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东北大环线:领略异域风情,满眼碧绿翠芳(之三)</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div><br> 呼伦贝尔大草原,得益于一首歌,使它名扬天下<br>大草原无疑是巨大的,开车两天都还在它的地界<br>草原碧绿,花儿盛开,偶尔的成群的牛羊和马儿<br>如草原上的云朵,游弋,飘动<br><br> 无奈的是这大兴安岭失火后的天空<br>似乎整个空中都弥漫着厚厚的烟灰<br>一路走来,无可奈何<br><br> 更让人无奈的是整个呼伦贝尔草原的管控<br>几乎全部拉着铁丝网,只能看看,不能接触<br>而要想走进草原,除了景区需要缴费外<br>每家牧民都守着牧道口收费<br>钱到位了,人、车都可以进去,可以到草原上<br>没有钱,走一步都会被呵斥,被阻止<br>这真是人类的悲哀,呼伦贝尔人的可耻<br><br> “呼伦贝尔大草原<br>我的心爱我的思恋<br>我的心爱在河湾<br>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br>草原母亲我爱你<br>深深的河水深深的祝愿”<br>听着这首歌,望着不能触摸的草原<br>心里多少是有些酸楚的<br><br> 室韦,与俄罗斯奥洛契一河之隔<br>被称为蒙古族的发祥地、源头<br>由于临边,也是中国对外口岸之一<br>主要与俄罗斯进行商品贸易的运输<br><br> 在进入室韦口岸参观前,看到这个标语<br>心中突然觉得很热,亲切,温暖<br>在想:如果因某种因素回不来了可咋整<br>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是我们走向世界任何地方的底气<br><br> 中俄第一桥,由中俄出资,中方修建<br>可以看到,桥中间是活动的,随时可以去掉,成为断桥<br>而断与否,完全取决于两国的关系和经贸<br>只有良好的协作,互惠互利的沟通与交流<br>才能确保这座桥永不断开,源远流长<br><br> 透过铁丝网观察,河的对面没有铁丝网<br>也很少能看到村庄和人影<br>地大物丰人稀,可能更适用于俄罗斯<br><br> 坐观光车回到国门中国一侧<br>看到这行字的时候,心里是暖暖的<br>我的祖国,短暂的离开,我又回来了<br><br>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br>是室韦前往根河途中的一片森林景观<br>占地面积近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5%<br>整个公园需开车或坐森林小火车游览<br>一个字,大:另一个字,绿<br>分了几个景观点,基本都是在森林中搭建的木栈道<br>弯弯曲曲沿着木栈道走一圈,引述些动植物故事<br><br> 木栈道上的一朵蘑菇<br>可见这儿的潮润与静谧<br><br> 这是一处鄂伦春族人的驯鹿场所<br>他们居住的依然是古老的桦树皮尖屋<br>女主人正悠闲地坐在门口玩着手机<br>古老与现实并存,自然,优雅,古朴<br><br> 驯鹿园中的麋鹿,跟前面阿尔山看到的类似<br>游人可通过购买麋鹿食物近距离喂食和观赏、拍照<br>现在,已经不把驯鹿作为生活的工具了<br>而是作为生活经济来源的手段了<br><br> 到根河,首先参观的是瑷珲古镇<br>古镇中的俄罗斯油画展,这是其中的一幅<br>总体觉得,油画是反映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东西<br><br> 展室中的各类俄罗斯纪念章<br>这让人想起了文化da 革 ming中<br>在中国大地上漫天飞的各类像章<br><br>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走进瑷珲历史陈列馆<br>了解那段黑暗屈辱的历史<br>不忘历史,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br><br> 魁星阁是供奉、祭祀魁星的阁楼魁星是传说中主宰文运的神<br>魁星阁自建成,在庚子俄难时<br>瑷珲城“数千余房,毁尽为墟”<br>唯独魁星阁得以幸存<br>它是中俄战争的历史见证者<br><br> 在瑷珲历史陈列馆,才对东北那段历史有了深切的了解<br>《尼布楚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br>那时,由于中俄边界冲突,中国获得最终胜利<br>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尚属公正,大兴安岭全部,外兴安岭部分,乃至库页岛<br>都为中国领土,图中绿色线条部分<br>待到《瑷珲条约》时期,由于国内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无暇顾及边界<br>导致战争失败,签订《瑷珲条约》,划去了中国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br>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兵不血刃,沙俄逼迫中国签订《北京条约》<br>除了以法律形式规定《瑷珲条约》有效外,还另外划走了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br>导致黑龙江由中国内河变成了中俄新的国境线,图中红线部分<div>划走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目前中国国土面积的近七分之一<br><br></div> 在东北,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沙俄割去中国近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br>约占目前我国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多,真是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br>图中的红圈为黑河市黑龙江对面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br>也是目前很多中国人到黑河出境游的目的地<br>其实,那曾经是中国的土地,由《瑷珲条约》被割让<br>曾经无数的中国人,被俄罗斯杀害或赶进黑龙江任其自生自灭<br>那惨痛的历史,至今看来仍让人心痛<br>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不变的铁律<br>发奋图强,民族复兴,祖国强盛是我们生生不息的追寻<br>历史是由铁笔书写的,也许,几百年后,这些错误的历史都会得到修正<br><br> 列宁,无疑是伟大的领袖,他曾说过<br>“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政策<br>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br>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br>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br>据说,列宁曾想把这片土地归还中国<br>可是,尚未实施便惨遭不幸,是否与这相关,不得而知<br><br> 这是《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历史场景<br>可见中国的气势和强大<br>历史会记住他们的存在和功绩<br><br> 这是中俄《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br>据说签订者为当地地方行政领导者<br>为了自己的安稳,背着清政府,划去黑龙江对岸的大片国土<br>如果地下有知,当受到全体中国人的鞭挞<br><br> 缓缓流淌的黑龙江,隔开了一片土地<br>但隔不断的是历史、文化和血脉<br><br> 在黑河口岸黑龙江边看对岸<br>那曾经的中国土地<br>此刻,已是山川异域,风雨不同天了<br><br> 黑龙江对岸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br>这要看过去,建筑稀疏,风光类似<br>如果不特意强调,谁能说那是异国他乡<br><br> 黑河口岸高大的国旗,在对岸的俄罗斯也看得很清楚<br>历史已经定格,我自努力,留待时日,让新的历史去书写<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