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流年似水,一晃儿54个春秋已悄然而逝。回首来路,风雨兼程,苦辣酸甜萦绕心怀,如果说要总结一下的话,内心那个最坚定的声音就是:奋斗的人生最美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奋斗贯穿求学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1年正月初八,我出生在望奎县最偏远的东升乡一个小山村里,上面三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重男轻女的父亲在我出生的时候正在村西头张瞎子家看纸牌,当他听说妈妈又生了一个丫头片子的时候,气的连家都没回,继续打他的纸牌。直到三年后弟弟出生,他才乐颠颠地跑到供销社买了一土篮子奶粉,喂给他宝贝儿子,也终于有了有儿子不能“绝户”的满足与幸福。也不能单怪父亲,那时候整个社会风气都这样,尤其是在农村,种地及日常生活都完全依赖人工,没有男劳力生活真是很艰难。人们普遍的认识是,凡事都可着儿子,因为儿子将来能养老,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而女儿将来要嫁给别人家,则是赔钱货。所以连供孩子上学这件事,他们也是优先供儿子的。他们认为供女儿没用,将来嫁人也是上别人家挣钱去了。好在我上学的时候,一直成绩优异,倒也没少给他们长脸。尤其是父亲,当时是屯子的党小组长,一到公社开党员大会的时候,碰到公社书记(我和他女儿是同学)或者我的老师或者我的同学家长就问他咋把我培养的这么好,他脸上很有光,回到家里总会高兴两天。事情的转折点在初二初三那两年,那两年父亲和母亲闹矛盾,一直要离婚,于是父亲便总动员我下来给他做饭,我是宁着梗不下来,有一次父亲把书包锁在家里的柜子里,我没拿书包一路哭着也去上学,到学校擦干眼泪坐在那儿听课,感觉教化学的秦老师总瞅我,放学回家一照镜子,才发现脸上有眼泪道儿。最艰难的是初三那年,马上要中考了,偏偏那年春天家里盖房子。在西面的小仓房里简单搭了一铺炕,一个灶台,一春天家里都忙来忙去的。家里的小炕住不了几个人,我只好借宿在我的同学李守娟家(她家在我家前趟该儿最东头),每天放学的时候到家里吃一口凉饭,就匆匆上李守娟家写作业。每天起早上东大沟边背英语单词背题,露水经常把一双布鞋打的精湿。父亲也经常因为我专注于学习不能帮家里干活而恼怒生气进而责骂我。家里盖房子活忙活重,竖房架子那天早晨就因为我没及时回家帮忙而痛骂了我一顿,害得我好几天心情郁闷。然后又不停地安排我去出工,参加生产队组织的栽树活动,让我把后园子的豆角架拔了、茄子秧薅了……当时是又急又气呀,堵气冒秧地干活,因为要中考了呀,那么多的知识要复习。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学习成绩直线儿下降。班主任老师不了解这些状况,还总是批评质问我成绩下降,将来能考上一中吗?记忆中那是人生最无助、最苦恼的一段时间。最终那年我的中考成绩是618分,连续两年县级三好学生加10分,628分。但是那年望奎一中的录取分数线是630分,最终我以两分之差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而是去了普通高中望奎二中。望奎二中是一所新成立的高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好多老师都是从农村初中拔上来的,现学现卖,最终那年我们所有应届生中就一个张亚文考上了中专——哈尔滨银行学校。高中那三年也是极其艰苦的,住宿是一个宿舍大通铺,上下两层,三十几个人,早晨常常被第一个起床的同学弄出的脸盆儿叮当声弄响,然后陆陆续续的叮当声中再也不能入睡,迷迷瞪瞪的也跟着往起爬。后来只得联合几个同学到校外租了一间房住。其实那一间房也是人家厨房里间壁出的一个小屋,一铺小炕住着我们四个人,每个人都是不能平躺的,都是侧着身子睡。住三个人正好,住四个人,无非是平摊下来少花点钱。吃的更谈不上营养,我们农村8个女孩查伙组成一组,轮流着订饭、打饭,早晨基本上是面条,中午是馒头、稀汤,晚上是大碴粥、咸菜,每天用小喂得锣儿把汤打回来,用小瓢每个人一瓢汤,汤上面飘着油花,零星的土豆和豆腐,能捞着一小块豆腐,内心里都欢呼雀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吃了三年的苦,最终一无所获。不甘心的我只好走上了补习之路。先是在绥化一中补习,160多人的大教室,我坐在倒数第二排,越过前面黑压压的脑壳儿,我的目光已是强弩之末,终不能看清黑板上都写了什么。放寒假回家,父亲依旧看他的纸牌,家里实在没有学习的条件,正月初三、四,我就只身来到了绥化租住的一个老师家中,老师一家去亲戚家过年了,其他同学也没按约定回来,就我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我也不敢动用人家的东西,每天只是在炉子上熥一下从家里带来的馒头或者用铝饭盒坐在炉子上蒸一盒米饭,至于菜嘛,那就是在碗里放上清酱、味素,用开水一冲,我美其名曰:方便汤。就这样坚持到开学。夏天临近考试的时候,中午趴在教室课桌上午睡,调皮的男生们用树叶覆盖在拇指和其他指头弯曲形成的圆口上,啪一拍一声脆响,把我吓了一大跳,适逢生理期,身体严重不适,浑身无力、嗜睡,近一个月不能安心学习,最终高考又一次落榜。后来我和同学秀丽结伴又去望奎一中补习,当时家里不太同意我补习,是秀丽的父亲潘叔拿钱给我交了补习费,两星期后我回家父亲把钱给我,我才还给人家。我和秀丽决定还是在外面租房。我俩在学校附近沿着街道寻找,看见谁家贴着租房的牌子就询问一翻,最后终于租到房子了。可是在路上遇到了大雨,把我俩浇的浑身呱呱透,等我俩把行李安置完,看着彼此脚下的一滩水,竟委屈的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历经艰难,那一年我终于考上了绥化师专。饶是这样,我们那一届连新生带补习生师专也仅走了七八个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大学了。求学之路终于有了归宿,尽管那几年也不容易。也借亲戚们的钱记账,但好赖是有了希望,那时国家包分配,意味着将来会有工作了,大学三年总体还是很愉快的,知道谁都帮不了自己,所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磨砺自己,只希望将来走向社会靠自己能有一席之地。求学之路终于有了一个还可以的结果。后来参加工作后,我又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通过函授,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奋斗成就公选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这些年,我总共参加两次公选,均以女干部第一名的成绩走上了新的岗位。第一次公选在东升中学工作五年后的2000年10月,望奎县组织全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作为乡里副科级后备干部的我报名参加,报完名距离笔试只有一星期的时间,工作之余,匆匆翻看刚买来的三本书: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那几天睡觉不脱衣服,和衣而睡,看书累了就睡,一觉儿醒来,拉一下灯绳儿,继续看书……笔试成绩一出,我居然考了女干部第一名。那时头一天考完试,第二天就张榜公布了。先生的一个领导朋友往乡政府打电话告诉他的,他往校长室打电话没人接(当时只有校长室一部电话,大家还没有手机),他只好骑着摩托车到学校告诉我。他上我们二年组办公室时,我正和老师们白话作文咋写的呐,记得那年申论的作文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儿》里有一首歌唱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咱老百姓,请你以“如何做好一把手”为题写一篇文章。我当时写的是,一把手首先要正直,有正气,才能赢得大家的敬重。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道: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正白话到这儿呐,先生就敲门喊我出去,告诉我笔试考了第一名。当时真的好兴奋啊!平静下来后又急忙准备面试。好像是一星期左右吧,就进行了面试,面试中我又脱颖而出,面试结束后县里派了考核组到学校、家里考核,最终我以笔试面试考核第一名的成绩走上县妇联副主席的岗位,2001年1月2日到县里报到,开始了我的行政生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妇联工作三年后,2004年10月又适逢全市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经过笔试、面试、考核,最终我以女干部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市教育局。这次准备笔试的时间相对宽裕,正好一个月,那一个月几乎每天下班后,我都到县委大院旁边的金达莱狗肉馆喝一碗狗肉汤,吃一碗大米饭,然后回到办公室学习,学到8、9点钟,大楼里没啥人了,我有点害怕,给先生打电话,那时孩子也基本上被他安顿睡着了,他骑着自行车来接我,那些天几乎每天,坐在车后座上的我都会和他进行这样一段对话:你说我能考上吗?他说:能。我说:为什么能呢?他说:谁像你这么优秀又这么努力呐!10月下旬的笔试中,我又取得了女干部第一名。接下来面试、考核,最终我综合排名第一,被分配到市教育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奋斗写满事业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5年大学毕业后,好多同学托关系留在了城市,作为农N代的我,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只好打道回府,回到了家乡的中学。刚毕业的时候,也曾去过河北亲戚家,想往那里找工作,但是一是工作不好办,另外4000多元的出省费拿不起,只好作罢。在高二班主任生老师帮助下,也曾在望奎一所城内初中代过一个月课,当时的张校长曾偷偷地在走廊里听我讲课,对我很认可,代课结束后找到我说:我没有用人权利,否则我直接把你留在五中,但是五中给你创造留城的机会,只要教育局同意,五中就接收你。要知道五中当年可是望奎最好的初中,一般人是进不去的。虽然我最后没能留在五中,但我心里至今仍感激张校长当年对我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东升中学后,我想,既然回到了农村,这里既是我的家乡又是我的母校,就要扎根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我认真备课上课,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期末考试学科成绩及格率、优秀率都是第一,在初三全县历史学科会考中还取得了全县第六名的好成绩。用校长的话说这可是我们这所偏远的学校第一次能有学科考试在全县排上号,为此学校还奖励了我十元钱。我同时担任班主任,接手了一个大家口中的“破烂班”,我先抓卫生、抓纪律,然后抓习惯、抓学习。四个月后,我班全校五项评比三项第一,由全校最差班一跃成为全校唯一的模范班。这其中凝结了我的心血汗水,学校的刘校长、于校长、汪校长对我都非常认可,给予了我极高的荣誉。工作仅半年便被评为乡村优秀教师,连续几年考核获得全校第一名,被评为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尤其是1999年9月教师节,我被望奎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优秀教师,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上台领奖,而那年,我女儿还不到10个月,我只好带着我家的小保姆一起到县里参加领奖活动。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再三劝说下,不愿“当官”的我还走上了行政岗位,先后担任学校的团委书记、教导处副主任、教导主任,其实这些都不如我当班主任高兴,当班主任经管孩子们,看到他们在你的教导下进步,才是我最开心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4年公选到市教育局,一晃儿已工作了20个年头,我先后分管督导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德育工作、家庭教育工作,在工作中我信奉:做一个有职业尊严的人,干一行爱一行务一行,尽快成为业务的行家里手。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工作上也取得了些许成绩。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我们获得全省第一名。2019年顺利完成全市10个县(市、区)基本均衡迎国检任务,2022年,在黑龙江省首届家庭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介绍绥化市家庭教育经验,2023年承办全省家庭教育现场会,开展大中小学同上一节思政课活动,并在全省召开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推进会上做经验介绍,2024年9月14日承办全省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节目展演效果好,获得省厅发文感谢,我本人也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督导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市委市政府实绩突出领导干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奋斗打造兴家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先生也勤奋努力,1999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走上司法工作岗位,2005年,通过公务员考试,从乡镇考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我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通过校招到深圳做了一名教师,今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深圳大学的研究生。今年6月份,刚刚参加工作四年的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600多名老师的学校,优秀教师仅36名。这也是她辛勤工作、要强要好要样的结果,也很难得,也令我欣慰。我想她是记住了我对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她的嘱托:先做良师,再做名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首往事,想起我们家的一句口号: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努力。正是因为心中装着努力奋斗这样的信念,我才一步步,从负债读书的乡村女孩走到乡村女教师、妇联女干部、教育局行政干部这样的岗位,我的家才能从乡村到县城到市里,我的孩子才能从乡村到城市再到深圳国际大都市这样的变迁。我们也是赶上了好时代,党和国家实行公选好政策,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干部,才让我这样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乡村女孩儿有了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机会和舞台。当年我反复教刚刚学说话的女儿的一句话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欣逢盛世,我愿为民族的复兴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尽最后的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我坚信:奋斗的人生最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