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2024年省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俊卿

<p class="ql-block">景泰县学习小组培训日记</p><p class="ql-block">地点:天水师范学院</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9月24日下午学习笔记</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中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并要求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这样一个“硬”任务,应该怎么落实呢?。在育人目标中强调了:努力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领会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懂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p> <p class="ql-block">9月24日下午,天水师范学院张艳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探索与思考》的专题报告。</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所做的报告,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不仅为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并以中国百经之首《易经》中的内容和相关文化为实例,引导我们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如何很好的以传统文化为媒介,做好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研究。</p> <p class="ql-block">报告不仅深入剖析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还详细阐述了提升教师跨学科实践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张老师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展示了跨学科教学的魅力和效果,使我们深受启发。此次报告不仅增强了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的认识和信心,也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对于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的主题报告从“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这个经典问题开始。意图引起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归属与趋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真的很经典,也很有哲理!</p><p class="ql-block">“我是谁?”其实是在问我们的身份和自我认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这些构成了我们的独特身份。</p><p class="ql-block">“我从哪儿来?”这个问题是在问我们的出身和成长背景。我们的家庭、教育、经历等都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p><p class="ql-block">至于“我要到哪儿去?”这个问题则是在问我们的目标和未来规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这些目标会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的专题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p><p class="ql-block">前言:链接教育现状(教育反思)</p><p class="ql-block">模块一:理论(哲学视角:思想、理论)</p><p class="ql-block">模块二:案例(语文、数学、体育)</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从自己求学、育儿、教书、读博、教育研究、健体育心、博览群书的经历讲起,为我们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位母亲、一名教师、一个求学者、一位对社会发展和家国命运真切关怀的知识分子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师者,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p><p class="ql-block">异化的教育在拔除一根根饱满的山参须</p><p class="ql-block">AI时代,世界祛魅,我们应该教孩子什么?</p> <p class="ql-block">传道:即传授给学生立世之德。这要求教师在传授一定道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领者,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p><p class="ql-block">授业:即授予学生谋事之才。这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能够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授业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解惑:即解学生的心智之惑。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困惑,并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勇于质疑的精神。在解惑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p><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教育异化是指教育逐渐失去了其本质目的,被其他因素所操纵或影响,导致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偏离了初衷。在异化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能被忽视,教育变成了“生产产品”的过程,学生的心灵自由受到束缚,个性发展受到限制。这种现象就像是在拔除一根根饱满的山参须,使得教育的整体价值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AI时代,世界祛魅,我们应该教孩子什么?</p><p class="ql-block">随着AI时代的到来,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这对孩子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AI时代,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以下能力:</p><p class="ql-block">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I时代信息爆炸,孩子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会提问、评估信息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创新和创造力:AI虽然强大,但创新和创造力是人类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跨学科学习能力:AI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孩子需要具备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起来。</p><p class="ql-block">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尽管AI技术日益先进,但人际关系和沟通仍然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和有效的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数据分析和信息素养:AI时代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孩子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信息素养,能够理解和处理数据,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p><p class="ql-block">学习和适应能力:AI技术不断发展和变化,孩子需要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以便在未来社会中保持竞争力。</p><p class="ql-block">伦理和价值观:AI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伦理和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伦理和价值观,使他们在使用AI技术时能够做出明智和负责任的决策。</p><p class="ql-block">总之,在AI时代,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让他们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期望。</p> <p class="ql-block">AI时代, 技术出场,张老师提醒我们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人口锐减</p><p class="ql-block">2、教育何从</p><p class="ql-block">3、我们何存</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指出,唯有依凭人性,将文化属性与功能彻底挖掘出来!</p><p class="ql-block">在AI时代,我们需要以人性为本、以文化为魂来应对人口锐减、教育变革以及人类的存在与人性、文化属性的关系等挑战。</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不断向我们发问:文化的内核与原理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总结指出,文化的内核是指一种特定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信仰、习俗、实践和传承下来的符号等核心要素,是该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和根本特征。它具有较高的内聚力和稳定性,能够反映社会的历史、经验和特点,并指导人们如何生活和与他人交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其文化内核各不相同,但都是该文化不可替代的基本元素。例如,在中华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仁爱、忠孝等核心价值观念构成了其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文化的原理涉及文化如何形成、发展以及影响人类社会的深层次机制。虽然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全面概括,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p><p class="ql-block">人类劳动的创造: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成果不断积累、传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劳动是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社会交往与互动: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分工合作,共同创造和发展文化。不同群体、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p><p class="ql-block">历史积淀与传承:文化是一个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传承,使得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p><p class="ql-block">价值观与信仰:价值观和信仰是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社会规范,对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总之,文化的内核与原理是复杂而多维的,涉及人类劳动的创造、社会交往与互动、历史积淀与传承以及价值观与信仰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由自己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引导我们思考关于文字之脉、文化之脉的真谛。</p><p class="ql-block">关于文字之脉,张老师总结指出,首年,文字是历史传承的载体。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传承。从甲骨文到金篆,从隶书到行楷,每一种文字形态都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是书写的符号,更是民族情感与智慧的传承。</p><p class="ql-block">其次,文字是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文字具有强大的表达力,能够跨越时空界限,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智慧。文学作品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展现,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共鸣与反思。</p><p class="ql-block">再次,文字是文化的标识与象征。文字是文化的标识与象征,每一种文字都蕴含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连接全球华人的情感纽带。</p><p class="ql-block">另外,文字还是艺术与审美的体现。文字之美不仅在于其表达的内容,更在于其形式与结构的艺术美感。书法艺术将文字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关于文化之脉,张老师指出:</p><p class="ql-block">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文化之脉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它蕴含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通过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得以延续与弘扬,为民族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之间扮演着黏合剂的角色。它能够促进人际相处、家庭存续与社会和谐,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p><p class="ql-block">文化是创新与发展的源泉。文化之脉不仅是传承的载体,更是创新与发展的源泉。在传承的基础上,文化能够吸收新的元素与思想,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创造力,推动社会与文明的进步。</p><p class="ql-block">文化是全球交流的桥梁。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之脉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桥梁。通过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不同文明之间的误解与隔阂得以消除,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p><p class="ql-block">总之,文字之脉与文化之脉的真谛在于它们不仅是历史的传承与智慧的结晶,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以及全球交流的桥梁。在传承与发展中,文字与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创造力,推动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p> <p class="ql-block">关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张老师提醒我们,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它标志着孩子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受、需求和意愿,并逐渐形成独立的个性和自我认知。张老师给出了一些正确对待儿童自我意识觉醒的建议:</p><p class="ql-block">一、尊重与理解</p><p class="ql-block">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或期望给孩子。理解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经之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p><p class="ql-block">二、鼓励与引导</p><p class="ql-block">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学会用言语或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保护。</p><p class="ql-block">三、关注与陪伴</p><p class="ql-block">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孩子陷入孤独、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中。陪伴孩子度过成长中的关键时期,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p><p class="ql-block">四、教育与培养</p><p class="ql-block">通过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和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承担责任和面对挑战。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天赋。</p><p class="ql-block">五、避免过度干预与保护</p><p class="ql-block">避免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适当接触社会和生活中的挑战,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p> <p class="ql-block">针对自己观察到一年级自己创作的主题板报中出现了学习过甲骨文字。张老师提出问题:语文学科教学规律?记忆规律?学习规律?</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指出,甲骨文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密切且深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历史传承的载体: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它提供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史实信息,佐证了商代为信史,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甲骨文不仅是文字的起源,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p><p class="ql-block">文化自信的底气:甲骨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它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中国社会的认知,还增强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p><p class="ql-block">学科发展的推动:甲骨文的研究对考古学、文字学、语言学、语法学、文学、古典文献学、书法艺术等多个学科和门类都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它不仅是古文字学的重要分支,还交叉渗透到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及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之间,成为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前沿窗口。</p><p class="ql-block">文化传承的纽带:甲骨文承载了大量古代社会的信息,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它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甲骨文中的记载,涉及祭祀、征伐、年成、田猎、疾病、祸福、生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提供了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创新精神的体现:甲骨文在造字方法上体现了先民们的创造智慧。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等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这些造字方法不仅丰富了汉字的表达能力,还为后世汉字的演变提供了原型和基本结构。</p> <p class="ql-block">算式,除了竖式运算,还能怎么计算?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你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过程中使用算盘如何计算的吗?</p><p class="ql-block">由此,张老师引导我们发现问题:数学思维如何培养?</p><p class="ql-block">张老师指出,“三会”数学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它的本质是告诉我们,“学好数学不是只让孩子做题,而是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实力往往影响着国家实力。几乎所有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相关,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p><p class="ql-block">数学思维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力。数学思维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能力。数学思维是搭建数学世界最重要的根基,不管是纯粹的数学学习与数学研究,还是把数学工具应用到其他领域,数学思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伏羲先天易是由象、数、理三大部分构成。“象”是指先天图式的卦象,“数”是指每一卦所代表的数,“理”是象数所蕴藏的万物之理。</p><p class="ql-block">“象”最初指龟卜中所呈现的兆纹,“数”则指占筮中蓍草推演的数字,“象数”是推断吉凶的基本依据。在《周易》的意义体系中,“象”指卦爻符号及其所象征的事物,“数”则指阴阳奇偶之数与蓍草演算之数。《周易》的一些解释者主张通过“象数”去推演天地万物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自伏羲设卦分晓阴阳起,华夏先民就将自然与人类社会活动、宇宙秩序与社会规律紧密结合起来,从“象”“数”“理”的思考万物的联系。随之发展而来的中医理论更是充分展示出这一系统观的重大作用,从天、地、人的整体关系出发,强调人自身是一个整体,同时也与自然为一体,运用五行与人体活动的内在联系,通过阴阳协调,采取辨证施治的办法来化解各种疾病。</p><p class="ql-block">数,狭义指《易》的阴阳之数、奇偶之数、九六之数、大衍之数等;广义则是万事万物的内在度量法则。正所谓,数也者,尽物之体也。象起于形,数起于质。而今的计算机语言便是对数的魅力的最好体现。</p><p class="ql-block">我们先记住两个数,一个叫做天地之数,一个叫做大衍之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地之数=55,起源于河图、洛书。大衍之数=50,说法不一,因为主要应用在占卜时演算天地变化,这里就认可,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合计五十。周易起卦古老的蓍草类筮法中的大衍筮法便是运用大衍之数进行的数学运算,它通过十八次代入随机数,最后得到一个预测未来的卦象。</p><p class="ql-block">按照古人的观点,易学数术中的数,是天地之道的运行轨迹,是宇宙真理的神光外显。这种“数”种类很多,有河图数:“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有洛书数“一白水、二黑土、三碧木、四绿木、五黄土、六白金、七赤金、八白土、九紫火”;有太玄数,“甲己子午九,乙庚丑未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己亥原属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p><p class="ql-block">列举这些我们就知道了数字对应的五行在不同角度下是不同的。比如以天干顺序也就是五行相生顺序来说,甲乙木12为木、丙丁火34为火、戊己土56为土、庚辛金 78为金、壬癸水910为水。而在河图数中是五行生成顺序16为水 、27为火、 38为木、 49为金、510为土。而洛书数也是九宫飞星奇门遁甲中用的数术顺序, 1水、 2土、 3木、 4木、 5土、 6金 、7金 、8土、9火。而太玄数经常运用在八字与六爻的干支取量。</p> <p class="ql-block">重新审视三个基本问题:</p><p class="ql-block">1、我是谁?</p><p class="ql-block">What—人生轨迹与定位</p><p class="ql-block">2、我要干什么?</p><p class="ql-block">Why—自我认识、内在使命</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为什么说“人要认识你自己</p><p class="ql-block">3、我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How—AI时代学什么?教什么?</p><p class="ql-block">1.“我是谁?”——What:人生轨迹与定位</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关注的是个体的身份认同和人生定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可能会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位。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价值观、兴趣和优势。这有助于我们在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和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在AI时代,个人的定位和职业选择可能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因此,了解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变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2.“我要干什么?”——Why:自我认识、内在使命</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触及了个体的内在动机和使命。苏格拉底的名言“人要认识你自己”正是强调了这一点。通过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渴望,从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使命。这种自我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实现个人成长和满足,还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潜能。在AI时代,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找到自己的内在使命并坚持之,对于保持个人的方向感和动力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之所以说“人要认识你自己”,是因为他认为真正的智慧始于对自我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内在需求的选择,从而实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p><p class="ql-block">3.“我该怎么做?”——How:AI时代学什么?教什么?</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关注的是个体在AI时代如何行动和应对挑战。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行业和职业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但张老师还郑重提醒我们:要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去寻找答案!确实,面对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我们不仅要关注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智慧与资源,以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决策。针对“我该怎么做?”这一问题,在AI时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答案:</p><p class="ql-block">一要培养人文素养:</p><p class="ql-block">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AI时代,我们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包括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历史文化知识等。这些素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提升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二是学习跨界融合:</p><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跨学科智慧,如中医的整体观念、道家的阴阳五行等。在AI时代,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将这些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跨界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还能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三是强化批判性思维:</p><p class="ql-block">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明辨是非”、“独立思考”。在AI时代,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我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分辨真伪、判断价值。这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分析、评估和推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针对主题报告的主题: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探索与思考。张老师从三个方面引导我们思考。</p><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跨学科:现状及问题</p><p class="ql-block">二、是什么:跨学科教学的本质</p><p class="ql-block">三、怎么做:跨学科学习</p> <p class="ql-block">(一)国家政策导向</p><p class="ql-block">1.教育强国政策,强国必先强师。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协同发展——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与生命大健康是关键。</p><p class="ql-block">2.国际跨学科/跨界教育经验:STEAM教育五大素养(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强调知识跨界、场景多元、问题生成、批判建构、创新驱动课程综合化学习。</p><p class="ql-block">※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文化传承素养</p><p class="ql-block">※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对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做了简要分析。</p><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这份报告吸纳了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追问“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并搭建框架、阐述内涵。</p><p class="ql-block">“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这5项素养的首字母均为C,故称该模型为核心素养的5C模型,这些素养简称为5C素养。</p><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5项素养既各有侧重。“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核心,包含的价值取向对所有行为都具有导向作用;审辩思维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认知能力,审辩强调理性、有条理、符合逻辑,创新强调突破边界、打破常规;沟通与团队合作侧重反映个体的社会技能,沟通强调尊重、理解、共情,合作强调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做必要的坚持与妥协。</p><p class="ql-block">5大素养又相互关联。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核心;创新离不开审辩思维,沟通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审辩能力能够提升沟通与合作的效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p> <p class="ql-block">对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三个方面做了重点阐述。</p><p class="ql-block">1、文化理解</p><p class="ql-block">2、文化认同</p><p class="ql-block">3、文化践行</p><p class="ql-block">1.文化:既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创造和保存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本身。即文化既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如典籍、文物等有形的产品),也是一种动态的人力创造的过程(如无形的思考和心理活动、行为习惯、文艺创作等)。</p><p class="ql-block">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集中承载中华民族语言习惯、风俗传统、思想观念和情感认同,能够凝聚中华民族基本精神和人格特质,能够被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等。同时包括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提供普遍性价值依据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方法。</p><p class="ql-block">3.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在认知层面对不同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共性与差异的认识和理解;在价值观层面认同并愿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在行为层面切实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这些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等。</p> <p class="ql-block">文化理解</p><p class="ql-block">1.概念</p><p class="ql-block">对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及其相互影响的体验、认知和反思。从文化自身的形态结构来说,不仅要理解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还应该理解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从文化的区域类型而言,不仅包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的理解,也包含对域外文化的理解。文化理解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践行的基础。</p><p class="ql-block">2.组成</p><p class="ql-block">(1)体验:包括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自身文化的体认,也包括个体在接触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或文化环境时,对该文化最浅显直观的感受和体验。</p><p class="ql-block">(2)认知:包括知识性学习和分析性认知。知识性学习是指通过学习,对特定文化现象和文化知识的理解;分析性认知是指对文化现象和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含义做出分析和解释。</p><p class="ql-block">(3)反思:即批判性反思,指对特定文化现象或传统进行批判性的反省和思考,并形成新的判断,是高度自觉的文化理解。</p><p class="ql-block">3.具体表现</p><p class="ql-block">(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充分的感受与认知;</p><p class="ql-block">(2)选择家乡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渊源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p><p class="ql-block">(3)选择我国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发展脉络及其背后突显的人文精神;</p><p class="ql-block">(4)选择域外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5)具有尊重多元差异的立场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对社会上常见的文化现象和相关观点做出评价与反思。</p> <p class="ql-block">文化认同</p><p class="ql-block">1.概念</p><p class="ql-block">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对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审美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行为或风俗习惯等的认可和接纳。文化认同既包括情感上自发的文化认可,也包括在高度理解和反思基础上理性自觉的文化接纳。</p><p class="ql-block">2.组成</p><p class="ql-block">(1)鉴别:指人们在接触不同文化观念,受到新的文化冲击,或所持文化理念与现实环境发生矛盾时,对不同文化观念的是非和适用性进行的比较和判断。</p><p class="ql-block">(2)接纳:是指对文化观念及生活方式等的接受,可以是自发的无意识的接受,也可以是理性思考和权衡后的选择。</p><p class="ql-block">(3)自信:是人们在对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对所属群体的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产生的坚定信念和情感认同。文化自信包含着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价值自信)。</p><p class="ql-block">3.具体表现</p><p class="ql-block">(1)接纳所在社群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风俗习惯;</p><p class="ql-block">(2)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p><p class="ql-block">(3)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具有坚定信念和情感认同。</p> <p class="ql-block">文化践行</p><p class="ql-block">1.概念</p><p class="ql-block">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对于其所选择和认同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原则等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加以实践、传承和改造、创新。这是从文化理解、文化认同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层面的过程。</p><p class="ql-block">2.组成</p><p class="ql-block">(1)实践:分为自发实践和自觉实践。自发实践是指未经思考的,或在外界影响下习焉不察、日用而不知的实操行为;自觉实践是指在理性自觉和思考基础上进行的文化实践,强调实践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p><p class="ql-block">(2)继承与传播:是指对体现一定价值原则和思维方式的文化产品、技艺方法和思想观念加以继承和传播,使之传递和扩散到更大范围,促成进一步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是指时间或历史意义上的代际之间的传递和继承;横向是指空间或地理意义上的传播和扩散,乃至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p><p class="ql-block">(3)创新:是指在文化实践和传承过程中,对已有的文化产品、工艺技能或方法以及价值理念加以创造性地改造、更新和诠释,以使其适应时代和社会的新需要。从内容上看包括物化产品的更新、技能方法的改造和思想价值观的创造性诠释等。</p><p class="ql-block">3.具体表现</p><p class="ql-block">(1)自觉遵循并积极宣传所在社群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风俗习惯;</p><p class="ql-block">(2)能自觉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p><p class="ql-block">(3)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并体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p><p class="ql-block">(4)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并掌握某种文化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5)能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得体地介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本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之举。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这在绝大多数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所体现。</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提醒我们:面对AI时代教育变革,我们要在遵循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p><p class="ql-block">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p><p class="ql-block">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p><p class="ql-block">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之一: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紧跟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以师资配备、生均拨款、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要素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和办学条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健全国家教材制度,统筹为主、统分结合、分类指导,增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完善教材编写、修订、审查、选用、退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p> <p class="ql-block">面对时代之问,要明确育什么样的人:卓越英才。</p><p class="ql-block">第一,培养什么人——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清华大学相关活动时就指出,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又指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p class="ql-block">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还特别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为完整。</p><p class="ql-block">习近平到清华大学考察时说,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p><p class="ql-block">第二,怎样培养人——把“综合协同育人”作为根本途径。</p><p class="ql-block">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把“综合协同育人”作为根本途径。</p><p class="ql-block">要牢牢抓好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国家意志,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保证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各门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全面启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统编教材,规范各学科国家课程教材的使用管理,坚决避免以本校课程教材、引进课程教材替代国家课程教材等现象,切实维护教材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激发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实施力,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p><p class="ql-block">要注重实践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要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己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第三,为谁培养人——把“四个服务”作为根本要求。</p><p class="ql-block">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要求。坚持“四个服务”,是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是统筹促进教育服务人的发展和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要求。“四个服务”揭示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p><p class="ql-block">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四个服务”作为根本要求,就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作为根本宗旨。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发展,发展教育必须把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当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公平、优质、多样、特色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要让人民群众在教育上有获得感,就要认真解决好当前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p> <p class="ql-block">到底该如何培根铸魂?</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给文艺界、社科界说的任务,他用了四个字“培根铸魂”,这是精神指标。为什么根要培?根有点斜了。为什么魂要铸?魂有点散了。总书记说应该追求作品的什么东西?第一是精神高度,第二是文化内涵,第三是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首次提出来的。他科学地将“培”、“铸”、“启”、“润”四种教育方式与根、魂、智、心四种教育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了系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观。总书记的“八字”育人观赋予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进内涵,对各大育人机构及单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培:不是拔苗助长,不是各类补习提高,就如土不给根以压力而是营养,陪伴着孩子的充实根系,以便在人生旅途中吸取养料,能适时打开触觉,把枝叶伸展得更高更远,纵横捭阖,睥睨天下。</p><p class="ql-block">铸:要淬炼成钢、吃得苦中苦、不是温室里的鲜花,而是搏击长空的雄鹰。不但淬炼身体使其茁壮,而且淬炼心志使其刚强。弘扬为民立命的生命价值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弘扬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p><p class="ql-block">启:不是灌输填鸭,不是枯燥的作业强化训练,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走向生活的生活教育,走向社会的社会教育,走向田间地头的劳动教育,走向“红绿蓝”的研学实践教育。</p><p class="ql-block">润:要雨露滋养,不是大鬼小鬼般摧残生命的分数名次排列,不是漠视兴趣、特长的非人文关怀的强制性学习,不是师生相互为用的功利主义对峙。</p><p class="ql-block">根:肌体之根,文明之根,家国之根。这些根终归属于生命之意义,即小我和大我的冲突与联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p><p class="ql-block">魂:可以理解为精神。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格,勇于奋进的家国栋梁。</p><p class="ql-block">智:“智”不等同于“知”,智慧、智谋、计谋、策略;智是活知活识,即能融贯知并从而打开聪敏之门,形成智慧和创新精神。因此,智包括生动活泼性、即融会贯通性、创造创新性。此三性依托前面的根、魂,完成人生乃至人类的使命和目标。</p><p class="ql-block">心:属于情感范畴,其意重在平衡和谐,幸福向上。</p> <p class="ql-block">全人教育是指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使学生在德(spiritua1)、智(intellectua1)、体(physica1)、群(socia1)、美(aesthetic)、事(career)、情(emotiona1)等方面通过学校教育能得到全面进步,成为一个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中国传统通识的全人教育主张培养博通的“君子儒”型人才,而不是“小人儒”,追求道德理性,重视道德修养,真正关注人的内在价值与尊严,实现个人充实而有光辉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全人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发展的完整性、统一性,追求各种教育影响在共时和历时层面的一致性,注重提出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系统行动方案。</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指出,跨学科教学基于横向关联学科共通概念的牵引,通过富有探究性、体验性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进行理解性学习,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吸收。</p><p class="ql-block">不是学科间知识的简单零散拼凑,而是基于跨学科问题的凝练与求解,进行横向知识的迁移,通过共通概念联系起来,引领学生多维度观察思考,多层次分析作答,寻找解题关键,从而进行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对跨学科教学涉及的问题,张老师逐一做了简要分析。</p><p class="ql-block">1.对人的认识</p><p class="ql-block">人生出场说明书</p><p class="ql-block">2.知识原理:感性、知性、理性</p><p class="ql-block">文化——天文历法 —汉字符文</p><p class="ql-block">3.教育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理念)一 教学观</p> <p class="ql-block">克里希那穆提在《重新认识你自己》一书中指出:“你自己,这个身为人的你究竟是什么?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东西可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你必须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端。”</p><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科学证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大约有96%都是潜意识的,只有4%是我们能够明确意识到的。</p><p class="ql-block">只有4%?你此刻一定会想:这不等于什么都不是吗?!这就是说,我其实对自己毫无概念……我根本就不认识我自己,我已经把所有的一切都忘掉或者排除了……我甚至无法发挥自己大部分的潜能……对于我的生活,我所能感知到的,其实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可怜的4%,难道只有这么一点点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这就对了!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认识,的确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与此相比,潜意识显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p><p class="ql-block">我们无法意识到的,正是远远超出了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部分。如果我们相信我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那我们可就大错特错了。不过,即使是那隐藏起来的部分,我们也是可以了解的。</p><p class="ql-block">所以,从今天开始,重新认识你自己!</p><p class="ql-block">请你展开想象,好像你从来都不曾认识自己,然后让你与自己重新相爱。还会有什么比这更有意思的吗?请让你完全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毕竟,现在的你已经知道了一个可能存在的事实:你其实只了解自己极少的一小部分。</p><p class="ql-block">请对你自己说:事实上我可能真的只认识4%的自己!我还有可能认识自己更多一些吗?还有多少是我尚未经历的,还有哪些是我尚未发现的?难道我不是早就一直认为,我还想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一些其他的东西吗?</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接受这个现实,那么从现在起,你就需要去做很多事。你的96%正在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探索,去接受,去经历。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感到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呢?请少安毋躁:有一个人,他很出色,心胸开阔,全面而富于变化,深刻且多姿多彩,你不认识这个人,其实,这个人就是你自己。从今天开始,重新认识你自己。</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宇宙观”?人类为了寻找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观察、探索和解析,主观构建的宇宙认知模型。</p><p class="ql-block">没有人类,就有宇宙;人类没了,宇宙还在。宇宙不需要“宇宙观”,宇宙也没有“宇宙观”,只有人类才有“宇宙观”。因为,没有宇宙观,人类就找不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就不能生存,人和猴子就没有任何区别,文明就无从谈起。思想家是缔造宇宙观的人,一个宇宙观变革了一个新时代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人类文明史上的五大“宇宙观”。</p><p class="ql-block">在人类文明史上,前后共出现了五大“宇宙观”,即“盖天说”、“地心说”、“日心说”、“绝对时空观”、“相对时空论”。</p><p class="ql-block">1、“盖天说”宇宙观。</p><p class="ql-block">“盖天说”是人类脱离灵长类动物,维护自己生存需求的初始宇宙观,这并不仅是人类观察自然所得,更是当时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所决定的。</p><p class="ql-block">人类感知时间后,和动物脱离,在生存中实现时空交会,逐渐形成时空概念,对宇宙自然最初的认知就是:大地是平板,天空是盖子。这就是盖天说。</p><p class="ql-block">“盖天说”是目视宇宙观,就是把人眼睛看到的样子描绘出来,是从个人的角度观察所得。呈现出天地人的结构,人立于天地之间,天大地大老子大。在“盖天说”时代,全人类都是一样的宇宙观,说明在文明初始,人类各大种族、部落相差不大。</p><p class="ql-block">2、“地心说”宇宙观。</p><p class="ql-block">“地心说”是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生存压力加剧,人类迫切需要拓展生存空间,突破“盖天说”,对宇宙重新审视和解释而形成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绕地球在转。</p><p class="ql-block">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托勒密“地心说”和东汉时期的张衡“浑天仪”,这两位了不起的天文学家,虽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宇宙模型。但不同的是托勒密是数学家,张衡是算术家,他们的学说都加入了复杂的计算功能,摆脱了人类凭借观察能力形成认知的浅层思维,但托勒密构建的是逻辑模型,张衡搭建的是实物模型。</p><p class="ql-block">“地心说”了不起的不仅是突破了视力所见,加入了逻辑计算,更加重要的是人类学会了用思想为自己的生存服务,人类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p><p class="ql-block">3、“日心说”宇宙观。</p><p class="ql-block">“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506年开始撰写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但被证明和接受是一百年后的事情了,要归功于伽利略和开普勒,他们在天文望远镜上的进步和对数学模型的修正。</p><p class="ql-block">因为宇宙观的改变是一个非常艰难和痛苦的过程,虽然“日心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提出,但让普通人接受“地动说”这个观念,远远超出了常人的认知能力。别说在中国明清时期,就是在今天,没有接受过初等以上教育的人,恐怕也难以说明白地球是怎么动的,因为这超越了“眼见为实”的朴素观念。假如地球是高速转动的,在地心说观念下,那人还能站稳吗?</p><p class="ql-block">“日心说”完全背离了视觉观察,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模型。在“日心说”宇宙观中,中国古人完全落伍,因为传统的算术运算与实践经验,不能支撑认知模式的突破。所以至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中国大地依然被“盖天说”和“地心说”所笼罩,普通人仍生活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幻觉中。</p><p class="ql-block">4、“绝对时空观”宇宙观。</p><p class="ql-block">“绝对时空观”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来的,他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颠覆了“日心说”模型,否定了太阳中心论,对宇宙做出了全新的解释。</p><p class="ql-block">牛顿的“牛”,那不是真牛,是宇宙顶尖的的牛。就拿微积分来说,现在的理工科大学生能学明白就很不错,但微积分这种雕虫小技只是牛顿为了研究方便而发明的一个数学工具。就“力”这个概念,在牛顿之前的人类数千年文明时间里,谁也不知道“力”是什么,什么是“力”,虽然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用“力”。但牛顿弄明白了什么是“力”,并能计算出力的大小,整个工业文明都是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p><p class="ql-block">5、“相对时空论”宇宙观。</p><p class="ql-block">“相对时空论”是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对宇宙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构建了新的宇宙观。</p><p class="ql-block">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普通人也弄不明白,但知道他是牛顿之后又一个了不起的神人。说牛顿是大神,爱因斯坦就是又一个大神。他推翻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引力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微观世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实不适用。牛顿搞清楚了什么是力,爱因斯坦搞明白了什么是物质,把物质和能量连接在一起。</p><p class="ql-block">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现代宇宙的边界是138亿光年,对错谁也不知道,只能是对的,因为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提出更为高明的宇宙解释。</p><p class="ql-block">爱因斯坦的神奇在于,一百多年过去了,他的理论到现在绝大多数普通人还是说不明白,因为理解不了。我们凡人真的不懂神人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有什么样的宇宙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类时代,因为“宇宙观”的根本目的就是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开启新的文明时代。所以一定是“宇宙观”在先,文明时代在后。而不是先有时代,后有宇宙观。</p><p class="ql-block">宇宙观是关乎人类时代的根本大观,当宇宙观改变了,人类时代就改变了,任何个人与族群的改变与不改变,和这个世界都没有关系。就譬如非洲大陆的原始部落,现仍在刀耕火种,但一点也不妨碍人类社会到了大信息时代。</p><p class="ql-block">“盖天说”开启了人类的采猎时代,人类脱离了动物,文明从此开始。</p><p class="ql-block">“地心说”开启了人类的农牧时代,人类活动范围空前加大,开始大规模创造和使用工具。</p><p class="ql-block">“日心说”开启了人类商业时代,大航海时代来临,文艺复兴助推西方文化全面苏醒,成为人类文明的火车头。东方文化开始腐朽,就是因为没有新的“日心学”宇宙观。</p><p class="ql-block">“绝对时空观”开启了人类工业时代,机器开始大规模替代人工,人力的作用越来越渺小。</p><p class="ql-block">“相对时空观”开启了人类核时代。人类在工具的帮助下开始上天入地,把触角伸向了远外太空。</p><p class="ql-block">人类的宇宙观是交织向前的,虽然地球上仍然原始部落处在釆猎时代,但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了核时代,并再也回不去了。</p><p class="ql-block">有什么样的宇宙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时代,人类文明不可能超越宇宙观而独自前行。因为失去“宇宙观”的指引,人类还不如盲人,不仅是摸不着象,而是根本找不到自己。</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对我国古人的宇宙观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做了简要阐述:</p><p class="ql-block">《易经》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思维方式。《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生存状态。它不是只从“天”的一方面来说的,也不是只从“人”的一方面来说的,而是从天、人两方面来说的,只有从天与人两方面着眼,才能将这二者的关系说明白。《易经》用乾、坤二卦来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天是宇宙万物的生命之源,大地是一切生命赖以存在生长的基础。《易经》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方式,充分注意到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这也是中国人总是先从总体上认识、把握事物,然后再加以细分的思维方式产生的认识论的渊源。</p><p class="ql-block">人尽管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其他万物,因为人是有生命的,是有思想的,这也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中,负有一种特殊的、神圣的使命。</p><p class="ql-block">其实,所有的学问,都是为了人的需要才发展出来的。从最古老的神话到后来的宗教,从宗教到科学,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艺术,无一不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种种需要、疑惑和问题而产生的。但是人类只是宇宙的一个很小很小的部分,宇宙是个大太极,人类只是一个小太极。所以,我们考虑任何问题,都应该站在宇宙的整体立场上,必须从整体思维出发,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做到全面周到。这就是《易经》和中国人思维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对河图洛书与数学思维做了自己的阐释。</p><p class="ql-block">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里的“圣人”指的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p><p class="ql-block">河图洛书的基本内容包括数字的排列,其中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河图洛书所表达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其基本功能是充当最原始的“太阳历法”。</p><p class="ql-block">《河图洛书》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 图形与符号的创新:《河图洛书》中的图形和符号系统,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几何学和符号学方面的创新思维。这些图形和符号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原理和哲学思想。</p><p class="ql-block"> 2. 数的哲学:《河图洛书》中的数的哲学思想,揭示了数字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认为数是宇宙的本原,而数字的变化则反映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这种思想对后来的数学和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3. 数学模型的构建:《河图洛书》中的数学模型,如九宫图和五行图等,为古代中国的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这些模型不仅在数学上具有重要价值,还在天文、地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人类的视觉存在缺陷,即会有视错觉。视错觉或称为网纹阴影错觉,从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的Edward H. Adelson教授发表惊人的检验员阴影光学错觉实验开始引发世人关注。</p><p class="ql-block">视错觉是指当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不当参照或自身心理因素等形成的错误感知。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眼睛接收到的光线信息和我们的大脑解释出来的图像之间存在差异,导致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实际情况不符合。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经常让人对自己的眼睛产生怀疑。</p><p class="ql-block">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系的Edward H. Adelson教授发表的惊人的检验员阴影光学错觉实验是视错觉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这个实验通过一幅带有明暗方块的棋盘图像,展示了人类视觉系统在处理阴影和亮度对比时的局限性。在这个实验中,棋盘的一部分被一个圆柱体遮挡,导致被遮挡区域的方块看起来比未被遮挡区域的方块颜色更深。然而,事实上,这些方块是完全相同色阶的灰色。这个实验揭示了人类视觉系统如何根据周围环境来调整对物体颜色的感知。</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说,在偌大的世界上,我们常常有种孤独感,因为我们不仅难以找到灵魂契合的朋友,有时候甚至都无法看清自己。猜测复杂的人心,几乎成为世界上最难的谜题。然而,美国心理学家维琴尼亚·萨提亚却指出:虽然人心难测,但我们能够通过某些方法读懂他人,找到最真实的自我。</p><p class="ql-block">萨提亚所提出的方法是冰山理论。</p><p class="ql-block">在萨提亚看来,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人们常常只能看到露在水面的一部分——行为,水面之下还有应对方式、感受、观点等被忽视的内在。如果我们能够揭开冰山的秘密,走进更深层次的自我,那么我们就得到更多的能量和生命力,能更好地和他人沟通。</p><p class="ql-block">萨提亚将内在的自我分为六个层次,由浅至深分别是:行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p><p class="ql-block">行为是冰山理论中露在水面上的部分,是我们直接能看到、听到、触摸到的内容,也是最直接引起我们情绪的内容。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应对行为感到满意,那么我们会尝试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通过遗忘、否定来避免面对这些行为。比如,我们下决心减肥,却忍不住吃了一顿高热量食品。当别人关心我们的减肥效果时,我们可能会隐瞒这件事情。</p><p class="ql-block">感受是一种情感体验,有些感受很微弱,有些却很强烈,后者会给我们的行为带来影响。比如,我们看到一朵美丽的花,可能会出现片刻的喜悦;当我们看到心爱的恋人时,可能会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感受都会被人接纳。不被接纳的感受,如嫉妒、仇恨、愤怒等,或许会被压抑、遗忘、隐藏。</p><p class="ql-block">观点是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态度和认知,是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结合现有的经验而产生的想法。观点和感受是一对好兄弟。一般来说,当我们产生某种感受时,脑海中随之出现某种观点。比如,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时,我们不仅会产生积极的感受,还会生出一个念头:“这朵花真好看!”有些观点一闪即逝,如我们对花的评价;有些观点却根深蒂固,甚至指导我们的生活,如“甜豆腐脑比咸豆腐脑好吃”“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高”等。</p><p class="ql-block">期待是我们对某件事情或对某个人的憧憬。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希望发生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想要别人为我们做什么。比如,“我希望自己能够考上重点大学。”“我希望今晚能吃到美味的晚餐。”“我想要中大奖。”并不是每份期待都能变成现实,而对某些人来说,那些意义深刻又无法实现的期待渐渐变成了心结。比如,有些人从小就期待能够得到母亲的关怀,但母亲却是个冷漠、自私的人。长大后,这种不被满足的期待变成了一种内驱力,促使他们做出某些行为,如找年龄较大、能照顾自己的人做女友,以实现自己童年的期待。</p><p class="ql-block">渴望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营养。萨提亚认为,人类普通的心理需要有:爱、自由、尊重、价值、关注与接纳。人类有两种方式满足自己的渴望,一种是从亲密的人身上获得,如家人、恋人、朋友等;另一种是自我满足,如自己爱自己,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接纳自己等。第二类人大多拥有健全的心理机制,能释放强大的心理能量。</p><p class="ql-block">自我是冰山理论中最深层次的内容,也是自我的核心,决定“我是谁”。自我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能量,一个能发现、接纳自我的人,往往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维持内心的和谐和稳定。而一个无法发现自己最真实面貌的人,常常会给自己做出负面评价,也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p><p class="ql-block">如何将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呢?我们需要“看到”——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渴望、期待等,察觉那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内驱力,找到真实的自我;学会分析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信任的,进而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沟通模式。</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一个观点:宇宙秘密——用能量、频率与振动来思考!</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声音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为什么光波的震动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颜色感知?为什么通过不同的振动频率,水和沙会产生美丽的图案?当我们打开收音机而我们最喜欢的歌刚好在播放时,又或者是我们安静的坐着听雨时,我们能感觉的到它。</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聆听树林间的风时,会有这种明显的宁静感,也就是当我们沉浸在安静中,以及另一种生机中时都会有一种相应的感觉升起。</p><p class="ql-block">毫无置疑声音跟我们的身、心、灵有着很深的连接,与之产生共振。但到底声音是如何运作,并治愈我们的呢?</p> <p class="ql-block">科学早已揭示: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转变而运作。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说明:物质的本质就是能量。</p><p class="ql-block">对于一个人而言,他的能量级起伏跟心境有直接相关。</p><p class="ql-block">美国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曾提出过“能量层级论”:一个人的能量层级越低,情绪就越低落,越容易陷入内耗;能量层级高的人,往往热情洋溢、乐观积极。</p><p class="ql-block">美国心理学家霍金斯创造的心理能量层级图谱,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秘密——正能量和负能量相互转换的金钥匙是——勇气。拥有勇气之前,人们的心理能量中负面情绪占大部分,只有获得了勇气,人们的情绪才会逐渐好转,才会迎来爱、信心、平静、喜悦等正面情绪。</p> <p class="ql-block">禅宗认为心灵的执著有两种类型:“我执”与“法执”。“我执”是将主观的“我”视为有主宰之力且恒常存在的实体,心灵执著于“我”;“法执”则将外在于“我”的客观事物或原理视为有主宰之力且恒常存在的实体,心灵受到诸种“非我”之物的牵绊与影响。</p><p class="ql-block">不同人群之间只要能够对话,就意味着双方都有这个需要,有问题要协商解决,但是成见在,对话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增加敌意,结果适得其反。有的时候,双方其实都有和解的意思,彼此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一碰到一起,话不投机,彼此都有委屈,鸡同鸭讲,越讲火气越大,说还不如不说。佛家有个概念,叫“我执”,大概可以理解为成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双方的立场和敌意,都是我执,只有将它们丢开,对话才能进行下去,彼此间才能真的互相明白。</p> <p class="ql-block">(二)知识原理:感性、知性、理性</p><p class="ql-block">感性、理性和知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三种基本能力,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感性是基础,它提供了直接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理性是抽象化的思考方式,它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性则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提供了更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正确地运用这三种能力来处理问题并做出决策。</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徐文兵关于汉字、中医的相关观点,向我们推荐了《字里藏医》这本书。</p><p class="ql-block">文言汉语本来是成熟语言,言简意赅,一字一意。可惜所谓的白话文运动把汉语推回到幼稚阶段,用两个字组成的同义词(字)、近义词(字),甚至是反义词(字)取代原来的一个字。啰里啰唆不说,可恶的是,经常这么用,让后世之人模糊了近义词之间的区别,互相取代乱用,甚至把反义词当同义词用,导致汉语失去了严谨的内涵,使得人们交流时出现诸多歧义,更让人们在阅读古籍时出现偏狭,最终使不少人的思想变得浅薄、粗鄙。</p><p class="ql-block">比如说“身体”,在今人看来这是两个字组成的一个词,含义也只有一个。其实,身和体是两码事。身指身躯、躯干,体指肢体、分支。身是主干,体是附着于主干的外延分支。身是本,体是末。搞清身和体的含义不同意义很大,往大了说,事关生死。</p> <p class="ql-block">人在年轻的时候精血充足,身有足够甚至是多余的气血,自然会向四肢流动。小孩多动,青年喜奔。《黄帝内经》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而人到了五十岁,年过半百,就会出现动作皆衰的现象,就是老百姓说的“人老先老腿”。</p><p class="ql-block">“动”指腿脚发力。动的繁体字是“動”,其中“重”指脚踵,脚后跟发力,腿脚才能动起来。“作”指手指活动,手工劳作才有了“作品”“作坊”。胳膊发麻、萎弱,手指拘急痉挛,甚至不由自主地颤抖、不能自持,都是一个人衰弱的表现。动作皆衰就是体衰,健康的人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奥秘在于身强促成了体健。所以“强身健体”一词的顺序很重要,先有强健的身躯,才会有强健的肢体。</p><p class="ql-block">健好身并不容易,要学的要点不少。首先要调整呼吸,注意呼吸的节奏、频率、深浅。现代人焦虑急躁,坐在办公室长吁短叹的人不少,打游戏、赶进度上气不接下气的人更多。绝大多数人意识不到呼吸之间会有停顿,这个停顿就是“息”。这个息出不来,人就永远不会得到休息;这个息越长,人的气血就越充盈旺盛,能量释放出来后再行为做事,人才有出息。</p> <p class="ql-block">其次要调心,放弃后天的强迫意识,回归自然本能的状态,让自心做主,元神出现,以恢复代偿和自愈功能。</p><p class="ql-block">再次要四肢不动,或者做特定姿态、姿势,柔和缓慢地运动,以符合或诱发内心的活动。如果没有调息、调心的配合,健身很容易就变成健体,打太极拳变成了做太极操,自发本能的活动变成了表演的套路,练拳不成的多,练出一身病的倒不少。</p> <p class="ql-block">“健”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建”相同,含义相近。“建”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yJn),有引出的意思;从聿,意为律。《说文》:“建,立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建”的背后就是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意思,比 如“腱”是坚韧有力的筋,腱子肉就是绷紧发力的肌肉;“犍”是力大无穷的公牛;“键”是金属制作的坚固有力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等。“健”从人从建,含义是有力的。《增韵》:“健,强有力也。”可以作形容词,比如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健卒十人。”鲁迅《悼杨铨》:“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p><p class="ql-block">“健”也可以作副词,含义是有力地,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美、健硕等。“硕”是块头大,“健”是有力量。在使动用法中,“健”可以作动词,含义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健身、健体、健胃,等等。很多人胃肠蠕 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咽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用消食化积的药物,或者予以点穴针刺,能够使胃肠得气有力,生动活泼起来,所以叫 做“健胃”。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健”的反义词应该是“痿”或“废”吧,蔫头耷脑、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一类的。</p><p class="ql-block">“康”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尔雅·释宫》云:“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古人命名一路畅通为“道路”,一分为二有分岔叫做“歧”,十字路口通达四个方向叫做“衢”,通达五个方向就叫做“康”,通达六个方向叫做“庄”,通达九个方向叫做“逵”(馗)。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义就是有路子,行得通。</p><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的“康泰”,就是人体的经络上下交通,五路旁达的意思。而“康宁”就是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心中的意思。“康”的反义词应该是“塞”、“阻”、“绝”、“断”,反正就是不通。总而言之,中国人对身体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就是说,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p><p class="ql-block">心理、精神健康不但要有心气、有动力,还要想得开、想得通。现在大多数神志病的患者,不是没心气,压抑过度,丧失欲望,干什么都没意思,包括活着,就是想不开,钻牛角 尖,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不是不健,就是不康。</p> <p class="ql-block">三、怎么做:跨学科学习</p><p class="ql-block">(一)精神自觉</p><p class="ql-block">(二)基于文化内核的跨界学习</p><p class="ql-block">(三)学会反思</p> <p class="ql-block">(一)精神自觉:</p><p class="ql-block">①信念(笃信):内在潜意识,转变认知</p><p class="ql-block">心理联想律(休谟难题):科学假设是基于心理联想律的逻辑。</p><p class="ql-block">转变认知,反思假设</p><p class="ql-block">从他者说——我怀疑——我去验证、行动</p> <p class="ql-block">如何转变认知?张老师总结指出,转变认知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即,身份与符号,经验与智慧,欲望与能力,需要与想要,成功与成长。</p><p class="ql-block">身份与符号:明确个人身份,理解符号背后的意义。</p><p class="ql-block">经验与智慧:积累经验,提炼成智慧,指导未来行为。</p><p class="ql-block">欲望与能力:平衡欲望与能力,确保欲望在能力范围内。</p><p class="ql-block">需要与想要:区分实际需要与主观想要,做出合理选择。</p><p class="ql-block">成功与成长:追求成功同时注重个人成长,实现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所说的“活出别人心中的成功,活出自己的成长”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成功与实现个人成长之间的微妙平衡。</p><p class="ql-block">在社会中,人们往往根据一定的标准和价值观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功。这些标准可能包括职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活出别人心中的成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满足社会的期望和认可。这有助于建立自信,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p><p class="ql-block">追求别人心中的成功,可以作为一种外在动力,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和进步。这种动力可以来源于家庭、朋友、同事或社会的期望和赞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分追求外在的成功可能会导致忽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成长。因此,在追求外在成功的同时,也要保持对内心的关注和倾听。</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独特的需求和价值观。活出自己的成长,意味着要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和成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p> <p class="ql-block">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活出自己的成长,意味着要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p><p class="ql-block">活出自己的成长,最终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当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去生活、去工作时,我们会感到更加充实和幸福。通过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成就感和满足感。</p><p class="ql-block">在追求外在成功和内在成长之间,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的方式。这意味着:</p><p class="ql-block">既要关注社会的期望和认可,又要保持对内心的关注和倾听;</p><p class="ql-block">既要追求外在的成功和成就,又要注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p><p class="ql-block">既要满足他人的需求和期望,又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p> <p class="ql-block">②理想(愿力):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将个人信念与社会国家发展相结合</p><p class="ql-block">同频共振:发宏愿、树理想、勇弘毅、</p><p class="ql-block">提升人生境界:小我—大我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心在哪里?初心是什么? 张老师说,“初心”并不是一个物理实体,因此它并不位于身体的某个具体位置。初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人最初的意愿、目标或信念,是驱动人们行动和决策的内在动力。</p><p class="ql-block">在心理学上,初心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目标和内在动机紧密相连。这些心理元素虽然与大脑的活动有关,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物理实体,而是大脑处理和存储信息的方式和结果的体现。</p><p class="ql-block">因此,当我们谈论“初心”时,我们是在谈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信仰体系,而不是指身体的某个部位。初心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挚、最纯粹的愿望和追求,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实现自我价值。</p><p class="ql-block">教师的初心,是点燃知识之火,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是培育品德之根,让学生成长为有德之才;是挖掘潜能之钥,开启学生无限可能的大门;是助力成长之翼,让学生翱翔于广阔天地。他们怀揣着这份初心,用爱心、耐心和智慧,浇灌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引导他们探索未知,勇敢面对挑战。教师的初心,是他们坚守教育岗位的信念支撑,是他们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更是他们为学生成长成才无悔奉献的永恒誓言。</p> <p class="ql-block">③责任(行动):责任使命</p><p class="ql-block">去创造:承担个人责任,肩负社会使命,不空想,实际去行动,知行合一</p> <p class="ql-block">去创造,是每个人在时代洪流中应秉持的积极态度。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承担个人责任,勇于面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后果,更要肩负社会使命,将个人的发展融入社会的进步之中。</p><p class="ql-block">不空想,意味着我们要摒弃虚幻的幻想,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实际去行动,是将想法转化为现实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p><p class="ql-block">而知行合一,则是将知识与行动紧密结合,让智慧在实践中闪光,让行动在智慧的指引下更加有力。</p><p class="ql-block">总之,去创造,就是要我们以实际行动为笔,以责任和使命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二)基于文化内核的跨界学习</p><p class="ql-block">1.语文:汉字与艺术</p><p class="ql-block">2.数学:象、数、理、文,如走马灯数</p><p class="ql-block">3.科学:生命观、大健康观</p><p class="ql-block">自我提升:心智模式、生命规律</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指出,在以往的分科教学中,学生在某一学科课程中主要是系统地学习本学科的特定知识。分明的学科界限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封闭的,其学习经验无法较好地与现实世界相连接,不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创造。2014年,我国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概念,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学科统整与跨学科教学均立足于培养学生在复杂社会情境中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主张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教学,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超越学科界限进行思考,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实现发展创造。在此背景下,开展学科统整与跨学科教学等领域的相关实践是需要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学习是基于跨学科意识,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跨学科学习既是一种以跨学科意识为核心的课程观,又是一种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还是一种以综合主题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特殊课程形态。</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提倡多门学科的参与,共同面对学习目标,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问题探究与学习,以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构成了新的挑战。</p><p class="ql-block">跨学科教学中,很多时候采取主导学科与辅助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导学科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科可以作为方法与手段。跨学科融合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实现真正融合,很多时候,虽然把多学科内容组合起来了,却貌合神离,像是大杂烩、大拼盘。跨学科教学并不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堆砌在一起,而是寻找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点,使学科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解决这个具体又现实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以大概念进行统摄。大概念可以发挥关联点的作用。每个学科都紧扣大概念进行设计,使各个学科的知识有一个内在的统一性,从而实现学科之间的真正融合。也就是说,多学科融合课必须有一个需要集中解决的核心问题,然后围绕着这个中心(大概念)来组织各学科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课程,除了教师基于学科课程自主整合而成的课程形态之外,比较常见的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STEM课程、项目化学习等。</p><p class="ql-block">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种跨学科课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生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从实践中获取体验。</p><p class="ql-block">STEM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种重实践、跨学科,区别于传统的注重书本知识的单一学科教学的教育概念,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孤立地传授学科知识的做法,强调跨学科学习,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转而面向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或项目,探究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注重培养综合性人才。</p><p class="ql-block">项目化学习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问题(称为驱动性问题),借助多种资源,从跨学科视角,在一定时间内创造性地解决多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形成一定的学习成果。这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模式。</p><p class="ql-block">项目化学习基于目标与大概念引领,首先梳理项目任务,再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然后检测验证评价学习成果,最后进行反思。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创造出一套能解决问题的可行的产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项目化学习基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实操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学生等可以相互协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p><p class="ql-block">项目化学习增加了学生探索大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厘清大概念,探索跨学科知识网络。</p><p class="ql-block">教师不再把零碎的知识与技能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而是通过大概念,统领起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梳理和探寻大概念是跨学科教学的要害,要根据大概念的特征进行梳理,厘清跨学科教学的大概念的内容是什么。大概念是指向跨学科中的每一个学科的概括性概念,能够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整合。这需要教师对不同学科的知识都有理解,具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这依赖于教师对学科大概念具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跨学科大概念的梳理与概括。跨学科大概念是各学科知识联结与整合的基点。分散的学科知识在大概念统帅下达到结构化。</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学习不仅关注对主题所依托学科知识创新整合,还关注依托学科向外(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的张力、生成和内在有机联结,关注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问题解决素养。而跨学科教学就要围绕跨学科学习,凸显主学科牵引和学科聚焦,围绕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在学科教师的有机合作下展开。主学科牵引就是要发挥主学科的组织、协调和综合功能,学科聚焦就是要发挥学科教师的专业性,学科交叉和融合则是在主学科的牵引下,围绕主题的学科教师的合作。</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教学必须围绕着跨学科学习开展,因为跨学科学习的逻辑就决定着跨学科教学的逻辑。但并不是说,跨学科教学必须按照跨学科学习展开,而是说跨学科教学要围绕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的表现、需求和规律设计,即“以学定教”。</p> <p class="ql-block">学段特征决定了跨学科教学的张力。学段特征和要求是学生发展阶段性的重要表达,而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尤其是知识储备情况)则决定了主题可开挖的广度(跨哪些学科)、深度(各学科的进入程度)、复杂程度(交叉与融合逻辑)、难度(学生学习的挑战性)。由此,跨学科教学的张力也被确定,主学科教师的牵引度(综合度和跨度)和相关学科聚焦度和合作(维度和深度)程度也得到明确。在此基础上,对于主学科教师而言,需帮助学生打开学科的边界,构建一条向外(他学科)探索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学习的自主性决定了跨学科教学要以“导”为主。跨学科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关注学生探索欲望和想象力的唤醒,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学科聚焦与学科融合,进而形成基于学科综合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则起着引导作用,而非真正实施者。以指导和支持身份出现的教师,所起的作用重在“导”——策划(整体方案和流程)、引导(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支持(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方法、资源和智慧支持)。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学生的合作者进入跨学科学习。</p> <p class="ql-block">学科的聚集性决定教学的专业性。跨学科学习必然涉及进入具体学科,在具体学科领域,学生必然会遇到新知识、新方法相关的问题,其中不仅涉及进入的深度,还涉及多种关系的处理问题(与主题的关联性、知识的运用等),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基于主题的理解和整体部署,依据学期和学段特征对知识进行创新组织,并从学习方法、内在逻辑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持。第四,学科的交叉性与融合性决定了跨学科教学需要多学科合作。显然,跨学科学习的整体框架设计最终指向学生的学科知识融合能力、交叉水平和多学科综合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要从学科聚焦走向学科交叉与融合,就需要在主学科教师的组织下,多学科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合作。</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学习是立足主学科,围绕主题并基于生成路线向相关学科的探索。因而跨学科教学就是在主学科牵引下,多学科有机分工与协作,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提供指导与支持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主学科牵引下,跨学科学习教学团队的构建。跨学科学习既要立足主学科,又要凸显所跨学科的专业性;既要基于系统、综合的视角审视主题,又要凸显问题解决的专业性。跨学科教学因循这一要求,应立足主学科的设计,这就要求主学科教师基于专家指导和教师的合作,明确可以跨的学科,进而向涉及的学科教师发出邀请,将主题呈现给教师,并且将跨学科的具体要求传递给具体学科教师。而具体学科教师则采取接单或响应模式,接受分工并提出改进意见。可以由作为牵引学科的主学科教师负责统筹,基于主题的需要、具体的分工和合作要求,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p> <p class="ql-block">学科教学团队要基于总体框架和要求,针对不同学段的学情和具体部署,采用学科独立设计与整体调整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知识图谱(地图),勾画出延展学科的网络图,并形成对各图谱的解释。同时,形成明确的操作指南,基于生成性要求形成接口、接入方式、路径、具体的产品要求和过程要件。在此基础上,基于可视化的原则,推动总体框架和分学科框架的明晰化。</p> <p class="ql-block">基于分工的多场域指导。基于合作的集体指导,解决跨学科学习的面上问题(整体策略)和重难点问题,确保跨的结构性和科学性。基于学科的具体指导,确保学生在所涉领域学科的准确性和深入性;基于对话与个别指导(或参与),针对性地解决跨的具体问题。通过多场域的指导,高水平高质量地推动跨学科学习活动的开展。此外,要基于学生的多维度画像,立足学科和合作开展评价与反思,改进整体方案和学科方案。</p> <p class="ql-block">毋庸置疑,“跨”是基本思维和基本部署,但进入具体学科就需要聚焦,而这种聚焦则是主学科教师之所不能的,它需要所在学科的教师发挥专业性,基于主题进行学科知识创新组织与开发。当然,这种聚焦并不是唯学科,而是要基于主题,凸显所在学科向其他学科的延伸(即基于生成路线建立与相邻学科的接口)。</p> <p class="ql-block">领取学科任务,确定学科地位与实施路线。学科教师要基于跨学科教学的整体框架,明晰学科与主题的粘合机理、学生学习探索深度、与相邻学科的对接机理等,进而明晰跨学科教学中本学科的目标设定、内容供给、评价指标和观察点,形成对本学科的详细规划。立足专业之专,在于教师基于对跨学科教学主题和整体方案的理解,在于推动单学科教学方案的科学化,在于保证具体学科知识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讲通讲透。</p> <p class="ql-block">学科问题的专业解决。鉴于跨越所遇到的知识不确定性(可能超出学生当时所在本学科的知识水平),学生所接触的专业问题(教师所提供和指引的)就需要得到专业的解答。学科教师要立足主题,结合学情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组合,选取有利于跨学科和联结的部分(因素),并进行适当的挖掘,进行专业的组合和设计,使之能够基于生成和交叉的对接,以帮助学生顺畅地进入专业领域。同时,学科教师在合适的深度和范围内帮助学生解决常见的专业问题(或引导学生基于既有的学科知识进行推演等),与学生基于对话、合作探讨来解决个性化问题,为实现知识交叉和融通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围绕主题的学科之间的接口问题。跨学科不仅包括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跨,还包括主学科所涉及的其他学科之间的互跨。因此,学科教师要基于主题和整体教学框架,将本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创新整合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与主学科、其他学科的接口,进而实现一对多的互跨,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立足主题实现互跨。因此,接口需要单独开辟,又需要基于合作进行接口修正。</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的主题报告应该给我们以思考!</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跨学科?</p><p class="ql-block">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采用的是分科教学的模式,其优点是让学生能够利用较短的时间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进而建构知识结构和体系,同时获得学科体验、经验和情感。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以小学数学为例,如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觉得数学冰冷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割裂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导致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无法灵活利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性处理。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小学数学跨学科不是对分科教学的否认,而是对原有学科教学的升华,是希望学生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方法和思想等前提下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创新性思维。</p> <p class="ql-block">为哪个学科跨?</p><p class="ql-block">跨学科教学既可以是基于某个学科的深化拓展,也可以是打破学科界限的全面融合。跨学科教学强调打破学科壁垒,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鼓励学生跳出单一学科的思维模式,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然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几乎等同于一般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看不出学科主次。小学数学教师在谈“跨学科”时要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立场,借鉴和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以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性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要跨什么内容?</p><p class="ql-block">《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跨学科”时,除了多次用“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他的“跨学科”出现时分别与“问题”“主题”“应用”“知识与方法”“项目式学习”“实践”“背景”“思维等搭配。可见,跨学科主要“跨”在以下方面:一是在情境、背景等方面跨学科;二是在知识、方法、思维等方面跨学科;三是在实践应用中跨学科。对小学数学学科来说,跨学科内容的选择应当紧扣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以期让学生以综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图形变换时,可以结合美术中的图案设计,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理解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这样的跨学科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跨到什么程度?</p><p class="ql-block">跨学科有不同层次和水平。跨到什么程度,要考虑跨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确保跨学科学习既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跨学科教学的程度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和教学目标合理设定。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跨学科活动开始,如借助语文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随着年级的提高,跨学科教学可涉及更多复杂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解决跨学科问题深入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跨学科教学应侧重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中的实际问题。此外,跨学科教学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教师在设计跨学科教学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取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观念理论上适用于学校教育中的所有学段,但各学科在实际考虑如何系统设计并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存在师资力量难以应对课程需求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教师跨学科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均有待增强。</p><p class="ql-block">从师生跨学科思维的意识与能力现状看,教师方面有更多问题需要重视。由于学生正处在学习状态,大多具有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所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各学段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意识尚薄弱,需要各学科教师时常通过跨学科主题探究示范教学进行启发与引导。因此,教师不仅要有跨学科教学的意识,还要有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教学中,遇到涉及教材内包含有其他学科知识方法的内容,甚少研究和讲解;在评议公开课时,认为跨学科部分的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科主题,应当略去不谈;对要借助本学科之外的知识方法才能深入理解的知识与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深化教师关于跨学科学习意义的理解。首先,跨学科学习可促进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意义与作用的理解。学科深度学习不仅要理解学科知识内在的纵向与横向关系,也要理解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关系,才能从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中看到知识的功效并进行完整的知识关系建构。其次,跨学科学习可提升学习者创造性思维能力。发现规律往往就是揭示知识间的内在关系,大量发明、发现和创造与跨学科知识关系的揭示高度相关,而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习者跨界思维意识与能力的主要时机。再其次,跨学科学习是推进全学科协同育人的重要方式。跨学科学习可以促进各学科在精神与思想层面的交融互通,从而可使学习者产生知情意心理共鸣,实现全学科协同育人目标。</p> <p class="ql-block">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优化时代新人培养方式,各学科教师都有必要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不断增强个人跨学科教学能力。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中和其他学科相关的问题与拓展性学习材料,通过适当分析与讲解引导学生予以必要关注。其次,在讲解与某学科知识存在关联的本学科知识和问题时,应腾出时间与精力进行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思考。再其次,须与本学科教研组内教师协作,拟定每一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以及考试测评中要编选的跨学科性质的试题。跨学科教学中援用其知识与方法时,应反复考究确认无误,多征询相应学科专业教师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实践磨砺,集中体现在对学习过程方案进行的精心设计和对学习目标进行的科学定位。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方案,可以选择一个较复杂的真实问题,教师可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将问题置于已学的各学科知识与方法体系中进行综合思考,通过命题变更把问题转化为可解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应有科学的目标定位,一般要重在指引学生认识学科间的知识关系,概括各学科方法在思想层面的一致性,使不同学科的思维经验相互融会,形成可统一众多认识、处理大量问题的科学思想观念;重在指导学生感受学科思维的规律与意向,感悟学科求真的方式与特征、唯美的意向与风尚,进而归结各学科思想观念在精神层面的一致性,使不同学科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可相互贯通,形成可激发心智内力、促动创意思考的科学精神观念。</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教学的水平可以从形式、过程和目标三个关键维度予以审视和反思。</p><p class="ql-block">首先,从形式上看,跨学科一定要有“学科跨界”。没有学科跨界,教师的实践依然是单学科,就不能称之为跨学科。</p><p class="ql-block">其次,从过程来看,跨学科一定要有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互动。正是因为相关学科的知识之间存在互动,才能生动真实地体现出学科间的关联性与协同性。</p><p class="ql-block">再次,从目标来看,跨学科一定指向问题解决。漫无目的的跨学科不可能表现出学习的意义,而正是由于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才需要跨越相关学科知识边界,发挥不同学科知识间的协同作用,进而实现预期目标。</p> <p class="ql-block">聆听了张老师的主题报告,我们明白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新方案的语境中,首先是一种课程形态。如同研究性学习曾经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一个“特区”,跨学科主题学习,包括某些学科课程标准明确的综合实践,是学科内综合学习的一个“特区”。</p> <p class="ql-block">聆听了张老师的主题报告,我们明白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镶嵌在学科知识体系内部的课程模块。新方案语境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科的,属于“学科+”,有着鲜明的学科立场。</p> <p class="ql-block">聆听了张老师的主题报告,我明白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主题统摄的课程。《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内容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出“在突出上述主题的同时,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尽管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新课标,但我们可以从新课标的表述中揣摩出主题的意义性。主题的价值导向,正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课程育人的聚焦所在。</p> <p class="ql-block">聆听了张老师的主题报告,我明白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整合性的知识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不是碎片化的,而是整体性的,是多个学科“养料”合成的一个课程模块。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跨”意味着越过学科边界,“跨”是两个或多个学科主动作用建构成一个新的整体,而不是多个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拼盘”。</p> <p class="ql-block">聆听了张老师的主题报告,我们明白了,跨学科学习要注重多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这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10%课时不同于90%课时的地方。方法论的知识也是重要的知识,世界本身是整体的、复杂的,只是我们习惯用分割、孤立的方式来认识它,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常常不适应,尤其是不适应它的变化。现在用10%的课时培养学生复杂思维的能力,应该“种瓜得瓜”。“复杂性”这个词意味着“被连接”“编织在一起”。法国著名哲学家埃德加·莫兰关于整体性思维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有意义的。复杂性思维重在用“连接”的方式,多学科聚焦同一问题,就是用“连接”的方式解决问题,重在培养整体性、复杂性思维。</p><p class="ql-block">聆听了张老师的主题报告,我们明白了,跨学科学习要注重主题意义的体悟。主题都是有价值意蕴的,仅从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表述看,一些主题范畴指向“养成爱书、爱文具的好习惯”“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都包含了明确的育人要求。因为是在“做事情”过程中体会到的,所以其价值不仅在“知道”,而且在“领悟”。怎么证明学习目标落地了呢?其主要的方式是表现性评价。崔允漷教授等提出:“评价表现化,即以表现评价为支架引领并考量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实践,让核心素养培育过程‘可视化’。”从案例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基本围绕事情(东西)做得怎样、怎样做成这个事情(东西)而进行的。</p><p class="ql-block">聆听了张老师的主题报告,我们明白了,中小学教师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提升,</p><p class="ql-block">不能靠一时热情,缺乏持久毅力;</p><p class="ql-block">不能图新鲜刺激,忽略深层价值;</p><p class="ql-block">不能凭主观臆断,不顾客观实际;</p><p class="ql-block">不能贪快速成功,忘却稳健步伐;</p><p class="ql-block">不能因他人言论,动摇自己信念;</p><p class="ql-block">不能只求表面光,不顾内在实质。</p><p class="ql-block">不能因一时便利,牺牲长远利益;</p><p class="ql-block">不能凭片面信息,做出草率决定;</p><p class="ql-block">不能求速战速决,忽视细节质量;</p><p class="ql-block">不能因个人喜好,偏离公正原则;</p><p class="ql-block">不能遇挑战阻力,便绕道而转向;</p><p class="ql-block">不能因小有成就,便忘初心使命。</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刘晋江 刘金元</p><p class="ql-block">文字摘录:寇永鹏 闫玉枫</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张俊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