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上碾头村位于西合营镇东北10千米处,地处凤凰台东南边缘,西合营、白乐和吉家庄三镇交界地带。</p> <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四十年四月(公元1561年)建堡。因村堡座落在会子河一座水碾的西坡头上,因而得名西上碾头。该村以朱姓为主,据朱门家谱记载,始祖朱秀是在明朝大移民时从山西大同府,即现在的大同市云冈区四老沟村迁来,按明朝的里甲制度,为咸孝里六甲。</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西上碾头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会子河畔西边的凤凰台边缘。会子河清澈见底的溪流川流不息,两岸边的柳树成荫,与坡头古堡明清时期的高墙大院,鳞次栉比的青砖小瓦,木质结构的廊檐窗棂,仿佛把人带回到了那个鸿蒙年代。与此同时,这里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得整个村落既富有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活力。</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可以看到小五台山的西台和北台,对面就是奇异壮丽的峡谷——金河口峪。这里春赏杏花,夏望农田,秋观红叶,冬看白雪, 一年四季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可以观赏村民就地取材巧用玉米棒搭建包裹而成的玉米景观,也可以聆听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朱二掌柜传奇逸事,还可以醉心采摘大棚,“云菜园”种植区,体验田园乡村生活。</p> <p class="ql-block"> 由西合营镇经祁家皂、海子洼到西上碾头村。</p> <p class="ql-block"> 步入村庄,村委会东面有一面用砖垒砌的高大影壁,上面用艺术字体写着“田园乡村:看云卷云舒,赏花开花落”,给村庄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 村南通往陈家湾村的路上则是别具一格的迎宾门。</p> <p class="ql-block"> 村口处的池塘,当地人叫“麻潢坑”。西上碾头村以前有种植白麻的传统,麻潢坑是用来沤青麻杆的坑池。现在不种白麻了,经过治理,现在老百姓称之为“团圆池”。几百年柳树环绕的团圆池,不仅是记述村庄过往的地方,也是对村庄的美好祝愿。</p> <p class="ql-block"> 西上碾头村因水碾而得名,以前的水碾在河道之上,后来碾坊毁了。在池塘不远处建起一座大水碾,成为村里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村庄东南建一大型广场,有游廊,有亭台,还有民俗展示区,玉米院门、玉米院墙、玉米粮仓、玉米碾盘……行走在西上碾头村,这些金黄色的利用玉米棒搭建包裹而成的玉米景观,顿时让人感觉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农耕文化园,展示了当地耕种的各种农具和农作物生长过程,以更好的了解农耕文化。文化广场,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村里开展公益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西上碾头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古堡位于会子河西部台坪边缘,东西长约180米,南北宽约100米,呈一东西长条状。中间一条东西向大街贯穿古堡,堡门位于古堡东侧,开南门,一条南北大道延至坡头,坡下道路呈蛇曲状连通李家碾、东上碾头、会子村等。</p> <p class="ql-block"> 古堡随着人口繁衍,又在堡外南建筑房屋居住。房屋越建越多,同样形成中间一条东西向大街贯穿堡外。新村位于堡里、堡外西部。一条南北大道构成了连接交通干线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截止2023年底,户籍人口150户,424人,常住人口85户,225人。有耕地1780亩,林地70亩。</p> <p class="ql-block"> 村里现存的古建除部分地段保留古堡墙,还有位于古堡东侧的庙院,内有老爷庙、龙王庙及古戏楼。老爷庙、龙王庙座北朝南,一字排开,西边三间是关公庙,里面壁画保留基本完整。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东三间是龙王庙,斑驳的壁画时隐时现。与之对应的是戏楼座南朝北,高大亮丽,但已失去功能。</p> <p class="ql-block"> 堡里东西大街部分地段,不仅保留了晚清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民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 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朱二掌柜名叫朱尚俊,清末人。</p> <p class="ql-block"> 据传,朱二掌柜从小家穷,他到京城当了小伙计,踏踏实实工作,后来被提拔成二掌柜。从此以后,人们都称他朱二掌柜。</p> <p class="ql-block"> 朱二掌柜因乐善好施而在附近很出名。据说有一年,一个进京赶考的学生,在提前进京复习的时候盘缠被盗,流浪街头,后来有人提醒他去找朱二掌柜,没想到他找到朱二掌柜后,朱二掌柜满口答应资助,帮他参加了会试、殿试,一举成为进士第二名,后来这个人官至九门提督。在他披红戴花在大街上夸官时,走到朱二掌柜门前,下马跪地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 从此,朱二掌柜名声大躁,越来越出名。许多有钱人邀请他共同投资做买卖。所以他的买卖在北京城到处都有,合伙人也越来越多,有做官的、有药店掌柜、绸布掌柜,客栈掌柜等等。</p> <p class="ql-block"> 随着名声增大,大街小巷,皇宫朝堂,每天谈论的都是朱二掌柜。有一天早朝,文武百官正在朝堂谈论朱二掌柜的事情,被慈禧听到,慈禧心想,我的文武百官,不谈国事,反谈民间的事情,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随后,慈禧对文武百官进行询问,这才知道有个朱二掌柜,得知此人乐善好施、广交朋友、头脑灵活,这就勾起了慈禧的好奇心,于是派人传朱二掌柜进宫。朱二掌柜虽然在外面风风光光的,可是说让他进宫见慈禧,还是很害怕,只好硬着头皮进宫。到了宫殿,朱二掌柜马上跪下,不敢抬头,由于跪的远又低着头,慈禧根本看不清楚。于是,慈禧让他跪的近一点,抬起头,这回慈禧看清楚了,只见朱二掌柜,五官端正,浓眉大眼,白白净净,越看越爱,不由自言自语中说道,如果我有这么个孩子多好。虽然自语可是也发出了声音,朱二掌柜听见后,马上叩头认为干娘,文武百官立即恭贺,慈禧也十分高兴,赏朱二掌柜黄马褂一件,让他回乡置办田产,朱二掌柜谢过干娘后,穿上黄马褂,坐着大轿一路回乡,回乡后,购置农田,翻修住宅,施舍穷困书生,修建庙宇, 做了许多善事,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善人。 </p> <p class="ql-block"> 据村里老人说,朱二掌柜家里供奉着慈禧太后的画像。家中影壁上的“福”字为九门提督所书。在村委会搬家时,从朱二掌柜故居发现光绪三十四年、民国十四年两本出入钱货帐薄。</p> <p class="ql-block"> 朱二掌柜故居位于健身广场对面,健身广场所在位置原来是朱二掌柜家的旧院子,解放后做了供销社,如今只保留下一座小门楼, 成为村民休闲、健身、娱乐的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 传说或者故事虽然不知真伪,但朱二掌柜的老院、故居确是西上碾头规模最大,最为豪华的晚清大院。这个深宅大院曾经做过南吉家庄小乡乡政府,也曾经是生产队时期的大队部,以及后来村民委员会。现今,修缮后的朱二掌柜故居已是村里发展民宿业的品牌“蔚兴院”。</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张家口市水务局在村里驻村扶贫后,不但为村里解决了饮水问题,还铺设了农田水利管网,使农田能够种菜,可以建春秋大棚。在村西、村西北建起40座春秋大棚及20亩 “云菜园” 种植区。种植豆角、辣椒、香瓜等经济作物。所有农田都能浇灌。做到了旱涝保丰收。</p> <p class="ql-block"> “云菜园”种植区有团购认领区和个人专享区,认领后由村民种植打理,按照认领人的想法进行无公害种植,认领人可以在不同的时节到现场参与农耕活动,也可以下载手机APP通过云视频掌握瓜果蔬菜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蔬菜成熟后,认领人可以亲自来采摘,也可以委托村民采摘后快递到指定地点。</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西上碾头村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巷道已经全部硬化,累计硬化道路3400多米;道路两侧铺设面包砖6000平方米;新建和更换全村引水管道13000米;发展引水灌溉面积1500多亩;修建广场4500平方米;安装路灯84个;安装监控72个等。</p> <p class="ql-block"> 西上碾头村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下了大的力度。发展了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同时,村集体的春秋大棚、光伏产业也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西上碾头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