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沙砾当途太不平,劳薪顽铁日交争。车箱簸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秋冬间,林则徐谪戌新疆伊犁途中,描述塞外道路难行的一首绝句。林则徐在他的《壬寅日记》中,还有“路皆沙碛,往往数十里无水草”的文字记载。三十八年后,光绪六年(1880)四月,左宗棠为收复新疆,“舆榇发肃州”,塞外道路之难行,应该没有什么变化。但,道路难行,阻挡不了左宗棠决心收复疆土的凛然担当。左宗棠带着棺材出征,就表明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即使战死塞外,也在所不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疆的情况是,同治三年(1864)叛反的回军占据了南北疆诸城,次年,诸城多落入了叛匪阿古柏之手。同治十年(1871)七月,沙俄乘机攻占了伊犁。同治十三年(1874),清廷以沙俄不交还伊犁,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光绪二年(1876)二月,左宗棠自兰州进驻肃州督师。随后用二十个月的时间,扫除了叛匪,“新疆南北城尽复”。剩下的就是伊犁问题了。光绪六年(1880)四月,左宗棠“舆榇发肃州”。今天,我们来想象一百三十多年前,那在大漠风沙中艰难挺进的左宗棠队伍,仍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这一幕多么苍凉壮阔,激荡于天地间的,是一股坚不可摧的锐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此之前,清廷中颇有以新疆戌守“岁糜数百万”,乃“漏卮”,不若“罢西征”的论调。左宗棠力排众议,强调叛匪阿古柏妄图割据封藩的地方,从汉代时便已隶属中国,断无“使别为国”之理。同时一针见血指出,“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巳,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并且表示,他愿意担负起收复疆土这一重任,“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显然,在“新疆南北城尽复”之后,左宗棠打出来的兵威,随着他 “舆榇发肃州”,进驻哈密,对沙俄是产生了震慑的。所以,光绪七年(1881)一月,中俄终于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沙俄将强占的伊犁地区归还给了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称,左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这在当时平内乱与对付外患的危局中,左宗棠算得上是军事天才。曾国藩称左宗棠 “晓畅兵机”,胡林翼则推崇左宗棠“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而所谓军事天才,大约就是具有非同于一般人的直觉性、敏锐性和灵活性,往往能顿生准确的判断和逆料。有一次,左宗棠征讨叛乱的回军胜利返到关内,队伍刚驻扎下来,他旋即命令赶紧开拔再走,士兵们都很疲惫,不想动。左宗棠大怒,宣布“有敢后行者以军法从事”。继续赶了四十里路,左宗棠才让队伍重新安营。此时忽传来情报,说原来驻扎地突然遭到猛烈轰炸,已成了大坑。左宗棠这才告诉大家:“吾甫驻军时,忽思叛回虽暂弭首,然出于勉强,非诚心归化也,必甚憾我,阴图报复。吾所驻地彼必预算及……然明言又恐后不验,故不能不以威迫耳。”士兵们皆惊服其妙算如神。此可为一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左宗棠不独善治军,其从政的才干,也是超乎群伦的。左宗棠出驻哈密指挥伊犁军事时,就同时把新疆修渠、开垦、整税、兴学等行政事项列上了议事日程。之后又着手于甘肃织呢、修渠、蚕桑、种棉、淘金的兴办。左宗棠还妥筹过对近畿水利的兴修等。而光绪十年(1854)十月,新疆正式设省,也是左宗棠此前不止一次提出的结果。显示左宗棠的政治格局和视野,均有着他人未及的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宗棠穷而未达时,写过一个对子,上联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这完全符合他的实际境况。左宗棠的父亲病逝后,左宗棠经与二哥左宗植商议,就把家庭仅有几十亩土地尽数分给侄子左世廷一家维持生计,他自己则几乎没有了生活来源,只能在长沙城南书院靠“书院膏火以佐食”。道光十三年(1833),左宗棠赴北京参加会试,与胡林翼相识,那些日子两人“每风雨联床,彻夜谈古今大政,论列得失,原始要终,若预知海内将乱者,辄相与唏嘘太息,引为深忧。”可见左宗棠确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并未因“身无半亩”而自灭大志。</p><p class="ql-block">或许可以说,左宗棠的“心忧天下”,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并无二致的人生抱负和大担当。一己的荣华富贵,绝非他们的意愿,为国家建功立业,才是他们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所以左宗棠取道赴新疆之际,曾国荃劝左宗棠考虑让别人接替这差事于其自身将更有利,左宗棠才会从容回答,“某齿发,岂不自爱”, “天下事,吾事也”。这种大担当的气魄,左宗棠始终是一以贯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值得探究的是,左宗棠这种舍我其谁也的大担当,什么是其挺立的基点。前面提到左宗棠写的对子,下联是,“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恰好是一个注脚。毫无疑问,左宗棠正是从丰厚的传统文化汲取营养,获得了与古人的精神对接,他们可能 是屈原,是荆轲,是霍去病,是岳飞,是文天祥等,因而左宗棠使自己也成为了一个胸荡浩气的雄才志士。但,也许还有同样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左宗棠绝不贪财。苟非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左宗棠甚至在可取与可不取之间,他也宁可选择不取。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时,按照惯例,宁波海关有“平余”的八千两银子可供他使用。但这银子解送到时,左宗棠却明确表态,“我无需此款”。结果是“受之,转给赈局”。可见,不贪财,也彰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左宗棠峻洁的人格亮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光三十年(1850)一月三十日,年长左宗棠二十七岁的林则徐,曾于湘江回乡养病的舟中,与左宗棠“宴谈达曙,无所不及”,彼此相见恨晚。林则徐对左宗棠是“一见倾倒,诧为绝时奇才”。</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回眸历史,对于康乾之后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不免要生出许多感慨。然而,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在那整个趋于沉沦的时局中,却也曾先后踵接涌现出像林则徐、左宗棠这样的一些精英人物。他们在艰难危殆的时刻,先天下之忧而忧,勇于大担当,无不释放出了个人卓荦的怀抱和睿智,因而使得这一段颇为灰暗的历史,毕竟也透示出中华民族一种上承五千年传统血脉的精神闪光,铄铄不可磨灭,而为后世所铭记和景仰。</p> <p class="ql-block">图片均来自网络,致谢,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