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角启新程,历史教研绽芳华——牡丹区悦历教研团队专题研讨会

海南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新教材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单元视角下的课时教学设计,9月26日牡丹区悦历教研团队相聚在教体局教科研中心,在教研员刘雪霞老师的带领下,聚焦初一新教材,研讨单元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  针对新教材教学设计的展示任务分别由孙妍、吴崇、陈俊洁和张佩佩、朱洁新、张海南、刘东非等几位老师承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展示的是孙研老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教学设计。展示完后,针对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团队成员也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朱英扬老师针对七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从本堂课教学设计的趣味性角度提出改进建议。王永刚老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诸如“早期国家”等难懂概念,应该做适当解释,帮助学生学习。</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是吴崇老师展示的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的教学设计。刘雪霞老师建议在教学设计中应该突出教学评一体化,用史实讲概念,概念讲解通俗化,并且教学设计不能局限于本课内容,要有大单元意识。侯俊花老师提出教学设计太细致和繁杂,就导致重点不突出,并且要立足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建议突出奴隶制王朝更替的主线。李运富老师建议通过讲述古史传说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第三位展示的是陈俊洁老师的第二单元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陈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制作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在展示过程中,团队成员及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赵晨老师和刁艳霞老师提出要精简材料,刘雪霞老师建议要回归教材,深挖教材。</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位是张佩佩老师展示的第三单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教学设计。团队成员针对本课中出现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和亲政策”展开了激烈讨论。</p> <p class="ql-block">  牡丹区教科研中心历史教研员刘雪霞老师就充分利用课本典型材料、把握单元核心概念、注重初高中衔接方面进行了点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朱英杨老师、李运富老师、王永刚老师、刁艳霞老师、赵晨老师和侯俊花老师,从不同的方面为新课标下新教材的教学设计展示活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建议第一单元的教学从重点落实史料实证的角度,充分利用课本典型材料,解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在教材中的体现。从单元标语的变化把握单元特征,突出主线等。</p> <p class="ql-block">  本次牡丹区悦历教研团队聚焦课堂教学的热点问题,基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是一次历史教育教学方法的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思想的碰撞。</p>

教学

老师

单元

设计

展示

新教材

教研

牡丹区

刘雪霞

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