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相聚篇(辽航群)2025.5.25

嘻嘻

<h3>五月的风穿过六十年<br><br>五月的风穿过六十年,<br>吹动一群少年的胸襟。<br>我们从东北的寒雪走来,<br>带着火热的体温,<br>在黄河岸边,<br>种下年轻的根。<br><br>车间的轰鸣是另一种方言。<br>在陌生的环境,<br>我们学会了用沉默交谈。<br>夜晚的星光落在白纸上,<br>像母亲未寄出的信。<br>在梦里,<br>我们数着里程,<br>数着日子,<br>数着彼此眼里的星光。<br><br>后来 狂风把我们吹散,<br>像吹散一地的蒲公英。<br>有人去了南方;<br>有人去了北方;<br>但五月的风,<br>总会把我们吹回<br>那个共同的起点,<br><br>六十年后的今天,<br>我们坐在黄昏里,<br>数着彼此的皱纹。<br>像数着当年的星星。<br>酒杯里<br>晃动着,<br>我们共同的影子,<br>和那些<br>永远年轻的<br>情怀。</h3> <h3>2009年李丽萍回沈阳,同学聚餐。</h3> <h3>2006年10月,与西安的同学留影纪念。左起:陆少凡、徐秀清、李丽萍、张瑞芳、冯明杰。</h3> <h3>  2015年5.25日,全国各地的同学们齐聚西安,庆祝毕业50周年。  1965年,根据国家需要,我们一行人服从分配,提前毕业。从辽宁航空工业学校分配到西安黄河机械厂。  由于一段历史的变革原因,不少同学又分配到全国各地。</h3> <h3>2015年5月25日,参观西安黄河机械厂。在黄河厂门前拍照留影。左起: 刘明、 高桂芝、陆少凡、王丽华、谭秀梅、王莲英、张明英、张秀莲、于秀兰、杨兴万、佟常德、堵阿挡、姚如和。</h3> <h3>2017.5同学们聚会于遵义。</h3> <h3>2018年欢送张绍峰回西安,沈阳同学聚会。</h3> <h3>2018.10.2号,回西安。在小雁塔敲钟祝“家庭平安幸福”。祝朋友、同学身体健康永远快乐!</h3> <h3>2016.8.16.各地的同学回沈阳聚会。<br>6301班</h3> <h3>6302班</h3> <h3>6303班</h3> <h3>6304班</h3> <h3>6305班</h3> <h3>6306班</h3> <h3>6307班</h3> <h3>6308班</h3> <h3>6309班</h3> <h3>6411班</h3> <h3>2016.8.20.</h3> <h3>2018.9.27.在西安同学聚会。<br>后排左起:<br>白相玉、祁鹏、杨兴万、王丽华、姚如和。<br>前排左起:<br>张明英、张秀莲、于秀兰、陆少凡、徐秀清、<br>冯素兰、张瑞芳、田桂荣</h3> <h3>后排左起:白相玉、杨兴万、张绍峰、姚如和<br>于秀兰、张秀莲、陆少凡、冯素兰、张明英。<br>  </h3> <h3>2019.4.13.在西安同学们聚会,拍照留影。</h3> <h3>2023.9.7,金香玉携老公回西安,同学们聚餐。</h3> <h3>2023.9.8日,曹静慈携老公回沈阳,同学聚餐。</h3> <h3>2023.10.10陆少凡回西安,与6411班同学们聚会。</h3> <h3>2023.10.13号,陆少凡回西安,同学们聚餐。</h3> <h3>2023.12.南京同学们聚会</h3> <h3>2024.10.21日,崔毓茹去南京,同学聚餐。</h3> <h3>2024.12.5号,高荣利回西安 ,同学聚餐。</h3> <h3> 毕业到西安60周年<br>(1965.5.25-2025.5.25)<br>1965年,根据国家国防军工的需要,我们(辽宁航空工业学校)600余人学生服从分配,提前毕业,来到西安黄河机械厂。<br> 1965.5.25日,年轻懵懂的我们第一次离开家里。从这天开始 我们进入了独立、自由而又孤独的世界…,辛而我们有彼此。<br>  由于一段历史(文化大革命)不少同学又去了全国各地。<br>  但是同学们永远记得住我们的青春纪念日(5月25日)。<br>  所以,5月25日这天,不管同学们在哪里,不管多少人,都会记得聚聚,喝点小酒,回忆少时…<br>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到西安的60年。当年的青春的困惑和孤独,我们过来了。<br>  迎接我们的又是一个孤独的耄耋之年…<br>有幸的是,我们有孝顺的儿女,有赖以生存的养老金、养老保险…<br>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临老头,数与君相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