单位出具介绍信,还要交纳高达数千元的初装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0年代后期,我有幸去上海泰兴路局参观那台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史端乔”自动交换机,它居然老当益壮仍在服务大众。它的身子骨呀象织布机一样嘎嘎作响摆满一大片车间。它的齿轮簧片竖立着牵拉着电线,它的连轴横亘着供应着动力。我每走一步就朝它多看一眼,生怕稍不留神就会被它绊倒。现在想来,“碰瓷”这玩意也许是史端乔的发明创造,当然我尊老爱幼只是和他这位美国朋友开个玩笑。而他的玩笑比我开的还大,他一天邮电大学都没去上过,却在1891年造出个步进制交换机。更使人惊讶的是,他本是殡仪馆的老板,服务对象是那些已经不能说话的个体,却发明了为多数人说话服务的机器。这种奇迹又一次证明,通信的发现发明,全靠奇思妙想灵感闪现,后来出现的数字新事物无不是如此,包括华为5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比起上海,无锡的设备条件好多了。各个市局都用上了上海产的HJ921。可是它的缺点是体量大如牛,能力小得不如一只羊。长途电话更是人工接续,“拐类拐类”的叫,24小时离不开人。(7类普通电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计算机通信技术几乎是合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起吹进邮电局的,这就是当年的引進。引进人才,引進国外的数字先进设备。引进工作说白了就是选择,和抛绣球招女婿,和去河里摸石头一模一样。手高手低全凭知识和经验,如说经验,跌打滚爬过来的新三届谁都有一点。要说知识,我晚婚晚育还不是为了多学那么一点点,况且十几年前已是出国的电信专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全世界的通信厂商蜂拥而来,有的去了南京,依靠省局推广,有的直接奔无锡來游说夸它儿子好。在日本F系列,德国W系列,美国5系列和阿尔卡特-12系列中,这些产品足够让你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海选它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来惭愧,经过长达四年的努力,才摸准了阿尔卡特12系列设备作为引进的唯一主线。这种简明扼要的决策在江苏也是鹤立鸡群,兄弟局只能望其项背难以模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法国阿尔卡特在上海建了合资厂,就是上海贝尔。毫无疑问,抛绣球选准的“上海女婿”就是强有力的后台支撑,换块电路板子,打个软件补丁,招呼一声召之即来來之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上海贝尔建厂之前,还得依靠外资,引进国外产品解决燃眉之急。台湾同胞也挤进了引进行列从中得到了一杯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2年6月,我和总工一行六人乘机来到广东惠阳。这是一个新兴的县城,现改名为惠州市。到达时刚下过阵雨,天空黑云滚滚似乎要卷土重来。机塲大巴没走多远就把我们放了下来,地上布满水塘一片泥泞,我们的出国皮鞋就这样踩在水里,大家拎着带軲辘的行李箱举步维艰。站前那些穿拖拉鞋的人,一望便知我们是外乡人生意到达,便上来劝说,“到广州招手車上不去的啦”,“拉你们进城去吧啦”于是,我们被拉着进了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城的路上,沿途全是建筑工地,街道边一楼的窗户没有一块玻璃是不带泥的,幸好是刚下过雨,要不准是尘土飞扬。惠阳象是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在阳光下刚刚苏醒,正在破土发芽生根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來,局里來了位叫红的大学生姑娘,头晚在机房值班,第二天一早就不辞而别头也不回地去了惠州。可能那里已是南方的克拉玛依,比无锡更富更自由更吸引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巴車把我们拉出“工地”,一路上转着圈地拉客,象一块行走的海绵拖拖拉拉。我们担心越盘越晚,便催促老闆快走。他只是说,没关系的啦,误不了的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巴到了一个叫樟木头的車站,車老闆让我们下車,坐火車更快的啦,快去买票啦。他收着去广州的钱,做着近距离摆渡的活。你想公平,你想合理,你想让沾到蜘蛛网的钱还给你,那必然是一番挣扎,最终还是徒劳。算了,这节骨眼上号召的就是效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樟木头是广深线上的大站。5点20分的车,买票檢票进站,那車正好也到。耳边响起误不了的啦那句粤语,效益就是正好。車上人很多很挤,只能倚着门站着。窗外的房屋也很多也很挤。經过了东莞,那时不知道这字怎么念,肯定不是莞尔一笑的念法,发广东腔的关才对。莞是一种水草,可以用来编蒲包装鲜活的大闸蟹。个把小时到了广州。夜色中的广州霓虹灯在闪烁,黑黑的广东脸眼睛闪着光,问我们去哪里,他说招待所很远的啦。我们也顾不了许多上车再说。再一次遇到当地的规矩,宰!20元的路程收80元的钱。这一天累得那个东倒西歪,花费还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九十年代以学习考察这种模式出国的比比皆是。不明就里的都以为外国人在热情招手慷概请客,其实是蜻蜓咬尾巴,自吃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比起1980年援外三人组,事隔十二年,这是我第二次出国。这一回是六人行,由总工带队配二位技术干部,还有三位分局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比起80年。这回经费上阔绰许多,出国服装补助由500提升到700元。团队公用按5美元/人天发放,个人零用按30美元一次性到位,真是大快人心。从寒酸到富裕就是30美元的距离,从身无分文到腰包有钱是国家的关照,此去欧洲必定是马到成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