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当中央决定将黑龙江农垦单位组建为生产建设兵团,执行“屯垦戍边”任务时,苏联军方和新闻媒体很快意识到:对这支兵团队伍“不可轻视”,是中方“为改变边境兵力薄弱态势采取的战略性措施”。</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原本泛指东北原始大片荒原,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现在的北大荒的范围逐渐缩小,一般是指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亘古荒原,其中犹以三江平原最具代表性。历史发展到今天,北大荒的概念已成为黑龙江垦区的专有特称。</p> <p class="ql-block">兵团的组建初期非常艰难,当时的新疆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土地广阔但缺乏有效开发。首批兵团成员主要由解放军转业官兵组成,他们肩负着开垦荒地、修建水利、发展农业的艰巨任务。这些官兵不仅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战士,还是新疆土地上的第一批农垦工人。</p> <p class="ql-block">1966年“文革”爆发前,决定将黑龙江农垦单位组建为生产建设兵团,并调去2万余名复转官兵,很快在合江、黑河建成了两个农垦师。严峻的边境形势,加上“文革”的混乱局面,增大了建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紧迫性。1968年6月18日,党中央、毛主席做出决定,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划入沈阳军区建制,同时以实战精神迅速进行组建和实施一系列备战措施。</p> <p class="ql-block">佳木斯为什么成为北大荒的中心?这是因为,佳木斯市是三江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新中国农垦事业奠基人的王震将军,他不仅亲率359旅在陕北开荒种地,其一部1946年还在三江地区剿匪。王震同志长期工作在佳木斯,从合江农垦局、东北农垦总局、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机关驻地几十年都在佳木斯。</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兵团所管辖的土地与之前如火如荼的北大荒开发运动范围相同,都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亘古荒原,北大荒已成黑龙江垦区的特称。</p> <p class="ql-block">至1973年,兵团武装连营团的总兵力已达到了7万余人,轻重武器5万余件,其数量规模已相当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3个军。虽然在战斗素质和作战经验上两者不能相比,但在武器装备质量和后勤保障能力方面都强于抗美援朝作战部队,这是不争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1975年12月27日,由黑龙江提交的关于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请示报告得到了中央的批准。1976年2月25日,根据批复,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取代原有农场,至此存在了八年的兵团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八年时间对于中国屯垦戍边的历史,亦或者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而言都太过短暂,但对于以15—20岁为主体的知识青年们个人而言,这八年时间却是他们不可替代的宝贵年华。</p> <p class="ql-block">1976年2月25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在佳木斯兵团俱乐部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同时宣告兵团撤销。</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原直属机构。黑龙江垦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位中心,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属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下辖9个管理局、113个农牧场,1048家农林牧渔业单位,1793家法人企业,分布在全省12个地市,总人口177.2万人,其中从业人员77.7万人、在岗职工37.5万人。2020年12月19日,农垦总局及内设机构正式撤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