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有光 “语”析红楼

濉溪县城关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温儒敏教授曾说:“我们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读书。语文课要把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与习惯当作头等大事。”捧起一本书,以最真诚姿态致敬书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日,我校语文教研活动以《红楼梦》之《探春结社》为题,观摩优质课例。共同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p> <p class="ql-block">一、导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老师与同学们谈最喜欢红楼梦里的哪个角色,以此导入本课主角——探春,并结合学习单了解《探春结社》内容。初识探春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二、整体探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利用探春与林黛玉对话、典故“娥皇女英”以及与其相关的三个故事等内容,让学生朗读、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品析探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孩子们的分析,得知她虽生活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但她却是一位有雅兴、有才华、有勇气、有胆识、有尊严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三、交流体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利用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你愿意送哪一雅号给探春(闺中豪杰、秋爽侠女、铿锵玫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问题让学生要做到了解整本书内容并结合个人体会对人物形象进行多方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分析,从而发展</span>学生思辨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总结拓展,为何探春自称“蕉下客”。以“芭蕉”为媒介,引用杜牧的《雨》、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等著名诗词中描写芭蕉的词句,深入体会人物内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文章的阅读,它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感受,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有效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要求教师也要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校教师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尝试更有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提高自身学习、教学能力。让阅读成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编辑:程孟春雨</p><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徐胜男</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董秀华</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赵晓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