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狠狠心,中秋节小长假全部献给长城。这是品味长城队的山西镇长城查漏补缺活动,主要针对雁平道北楼路的小石口至凌云口段落。对于本人,不存在查漏补缺一说,因为缺的太多了,走哪段都行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 小石口的上山与下山</b></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放假前一天的当晚离京并夜宿河北涞源的,这是品味长城队的老根据地,天津过来的队友已在此等候。早上起来,天色阴沉,心想没事儿,这是河北,咱去山西,预报晴间多云呢。吃过早餐,准时发车,刚进山西地界,竟下起雨来了。看着大巴的雨刷“刷刷”地摆着,想起早餐时鸟兄弟说没带雨具,便提醒自己下车前把雨衣给他。咱走B线好办,下雨大不了逛堡子,有把伞足矣。其实,担心多余,还没半小时,雨就停了。而且,一进应县地界,地皮都是干的,这该咋感谢老天爷呢?</p><p class="ql-block"> 10点30分,车到小石口。车到的是个隘口,就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闻名山下,为古应州著名峪口之一,还是“雁门十八隘”之一。这里是大同盆地南缘、桑干河断裂带的一部分,隘口两侧及其纵深为剥蚀及侵蚀性土石山,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口外则是山前平原,从不远处的小石口村至县城都是。</p><p class="ql-block"> 眼前,隘口纵有小石峪河中流,横有两侧山背挟持,且各有墩台镇口,可见军事要地之利。但隘口不见水关,也未有墙体遗迹,或当年为只设墩不筑墙的“河口空”吧。</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 小石口村东南隘口</h3> <p class="ql-block"> 作为明长城内长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石口段长城现有6座敌台和一段城墙,属山西镇雁平道辖北楼路。其中,隘口北坡有小石口2号、1号敌台,南坡有3-6号敌台。其实,广义的小石口长城,是就当年的“小石口城”分管地界而言,包括凌云口、大石口、茹越口和马岚口等部分,共含内边沿长“一百六十里九十丈”、边腹墩台51座、砖楼10座。</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小石口东坡长城</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北楼路小石口城)</h3> 此行,中秋节小长假长城走读活动的第一天是就狭义的小石口段,大家在小石口长城文保碑前合影后,开始西北向攀登,A队、B队都是。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小石口长城文保碑</h3> 小石口2号敌台是典型的镇口墩,距河道很近,海拔1203米。此台方正,收分明显,据说原有砖石包砌,但早已赤裸。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小石口2号敌台</h3> 北向上行,是条坡度足够的山背,小石口1号敌台就悬在头顶。一查海拔,“嚯,1295米。”拉过来看,也是方正的墩台。由此,分水线右转,A队要通过大段的山险墙去往大石口段,B队则从1号敌台左转下山进村。老夫体弱,望而生畏,就生了“少爬一米是一米”的心,咱提前撤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向小石口1号敌台前进</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 小石口1号敌台</h3> 掉头下行,望见对面山背上也有座方正的墩台,推为小石口3号敌台。由此,一段颇具规格的夯土墙向远方延展,旋即不见。右侧和缓的山梁上又有墩台独立,查为“小石口南烽火台”。而且,对面坡上有条小路上山盘旋,便想到对面看看。但想法不过一闪,因为一瞥之际发现了山下小石口村边的土墙,我知道那里还存留一座城门。再一看,右侧山脚下有几个正脊的屋顶簇拥,遂想起小石口的六座寺庙来。“走吧,这都得看呀!”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小石口3号敌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小石口南烽火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小石口村一角</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山下的寺庙</h3> 下山途中,先观了龙王庙。一座正脊带鸱吻、筒瓦下顺、两侧硬山、前出墀头、椽枋彩绘的小庙,相当小巧。在姚老师带领下,三人小分队还捎带了一座“双龙泉”影壁。其正脊脊壁雕花、鸱吻双龙、通体彩绘,一青一黄两条龙从天而降。只是泉水没从龙嘴出,这设计差点意思。退后些距离,更便于观隘口之形,发现了小石口南段更多墙体及更远些的狼峪段长城。即使远看,也相当壮观。基于时间,决定暂且放弃前往,还是先进村吧,寻庙逛堡子去,这是预定的轨迹。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小石口3、4号敌台及狼峪段长城</h3> 顺山脚北向,不远处就是小石口永镇寺,就是在山上看到的那片屋顶。来到寺前,先看文保碑,为朔州市政府所立。不知什么原因,这“市保”在“藏宝图”上竟没有。此寺前临溪、背靠山,坐东朝西,山门、钟鼓楼、正殿、配殿俱全。据说,寺院创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主体构架均为清代遗构。想进去看,但闭门落锁。只好外面转转,四柱三门、正脊琉璃、斗栱彩绘的牌楼,左右石狮、两侧余塞上走马的“蛮子”式山门,雕栏、石砌、拱形的普渡桥,正脊琉璃顶、三条金龙腾飞的一字影壁,还有院外的三座带砖檐的覆钵塔都值得一看。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永镇寺文保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永镇寺牌楼</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5 永镇寺山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永镇寺门前石桥</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永镇寺影壁</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永镇寺外白塔</h3> <p class="ql-block"><b>2 小石口的古迹与大蒜</b></p><p class="ql-block"> 西北方向,沿路进村,即应县南河种镇小石口村。进村没走几步,主街便遇土围子豁口,不用说乃“小石口城堡”城墙。据相关资料,小石口城堡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240米;墙体夯筑,东西两墙中部各设一门,门外皆有瓮城,周长“二里四分”,高“三丈六尺”。《三关志》载,“小石口堡,土堡一,正德十一年立。厅房三间,营房七十八,新建仓廒四间,草场一,敌台四。”但《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则记,“本堡正德九年土筑,万历二十八年如议砖包。”不过,分辖凌云口、大石口、茹越口、马岚口四堡的小石口城设守备,是不争的事实。</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小石口堡北墙</h3> 顺城堡北墙西望,发现尖顶、正脊、带铃铛排山及走兽的高规格青砖建筑,疑为古庙。绕至山门,据匾额知是观音庵。大概是时值正午,山门未开。绕行之中,还发现一座城隍庙,也有修缮痕迹。回到主街,十字街口则有观音阁。观音阁确为阁式,且为二层重檐的阁楼。最特别的,是其正脊的歇山顶具有悬山式出挑。已走访龙王庙、永镇寺、观音庵、城隍庙和观音阁了,据说还有文殊寺、三清寺呢。说小石口古有六寺,哪座是后建的呢?老夫糊涂,有机会再去,找老乡问清楚。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小石口观音庵屋脊</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小石口观音庵山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小石口城隍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小石口观音阁</h3> 赶紧寻城门,有点转向,沿街直对的老墙其实是南墙。问了几位老乡,才找到东门,残存包砖及少许茬口。其实,现存的城门是东门的瓮城门,双券双伏的筒拱,格外深邃,可见墙体之厚。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小石口堡南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小石口堡东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小石口堡东门瓮城城门</h3> 出城门,是大片的农田,主要是玉米等高杆作物。比玉米更高的是城墙,可见土墩,也有老砖旧墙。这是城墙,视线往上还有透空的长城,那该是狼峪段。而这两道墙体之间,似还有一道墙体半山腰横切,甚至有墩台。但这些在长城分布图上均无呈现,更无编号。老夫想,莫非小石口也有墙外墙,这是道什么墙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小石口堡南向眺望</h3> 正想从玉米地里接近老墙,一老乡扛着玉米袋子走了出来,于是聊聊。说起没开门的庙来,老乡说能开。他在前面找钥匙去了,那咱给推车吧。农民出身,这小意思。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小石口城门外遇老乡</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9 帮老乡推车</h3> 原来,老乡的家就在观音阁旁边。他打开了观音阁让大家看,还从里面拖出两只旱船来。于是,有队友试试,自有一番热闹。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队友耍旱船</h3> 大家耍呀拍的够了,便往大巴车的方向走。没想到这个已淹没在民房聚集之中的古堡还有如此多的古建精品残存。比如,小门楼枋间的木雕花饰,直接装点了对联横批;大门楼上的纵雀替接横雀替,而且是草龙滴,有点花罩的意思;这个门楼更厉害,还带垂花的;再看人家这屋脊,通体砖雕呢,每块砖上的花样还不同,要都认出来可累人;还没见过一块戗檐砖上两朵花并列的,这是两种什么花?这盘头做得规格高,三面都是深雕,还不同的图案呢;再看人家这窗口券脸的伏砖还是竹节的,就连两侧的标语也够“历史”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小石口堡民居门楼雕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小石口堡民居门楼雀替</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小石口堡民居门楼垂花柱</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小石口堡民居砖雕正脊</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小石口堡民宅戗檐砖</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小石口堡民宅盘头</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小石口堡的标语</h3> 据说,小石口的长城不出名、古堡不出名,但紫皮蒜出名。据说,小石口的蒜“皮紫而薄、头肥瓣大、肉嫩实结、辛辣味浓、久放不变色、长期不变味,远销海外。”所以,“历朝历代都是皇宫御用品,2010年小石口紫皮蒜获准使用‘中国地理标志使用权’,1978年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1993年获‘山西省农博会’金奖。”当地有谚语,“小石口的蒜,天生四六瓣,汽车过去碾不烂。”还有“马岚庄的韭菜小石口的蒜,石庄的姑娘不用看”一说。这是因为“村庄地处小石峪洪积扇上游,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富含矿物质。”某人这么一吹,惹得大家对着戏台北边农家的大蒜辫纷纷拍照留念。真是,“B队真摆烂,竟然拍大蒜。”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小石口堡的大蒜</h3> <b>3 大石口的老墙与古建</b><div> 下一站大石口,A队徒步走,B队乘车去。已过午时,抓紧吃喝,刚吃几口,就得下车。又是道路限高过不去,还要开步走。讲实话,如此时节如此天候,走在田间真是享受。看看,本想拍庄稼的,竟把大石口抓了。一看,这大石口不比小石口大,但比小石口陡。</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9 远眺大石口</h3> 临进大石口村前,路东有座土墩,还留有洞口。看体量看形态,很像烽火台,但长城分布图上不在册,斗胆暂补“大石口村北烽火台”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0 大石口村北墩台</h3> 进村已是12点40分,本想穿村直奔大石口的口与墙,但进村后接连偶遇厚重的老堡墙、新修的大石口戏台与伽蓝寺,还有太过沧桑的抗战县政府旧址,总要喽一眼嘛。先说堡墙吧,残缺不全、断断续续,不少人家的房子借堡墙做了后檐墙或山墙,可见生存状态够差滴。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图41 大石口堡堡墙</h3> 堡墙往南,出胡同有戏台,当地叫“乐楼”,连文保碑也这么写。这是座单檐、木架梁的单体建筑。看戏台的结构,面阔、进深都是三间,石基与木架都是旧物,但局部做了处理,淡化了古韵。其卷棚脊与歇山顶很有特点,也有明显的悬山特征。戏台座西朝东,但北侧一面为格扇门,似可随拆随改戏台朝向。按说,戏台是该朝向寺庙的,戏要先给神看嘛。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2 大石口堡的胡同</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3 大石口堡戏台文保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4 大石口堡戏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5 大石口堡戏台檐下木雕</h3> <p class="ql-block"> 戏台格扇对正的是伽蓝寺,似刚修缮。“伽蓝”,为梵语“僧加蓝摩”的简称,意译“众园”,指僧众所居住的园庭,即佛教寺院的通称。大石口伽蓝寺山门三间,正脊、硬山、灰瓦,墙面却是大红,有点藏式意味;门也如小石口永镇寺山门那般的“蛮子门”,却为黄色;明间悬“伽蓝寺”木匾,三个镏金大字。山门也作天王殿,前供弥勒佛,后供韦陀佛,两侧四大天王塑像。山门两侧各有便门,作为平时出入途径。再侧各有钟鼓楼,为两层制式。进院,但见正殿三间,配斜格子的格扇门窗,明间悬“大雄殿”金字匾牌,殿内主供本师释迦牟尼佛像;两侧配殿各三间,东观音殿、西地藏殿。院内各殿也正脊、硬山、灰顶,墙面和木构多为黄色,就连雀替也是黄色作为主色调,这真少见。</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6 大石口伽蓝寺山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7 大石口伽蓝寺天王殿</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8 大石口伽蓝寺大雄殿</h3> 戏台东侧,大概是看戏的场地。其南侧有块石碑,乃“抗战县政府旧址”。不用说,指的南侧这个大院,也就是“尤家宅院”。看这大门和院内的倒座房都有些革命特征,只有一整排的正房还是青砖墙、木架梁的典型风貌,这才是尤家宅院的味道嘛。但就这格局,疑非主宅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9 抗战县政府旧址文保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0 抗战县政府大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1 抗战县政府北房</h3> 更具古建特征的,要说东侧的“尤宅”,只一面影壁就彰显了当年主人家的昌盛与奢华。这是一面座山影壁,看得出正脊带龙吻,但壁顶残毁,脊壁及筒瓦、飞椽基本无存,但壁身及壁座部分还好。从砖椽的檐下说起,砖椽与大枋子之间是斗栱为主的宽幅大型砖雕,斗栱的耍头、瓜子栱、栌斗都做了弧面处理,耍头两侧都有花枝加持, 瓜子栱里则嵌有花朵,斗栱之间更有草龙缠枝;大枋子也是花草铺垫,三字等线体等间隔雕琢,请教了几位书法老师竟都不认得,估计是古篆字还做了变体处理,应该是“福禄寿喜”、“吉祥如意”一类;柱子上耳瓶子下垂,线枋子由三角砖条镶嵌;壁心方砖刻铜钱铺墁,正中非常见的福字或团花,而是“福禄寿”三老和猴、鹿、蝴蝶、鸟儿等小动物及各种花卉的故事图案深雕,相当精致而生动。再看岔角,不仅雕工精湛,而且四角不同,原来是莲花、菊花、梅花和牡丹。即使须弥座,也穷尽雕琢,为四栏迥异的花卉。如果不是壁顶掉了,这就是老夫所见最精妙的影壁了,可惜呀!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2 大石口尤宅影壁</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3 大石口尤宅影壁枋上雕花</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4 大石口尤宅影壁壁心</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5 大石口尤宅影壁岔角</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6 大石口尤宅影壁须弥座雕花</h3> 这个尤宅真不得了,就连旁边的廊心墙也是砖雕。这是个标准的大宅院呀,正房座北朝南,两侧厢房。问看热闹的老乡,说是个几连环的大院,这一片都是。不过,眼前的正房墙倒顶塌,看得出是卷棚脊、六架梁;槛墙基本还在,一大排的格扇门窗,也都精雕细刻。里屋还糊着炕厢,贴着彩画;明间还挂着熥馍的箅子,还有筛面的细箩。东厢房檐掉瓦缺的,但整体较好,其挑檐木出挑深远,支撑这么多年不容易。但毕竟是配房,博缝只两行卧砖,只是装了砖雕图案的“寡妇脸”,这是个看点。西厢房顶部坍塌,墙体还好。在此发现一块方形砖雕,不知什么位置的,该是正房上的物件。此房墙角木柱上,还发现一处墨迹,都快赶上了老夫的年纪,竟还如何清晰。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7 大石口尤宅廊心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8 大石口尤宅正房格扇门</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9 大石口尤宅明间的炊具</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0 大石口尤宅东厢房</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1 大石口尤宅西厢房砖雕</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2 大石口尤宅西厢房字迹</h3> 赶紧去看长城吧,那才是正事儿呢!村南山坡上,一堵高大但断续的土墙自隘口起,东向上山,越上越高。其中,第二段最厚实的墙端,当为大石口4号敌台。左向高坡上,那个独立的方状墩台,当为大石口2号敌台。时间关系,不能上前踏勘,实在分辨不出3号敌台,更看不到1号敌台。大石口段长城就4座敌台,西接小石口段、东连牛槽峪段的,都是漫长的山险地带,B队弱驴们就此撤退,还去乘车。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3 大石口4号敌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4 大石口2号敌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5 大石口长城上的月亮门</h3> 返车途中,再次穿过村落,便顺路拍些小片儿,当作点缀。看,如此小巧的门楼,竟有纵、横雀替的加持,而纵雀替竟是里外双层的。又一座门楼,门头几乎把尤宅影壁搬来了,这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其实,有些老房,墙多是土坯的“土墼子”,但要砖包角或砖前槛,而门楼必须高大上,格外地风光。看来,这里太重门面了。再看这单坡顶的老房,排山铃铛虽部分脱落,但上压的垂脊竟然通体砖雕。连垂脊也砖雕,还通体砖雕,这太华了吧?其实,我更喜欢这从底到顶的土墙,还有墙上的野花儿。还得补一张,是大石口的五道庙。所谓“五道”,据说指五道将军,俗称“道神”或“路神”。其实,“五道将军是东岳大帝下属,掌管世人的生死与荣禄”的神灵。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6 大石口堡老宅门楼1</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7 大石口堡老宅门楼2</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8 大石口堡“土墼子”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9 大石口堡老房的排山铃铛与垂脊砖雕</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0 大石口堡老宅院墙上的喇叭花儿</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1 大石口堡五道庙</h3> 出村回望大石口,发现口西临山脚的坡麓有个不显眼的土围子。大概是强迫症的缘故,竟以为这是个古堡,甚至是早年的大石口堡,但在中国长城遗产网上不在册,不敢太瞎说。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2 大石口堡村西南土围子</h3> <b>4 王家窑-兴旺坡的4座敌台</b><div> 开车已近14时,转战留义堡。本想以此冲抵处于山险中的牛槽峪段5座敌台的损失,但“留义”不“义气”。转了半天,只发现一座寺,不知是“覆云”还是“福云”?貌似新修缮,闭门不让看。接着找堡墙,也没啥名堂。姚老师说那堵石墙就是,我看真不像,但问当地老乡竟说“就是呢”。</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3 留义堡覆云寺</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4 留义堡戏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5 留义堡福云寺</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6 留义堡福云寺文保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7 留义堡残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8 留义堡请教老乡</h3> 出村往南,来到兴旺坡地界。道越来越窄,大巴实在不能开了,大家下车徒步。远远地望见山坡上的敌台,让这支摆烂的队伍干劲十足。有道随道,没道生切,还趁机拍了些小片儿,就像撒欢儿来了。不过,苹果不能摘哟,但摘点野花可以。下脚也要轻哟,既要躲开庄稼,也得躲着荆棘。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9 兴旺村南的谷子</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0 兴旺村南的苹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1 兴旺村南的野花</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2 兴旺堡村南的荆棘</h3> 冲沟东边,有坡壁立,而且坡上真有墙。我下意识地反映兴旺坡古堡到了,但定位不是,远着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3 兴旺村南残墙</h3> 来到山脚下,直面高坡。八仙上山,各显其能吧!这坡真不好上,一是坡度大,二是土质疏松,一踩陷脚。太费劲了,上到半坡就冒虚汗,有的坐下不想走了,有的干脆躺地上,这才是摆烂的好形象。某人则寻思,要么原路下山,要么生切省点劲。可是,横向就是大冲沟,往上绕吧,这一绕就绕到了敌台上。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4 择路上山</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5 艰难攀登</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6 抵近墩台</h3> 这是“王家窑-兴旺坡长城”,这叫法新鲜。从王家窑排过来,共10座敌台,这是最后一台,海拔1297米。此台方正,高大威武,但砖石俱无,只留夯土。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7 王家窑-兴旺坡10号敌台</h3> 东南向继续爬升,不远处就是“王家窑-兴旺坡长城9号敌台”,海拔1300米。此台与10号敌台极其相像,且比10号更完整。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8 王家窑-兴旺坡9号敌台</h3> 前方的“王家窑-兴旺坡长城8号敌台”已经在望,但隔条冲沟。真够深,且沟里荆棘密布,只能绕,且只能向上从沟头向左绕,又是一番折腾。绕过来了,累得够呛,拉拍一张算了。此台海拔1320米,长得和前两台孪生,都很方正,都是赤黄的身子绿色的头顶。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9 王家窑-兴旺坡8号敌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0 回望王家窑-兴旺坡10、9、8号敌台</h3> 接下来的“王家窑-兴旺坡长城7号敌台”,的确要下行,现已转到山背的北侧。此台海拔1309米,较前三台更显高大,且有夕阳光辉的映照,更加帅气迷人。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1 远眺王家窑-兴旺堡7号敌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2 抵近王家窑-兴旺堡7号敌台</h3> 至此,“王家窑-兴旺坡长城”还有6座敌台,但6号的地势急剧上升,海拔从7号的1309米猛拉至1495米。放弃吧!领队给我们B队的任务,“王家窑-兴旺坡长城”也就7-10号,已经圆满完成,下面是如何平安下山的问题。还真是问题,下山一开始还沿小路,后来只能沿羊粪,再后来连羊粪也没了。一道道的横向梯田坎,下了一道又一道,每道都一人多高几人多高。好不容易下到了沟里,还是没路。又问了几次田里的老乡,才最终上道。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3 兴旺村南的黍子</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4 回望兴旺村南敌台</h3> <b>5 兴旺坡的古堡与烽火台</b><div> 有道就是好走,大家悠哉悠哉地溜达到了兴旺坡村。上车放包喝水后,进村寻堡找烽火台去吧。行前功课知道,兴旺坡有个“兴旺坡村东堡”和“兴旺坡村东烽火台”、“兴旺坡村南烽火台”的,但进村问半天,老乡说这村是从山上搬下来的,哪有什么古堡土围子。我这才猛醒,“下山时看到山脚有墩台”,对照资料是“兴旺坡村东烽火台”。</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5 兴旺坡东烽火台</h3> 还有“兴旺坡村南烽火台”呢,问谁都说只看到一个,我才想起上山时看到的那个偏西的烽火台,赶紧查资料,“兴旺坡村南烽火台”海拔1502米。没错!地势很高,比我们爬的这4个台子都高。可是,长城分布图上,这两座烽火台都在村边上呢。再看资料,南烽火台村南1200米,而东烽火台村东300米。看来,图上的南烽火台位置有误。那“兴旺坡村东堡”呢?肯定也在山脚下呀!今天的任务就差这个古堡了,几位心急的队友就想马上返回去找,但司机提醒“太阳马上下山,你们看那晚霞。”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6 兴旺坡村南烽火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7 兴旺坡的晚霞</h3> 大家抬头,晚霞如火,美若图画。又有人喊,“看,月亮出来了!”这是个诗意的傍晚,有愉悦如波涛涌来,也有小遗憾深潜。明天,再来!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8 兴旺坡的月光</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9 兴旺坡的羊群</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0 明长城遗址王家窑-兴旺堡段文保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