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和完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伟大帝王

北平一夫

<p class="ql-block">隋文帝</p> <p class="ql-block">隋炀帝</p> <p class="ql-block">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才取士的一种制度,前后共历时1300余年。这是中华政治文明的一大创举。</p><p class="ql-block"> <b>起源与创立</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先秦</b>时期主要是<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世卿世禄制</b>,贵族世代为官,选才不及庶民。<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汉朝</b>建立了<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察举制</span>,由公卿列侯、刺史及郡国守相等举荐人才,其中常行的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等;到<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东汉末年</b>,察举制流于形式。<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魏晋南北朝</b>时期实行<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九品中正制</span>,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b>但后期中正官职被门阀士族把持,彼此选拔对方的子弟入仕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b>进而形成政治集团左右朝政,流弊危害影响深远,甚至能导致皇权更迭。</p><p class="ql-block"> 隋朝灭了陈朝取得天下一统,结束了中国自五胡乱华以来169年的南北分裂。隋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世家大族权势,隋文帝杨坚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界限,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p><p class="ql-block"> 隋朝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著名人物有: </p><p class="ql-block"> <b>房玄龄</b>:十八岁进士及第,入唐后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世,是唐朝的重要名臣。</p><p class="ql-block"> <b>许敬宗</b>:父亲许善心为隋朝礼部侍郎,为隋朝死节。许敬宗在隋炀帝年间进士及第,入唐后为李世民“秦府十八学士”之一。高宗朝,他怂恿高宗废掉王皇后,立武媚娘,而后党同武后,迫害善良,虽名位高但人品备受诟病,被列入《新唐书·奸臣传》。</p><p class="ql-block"> <b>孔颖达</b>:孔子后裔,隋炀帝朝进士,也是进士刘焯的学生。入唐后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迁国子祭酒,掌管全国教育。其主持纂修的《五经正义》,被称为儒家经典注解的集大成作品,还参与编修《隋书》,被誉为良史。</p> <p class="ql-block">科举考试并非易事,有人倾其一生到老未中榜,清代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有篇文章《范进中举》描写的一位生活贫困的范进这个人,他出生于广东,从20岁开始考秀才,考了20余次,直到54岁才考中。当得知自己终于金榜题名一时激动疯癫的故事。可见科举考试之艰难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唐朝建立后,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科举考试初时由吏部主持,开元二十年(736年)改由礼部侍郎掌管,并设置了礼部贡院,有了专门的考试场所和机构。开科时间上有常科(岁举)和制举之别。常科每年进行一次,制举是根据需要下诏选拔非常之才的考试。</p><p class="ql-block">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丰富,唐初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对科举进行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原有的明经、进士科,秀才、俊士(进士)、明经等科成为常科主要科目,另新增了明法、书算、童子等科。<b>武则天时期,她为了打破关陇集团的掣肘和独大,首创武举科考制和增加了殿试这一道程序,把选拔人才的最终决策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至此科举考试才真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b>。</p><p class="ql-block"> 唐玄宗时期,任用高官主持考试,进一步<span style="font-size:18px;">提高</span>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唐朝的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涌现,许多出身中下层的士人进入统治阶层,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通过科举制度选出了许多杰出人才比如:1. <b>张九龄</b>:被誉为“岭南第一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考中进士,历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等职。张九龄不仅才华横溢,诗歌成就颇高,对盛唐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卓越的见解和贡献,曾向唐玄宗提出过许多有益的建议和主张,对开元盛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2. <b>姚崇</b>: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是唐朝的著名政治家。他年轻时便以好学闻名,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姚崇在政治上具有卓越的才能和远见卓识,在武则天时期就受到重用,后来在唐玄宗时期,与宋璟等人一起辅佐唐玄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提出的“十事要说”,包括“政先仁恕”“不倖边功”“法行自近”等主张,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3. <b>宋璟</b>:和姚崇一样,也是唐朝的重要宰相。他博学多才,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宋璟在武则天时期就崭露头角,唐玄宗时期与姚崇共同辅佐唐玄宗,为开元盛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对整顿吏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4. <b>张说</b>:武则天时期的殿试状元。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张说在文学上的成就很高,尤其擅长写文章和诗歌,与苏颋(tǐng)并称“燕许大手笔”。在政治上,他曾多次担任宰相,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军事上,他也有一定的才能,曾参与过一些军事行动的策划和指挥。</p><p class="ql-block">5. <b>韩愈</b>: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自幼勤奋好学,贞元八年(792年)考中进士。韩愈在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的浮华之风,主张文以载道,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思想上,他推崇儒家思想,反对佛教和道教的过度发展,对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方面,他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唐代及后世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6. <b>柳宗元:</b>同样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年)考中进士。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成就很高,他的散文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政治上,他积极参与了永贞革新,主张改革政治、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负担,但改革最终失败,他被贬谪到永州(在永州创作了著名散文《捕蛇者说》)、柳州等地。在被贬期间,他仍然关心百姓疾苦,积极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如兴修水利、兴办学校等。</p><p class="ql-block">7. <b>元稹</b>:唐代著名的诗人,元和元年(806年)考中进士。他与白居易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弊端,强调诗歌的讽喻作用。元稹的诗歌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有《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p><p class="ql-block">8. <b>刘禹锡</b>:贞元九年(793年)考中进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风格豪迈奔放、意境开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有《陋室铭》《乌衣巷》等。在政治上,他曾参与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谪到朗州、连州等地,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起创立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b>创立科举制之初心是隋朝统治者为了加强集权统治,防止被门阀集团垄断权利而被架空或操控,尽可能的让执掌三省六部的官员广泛来自于没有世家大族等门阀集团的政治背景阶层,从而达到分散权利的目的,科举制度起初是统治集团为达集权化目的而采取一项选拔人才的政治措施</b>。然而,这项措施却意外的推动了入仕阶层的向下转化的进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英雄不问出处,普通百姓通过这种制度有机会进入中央权力机关。在客观上科举制度推行的确为下层社会的普通人提供了一条有机会为国家效力施展才华的的入仕途径,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他结束了中国自先秦以来早已固化的统治阶级的选贤制度,国家用人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选举对象只能来自封建领主和贵族子弟。同时,科举制度的设立也促使了下层社会的文化结构的变化,使一些下品界的普通人主动让自己的子弟从小就开始培养经世治学的人生理想和为国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他们得以通过科举制度金榜题名从而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思想深入人心。这对整个中国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的重构和政治制度历史的演变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科举制也加快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升进,造纸术以及活字印刷术的大发明使得中华典籍在民间更便于普及,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各阶层弟子们提供了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起的《四书五经》等参考书籍资源,从此,以文字呈现的文化知识不再由豪门贵族所独享,进而促使中华文明如日月的光辉普照天下,肇始中华文化如涓涓细流向更加广泛的范围流淌沁润。</p><p class="ql-block"> 隋朝的隋炀帝和唐朝的武则天与唐玄宗这三位帝王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上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度,唐朝武曌则天皇帝则完善了科举制的选拔程序,唐玄宗通过任命高官来节制科举制并将科举制又进一步提升到关乎江山社稷稳固的重要地位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无非是萧规曹随而已。在隋唐以后1300多年至今,科举制对中国政治体制构建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深远。可以说</span>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乃兴于隋而盛于唐泽被后世!</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