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十年陪伴,风风雨雨永相随;</h3><div> 半世纪牵手,磕磕碰碰终不悔。<div> 1974年9月23日,我们结婚了,作为寻常百姓的我们,婚礼办的也很平常,但至今难以忘怀并引以自豪的是,新娘及其伴娘是坐在两辆作为迎亲的北京吉普车(借用)里,缓缓驶到我们的五马街婚房前,这在当年普通百姓家迎亲方式普遍以人力三轮车甚至步行的温州市区,此举轰动了整条五马街,<div> 就在这一天,我们的婚姻故事拉开了序幕......。</div></div></div> <b><u>上世纪七十年代</u></b><div><b><u><br></u></b></div> 我们的结婚照 我们的结婚证 <h3> 当年就是借用这种吉普车接新娘和伴娘们的(网络图片)。</h3><div><div><br></div></div> 婚后第二年(1975年)和第四年(1977年)儿子和女儿先后出生,一男一女,儿女双全,孩子们的出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快乐。 <div> </div> 拥有爱情的婚姻只是启幕,孩子才是婚姻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有了孩子之后,让我们深感新的角色——父母的责任和担当,也成为我们更加努力奋斗的动力。 <h3></h3><h3><b> <u>上世纪八十年代</u></b></h3><div><b><br></b></div> 1984春节在照相馆合影 孩子们上学了,木墙上贴满了奖状,我们很开心。 孩子们在悄然长大,为了他们,无论是多么艰难依然要坚持前行。 <h1><u></u></h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商品匮乏,物资奇缺,各种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供应。 结婚五十年来,我们的工资合二为一共同管钱,坚持日常开支记账制度,此举让我们度过了最困难的七八十年代,也成就了长期的家庭理财规划。 <h1> <u>上世纪九十年代</u></h1><div><u><br></u></div>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孩子们成长的足迹深深留下,蓦然回首,他们成长的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进行曲中孩子们长大成人了。 <b><u>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u></b><div><b><u><br></u></b></div>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家可谓是喜事多多,好事连连。 2001年女儿结婚 2002年儿子结婚 感恩上天,赐给我们外孙和孙子,感谢外孙和孙子,让我们升级为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 含饴弄孙尽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享幸福绵长。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都说隔代亲,隔代亲在心;都说隔代爱,隔代爱在根。</div><div><br></div> 2008年外孙六周岁全家合影 <u>2011——2024</u><div><b></b></div> 五纪秋冬忆畴昔,<br> 半生跌宕如击楫,<br> 功成家和身退时,<br> 重拾雅趣今始启。<div><br><div><div> 退休了,有时间重拾旧时的的兴趣和爱好了,于是乎,旅游就成了我们退休后二人世界的首选。</div></div></div> 三代同堂,血脉相连,幸福满满,2011年全家合影。 全家总动员,一起分享旅游的快乐,留下这珍贵的美好瞬间,2018年。 同框的笑脸,交织着欢乐与亲情,2021年在儿子家。 1974年—2024年,我们搬家搬了6次(包括今年即将乔迁的新房),从结婚那年的婚房到今年的新房,从15平米—21.7平米—67平米—83平米—99平米到115平米,虽然50年间才增加100平米,但也算是步步高了,此生知足也。 2024年9月23日,我们迎来了携手共度五十载的金婚庆典。岁月悠悠,爱如初见,感谢孩子们精心筹备,让这份爱情在今日璀璨绽放。愿爱与岁月同行,幸福绵长。 遥想当年双执手,青丝共挽结鸾俦,<br> 而今金婚见正果 ,同甘共苦到白头。<div> 感恩阿爸阿妈给与我们的生命和婚姻,<br> 感谢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以及孙辈给予我们的亲情,<br> 钻石婚,我们继续吧!......。</div> 原创影像,经前期整理、制作于2024年9月23日