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南湖染織廠簡史(一)

笑天(旅琼攝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日,經浙江省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1998)嘉經破字第2—1號裁定書”裁定,宣告申請人嘉興市南湖染織廠破产。本裁定書送達後立卽生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嘉興市南湖染織廠的前身,是創辦於一九一二年(民國元年)的培利布廠,一九一六年改名嘉禾布廠,一九二八年改名嘉禾染織廠,一九四二年改名利濟布廠,抗戰勝利後復名嘉禾布廠。一九五一年改名南湖染織廠。一九八四年嘉興市南湖色織總廠成立(松散型),一九八七年嘉興市南湖色織集團成立(松散型),南湖染織廠均爲集團内骨干企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企業生產各類色織物,銷售於國内外。特别是改革開放後,產品走出國門,遠銷歐美諸國,年創𣿬三百多萬美元。一九九一年南湖染織廠“128工程”奠基,企業從解放路四十九號遷址市區二環北路三二0 0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始,該廠因管理乏善,盲目技改擴建等因,效益逐年滑坡、虧損,以至資不抵債,艱難生存,至一九九八年逐申請破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  培利布厂(1912~1915)</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民国元年(公元1912)五月,由嘉興軍政分府與嘉興商人鮑耕雲合股創辦了嘉興第一家織布廠——培利布廠。培利布廠的創辦,爲嘉興近代紡織工業有成規摸機器生產之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培利布廠属“官督商办”性質。所谓“官督商办”,即由商人出資,政府委派官员管理。“官督商辦”的官方色彩,企業享受了“免捐”優惠政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廠址選在西河街,卽現在的嘉興市區解放路中段(今解放路49號)。西河街雖在東門城外,但因工廠背靠大運河,運輸非常便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廠建成後約有工人90人,織機有手拉機約50台,生產品穜有紅、藍條平布,每疋布長14~15米,年產量在14至15万米之間。(1)產品銷售於本地及周邊鄉鎭。市場上稱爲“廠布”。因原料采用從日本進口的棉紗,俗稱“洋紗”,又稱“洋紗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處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中國,军閥割据,政局不穩,民族工業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由於“金融阻滞,商業凋零”,企业产品销售不畅 ,融资困难。在上述兩大因素影響下,工廠停機,工人失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此情况下由官方、商會、投資人三方人員在商會集議,商討企業繼續生存方法。作出三項决定:第一:集款二萬元,款項來源,一是利用布廠機器生財及已織未售之產品的出售,盡快匯攏資金。第二:通過向商民認股,集股六千元。還有一萬四千元,在縣抵补金附加税項下拨补。第三:改廠名爲“嘉興工廠”。企業從原來的“官督商辦”改爲“官商合辦”。所谓“官商合辦”,是指政府與私人共同入股投資,共同參與經營管理,共同承担企業的盈利或虧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至年底,由於國内外形勢變化之故,培利布廠仍然未能有效經營下去,商人鮑耕雲撤資,退出經营。1915年初由禾绅高仲莱、蔣莱僊接辦,並改名爲“嘉禾布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嘉禾布廠(1915~1927)</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蔣接辦後增資改建“培利布廠”,並改名“嘉禾布廠”。擴大生產能力,增加花式品种,產品從低檔向高檔邁進。產品受到市場青睐,行銷國内數省。並在進入上海市場的同時,通過與上海三新公司的銷售簽約,進一步將產品打入南洋市場……逞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1921年,企業迅速發展,高、蔣兩氏决定在老廠對面購地擴建,於1922年動工基建,年底初步完成建設。這時的工廠生產能力達到110萬米,有工人四百餘人。企業迅速擴大,銷售進一步旺盛,使原有依靠運河的運輸能力,無法适應市場供貨需求,高、蒋氏通過籌款集資,改建修通了從東門火車站至西河街(北至窑弄口)的石板路爲現代馬路(砂石子路),通過水陸兩路直接將產品運往上海及各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嘉禾、謙益兩廠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防火安全生產引起重視,兩家聯合組建了業餘救火隊,添置了救火設備一一洋龍。救火隊由廠里青壯年組成,平時是各車間工人,一旦有火警則𣊬時出動。主要職責是維护本廠安全生產,工廠救火隊參加嘉興救火聯合會,平時參加救火聯合會組織的各項訓練活動,同時𠄘担社會义務救火工作。雖然嘉禾、謙益兩廠組建的是業餘“龍隊”,但在當時禾城三十餘支龍隊中,由於業務能力屬上佳而聞名禾城城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嘉興棉織業的發達興旺,有識之士曾設想規劃在嘉興開設紗廠,初定規模一萬紗錠。利用省内嘉興、平湖、餘姚、慈溪等地優質產棉,生產十四支優質棉紗,供嘉興及省内其他地區棉織廠之用。方案製訂後(現在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實業部,遺憾的是無人响應投資,而嘉興當地卻有人繼續投資開辦布廠。但規模甚小,除謙益布廠外,生產能力不及嘉禾布廠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報道顯示,至1923年,禾城内此時有布廠数家,他們是西湖街有嘉禾布廠,谦益布廠二分廠,南門梅灣谦益布廠總廠、城内混堂弄有大倫布廠、柴場灣有大綸布廠等。這些布廠雖然規模都不及嘉禾,但加起來的總量規模已不小。另外還有數量衆多的織襪廠,據統計禾城有八十餘家之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時嘉興棉織行業的產业工人隊伍已初步形成,加上成立不久的裕嘉緯成嘉興分公司,產業工人隊伍已有數千人之多。嘉禾布廠作爲嘉兴產業工人中的生力軍,積極參加到嘉興工、商、學界發起組織的各愛國運動之中去,並起到生力軍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4年5月,因上海内外棉七廠日本資本家槍殺工人領袖顧正红等事件引發的“五卅運動”,極大地增强了中國人民扺制外貨的决心,使國貨營業徒增,當年嘉禾布廠的產品營業預計至年底,可達五十萬元之鉅,成爲禾城織布業的翹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年9月“江浙戰爭”發生(又稱“齊盧之戰”),由於戰爭之影响,出現市場銷售呆滞,金融業萎縮,產品積壓,資金難於回籠,工廠一度停工。戰爭所带來的影响不僅嘉禾布廠遭受損失,同時波及到嘉興整個織造業,如城内外各襪廠、布廠(除嘉禾外還有謙益布廠、絲廠(裕嘉緯成公司)等,同樣停工。損失最嚴重的謙益布厰,虧耗在十餘萬元之鉅。“齊盧戰争”(或又稱“甲子兵災”),使江浙兩省包括上海市(特别)的民族工業遭受破壞與損失。</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1)織機生產能力與年產量恐有誤。</p> <p class="ql-block">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從廣州出師北伐,在中共的配合支持下,北伐軍進展神速,1927年2月18日北伐軍占領杭州,23日北伐軍先锋部隊進入嘉興。在中共嘉興縣支部的領導下(上級是中共嘉興縣委,含臨時支部),在嘉禾布廠和緯成公司開始籌建工會,并開辦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小學,上級黨組織派方叔昆任教。此時方叔昆的眞實政治身份是中共地下黨員,在廠内籌組工會,維護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等。並於同年9月建立中共嘉禾布厂地下党小組 ,有黨員5人,方叔昆任书記。</p><p class="ql-block">‍ 同年11月上旬浙省城中共省委機關遭國民黨破壞,黨的總名册落入國民黨手里,省城多名地下黨員被杭州市公安局長章烈抓獲,進而危亟全省。 11月10日嘉興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黨員被逮捕,嘉禾布廠地下黨小組朱寳康、潘壽生、頋義甫、吴武君遭捕,被押送杭州陸军盬獄,朱寳康同時任縣總工會重要職務,總工會被查封後改組,朱寳康去職。國民黨嘉興縣黨部委定王守仁、徐炳焕、樓心天、張公篤等人爲縣總工會臨時執委。至此,中共嘉興支部及嘉禾布廠黨小組不再存在。同時以中共黨員和國民黨左派力量爲主掌控的嘉興縣總工會,也随之結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時遭逮捕的還有與中共接近的國民黨左派陆志棠(初覺),時陸初覺任嘉興二區捲煙特税局局長,經嘉興縣商會出面具保,免遭入𤠒,但職務被免,由禾城商紳蔣世澄(撫青)接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方叔昆脱險,回到家鄉躲藏,後在嘉興城外蒲鞋弄朝北廊下3號和他的家鄉城郊朱官浜木橋頭農村小學爲黨的秘密活動點,同國民黨反動勢力繼績開展艱苦鬥爭。全面抗戰爆發後,於1938在嘉興新篁爲掩護群衆撤退時,遭日寇殺害。(待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方叔昆遺像</span></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1)織機的生產能力與年產量恐有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