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先声明一点,我的同学中并没有外国人,此“老外”为韦振平同学雅号,大致来自初中,当时我们还处在懵懂无知的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他已被外父相中,获得准女婿的身份,算是成熟最快懂事最早,后来我们干脆都叫他“老外”,幻想也能像他那样坐享其成。他是外出创业的杰出人士,土里刨金的典型代表,顾家疼娃的五好男人,撑门拄户的中流砥柱,欲知详情,且听细说。</p> <p class="ql-block"> “老外”求学之路并不容易,因家住东山,路远艰辛,那时寄宿又需自带被褥干粮柴禾,每周末晚自习遇见他时都是风尘仆仆汗流浃背的样子,却也练就了他结实的身板。个高朴实、为人厚道、成熟稳重、吃苦耐劳,是“老外”身上的优秀品质,也是他留给同学的一致印象。那时我晚住父亲在学校的办公室,却也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学习,偷空摆弄旧式电影机,去校广播室听磁带,与思彬去教师灶煮方便面,还有就是约“老外”熬茶喝酒,把茶叶放大搪瓷缸内,置炭火边煨煮恣饮作乐,手头有零花钱时,去学校门口小卖部买5元一瓶的烈酒,佐以方便面举酒属客,令其不醉不归,不觉间渐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超然境界。</p> <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后,“老外”得偿所愿,娶妻生子,先我等一步成家立业,开始过自己“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小日子,我们也一度中断了联系。十多年前再见面时,他已去户县淘金归来,大抵经过了赚钱——投入——赔本“三部曲”,聊及今后打算,计划在养殖业方面打翻身仗。咨询了畜牧部门相关扶持政策后,“老外”开始尝试发展养牛产业。适值黑龙庙会,一干同学相约同往,“老外”特设家宴隆重接待。毕业后同学首次来家,“老外”自是高度重视精心准备下足功夫,不但洒扫庭院购置上等食材,而且专门约请姨妹子亲自掌厨。要说“老外”姨妹子可是方圆百里人稍子,神色妩媚,微笑迷人,尤其一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珠黑水银,十分有灵性。男同学哪见过这尤物,不等开吃垂涎三尺,秀色可餐忘了饭菜,“老外”一片诚意却引狼入室,搔耳锤胸嗟悔无及。</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老外”将目光投向增收短平快的烤烟种植项目,由于勤劳踏实、肯学敢干,“老外”一学就会、一教就懂,很快便掌握了种植、田管、烘烤、分级等技术,成了树坪村远近闻名的种烟能手。去年开始他“烟瘾”越来越大,租赁农户流转土地大幅扩大种植规模,每年种植面积逾百亩,除了亲历亲为,还要雇工劳作,“老外”从移栽、施肥、浇地、打药、掰烟、系烟、装炉、烘烤、出烟、解烟、拣烟、卖烟……事无巨细、焦心劳思,非烟变现不得消停。好在除去人工工资、土地租金、翻地修整、烟炉建设等项开支,“老外”每年还能净赚一二十万,在自己挣钱的同时,也给更多的乡亲提供了务工增收的门路。</p> <p class="ql-block"> “老外”是个直爽仁义、乐天知命又能为他人设身着想的性情中人,因束身自好奉公克己,被黑龙庙管委会聘请兼理财务收支事宜,“老外”持筹握算,利析秋毫,日清月结,一丝不苟,上为神明理财,下为信众负责,举头三尺有神灵,为人做事存公道,深得认可好评。得了他近水楼台的方便,为我和叫兽讨得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墨宝各两幅。疫情期间,他和女儿积极投身防控一线,成为山镇两县交界最美丽的风景线。虽寒耕暑耘拽耙扶犁,却盼子女出人头地,自小便将幼子幼女送入县城就读,长女大学毕业在望,“老外”辛劳半生,即将苦尽甜来。</p> <p class="ql-block"> 乌兰法特在《生活》里说: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老外”用自己的奋斗告诉我们: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看似不公平却不可逆转的命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