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下,经常听到有人这种说辞:人与人之间,维护好表面关系就好。这世间,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掏心掏肺地去对他好的。</p><p class="ql-block">有个升米恩斗米仇的典故是这样的: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富人家感谢。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明年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p><p class="ql-block">显然,不是所有人的道德水准都达到圣人的地步。这个世界,其实最不能直视的不是太阳,而是人心。人心不足蛇吞象,迟早得撑死。</p><p class="ql-block">一直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回想自己上中学的那些时光,语文课本里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老师从作者简介到文章背景,从正文到注释,有时甚至连标点的运用都要掰开揉碎细细地讲啊讲,讲啊讲。而且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些重点段落,甚至整篇课文都要背诵。可是,大概是从2010年起,鲁迅的文章就以两年减三篇的速度,逐渐从教科书里删除了。至于为什么要删减鲁迅的文章,有关部门给出的官方解释是:</p><p class="ql-block">第一,鲁迅的文字晦涩难懂;</p><p class="ql-block">第二,鲁迅的文章反映的是他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与现今社会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鲁迅的作品看似写时代,实则写的是人心。现代人为什么这么做这么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需赘述,赘述也没用,也更改不了事实。一句话,这一切都在当权者的政治气象中。</p><p class="ql-block">我确实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很多杂文,完全适用于当下。从古至今,人吃人的现象一直在,千夫所指一直有,三六九等一直分。因此,我想,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鲁迅先生这种有良知、敢说话的文人。人们一味地喜欢听一些润肺的话语,喜欢迎合体制,迎合当权者,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于敢于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人是不太受欢迎,甚至是排齐,孤立,打压的。很少有人能有一颗分辨是非曲直的心。很难做到直面自身的问题,敢于听取不同的声音,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p><p class="ql-block">时代总是这样,不断地成就人,又不断地毁了它所成就的人。如果真是只想维护表面关系,长此以往,就是鲁迅先生写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人与人之间只有虚假敷衍,没有诚信而言。社会可能处于瘫痪状态,国将也不国了!</span></p><p class="ql-block">小王十年寒窗苦读,终于从某名牌大学毕业。然而两年参加公务员考试均以失败告终,不得已,只能在她岀生的小乡镇的村民委员会做个文员过渡。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第三年参考,斩获第二名,就业单位是某知名企业的下属单位。第一名因为嫌弃其下属单位所在区域稍偏辟,果断放弃,于是考了第二名的小王顺理成章地进了这家单位。当地人说小王太幸运了,她的命太好了,因为这确实是一家好单位。刚入职那久,小王很珍惜自己那份得来不易的工作。可是人这种东西,不能不说是骆驼型、贪欲型的贱皮子。渐渐地,小王办公室里跟垃圾收废站没什么两样。业绩也平平,一份表格领导不催个三次五次,她还真拿不出来!睥睨着单位里的临时聘用人员,与同事关系岌岌可危。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孩子咋就变化这么快呢?在学校,老师会教你知识,教你做人。到了社会到了单位,领导可没义务教你做人。这做人的功夫全凭你去练就。因为做官只是一时的事,而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是扶摇直上?还是沉溺于自我的优越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闰土为什么变得拘谨了,豆腐西施为什么会这么尖酸势利?“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里面当然有很深很大的学问。</p><p class="ql-block">个人还是集团,只有自身强大,方可立足,方可前行。所谓的只需维护表面关系,不过是八面玲珑之人的一种策略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