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搭建在客厅的“秘密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婴幼儿好奇心的发生与发展</p><p class="ql-block">刘克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婴幼儿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在《自我篇》中我们提出过一个问题: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发现镜子中的那个人就是自己的?在这里我们提出另一个问题: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好奇心的?我们知道,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较好地保持这种好奇心。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好奇心就是这种易得难守的初心。好奇心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保持天生的好奇心?并使好奇心成为助推孩子成长的动力?这就是本文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三个主要问题。</p><p class="ql-block">1.定义与分类</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好奇心?简单地说,“好奇心就是一种对新事物或新环境产生关注、探究和提问的行为倾向。”好奇心的价值何在?《好奇心》一书的作者引述约翰·劳埃德的话说:“这世上没有比好奇心更重要或者说更奇怪的东西了。”“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后,我们就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我们和灵长目动物有三个相同的基本驱动力:食物、性和庇护所。然而,人类却拥有第四个驱动力。”[1]这个驱动力就是好奇心。是好奇心促使人类思考、创造,在动物界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长。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好奇心的驱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没有好奇心的促进就没有人类个体的成长。</p><p class="ql-block">好奇心也是可以分类的,有消遣性好奇,有认识性好奇,还有同理性好奇。对一切新奇事物的着迷,称为“消遣性好奇”;更深入、更有序和更需要付出努力的好奇,称为“认识性好奇”;对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的好奇,称为“同理性好奇”。</p><p class="ql-block">“消遣性好奇是探索性思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宽广,从而去发现新的和未知的事物……但如果总是走马观花而不深究的话,那我们就只能在不断转换对象的过程中浪费时间和精力,无法得到任何领悟,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对成年人而言,消遣性好奇则表现为无止尽的喜新厌旧。如今我们所处的世界仿佛就是被专门设计成用来不断刺激我们的消遣性好奇的。”[2] 对此,我们应该有所警惕。</p><p class="ql-block">“当消遣性好奇转化为一种对知识和理解的探寻时,会使我们获益良多。”“对个人来说,认识性好奇可以成为满足与愉悦的源泉,为心灵提供养分。对组织和国家而言,它可以使创造性才智激增并引发创新,从而发生质的飞跃,使好奇心产生真正的价值。” “同理性好奇同谣传或者八卦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可以理解是出自消遣性好奇,而前者的出现则是因为完全真心实意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同身受,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3]</p><p class="ql-block">2.机制与价值</p><p class="ql-block">好奇心是怎样产生的?好奇心促使人探索的机制是什么?这是两个基本的问题,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有助于我们更自觉而有效的培养孩子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皮亚杰认为,好奇心更多的是一种认知行为,它源于我们内心想要理解这个世界的心智需求。他指出,当一个人感知到了期望与现实的不一致时,好奇心就被激发出来。这种不一致性是指他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和眼前所看见的信息之间的出入。(不一致性)</p><p class="ql-block">罗文斯坦认为,好奇是对信息缺口所作出的一种反应。当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和那些我们想知道的事情拉开了一定距离时,好奇就由此产生了。好奇心因理解而产生,又可被未知而激发。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无知使我们变得好奇,而应是对已有信息的缺口让我们产生了好奇心。[4](信息缺口)</p><p class="ql-block">好奇心被称为“知识情感”。好奇的情感力量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知识,哪怕没有什么迫切的需求,它也让我们保持着热爱探寻的态度,哪怕我们由此感到厌烦或者困惑。一个有好奇心的人清楚地知道若他不能找到想获得的信息或者解释,那他是不会觉得满足的。因此他会一直学习和提问,直到这个缺口被填补上。[5]</p><p class="ql-block">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指出:“好奇心对于幼儿之发展,具有莫大作用,幼儿凡对于一切新的东西就产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与新东西相接近。”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一个婴儿越积极地探寻他生活的环境,就越有可能在之后的青少年时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由此可见,婴幼儿时期的好奇心,不仅能够促进孩子当时的发展,还能影响孩子后续的学习。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婴幼儿“对一切新奇事物着迷”的基础上,培养其最初步的认识性好奇和同理性好奇,为其后续的发展确定一个重要心理倾向。</p><p class="ql-block">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好奇心的?有研究表明2,3月大的宝宝就开始表现出某种好奇心,视力所及、手能触摸到的东西,都是他们好奇的对象。既然孩子的好奇心出现的如此之早,而好奇心又如此重要,那为什么人的好奇心会出现保持与消退这两种状况呢?</p><p class="ql-block">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在谈到创造性人材的因素——好奇心的重要性时明确提出,“通往创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他认为好奇心是需要保护的,也许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但好奇心能否保持到成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期生活受到的鼓励。幼儿好奇心很强,这也许与他们知识经验贫乏有关。在他们看来,周围环境中的许多事物都是新奇的,很多都出乎他们的预期,他们想要观察、探索、询问、操作或摆弄这些事物。这些都是好奇心的外在行为表现。如果这些行为能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就会逐渐内化为幼儿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缺少环境的鼓励与支持,这些行为会逐渐消退,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冷漠、回避等心理倾向,从而不利于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形成。(本段文字引自网络)</p><p class="ql-block">3.现状与目标</p><p class="ql-block">孩子最初表现出的好奇心,给家长带来的都是欣喜。人们会为孩子的每一个“发现”、每一次“探索”而兴奋。随着孩子的好奇的事物越来越多,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大,当这种好奇和探索超过一些家长的耐心和知识范畴时,有的家长就可能会不胜其烦,进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和抑制孩子的这种好奇心。与此相反,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素养的提升,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将其视为创造种子给予关注和支持的家长也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两种不同态度所导致结果的差别在于,孩子的好奇心能否得到足够的鼓励与支持。这种鼓励和支持弥足珍贵。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提炼、传播关于好奇心研究的可靠成果,促使更多的父母认识好奇心对孩子成长的价值,掌握保护和促进孩子好奇心的方法,让更多孩子的好奇心能得到及时鼓励和有力的支持,让尽可能多的孩子因此而生活得更快乐,发展得更充分。</p> <p class="ql-block">二、婴幼儿好奇素质的养成</p><p class="ql-block">1.养成法则</p><p class="ql-block">(1)保护法则</p><p class="ql-block">婴幼儿的好奇心需要保护,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孩子最初的好奇心是天生的,不需要任何人为的激发。当孩子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好奇心时,我们只需静待花开;当花开之时,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欣赏,还有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欣赏。当这花开得有些“泛滥”,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无法应对时,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和宽容。说宽容其实有些别扭,因为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不过是在行使他们天然的发展权利,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护、呵护这种权利,不要使孩子的好奇心因为我们的忽视和厌烦而受到抑制。</p><p class="ql-block">(2)支持法则</p><p class="ql-block">保护本身就是一种支持,为什么还要提支持?因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仅仅保护是不够的。好奇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的。环境和支持条件不同,好奇心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支持,就是为孩子提供激发好奇心的信息丰富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家庭环境、自然环境、还有人际交往的环境。</p><p class="ql-block">(3)激励法则</p><p class="ql-block">前文提到好奇心是人类的第四个驱动力,其实好奇心并非人类所独有,小猫小狗也有好奇心。重要的差别不在于有没有好奇心,而在于好奇心能不能引发思考和探索,能不能发展成为孩子成长的驱动力。怎样激励孩子的好奇心?魏坤琳建议的方法是,不要做“消防队长”,不要做“吃瓜群众”,而要做孩子的“粉丝兼助理”——总是能关注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当孩子有新想法时,就像追星的粉丝一样,迅速反馈,给足鼓励。这还不够,还会当孩子的助理,满足孩子当前的需要,给孩子帮助和支持。[6]</p><p class="ql-block">2.养成方法</p><p class="ql-block">我们生活的信息社会正在进入智能时代,海量的真假莫辨的信息,考验着人类的生存智慧。正如作家凯文·德拉姆所说:“互联网正在让聪明的人更聪明,笨的人更笨。而未来,属于那些具有好奇心的人。”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正在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新的重要课题。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好奇心,这是教育界的共识。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p><p class="ql-block">重要的都是具体的,具体的都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孩子的发展阶段与好奇心的具体表现,采取适当的对策,以保护、支持和激励孩子的好奇心,应该是一个靠谱的答案。</p><p class="ql-block">孩子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表现各异,但总体而言其具体表现按照魏坤琳的归纳就是三种:第一,对新奇的东西敏感,能够注意到它,特别想去探究。第二,有探究行为,去看一看,听一听,拧一拧,手耳眼口全上,就是想知道这个新东西是怎么回事。而且不弄明白不放手,探究起来特别能坚持。第三,就是提问,孩子整天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活脱脱的“十万个为什么”。[7]</p><p class="ql-block">针对第一种表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为孩子提供新奇的东西或事物,引起他的注意和探究愿望。针对第二种表现,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为他的探究行为提供物质、精神和方法上的支持。最好的支持其实就是为他创造研究的环境和条件,让他自由地探究。这个时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自己探究过程的自主,而不是你的正确探究途径的指导。针对第三种表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一是积极回应孩子的“为什么”,对一时回答不了的问题,不要敷衍,更不要厌烦,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也不知道为什么,咱们一起来研究这到底是为什么。二是也可以对孩子提出“为什么”,引导他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当然这样的问题必须是孩子能够或可能回答的问题,不要超出了孩子思维的能力范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不是求得具体的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形成一种思维的方向与方式。</p><p class="ql-block">孩子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起初孩子的提问都是围绕着“是什么”,大一些之后才会提出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孩子会说话之前,他们是用“手指”(动词)来问问题的。婴儿经常通过指向某个东西来表示他们对此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并期望家长可以告诉他们。对此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我们对孩子这种提问方式的反应,直接影响着他们好奇心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有权威早教研究机构将0~3岁孩子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出生至6周;第二阶段:6~14周;第三阶段:3个半月~5个半月;第四阶段:5个半月~8个月;第五阶段:8个月~14个月;第六阶段:14个月~2岁;第七阶段:2岁~3岁。综合各家的论述,将0~3岁各个阶段好奇心的培养方法分列如下,供大家参考。[8]</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6~14周</p><p class="ql-block">婴儿最初表现出好奇心是在第二阶段(3个月左右),这个时候我们除了为他的表现而欣喜之外,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他提供能够看到眼里,抓到手里,放到嘴里东西,以满足他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3个半月~5个半月</p><p class="ql-block">这个阶段的宝宝在白天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是醒着的,他们表现活跃、情绪高涨,探索的欲望日益增长,正是培养其好奇心的好时机。培养的途径,一是多带他们到户外、超市或其他新鲜的地方,为他们创造观察这个世界的条件(视觉)。二是创造让他们安全地用手指和嘴巴接触众多物品的条件(触觉)。三是多和他们亲近、说话、交流,把他们当做与心心相印的知音(交往)。</p><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会爬,不能移动自己的身体,为了扩展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好地满足其好奇心,有专家建议,从4个半月开始到7个半月或8个月时,可以谨慎地使用高品质的学步车。注意使用的目的不是帮助学走路,使用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且要分3,4次进行。在孩子学会爬行后,学步车扩展孩子活动范围的使命就该结束了。可以为孩子选择合适而安全的玩具,目的是创造有趣的环境,激发好奇心,而不是实现玩具所标榜的种种教育功能。</p><p class="ql-block">第四阶段:5个半月~8个月</p><p class="ql-block">这个阶段的宝宝的一大特点是,他们能够以竖直的姿势看世界了,他们的视野更开阔,对探索自己看到的一切更感兴趣,对身边的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渴望接近身边那些看起来非常有趣的东西,虽然还力不从心。这个时期孩子的视力得到发展,7个月的婴儿对特别小的东西会产生特殊的兴趣,往往会目不转睛地注视;活动能力得到加强,开始出现伸手够东西的动作。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举动,在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理论中,伸手够东西的动作被视为婴儿开始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并为智力发育打下基础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也是孩子好奇心的具体体现,把我们希望孩子抓到把玩的东西放在孩子伸伸手,够得着的位置,诱导孩子去够去玩,并对这种行为表示鼓励与赞赏,是发展好奇心的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p><p class="ql-block">在这个阶段宝宝的智力发育的一个重要进步在于,他们开始对因果关系感兴趣,会花很多时间探究自己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没有证据表明这个阶段的婴儿懂得因果关系,但可以肯定宝宝们会从他们所经历的无数简单行为中学到关于因果关系的基本东西,尤其是在探索或观察小东西的时候。而这正是好奇心引发思考和探索的关键之所在,是好奇心发展为推动力的奥秘之所在。在这个阶段及以后的时期,利用开电扇、空调、电视机等生活场景,利用有声、连动的玩具等方式,让孩子发现其中的因果关系,并对孩子的操作故作惊奇,令其加深对其中蕴含的因果关系的印象,是促进孩子保持好奇心的有效方法。</p><p class="ql-block">第五阶段:8个月~14个月</p><p class="ql-block">七坐八爬,8个月的宝宝,大多进入了爬行期;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尝试学走,到14个月,部分孩子已经能够比较稳健地自由行走了。在这个阶段,通过适当的育儿方法,可以使宝宝的好奇心得到拓展和深化。</p><p class="ql-block">爬行,是孩子拥有的第一项自主行动能力,这个时期的孩子精力充沛,爬行起来“无孔不入”,他们对家中的一切充满好奇,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这个时候也是孩子比较危险的时候,作为养育者,我们首先要“坚壁清野”,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其次就是尽可能满足其探索的欲望,并对他的探索活动给予关注,表示赞赏,不仅要满足他的好奇心,而且要令他感受到来自成人的关注与支持,获得成就感。正如语言的学习需要语言环境的支持一样;好奇心的发展也是需要环境的支持的。为孩子提供信息丰富的环境,提供合适的刺激,使孩子的语言、好奇心、智力和社会能力得到和谐发展,是鼓励、支持好奇心发展的重要方法。</p><p class="ql-block">直立行走,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最重要的标志。对孩子而言,学会走,是成长的重要节点。这个时候是孩子的世界骤然扩大的时候,也是其好奇心需要得到更大满足的重要阶段。好奇心、兴趣、探索,是互为因果的几个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宝宝对于人的兴趣仍然十分强烈,而且远远会超过他对客观世界兴趣。我们要满足孩子对人的好奇心,多与孩子“交往”,让他从我们的身上学到怎样与人相处;多为他创造与孩子“交往”的机会,让他从年龄大的孩子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从与同龄孩子的交往、交换中获得快乐。这个时候他们更渴望了解、认识世界,对书籍(图画)产生兴趣,喜欢指认物品、喜欢涂鸦、喜欢翻箱倒柜探寻秘密,喜欢外出且乐不思归……他们对一个事物保持好奇状态的时间很短,容易见异思迁。他们不是在脑思考,而是用刚会使用的脚思考;也就说他们不是想到哪里走到哪里,而是走到哪里想到哪里。对此,我们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并顺应他们的这种行为特征,以满足他们随时会变化的好奇心。这个时候他们兴趣要求是“广”,而不是“深”。在“广”字上做文章,是发展他们的好奇心的重要思路。</p><p class="ql-block">第六阶段:14个月~2岁</p><p class="ql-block">这个阶段的孩子的主要兴趣仍然是:满足好奇心、练习运动技能并从中获得乐趣,以及社会化。他们会继续表现出对小物体的兴趣,但重点会从探索这些物体的特性,转移到利用它们练习简单的技能。拼图、涂鸦、玩水和玩球都是他们喜欢的游戏。在这个阶段他们会继续将嘴作为探索的工具。</p><p class="ql-block">要满足第六阶段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发展良好,孩子就会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我们要做的事情仍然是:确保孩子在家中进行最大限度的自由探索;尽可能使厨房变得有趣而安全,并向孩子开放;准备一些特别的玩具和其他物品,但不要让孩子随意拿到,在他看起来感到无聊或想要找些事做候再拿给他。</p><p class="ql-block">要尽可能在宝宝向你表达请求并希望你分享他的热情的时候,给予他热情而赞赏的回应,以此形成他对学习的自然热情。要在任何可能的时候为他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想法,以此培养他的兴趣。你的评价否精彩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要支持和扩展他的兴趣。毫无疑问你的这种行为会使他明白,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热爱学习和探索是你非常赞成的。你的赞同对孩子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你可以带孩子出门或去购物中心或者任何其他地方,从事与家里不同的活动作为补充。你可以确信,他总是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p><p class="ql-block">第七阶段:2岁~3岁</p><p class="ql-block">这个阶段的孩子延续了以往的三种主要兴趣——主要看护人、探索世界和练习新的运动技能。也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是与同龄人的真正交往——开始出现并稳定增长。他们会利用绘画和搭积木等形式创作自己的作品,会独自或与其他人共同进行假扮游戏。在这一年中他们对新鲜事物会保持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一如既往的强烈。</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利用其对同龄人的交往兴趣,对假扮游戏的兴趣,来培养一些对未来发展有意义的社会意识与能力,例如领导和跟随同龄人、与同龄人进行竞争等。</p><p class="ql-block">你可以在孩子与你的互动中给他练习领导能力的机会,以此促进其领导意识与能力的发展。这种练习所引发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特别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帮助孩子发展领导与跟随同龄人的能力,就应当让他经常有在愉快并受保护的环境中与同龄人在一起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是循序渐进地发展的。比如开始时每周一天,每天3小时;然后增加到每周3天,并持续几个月。在这一年中,孩子在玩耍时喜欢两人一组,对他们来说多个玩伴是没有必要的。受保护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个孩子控制另一个孩子的不良关系。孩子的好奇心的发展与其能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p><p class="ql-block">与同龄人竞争,可以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的同时促进好奇心的发展。与同龄人的竞争的方式主要是游戏,体现促进功能的是游戏的过程而不是竞争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孩子的成就给予关注、作出自豪的表达并且为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创作更好的作品而提供帮助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参与竞争的意识与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一是竞争的度的把握,不要让过度的竞争伤了孩子的自尊;二是激励的度的把握,不要动不动就夸孩子是“最棒的”,要掌握一个原则——基于孩子的成就给予孩子与之相符的赞扬。</p> <p class="ql-block">假扮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能促进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研究表明,发展良好的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次数和形式,都与发展欠佳的孩子有所不同。假扮游戏我们有现成的脚本——每个家庭都有的绘本。怎样有效地利用绘本进行假扮游戏,可以参考《阅读篇》的“演绘本”一节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大道至简。以上针对孩子好奇心的一般表现及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培养孩子好奇心的具体建议,那么有没有简明扼要的有利于发展孩子好奇心的方法清单呢?有!科学家发现下面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孩子好奇心的发展,你可以对照检查一下:</p><p class="ql-block">(1)父母自己的好奇行为多;</p><p class="ql-block">(2)父母与孩子进行的互动多;</p><p class="ql-block">(3)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建立宽容、接纳的家庭氛围;</p><p class="ql-block">(4)容忍孩子的冒失行为;</p><p class="ql-block">(5)给孩子相对新颖、不熟悉的刺激物或开展新奇的活动;</p><p class="ql-block">(6)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鼓励孩子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⑺ 给孩子设计悬念、激发提问,但不直接提供答案。[9]</p><p class="ql-block">好奇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好奇心的培养价值连城,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时间与心力。正如魏坤琳所言:“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你教孩子知识,知识可能会陈旧。但如果你帮助孩子保持好奇心,他将自主探索新知,永远站在时代浪潮之巅。”</p><p class="ql-block">三、婴幼儿好奇素质养成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世上没有比好奇心更重要或者说更奇怪的东西了。”说它重要,是因为好奇心可以成为儿童成长强劲的推动力;说它奇怪,是因为它来无影去无踪,我们刚发觉孩子对某个东西好奇,转眼他的好奇劲儿就过去了。婴幼儿好奇素质养成,要注意哪些事项呢?</p><p class="ql-block">第一,不要忽视,更不要压制。教养孩子本来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孩子的好奇心表现要靠仔细的观察。如果父母或养育者对好奇心没有概念,更没有培养的意识,对孩子的可贵的好奇心表现就极有可能忽视;当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家长问个不停,而家长又不能应对时,就可能自觉不自觉予以压制。好奇心好比探索的火苗,忽视就是任由风将其吹灭,压制就像是对着这火苗浇了一瓢冷水。</p><p class="ql-block">第二,不要刻意栽培,也不要放任自流。好奇心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好奇心的发展,也要遵循孩子心理与认知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但不要刻意栽培,尤其不要刻意地把孩子好奇心,向我们设想的孩子成才的方向去“引领”。</p><p class="ql-block">第三,不要只看到好奇心的促进作用,还要注意防范好奇心的负面作用。如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好奇心也不例外。好奇心对3岁及以下的幼儿而言,主要的问题在于存在安全风险,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了防范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一些有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事情,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防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以把风险降至最低。</p><p class="ql-block">第四,不要满足于消遣性好奇,不要局限于知识性好奇,还要注意培养同理性好奇(对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的好奇)。培养孩子的“同理性好奇心”,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情商”,就是在“育人”。尽管孩子尚小,不可能达到同理的层次,但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在让他知道父母关心他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中,引导他也关心父母的想法和感受;在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之后,也告诉他父母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产生初步的同情心。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在长期的生活熏陶下,孩子的好奇心将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孩子如春花般绚烂的好奇心,将不仅具有“消遣性”和“知识性”,而且会具备最初步的却是难能可贵的“同理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1.[英]伊恩·莱斯利著,马婕译:《好奇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1]5~6页;[2]11页;[3]11~12页;[4]47~49页;[5]54~55页。</p><p class="ql-block">2.魏坤琳著:《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2。[6]213~215页;[7]212页;[9]216页。</p><p class="ql-block">3.[美]伯顿·L.怀特著,宋苗译《从出生到3岁》,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4。[8]幼儿发展阶段划分、好奇心的表现特征及部分培养方法源自此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